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西医对抗癌症,长期会采用「伤敌一千,自伤七百」的化疗、放疗等破坏性治疗,甚至还从体外输入免疫战斗部队 (例如免疫细胞中的自然杀手或T细胞),这些传统且为外来的疗法都是不属于原本身体天然的抗癌模式,常常会因此容易伤害正常细胞,产生困扰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也没有因此而全面击败了癌症。
传统中医把疾病认为是一种邪气,而体内的免疫系统则被称为正气。所以才有”正气在内、邪不可干”。而当正气虚,病邪才有机会发生,所以采用「扶正祛邪」之法来治疗或是预防疾病,这点在新冠疫情下,更是被屡屡证明。癌症也是如此。中医过去一直强调唯有扶助人体正气,才能提高抗癌能力。
扶助人体正气的中医治法中,重点在于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同时培顾与培补脾肾两个脏腑。
中医会采用健脾补气的中药,常常会采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朮、茯苓、山药、甘草等;补血中药会采用当归、枸杞、熟地、首乌、大枣等;滋阴中药会采用西洋参、沙参、天冬、麦冬、生地、石斛等;补肾中药会采用龟甲、黄柏、山茱萸、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附子、鹿角、肉桂等。来扶助正气,也就是扶正中药可以加强体内免疫抗癌力。
而西方医学过去几十年来,也有同样的思维。既然身体对抗癌症的免疫系统目前「无力」清除自己体内的癌细胞,那么西方医学也来学中医,依样画葫芦,采用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来治疗癌症,包括如何强化T细胞的介白素、干扰素的药物治疗,细胞疗法(体外免疫细胞经强化后再输回病人的疗法)等等。立意甚美,但成效却不彰显,甚至因过度强化免疫细胞大肆残害正常细胞,产生免疫风暴。
难道中西医所谓「扶正才能祛邪」的免疫思维 错了吗?
其实是癌细胞,是会让身体免疫系统失灵了。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真正的「扶正」。既然无法确实扶正,何来有能力抗癌祛邪。
癌细胞之所以壮大,一开始会先转变成逃避免疫系统的监督,当其羽翼丰厚后,便会反过来让免疫系统无力清除,最后反客为主,戕害身体。
而真正的扶正疗法,应该是要导正免疫机制的「阴阳失调」。而目前正夯的癌症免疫治疗就是如此的代表。
人体的免疫系统原本就有「强化」与「弱化」的两套机制,像极了汽车上的”油门”与”煞车”的两套协助操控系统。
当身体遇到病毒入侵时,强化机制会挺身而出,强力动员免疫系统来扑杀病毒;但当身体因为外来过敏原诱发气喘发作时,弱化机制就担负起免疫系统的降温角色,以免免疫过度反应了。
这两套机制其实跟开车是一样的,当免疫强化机制启动时,就如同「油门给它催下去」;反观,若免疫弱化机制启动,就像是「赶紧来踩剎车」。
原本这两套机制是互相制衡的,宛如「阴」与「阳」的关系,既互相需要、但却又互相对立牵制。当癌细胞经演化后变聪明,癌细胞便会释放出细胞激素,让免疫系统的剎车机制会不断地被启动,让我们虽然催油门,但免疫引擎一直空转、甚至逐渐耗竭其动力,让免疫力扑杀癌细胞的功能形同虚设,,这种现象就是”类正气虚”进而让癌细胞得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如此反而让癌细胞得以休养生息、繁衍后代,终究到处肆虐与扩张地盘。而这种免疫机制明显失衡的情况,颇似中医所云的「阴阳失调」。
所以当免疫强化机制被癌细胞抑制、免疫系统当机时,癌邪就能够发生。所以如果要采「扶正祛邪」以治癌,应非一昧补正气、一昧用西医之介白素药物或身体输注免疫细胞的方式。而应该是先导正阴阳失衡之态,将免疫受到迫害抑制的情形,重新反转回常态,也就是唯有解除剎车机制,如此才能重启油门,重新发动原本的免疫机制扑杀癌细胞,充分提升正气来祛癌邪。
