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逸醫師與你聊聊 益生菌的免疫調節作用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公認益生菌、副益生菌和後生元的特性,使其在生物治療中的應用成為可能。這些知識,加上製作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的最新進展,使得人們能夠合理設計含益生菌產品用於食品和生物醫學應用。因此,益生菌在臨床和預防各種疾病中的應用日漸廣泛,例如:緩解胃腸道症狀、預防和控制肥胖、糖尿病、某些類型的癌症,以及最近用於治療精神疾病。

 

益生菌在改善和維持免疫系統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免疫細胞也存在於腸道中。多項研究已經提供確鑿的證據,特定的益生菌菌株能夠刺激和調節天然和後天免疫反應的多個方面。事實上,一些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的益生菌菌株(例如:鼠李糖乳桿菌、乾酪乳桿菌、雙歧桿菌、約氏乳桿菌、乳酸雙歧桿菌和釀酒酵母)能夠調節宿主的免疫反應 。

 

此外,有些益生菌的菌株能夠上調抗發炎基因的表達,並下調與發炎訊號通路相關的促發炎基因的表達。在懷孕期間的營養中添加益生菌,會影響胎兒的免疫參數,例如:臍血干擾素(IFN)-γ的水平,並改變母乳中生長因子(TGF)-β1和免疫球蛋白A (IgA)的水平。

 

食用添加乳酸雙歧桿菌Bb12配方奶粉的嬰兒,其糞便中分泌型IgA水平較高,這有助於他們抵抗慢性發炎。此外,益生菌也能透過活化巨噬細胞、自然殺手細胞、抗原特異性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且以菌株和劑量依賴性方式,釋放各種細胞激素來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反應。

 

儘管益生菌與腸道上皮細胞和其他免疫系統細胞類型的直接相互作用,已被深入研究,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益生菌也會分泌或釋放具有免疫調節活性的不同生物活性分子。這些生物活性分子包括:細胞結構成分(脂磷壁酸 [LTA] 和胞外多醣 [EPS])、胜肽(包括乳肽)、代謝物(多磷酸鹽、乳酸、丁酸、色氨酸代謝物、組織胺和群體感應分子)。

 

事實上,益生菌或其代謝產物(例如:短鏈脂肪酸,也稱為揮發性脂肪酸)能夠與多種免疫細胞(例如:抗原呈現細胞和T細胞)相互作用,並賦予其免疫調節的功能,從而透過平衡促發炎和抗發炎之免疫反應,來維持免疫系統的穩定。此外,不同益生菌產生的丁酸能夠透過增加細胞激素(例如IL-4、IL-10/IFN-γ、Treg/TGF-β)的比例,降低嗜酸性白血球的水平和金屬蛋白酶-9的表達,從而改善過敏性疾病的症狀。

 

 

 

#鼠李糖乳桿菌

#乾酪乳桿菌

#雙歧桿菌

#約氏乳桿菌

#乳酸雙歧桿菌

#短鏈脂肪酸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腸道菌群

#腸道共生菌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