認識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於癌症治療的應用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副乾酪乳桿菌 (學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是一種常見的益生菌,常縮寫為LP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乳桿菌屬中的一種菌種。

 

副乾酪乳桿菌以偏利共生形式運作。常見於人體內的腸道、口腔。正如「乳桿菌」這名字所指,本菌種有著與芽孢桿菌屬相似的桿狀形態,寬約2.0到4.0μm,長約0.8到1.0μm。

 

副乾酪乳桿菌被鑑定為具有益生菌性質的細菌。目前知道副乾酪乳桿菌LP-33菌株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與過敏性氣喘,對於過敏性鼻炎,每日口服100億以上菌數的副乾酪乳桿菌,並持續食用8週的時間,可以改善過敏性鼻炎之鼻搔癢臨床特徵),並減少促發炎激素之 IL-5 分泌。

 

而副乾酪乳桿菌BRAP01菌株是可以誘導台灣人產生γ-干擾素/介白素-10的主要菌株。而副乾酪乳桿菌 HB89菌株 可減輕「細懸浮微粒( PM 2.5)」刺激的呼吸道過敏。

 

口服副乾酪乳桿菌KBL382菌株可顯著減少與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相關的皮膚損傷、表皮增厚、免疫球蛋白 E 的血清水平和免疫細胞浸潤。副乾酪乳桿菌MoLac-1菌株可以增加了脾臟中 NK (自然殺手)細胞的比例,進而改善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的症狀。而副乾酪乳桿菌MCC1849菌株有可能提高易感受試者對普通感冒感染的抵抗力,並保持理想的情緒狀態,即使在有精神壓力條件下也是如此。副乾酪乳桿菌DG 菌株顯著誘導了參與保護性抗病毒免疫的基因表達,並阻止了由 SARS-CoV-2 感染引發的促發炎基因的表達。

 

合併副乾酪乳桿菌的活菌製劑與常規療法使用,可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副乾酪乳桿菌也被用於預防齲齒。這是因為副乾酪乳桿菌能夠識別變形鏈球菌,使其附著並導致結塊,而變形鏈球菌因此無法再附著在牙齒上,而會被唾液沖洗掉或在刷牙時被除去。

 

副乾酪乳桿菌已被證明可抑制大腸桿菌的細菌活性,而大腸桿菌是引致腹瀉的常見菌種,因此副乾酪乳桿菌也被應用於治療腹瀉。副乾酪乳桿菌也顯示出對幽門螺旋桿菌的抑菌和殺菌活性。 副乾酪乳桿菌可減輕大腸激躁症之胃腸道症狀的嚴重程度。 [36]

 

副乾酪乳桿菌在預防和治療某些癌症,尤其是大腸直腸癌方面顯示出良好的成績。研究表明,副乾酪乳桿菌可以抑制腫瘤生長,促進癌細胞凋亡,並調節免疫系統以增強抗腫瘤反應。包括副乾酪乳桿菌X12 和副乾酪乳桿菌 CMU-Pb-L5 在內之相關研究發現,副乾酪乳桿菌能夠抑制腫瘤生長且可誘導癌細胞凋亡,從而有效清除癌細胞。這

 

副乾酪乳桿菌可以影響免疫系統,從而讓身體更有力地對抗癌症。副乾酪乳桿菌可以提高巨噬細胞、CD4+T 細胞和 CD8+T 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水平,這些細胞在抗腫瘤免疫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副乾酪乳桿菌還可以降低 PD-1(一種可以抑制免疫反應的檢查點)的表達。當副乾酪乳桿菌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如抗 PD-1 治療)合併使用,會顯示出協同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了抗腫瘤反應。某些副乾酪乳桿菌的代謝物,如吲哚-3-甲醛,已被證明可以透過作為芳香烴受體 (AHR) 的配體來影響免疫反應。

 

副乾酪乳桿菌可以預防大腸直腸癌的潛力,尤其是在飲食誘導的大腸直腸癌。主要是副乾酪乳桿菌影響多胺代謝,而多胺會參與細胞生長和增殖,在癌細胞中經常呈現失調。副乾酪乳桿菌可以釋放特定作用之細胞外泌體,癌細胞可以吸收這些囊泡,從而抑制細胞增殖、遷移和侵襲,並促進細胞凋亡。

 

副乾酪乳桿菌可以抑制 PDK1/AKT/Bcl-2 訊號通路,而該通路對癌細胞存活和增殖至關重要。

 

陳駿逸醫師建議的癌症個人化益生菌,係由抽血檢驗的方式,經由體外微流晶片的檢測平台,模擬益生菌與個人之細胞激素的防禦因子在消化道系統接觸之情況,將益生菌與血液中防禦因子放在一起培養,藉以刺激防禦因子產生免疫調節作用,然後借助體外微流晶片的檢測系統篩選出個人需要的免疫調節作用中,激活性較理想的益生菌。除了癌症患者以外,還可適用於免疫力低下(包括容易疲倦、生活/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容易被病毒感染、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食物過敏等),以及免疫抗進族群(包括: 蕁麻疹、皮膚炎、腸道炎、易腹瀉體質、腸漏症、糖尿病、長期頭痛、習慣性流產、甲狀腺亢進、乾燥症、乾癬、皮肌炎、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陳駿逸醫師建議的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係使用專業的糞便採集盒,可以即時固定採集當下糞便中的腸道微生物,降低時間與外在環境因子的干擾,進而提升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分析結果的準確度檢測。該平台採用美國基因定序龍頭企業Illumina的專利儀器設備,該設備獲得美國FDA核可認證,不只能夠定序分析腸道菌叢的種類,更可以定量細菌的數量與分佈,幫助了解腸道菌群的生理意義。

 

藉由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的檢測技術,這是目前最新且高通量的一種基因定序的方法,採用一邊合成一邊定序,以雷射激發的偵測訊號方式,相比於傳統的基因進去速度快了將近100萬倍,一次可以分析2000多種的菌種,僅僅只需要4到6個禮拜就可以完成腸道菌叢的基因解嗎,相較於過去使用細菌培養的方法來分析腸道菌叢,往往會因為保存、運送、培養過程等等的因素,使腸道菌叢死亡,而導致檢驗的誤差。使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方法,於採集當下即可以將基因固定,真正的即時反應腸道菌叢的真實狀況。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可以替腸胃道的健康做全方位的剖析,了解腸道菌叢相對的豐富度、多樣性以及平衡的狀況,以及益生質的含量、好壞菌的比例、致病菌與罹患疾病的風險評估等等的健康資訊,讓癌友個人飲食和生活管理有更明確的方向,達到預防疾病、調整癌症體質和精準癌症醫療的目的。

 

除了癌症患者以外,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還可適用於經常腸胃道不舒服、便秘、腹瀉、腹脹,喜歡吃甜食、油炸或者常需要應酬飲酒以及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群,還有生活忙碌、飲食不正常、沒有運動習慣與代謝功能失常,例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脂肪肝、脂肪胰等,以及心血管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另外對於體質虛弱、容易疲倦以及關心自己健康注重生活品質的民眾。

 

 

 

#副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33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腸道菌群

#腸道共生菌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