这样的概念果真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抗癌失效”是因为没有解决癌细胞所造成免疫抑制问题。难怪过去强化免疫的任何「扶正气」之手段,成效都受限了,也因此造就了这些年来西医新起的癌症免疫治疗风起云涌,采用戒除免疫检查点、解除免疫煞车,重启抗癌免疫战斗力。
反观中医,也会建议脾肾气血阴阳兼顾,注重阴阳互根、精气互生的治疗,来解除免疫煞车,重启抗癌免疫战斗力。高层次的中医抗癌疗法会在扶正法中同时,又去调整体内脏腑之间的关系,来强化免疫力。例如:肝胃不和者,会疏肝和胃以相佐;而脾胃升降失调者,会投予协调枢机之升降方药;至于脾肾传输失职者,会调脾肾以利气化功能等。
另外会兼具使用清热解毒药物、调整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活血化瘀与软坚散结、化痰及虫类药物药,来解除免疫受到抑制的情况。其中常用清热解毒药物有:夏枯草、黄芩、黄连、蒲公英、猫爪草、石见穿、山慈菇、白花蛇舌草、蜀羊泉等;常用活血化瘀中药用桃仁、红花、芍药、莪朮、三棱等;化痰软坚中药用南星、半夏、瓜蒌仁、牡蛎、昆布、海藻等;虫类药物常用的是蜈蚣、全蝎、地龙、僵蚕、地鳖虫、水蛭等。
在具体应用中医时,对以下几种情况尚需区别对待。
病程属于晚期癌症,中医会扶助胃气。晚期肿瘤,瘤毒弥漫,邪气更盛而正气衰,脏腑功能被戕害,全身体能情况很差,此时治疗最为棘手,如果贸然攻邪,必致偾事。而中医认为诸气皆虚,应当先扶胃气。脾胃为生化之源,化源乏竭,病必不治;如果胃气尚存,还可挽留一息生机。可以用人参粉冲服、或是用如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朮、茯苓、黄精、甘草、大枣、生姜,佐以枳壳、陈皮等理气之品。如果饮食机能恢复,大便顺畅,可望有抗癌逆转之机。
对于放、化疗副作用的处理,中医认为放、化疗后的反应,是“药毒”损伤人体脏腑气血所致。其中放疗后局部反应中,头颈部反应有口干、咽部充血、咽喉痛等,治疗宜用补气养阴、清热解毒法,选用黄芪、党参、天冬、麦冬、玄参、知母、黄柏、黄芩、银花、连翘、蒲公英等。
而化疗后副作用有腹痛、腹泻、尿频等,可以用辛甘苦泄,调肝和脾法,中药用半夏、黄连、干姜、甘草、党参、白术、枳壳、茴香、薏苡仁等。有骨髓抑制副作用者,则应该用补气养血、培肾益脾法,中药可以考虑人参、白朮、黄精、茯苓、鹿角、黄芪、当归、丹参、炙甘草、巴戟天、补骨脂、山茱萸、仙灵脾等。
而癌症治疗副作用之全身反应,会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精神疲乏、白血球减少等,可以采用健脾补肾法,使用党参、黄芪、白朮、当归、女贞子、枸杞子、仙灵脾、仙茅、山茱萸、丹参、补骨脂、熟地、龟甲、鹿角等。
至于有癌症疼痛的治疗,应深究癌症疼痛的原因是否涉及气滞、血瘀、寒凝、痰积、毒盛等原因,酌情可用理气、行瘀、散寒、消痰、解毒等方法。考虑川楝子、延胡索、赤芍、白芍、香附、乳香、没药、草乌、附子、细辛、地鳖虫、蜈蚣、全蝎、山慈菇等。药物剂量建议可以稍大,虫类药物如能研细末后吞服,可以提高疗效。
#陈骏逸医师 #癌归于好 #知癌抗癌翻转人生小学堂 #癌症治疗#免疫治疗 #癌症免疫治疗 #中医 #中西医整合
更多陈骏逸医师的癌症卫教影片请连接 https://mycancerfree.com/cn/videos-cn/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请连接陈骏逸医师 与你癌归于好https://mycancerfree.com/cn/ho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