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鳞癌(简)

2023100304 1

IMpower010试验结果 肺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有助减少复发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针对第1B-3A 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于手术切除肿瘤后且在辅助化疗后,再给予辅助免疫 atezolizumab。   目前亟需要新的术后辅助治疗策略来优化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完全肿瘤手术切除后的预后。 IMpower010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第三期临床试验,研究的目的是评估IB-IIIA 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含铂类的树后辅助化疗后,再给予辅助免疫 atezolizumab(tecentriq/阿替利珠单抗)与最佳支持性治疗的比较。  

IMpower010试验结果 肺癌术后辅助免疫治疗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有助减少复发 Read More »

002 3

中药金复康口服液 透过抑制循环肿瘤细胞的簇集来达到防治肺癌转移的目的

中药金复康(Jinfukang)口服液,其组成为黄芪、北沙参、麦冬、女贞子(酒制)、山茱萸、绞股蓝、葫芦巴(盐炒)、石上柏、石见穿、重楼、天冬,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且气阴两虚证不适合手术、放疗、化疗的患者,或者可以与化疗并用,有助于提高化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   发表于2023年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的一项研究,揭露中药金复康(Jinfukang)口服液可以藉由透过调节EGFR讯号传递路径,可以抑制循环肺癌的肿瘤细胞聚集和侵袭,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尽管低剂量计算机断层的普及应用可以提高了早期肺癌患者的检出率,且免疫治疗与标靶治疗已经有积极预防和治疗肺癌的转移的西药。但目前仍缺乏预防和治疗肺癌的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有效中药的药物。  

中药金复康口服液 透过抑制循环肿瘤细胞的簇集来达到防治肺癌转移的目的 Read More »

002

久旱逢甘霖 免疫治疗开创早期肺癌治疗新方向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古代的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各种恶性肿瘤中位居榜首,对全球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首位,我国111年肺癌标准化死亡率为每十万人21.8人,相较于100年时每十万人26.0人,虽已下降16.2%,但仍高居台湾癌症死因第一位。肺癌之所以死亡率较高,源自于其早期病征并不明显,在台湾,有一半的个案发现就医时已经是第4期,且5年存活率仅剩约1成。若能早期发现,5年存活率可达9成以上。    目前国民健康署推动的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LDCT)肺癌筛检,所补助的对象包含: 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岁男性或45至74岁女性,其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经诊断为肺癌。 重度吸烟者:50至74岁且吸烟史达30包–年(备注)以上,戒烟未达15年之重度吸烟者。   凡是符合上述资格参加筛检的民众,皆可至肺癌筛检合约医院进行筛检咨询及预约排检。  

久旱逢甘霖 免疫治疗开创早期肺癌治疗新方向 Read More »

2023092602 1

精准使用靶向药物奥希替尼(Osimertinib) 预防肺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

ADAURA是一项全球性的随机双盲的第三期临床试验,纳入了接受完整手术切除的IB期、II期、IIIA期之常见EGFR基因突变(19del/L858R)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2例,患者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患者入组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泰格莎Tagrisso® (奥希替尼(Osimertinib))(80mg/天)治疗,为期3年;另一组给予安慰剂治疗,直到疾病复发或治疗满3年(或其他停药标准)。 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II-IIIA期患者的DFS(无疾病生存期)。而无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 DFS)是指病人诊断癌症接受完整治愈性疗法后开始观察,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复发或死亡的病人比率。(换个概念就是活着且无复发转移的病人还剩多少)   次要研究终点为总人群的DFS,2年、3年、4年和5年的DFS,OS(总体生存期),安全性和生活质量。研究结果如下:  

精准使用靶向药物奥希替尼(Osimertinib) 预防肺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 Read More »

2023082402

美国FDA 核准阿替利珠单抗 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单抗商,品名: Tecentriq 癌自御)是属于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淋巴细胞 (T细胞)与癌细胞上有许多免疫检查点,有些是促进它们活化就像踩油门,有些反而是抑制它们就像踩煞车。其中PD-L1是属于抑制性免疫检查点,而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是抑制PD-L1,也就是拿掉煞车,重新唤醒T细胞发挥其抗癌作用。目前适应症为晚期肝细胞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小细胞肺癌、晚期泌尿道上皮癌、晚期三阴性乳癌、晚期黑色素细胞瘤。   于2021 年 10 月 15 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核准 atezolizumab可以用于第2期至3A 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于手术切除和接受术后含铂类化疗后的辅助性治疗。根据FDA的要求,需要测试肿瘤细胞PD-L1 蛋白的表达,且确定有≥1% 的肿瘤细胞有PD-L1 的表达。  

