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简)

—Pngtree—men s characters 4610826 1

Trastuzumab deruxtecan成功治疗HER2基因扩增的转移性腮腺癌

在 HER2 致癌基因有过度表达或扩增的唾液腺癌之特定病例,已被证明是有靶向药物可治疗的HER2 基因突变之案例。 T-DXd(Enhertu,DS-8201,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 )是一种新型抗体化疗复合体药物(简称ADC),其是已以靶向药物贺癌平(trastuzumab)与化疗药物deruxtecan(一种以拓扑异构酶第一型作为抑制的化疗药物)相结合之ADC,最近证明了T-DXd在HER2 过度表达乳腺癌,当贺癌平治疗失败后,T-DXd可以作为其后之药物的选择。 T-DXd在HER2 过度表达乳腺癌中的充满潜力的治疗结果,表明了T-DXd可能可以用于其他HER2 基因有过度表达或扩增的的癌肿,包括唾液腺癌、胆道癌、胃癌、肺癌等,后两者中已经取得美国FDA适应症,相关信息请见: https://mycancerfree.com/hot-3/enhertu-ds8201-t-2022-10-23/及https://mycancerfree.com/case/retdxd-gc-t-2022-08-02/ 于2022年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中报告了一名 67 岁男性 HER2 呈现阳性的转移性腮腺癌,在腮腺切除术和术后之顺铂为基础的放化疗的辅助治疗,疾病复发后历经neratinib和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后,疾病仍然恶化。改用T-DXd治疗他的恶性肿瘤,竟出现完全缓解消失,且这种反应持续了已经有7 个月。所以T-DXd似乎是 HER2 阳性唾液腺癌患者的一种耐受性良好的治疗选择,尤其在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和 HER2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T-DXd仍然显示出抗肿瘤的活性。 详细病史如下: 一名 67 岁的白人男性出现左侧耳朵不适和颜面麻痹。 磁振造影检查显示左侧腮腺存在有 3 cm的肿块,但无淋巴结肿大。进行了穿刺切片,病理报告显示唾液腺癌伴神经周围侵犯。于是他接受了腮腺切除术,结果是唾液腺癌,分期为T4aN0 S,尔后完成了 6 周的含有顺铂之术后辅助同步性放化疗。

Trastuzumab deruxtecan成功治疗HER2基因扩增的转移性腮腺癌 Read More »

—Pngtree—chinese medicine herbal honeysuckle 5969690

中医师陈骏逸 针对肺癌EGFR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治疗整理

台湾肺腺癌患者中,约5成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可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EGFR靶向让具有EGFR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从5年存活率不到5%,提高到5 年存活率有30〜40%。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有进步,但还不十分理想。 且第一与第二代肺癌EGFR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明显,包括:相关性皮疹、腹泻和口腔黏膜炎等。这些都是让患者苦恼的不良反应。 之前,陈骏逸医师已经撰文说明甲沟炎的特殊处置方式,详情可以点阅https://mycancerfree.com/tw-5/timolol-care-t-2022-10-27/。透过异类药物的特殊机制,竟然让眼科常用于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成分中的Timolol,经然能像”奇兵”似地,协助甲沟炎的处置。 而传统的中医药,更是具备有迥异于西药的特殊机制,倘若于肺癌EGFR靶向药物治疗时搭配应用,是否也可以一方面可加强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减少肺癌EGFR靶向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甚至可以协助减轻肺癌EGFR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延长生存时间呢? 下面将从中医药对肺癌EGFR靶向药物之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腹泻和口腔黏膜炎三方面来一一探讨。 肺癌EGFR靶向药物之皮疹不良反应 皮疹是肺癌EGFR靶向药物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使用EGFR靶向药物药物治疗过程中,皮疹的发生率高达60%~80%。其最主要的表现为痤疮样的皮疹,也称为丘疹性皮疹,表现为红色丘疹和/或脓疱,皮疹主要分布于脸部、头皮、胸壁、背部、腹部或大腿。 肺癌EGFR靶向药物之皮疹不良反应,中医学中属于“药疹”、“肺风粉刺”的领域,中医认为其发病之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燥在内,毒邪结聚在外。而药毒之邪侵扰腠理,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导致肺经郁热不得外泄,因而外发于皮肤;且邪毒入里化热,灼伤阴津,进而导致肌肤失养。经过中医辨证后可以使用口服中药和外洗方式的治疗,有助于缓解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

中医师陈骏逸 针对肺癌EGFR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治疗整理 Read More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herbal 8634463 1

