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陈骏逸 针对肺癌EGFR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治疗整理
台湾肺腺癌患者中,约5成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可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EGFR靶向让具有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从5年存活率不到5%,提高到5 年存活率有30〜40%。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有进步,但还不十分理想。 且第一与第二代肺癌EGFR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明显,包括:相关性皮疹、腹泻和口腔黏膜炎等。这些都是让患者苦恼的不良反应。 之前,陈骏逸医师已经撰文说明甲沟炎的特殊处置方式,详情可以点阅https://mycancerfree.com/tw-5/timolol-care-t-2022-10-27/。透过异类药物的特殊机制,竟然让眼科常用于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成分中的Timolol,经然能像”奇兵”似地,协助甲沟炎的处置。 而传统的中医药,更是具备有迥异于西药的特殊机制,倘若于肺癌EGFR靶向药物治疗时搭配应用,是否也可以一方面可加强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减少肺癌EGFR靶向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甚至可以协助减轻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延长生存时间呢? 下面将从中医药对肺癌EGFR靶向药物之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腹泻和口腔黏膜炎三方面来一一探讨。 肺癌EGFR靶向药物之皮疹不良反应 皮疹是肺癌EGFR靶向药物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使用EGFR靶向药物药物治疗过程中,皮疹的发生率高达60%~80%。其最主要的表现为痤疮样的皮疹,也称为丘疹性皮疹,表现为红色丘疹和/或脓疱,皮疹主要分布于脸部、头皮、胸壁、背部、腹部或大腿。 肺癌EGFR靶向药物之皮疹不良反应,中医学中属于“药疹”、“肺风粉刺”的领域,中医认为其发病之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燥在内,毒邪结聚在外。而药毒之邪侵扰腠理,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导致肺经郁热不得外泄,因而外发于皮肤;且邪毒入里化热,灼伤阴津,进而导致肌肤失养。经过中医辨证后可以使用口服中药和外洗方式的治疗,有助于缓解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