美国FDA 核准阿替利珠单抗 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 Read More »

20230504 1 1

肺部及肋膜癌症肿瘤与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整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简称IHC)属一种免疫染色(immunostaining),是在抗体上结合荧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此经修饰后的抗体与生物组织中的抗原具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选择性地识别组织切片或玻片细胞中的抗原,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的存在;此方式不只可以用来测知抗原的表现量,也可观察抗原所表现的位置,并可提高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经人为制备修饰后的特异性抗体带有显色剂标记,如: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而待检测的细胞或组织的目标抗原,则可为任何能让抗体结合的物质,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醣、病原体等都可侦测。两者通过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再结合组织细胞形态学分析,对组织或细胞的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   免疫组织化学的优势在于专一性、灵敏度、简便快速以及成本低廉,所以广为医院采用,通常是藉由特定的肿瘤标记来筛选癌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基础研究及预防和诊疗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兹将肺部及肋膜的恶性上皮性癌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做一个整理: 1.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高分子量角蛋白(HMWK;34βE12),低分子量的角蛋白(35βH11),CK5/6,P63,CEA,EMA,S-100,HPV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TTF-1,CK7   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广泛型CK、TTF-1,CgA,Syn、CD56、histamine,decarboxylase、CD11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CD45,CD99,P63   3.肺腺癌(adeno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CK7,EMA,CEA,TTF-1,SP(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apoprotein)A, B,P5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CK20,CDX2,vimentin,CK5,P504S   4.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s situ、A

肺部及肋膜癌症肿瘤与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整理 Read More »

2023021703

术后辅助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 减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率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美国FDA 核准免疫治疗药物 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可以作为 第IB 期(T2a ≥ 4 厘米)、II 或 IIIA 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和含铂类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该项适应症的核准主要是根据关键的 第3 期 KEYNOTE-091 临床试验(也称为 EORTC-1416-LCG/ETOP-8-15 – PEARLS)的数据。 该临床试验主要疗效的结果指标是研究者评估的无疾病生存期(医学上简称DFS)。   在手术切除后接受含铂类辅助化疗的患者中,与接续安慰剂相比,无论 PD-L1 表达的水平状态,免疫治疗药物 pembrolizumab可以将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27%。   无论 PD-L1 表达的水平状态如何,在手术切除后接受含铂类类辅助化疗的患者中,接续使用KEYTRUDA 组的中位 DFS 接近五年(58.7 个月),而安慰剂组是接近三年(34.9 个月),与安慰剂相比,有将近两年DFS (23.8 个月)的改善。 而其中之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 167 名患者 (占比14%) 的亚组,也进行探索性分析,此类患者接续使用免疫治疗药物 pembrolizumab并无法将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  

术后辅助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免疫治疗 减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复发率 Read More »

063 1

关于早期肺癌 免疫治疗在2022年有哪些新的进展?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手术前使用免疫疗法 提升肺癌患者存活率 免疫疗法,就是让非小细胞肺癌病患在手术前数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药物,它是一种能活化免疫系统,提升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的药物。   过去研究报告指出,切除肿瘤手术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可以更有效地活化免疫功能,使肺癌病人的免疫系统,除了消灭目标肿瘤的癌细胞外,还可能因为消灭了一些游离于血中的癌细胞,减少了日后血液中引起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因子。   CheckMate 816是一项随机开放性之第三期临床试验,此试验纳入358位第一B至三A期之可以手术切除之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手术前以1:1比例随机分配,分别给予每三周接受一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nivolumab 360 mg合并含铂类双化疗,共三个疗程;或是单独给予含铂类双化疗,共三个疗程,然后于6周内进行肺癌手术。手术后病人可以再接受辅助性化疗、放疗或化放疗。   CheckMate 816试验结果显示,化疗合并nivolumab与单用化疗相比,可显著延长无病恶化、复发或死亡之无事件存活期 (event-free survival, EFS) (中位数 31.6个月 vs. 20.8个月, HR 0.63),提升2年的无事件存活率(event free survival, EFS)将近20%。也因此可以显著改善不同期数肺癌之病理学上完全肿瘤消失(pCR)比率 (24.0% vs. 2.2%, OR 13.94, 99% CI 3.49-55.75; p<0.001),尤其是第一B之非小细胞肺癌的病人,理学上完全肿瘤消失(pCR)比率高达4成,另外不同期数肺癌之原发肿瘤之消退程度都较好。     CheckMate 816试验结果的次族群分析中,多数次族群皆倾向于并用nivolumab有较佳的无事件存活率及pCR,其中以亚洲人、第三A期患者与非鳞状上皮癌在无事件存活率上有达到显著的差异性;而pCR方面则是所有次族群均达显著的差异,仅非吸烟者未达显著差异。其他如整体存活时间、整体反应率、第二年无事件存活率等分析结果,都显示化疗合并免疫nivolumab较单独术前化疗好为。