中医师陈骏逸 针对癌症EGFR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中医治疗整理

之前,陈骏逸医师已经撰文说明癌症EGFR靶向药物(例如: 吉非替尼/易瑞沙、西妥昔单抗、Vectibix /帕尼单抗)常见不良反应-甲沟炎的特殊处置方式,详情可以点阅https://mycancerfree.com/tw-5/timolol-care-t-2022-10-27/。透过异类药物的特殊机制,竟然让眼科常用于治疗青光眼的眼药水成分中的Timolol,经然能像”奇兵”似地,协助甲沟炎的处置。 而传统的中医药,更是具备有迥异于西药的特殊机制,倘若于癌症EGFR靶向药物治疗时搭配应用,是否也可以一方面可加强癌症EGFR靶向药物的疗效,另一方面减少癌症EGFR靶向药物抗药性的产生,甚至可以协助减轻癌症EGFR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延长生存时间呢? 下面将从中医药对癌症EGFR靶向药物之常见的不良反应——皮疹、腹泻和口腔黏膜炎三方面来一一探讨。 癌症EGFR靶向药物之皮疹不良反应 皮疹是癌症EGFR靶向药物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使用EGFR靶向药物药物治疗过程中,皮疹的发生率高达60%~80%。其最主要的表现为痤疮样的皮疹,也称为丘疹性皮疹,表现为红色丘疹和/或脓疱,皮疹主要分布于脸部、头皮、胸壁、背部、腹部或大腿。 癌症EGFR靶向药物之皮疹不良反应,中医学中属于“药疹”、“肺风粉刺”的领域,中医认为其发病之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燥在内,毒邪结聚在外。而药毒之邪侵扰腠理,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导致肺经郁热不得外泄,因而外发于皮肤;且邪毒入里化热,灼伤阴津,进而导致肌肤失养。经过中医辨证后可以使用口服中药和外洗方式的治疗,有助于缓解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 癌症EGFR靶向药物所致皮疹,中医的治疗原则为疏风清热,养阴润燥。中医师陈骏逸临床上会以荆防四物汤为基础作加减。

中医师陈骏逸 针对癌症EGFR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中医治疗整理 Read More »

—Pngtree—ink and wash chinese medicine 5919068 1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中医对肺癌的辩证分型与治疗

中医认为气滞、痰湿、血瘀等病理因素可影响肺癌的发病。而“虚”、“痰”、“瘀”、“毒” 中医认为是肺癌的四大致病要素,贯穿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肺癌病位在肺,与肺、脾、肾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而肺脾气虚是肺癌发病的内在根本原因。 所以中医对肺癌的治疗是在扶正的同时,还需兼顾祛邪。 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临床上肺癌是虚实夹杂,常分为以下5个基本证型: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肾阳亏虚型。 1、肺郁痰瘀型 主症: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急,唇紫,口干,便秘,舌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苔白或黄,脉弦滑。 中医治法: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中医推荐方药:千金苇茎汤(《外台秘要》)加减。 加减: 胸胁胀疼者,加莪朮、延胡索 咯血者,重用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中医对肺癌的辩证分型与治疗 Read More »

—Pngtree—human organs red lungs 4758299 1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肺癌新型药物 抗体-化疗偶联药物 (ADC)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一线治疗目前有很大的进展,主要归功于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本低迷的肺癌治疗成绩,提供了显著的存活增加。 然而,大多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后,都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因此有必要找寻更多的肺癌治疗方法。 而抗体-化疗偶联药物 (ADC)是一类新兴崛起的癌症创新型之治疗药物,将单株抗体的靶向药物之特异性打靶目标能力,与化疗的细胞毒杀作用相结合,加以付合成ADC之创新型之治疗药物。过去ADC由于载荷之化疗效力不足且有效的药物穿膜与渗透性较差,再加上药物代动力学特性并不一致,早期ADC毒性甚大,疗效也差。 然而随着ADC技术的进步,将人源化单株抗体、可以裂解/血浆高稳定的连接符技术,以及在微小范围内具有细胞毒杀性作用的有效载荷化疗结合技术,与”旁观者效应”之旁杀机制,使ADC作为一种新兴崛起的癌症创新型之治疗药物。 Enhertu就是其中一个耀眼的新星,而第一三共制药所研发的抗体化疗复合药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 ,DS-8201,中文商品名为优赫得)。 优赫得是由抗HER2单株抗体-贺癌平(trastuzumab)与第一型拓扑异构酶的抑制剂deruxtecan(本身是化疗药物),透过四胜肽的可裂解连接符将两者相互结合,形成ADC,优赫得的抗体化疗药物比例(DAR)为8。 值得强调,优赫得的特点是具有高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高比例之DAR以及可裂解的连接符,让优赫得有更大的旁观者效应,从而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所以尽管癌细胞上HER2抗原密度较低,也能发挥不错的ADC抗癌效果。 于2022年8月11日,美国FDA加速核准Enhertu的新适应症,可以使用于先前接已经受过系统治疗的无法切除或转移性的HER2基因有突变之成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HER2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 自此开展了新的纪元,让Enhertu从乳癌最佳新药,正式获得官方认证得以首度跨足HER2基因突变肺癌患者的治疗,正式成为时下人人称羡的斜杠青年,像足了美国职棒的大谷翔平,二刀流传奇让运动迷如痴如醉。 让Enhertu之所以晋身为二刀流,主要是根据一项重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剂量优化的临床试验,名为DESTINY-Lung02的研究结果。对于过去已然接受过全身性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肺癌新型药物 抗体-化疗偶联药物 (ADC) Read More »

