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逸醫師與你聊聊 介紹副益生菌(Para -biotic)和後生元(postbiotics)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副益生菌(Para -biotic)這一詞,在醫學和生物學領域,通常指的是「共生體」或「共生現象」,指兩個或多個生物體可以共同生活,並互相受益的關係。 更具體地說,這個詞可以指的是:

共生體(Symbiosis): 兩個不同的生物體生活在一起,並可能產生互惠、共棲或寄生關係的現象。

共生體(Symbiont): 在共生關係中,參與其中的每個生物體。

共生作用(Symbiogenesis): 由共生體組成的生物體的演化過程。

 

 

在具體應用中,例如:健康食品或保健品中,”Parabiotic Plus”可能指的是一種含有益生菌或益生元,目的在支持腸道健康和免疫系統的產品。 這個產品可能包含多種的植物成分,如:艾草、橄欖葉提取物、百里香、黑胡桃和有機印楝等,用以支持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

 

後生元(Postbiotic)是細菌 (包括益生菌) 的分泌物或是其菌體片段,可為宿主提供生理益處: 它們可能具有與益生菌發揮相似的功能,能積極的產生人體生理反應,並恢復腸道穩定的能力。

 

副益生菌和後生元也具有生物治療的健康益處,包括:有效治療和預防酒精性肝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傳染病、腹瀉、腸炎、異位性皮膚炎、齲齒、過敏、抑制病原體、改善焦慮和壓力、調節腸道菌叢、免疫系統。

 

尤其是在免疫缺陷人群中,當無需使用活益生菌時,副益生菌和後生元的免疫調節活性可能是更安全的替代方案。因此,在這些情況下使用副益生菌和後生元,可以降低以下的風險:

  1. 機會性感染(真菌血症、菌血症、心內膜炎和膿毒血症)的發生;
  2. 增強對疫苗或過敏原的發炎反應(例如:發燒和關節炎);

c.由於黏蛋白的降解以及去結合膽鹽和D-乳酸的產生,導致有害的代謝效應,這些效應可能分別導致胃腸道疾病、膽汁淤積和/或大腸癌以及D-乳酸酸中毒;

  1. 抗生素抗藥性基因轉移到腸道內其他共生菌或致病菌的水平;以及
  2. 微生物易位。

 

#副益生菌

#Para-biotic

#後生元

#postbiotics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