关于早期肺癌 免疫治疗在2022年有哪些新的进展? Read More »

062 1

EGFR突变肺癌的第3代靶向药物 Aumolertinib的研究分析

肺腺癌透过基因检测可以发现超过一半是EGFR基因突变,很多患者并非仅携带EGFR突变基因,还会有其它基因突变,形成了共突变局面。共突变的存在对药物选择和疗效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Aumolertinib(原名Almonertinib,HS-10296)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EGFR 的靶向样,具有抗EGFR致敏突变和EGFR T790M突变的活性,对突变型EGFR的选择性高于野生型EGFR。2022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上aumolertinib报告了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伴有共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52例使用aumolertinib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伴有共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为52例患者之中位年龄为65岁(32~84岁),61.5%为女性,84.6%接受过aumolertinib单一药治疗,5.8%接受过aumolertinib+bevacizumab治疗,9.6%接受过aumolertinib+pemtrexed化学治疗。 其中接受aumolertinib单药治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5.9%和95.5%。

EGFR突变肺癌的第3代靶向药物 Aumolertinib的研究分析 Read More »

050 1

有自体免疫慢性病患者 不幸罹癌时适合免疫治疗吗?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免疫药物疗法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使用正在迅速地扩展到多种癌症类型的治疗中,无论是在转移性癌症中、还是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剂。 由于担心毒性会因此增加,探讨ICI使用的临床试验在很大程度上都会排除了已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 但是,新的证据表明,某些自体免疫慢性病可能还是可以考虑使用ICI。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自体免疫慢性病与使用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哪些自体免疫慢性病患者可以使用免疫药物治疗。 目前临床尚无有用的生物标记物能够预测出将出现严重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irAE)的患者。 这种缺乏不可预测性的情形因而增加了对已知患有或假定的有自体免疫慢性病患者不幸罹癌时,考虑使用免疫治疗的不确定性。 而对自体免疫慢性病之病理生理学的理解,表明免疫检查点PD-1 / PD-L1和CTLA-4途径在这些疾病中可能很重要。 临床前小鼠模型已经显示PD-1途径在发炎症结肠病,、如全身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理中起着一定作用。 CTLA-4 / CD86的多态性与自体免疫性肝炎、格雷夫斯病、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风险增加以及包括白血病在内的多种不同癌症的发生率增加会有关联性。 同样的,PD-1基因的某些多态性与急性移植排斥和RA的风险增加有关系。 PD-1 / PD-L1表达和干扰素-γ通路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也与免疫药物治疗反应和对SLE的易感性有关。 还已经注意到,CTLA-4在某些正常组织(例如脑下垂体)上的表达,会使癌症免疫药物直接与该受体结合,从而引起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也可能会因此导致器官特异性的免疫治疗之毒性。 种种背景下,让医界有理由会担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否会加重潜在的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 但与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pilimumab之系列相比,PD-1 / 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毒性和永久停药率,与无自体免疫性疾病患者使用这些药物的发生率是一样的。但是,大多数自体免疫性疾病出现副作用的病例都是使用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而其自体免疫性疾病的类型是RA,牛皮癣和甲状腺炎,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SLE,重症肌无力和血管炎)的患者人数则是明显减少。尽管类风湿关节炎和牛皮癣患者可能有较高的免疫治疗

有自体免疫慢性病患者 不幸罹癌时适合免疫治疗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