—Pngtree—human organs lungs hand drawn 4499604 1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肺癌新药物 Enhertu(DS-820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一线治疗目前有很大的进展,主要归功于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本低迷的肺癌治疗成绩,提供了显著的存活增加。 然而,大多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后,都可能会产生抗药性,因此有必要找寻更多的肺癌治疗方法。 而抗体-化疗偶联药物 (ADC)是一类新兴崛起的癌症创新型之治疗药物,将单株抗体的靶向药物之特异性打靶目标能力,与化疗的细胞毒杀作用相结合,加以付合成ADC之创新型之治疗药物。过去ADC由于载荷之化疗效力不足且有效的药物穿膜与渗透性较差,再加上药物代动力学特性并不一致,早期ADC毒性甚大,疗效也差。 然而随着ADC技术的进步,将人源化单株抗体、可以裂解/血浆高稳定的连接符技术,以及在微小范围内具有细胞毒杀性作用的有效载荷化疗结合技术,与”旁观者效应”之旁杀机制,使ADC作为一种新兴崛起的癌症创新型之治疗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部分患者具备有HER2基因扩增、HER2蛋白过度表达和基因突变的表现。目前已在近2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观察到HER2蛋白过表达,在2~4%的非小细胞肺癌中观察到HER2突变。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肺癌新药物 Enhertu(DS-8201) Read More »

—Pngtree—strategic strategic objectives 3075087

RET基因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之新靶向药物-selpercatinib

2022年9月21日,美国FDA常规核准口服RET靶向药物-selpercatinib(LOXO-292、锐癌宁、塞尔帕替尼,Retevmo)治疗RET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年患者;同时还核准了Oncomine Dx Target(ODxT)Test(Thermo Fisher Scientific)作为selpercatinib的伴随诊断试剂。 锐癌宁(selpercatinib)建议口服使用剂量为: 体重<50kg:早晚口服120mg ; 体重≥50 kg:早晚口服160 mg bid,。 目前台湾核准的适应症为: 1.RET 基因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锐癌宁(selpercatinib)适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 RET 基因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 癌的成人病人。本适应症系依据整体反应率及反应持续时间获得加速核准。此适应症仍须执行确认性试验以证实其临床效益。注:2022年9月21日,美国FDA已经常规核准锐癌宁(selpercatinib) 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 RET 基因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病人。 2.RET 基因突变甲状腺髓质癌 锐癌宁适用于治疗需要接受全身性疗法之晚期或转移性 RET 基因突变甲状腺髓质癌(MTC)的成人病人。本适应症系依据整体反应率及反应持续时间获得加速核准。此适应症仍须执行确认性试验以证实其临 床效益。 3.RET 基因融合阳性甲状腺癌 锐癌宁(selpercatinib)适用于治疗需要接受全身性疗法且以放射性碘治疗无效 (若适合接受放射性碘)之晚期或转移性 RET 基因融合阳性甲状腺癌的成人病人。本适应症系依据整体反应率及反应持续时间获得加速核准。此适应症仍须执行确认性试验以证实其临床效益。 此前,美国FDA根据多中心、开放标签、多队列的临床试验LIBRETTO-001(NCT03157128),研究收录了144例患者,锐癌宁(selpercatinib)的初始总体反应率(ORR)和反应持续时间(DoR)结果,于2020年5月8日加速核准了selpercatinib 用于肺癌的适应症;此次改为常规核准锐癌宁(selpercatinib),则是根据另外172例患者18个月的持续追踪治疗反应的数据。 LIBRETTO-001的研究,总计收录了316例RET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

RET基因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之新靶向药物-selpercatinib Read More »

—Pngtree—human body vital organs lungs 4426868 1

非小细胞肺癌带有EGFR 基因外显子20突变患者 该如何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医学简称EGFR)是台湾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突变的位置通常发生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外显子(exon 20)18至21。其中以外显子19的缺失性突变(医学简称EGFR 19del)以及外显子20的点突变(医学简称EGFR L858R)最为常见。 又有2%-3%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患,是带有EGFR 基因外显子20出现插入性的突变,是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第3常见的突变点 而EGFR 19del与L858R的突变,堪称是经典的EGFR突变,患者使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标靶药物治疗时,临床上都会有显著改善。也就是说,这两个类型的患者以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标靶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疾病缓解和治疗预后。但对于这两者之外的非经典突变患者,EGFR 标靶药物的治疗效果则是出现高度的异质性。目前,非经典EGFR突变中,已经获得美国FDA核准的是EGFR出现 S768I、L861Q和G719X突变可以使用afatinib;EGFR外显子20插入性突变可以使用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amivantamab以及小分子药物mobocertinib来治疗。对于其他的EGFR非经典突变的患者,目前FDA还没有核准任何确定有效标靶治疗药物,部分这类患者目前是需要直接使用化疗。 而具有EGFR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对于化疗、免疫、化疗加上免疫、对EGFR标靶、化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治疗效果都是非常有限,患者的治疗需求远远无法被满足,预后较差,EGFR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肺癌诊疗领域上的一大挑战。 欧洲肺癌大会(ELCC)2022年的年度大会上公布了一项韩国的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研究分析了其中属于EGFR 2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当中有62.3%的患者于第一线接受了含铂的化疗,24.5%接受了第一线接受了EGFR标靶治疗,疗效都不是很理想,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仅有13.9个月,仅大约为EGFR 19del与L858R的突变(堪称是经典的EGFR突变)患者之总体生存时间的一半和1/3,而且,EGFR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EGFR常规突变患者的两倍。因此,迫切需要能够针对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新型标靶药物,让此类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近年来针对EGFR

非小细胞肺癌带有EGFR 基因外显子20突变患者 该如何治疗? Read More »

非小细胞肺癌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 BLU-945与BLU-701

非小细胞肺癌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 BLU-945与BLU-701初秀肌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医学简称EGFR)是台湾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突变的位置通常发生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外显子(exon 20)18至21。其中以外显子19的缺失性突变(医学简称EGFR 19del)以及外显子20的点突变(医学简称EGFR L858R)最为常见。 而EGFR 19del与L858R的突变,堪称是经典的EGFR突变,患者使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靶向药物治疗时,临床上都会有显著改善。也就是说,这两个类型的患者以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靶向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疾病缓解和治疗预后。 有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靶向药物治疗,现在有无第三代EGFR 肺癌靶向药物呢?效果如何?

非小细胞肺癌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 BLU-945与BLU-701初秀肌肉 Read More »

—Pngtree—hand painted illustrations of taiwanese cuisine 4141424

让台湾新国病肺癌远离台湾以及翻转肺癌5年存活率吧!

虽然肺癌的治疗这些年年来一直在进步,但仍有大量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研究指出,大约有27%的肺癌患者确诊时为肺癌1期,但第四期肺癌患者也高达37%比例。 有个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肺癌的存活率会随着肿瘤的分期的升高而降低,肺癌1期的5年存活率将近8成,但第四期肺癌则只有6%。 要如何在未来5年翻转肺癌存活率,来个翻倍呢? 自1990年代起,随着胸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LDCT)的导入,肺癌筛查的研究因而进入LDCT时代。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临床试验(NLST)的随机对照性研究结果公布,与胸部X光相比,对肺癌高危险族群进行筛查,胸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 欧洲大型的肺癌筛查( NELSON)临床试验之研究结果证实,肺癌高危人高危险族群接受胸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的筛检,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病死率,男女均可以从胸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的筛查中获益。而多中心的意大利肺部检测(MILD) 临床试验也证实之研究结果证实,使用胸部的低剂量计算机断层进行肺癌检筛,可降低10年的肺癌死亡率。 所以低剂量计算机断层进行肺癌检筛,是发现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如此可能将原本肺癌从晚期不可治愈的疾病阶段,因提早发现转变为早期可治愈的疾病阶段。 在由低剂量计算机断层进行肺癌检筛的确诊病例中,大部分患者为1A-1B期肺癌。这些绝大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可以透过手术等局部治疗手段根治疾病。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协会(AJCC)第八版的肺癌分期,肺癌1期的整体预后绝对远远优于晚期患者,5年存活率达到68%-92%。在国际 ELCAP 研究中,73% 在诊断后 1 个月内即接受手术切除的肺癌1期患者,其 10 年存活率有 92%。再次证实早期肺癌检筛,能够大幅改善患者的预后。 最后建议肺癌检筛应该从即刻做起,因为肺癌检筛可以早期发现肺癌,降低肺癌死亡率;且需要与专业医师讨论如何量身裁制你的肺癌检筛方案,以涵盖被忽略的高风险族群;国家也应该将肺癌检筛全面纳入医疗保健系统。如此,才能让未来五年内的肺癌存活率翻倍,让台湾新国病-肺癌,远离台湾。 相关肺癌信息请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肺癌信息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n/cancer-total-cn/

让台湾新国病肺癌远离台湾以及翻转肺癌5年存活率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