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治療要做得好 先從調整腸道菌群開始吧!-第8集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糞便菌群移植(FMT)在抗癌治療的應用

糞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一種將健康捐贈者的糞便微生物群移植到患者腸道的治療技術,透過將「以菌制菌」的方式,用健康的腸道菌群取代病原菌,重建受損的腸道生態系統,恢復腸道菌群的平衡,從而改善症狀。主要用於治療反覆性困難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 此療法透過多種途徑進行,包括大腸鏡、鼻胃管、口服膠囊等,並已在台灣納入特管法管制,作為治療CDI的標準方法之一。

 

FMT 可透過口服糞便膠囊或藉由大腸鏡侵入性的給藥,其優勢在於能夠將捐贈者之完整的腸道菌群移植到受贈者的腸道,且引入的菌群與受贈者的菌群競爭較少,在受贈者的腸道環境中存活會更穩定。事實上,FMT 是目前恢復接受者腸道菌群最佳健康狀態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在抗癌治療中的獨特作用也日益被發現(見下表 )。

2025091803

糞便菌群移植(FMT)增強抗癌療法的療效

FMT 已被證明能夠增強多種癌症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療效,其中以黑色素瘤、直腸癌和肺癌的反應最為顯著。針對癌症病患提供先前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有反應捐贈者之檢體進行 FMT 治療。可以提高黑色素瘤小鼠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療效的敏感性;而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無療效反應的患者進行 FMT 治療,則不會提高其對黑色素瘤小鼠對 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敏感性。在接受 FMT 治療的黑色素瘤小鼠中,發現大量 CD8+ T 細胞和 CD45+ CD11b+ Ly6G+ 細胞的富集,同時抑制性 CD11b+ CD11c+ 髓系細胞減少,從而增強了抗腫瘤的免疫反應。

 

對於黑色素瘤患者,FMT 還可以改變腸道菌群,影響局部免疫系統和發炎反應,並且可以重塑腫瘤微環境以克服 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抗藥性。後續研究發現,對 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療效反應良好的黑色素瘤患者,其糞便中惠富含長雙歧桿菌、產氣柯林斯菌和屎腸球菌。

 

FMT 聯合果膠在健康人群/初診斷為大腸直腸癌患者中,顯著提高了腸癌小鼠的腸道菌群多樣性,增加了丁酸的產生,促進T 細胞的免疫浸潤,增強了腸癌小鼠對抗 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反應。 FMT 還可以顯著提高接受抗 PD-1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腸癌小鼠的生存率和腫瘤控制的能力,這可能與 接受FMT 小鼠之腸道菌群組成會改善和包括石榴酸在內的代謝物的水平上調有關。在接受FMT治療的小鼠中,觀察到B. thetaiotaomicron和B. fragilis的豐度增加,而B. ovatus的豐度會降低。

 

FMT還能夠有效延緩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病況惡化,增強免疫療法的效果,這與Faecalibacterium的植入以及丁酸、乙酸和己酸等短鏈脂肪酸數值的升高有關。 FMT、人參多醣和α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都已被用於治療小細胞肺癌患者,可以重塑腸道菌群組成,並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無反應者逆轉為有反應者,表明FMT可以提高抗癌免疫治療的敏感性。 FMT、人參多醣和α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藥物的療效的聯合應用,將重塑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腸道菌群的生態,並逆轉其對單獨免疫療法無反應的狀態。

 

糞便菌群移植(FMT)緩解抗癌治療相關併發症

2020 年的一項臨床試驗發現,FMT 與抗癌治療併發症的緩解有關。 5 例慢性放射治療合併腸炎副作用的患者,接受了來自健康捐贈者的糞便菌叢移植,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會顯著改善,包括:血便和腹痛減少。

 

此外,FMT 還改善了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患者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在 12 例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誘發的發炎性腸道疾病健康患者中,92% 在接受 FMT 治療後,病情得到緩解。 FOLFOX 方案是以 5-氟尿嘧啶 (5-FU) 為基礎的化療方案,目前是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治療選擇之一。 FMT 可以恢復 FOLFOX 方案所破壞的腸道菌群組成,且不會引起菌血症,並降低腸黏膜發炎的發生率。

 

糞便菌群移植(FMT)應用上的潛在挑戰及可能的解決方案

儘管許多研究發現FMT在抗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其應用上仍面臨許多挑戰。首先是FMT治療的安全性問題,例如:未知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基因的傳播。一些研究報告了患者接受FMT治療後會出現感染的事件,包括病毒感染和巨細胞病毒感染。

 

研究發現,使用FMT有時會清除胃腸道中的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併發諾羅病毒性胃腸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嗜酸性胰臟炎。2019年,一名美國患者在接受FMT治療後死於嚴重膿毒血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還為此暫停了一些涉及FMT的臨床試驗,直至其安全性得到充分證實。兩例患者在接受FMT後出現產超廣譜的β-內醯胺酶腸桿菌(ESBL)菌血症,基因組定序顯示兩例病例之病菌均來自同一個捐贈者。

 

Chuang等研究發現,健康FMT捐贈者中的ESBL攜帶率較高,對159例健康患者進行了糞便篩檢,結果發現僅37例符合條件。另一項研究報告了7例FMT患者因產志賀毒素之大腸桿菌(STEC)的異種定植而出現不良事件。這些研究支持了FMT捐贈者的篩檢之有效性和重要性,可以加強篩檢以減少類似事件的發生。

 

此外,捐贈者糞便製劑中的一些未知成分,可能導致受贈者的腸道菌群發生改變,進而誘發肥胖、自閉症、心血管疾病和自體免疫疾病等慢性疾病。例如,將肥胖人類糞便移植到低脂飲食餵養的無菌小鼠體內,可以誘導肥胖相關的代謝表型的出現;動脈粥樣硬化的易感性也可能透過FMT透過產生氧化三甲胺(TMAO)而傳播。

 

此外,如何確保接受FMT治療後受贈者的體內微生物的植入狀態和功能,是FMT治療的關鍵,關係到FMT治療能否帶來可以持續的益處。一般認為,增加FMT治療的劑量或頻率,可能有利於持續的療效,或對生物膠囊、冷凍乾燥等植入方式加以改善。同樣,研究表明,增加FMT的生物族群的豐富度也能提高療效,與單一捐贈者的的FMT產品相比,聯合使用FMT產品治療可以使受贈者的體內的整體微生物多樣性更高。

 

與捐贈者及FMT生物製劑的改進相比,受贈者的治療前準備也是至關重要,植入的成功可能取決於捐贈者與受贈者微生物群的相容性或排斥性,因此受贈者的腸道準備或抗生素預處理將是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FMT 的療效會因為受贈者而異。例如: FMT 會改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誘發的結腸炎副作用,FMT前的腸道菌叢生態失衡程度較嚴重的患者會對 FMT 治療的反應較好。這一結果可能是由於 FMT 衍生的細菌在營養不良宿主中具有更強的移植能力。

 

另一個可能驅動結腸炎的病理生理因素是難治性免疫誘導性結腸炎患者的微生物組失調。這意味著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 FMT的治療,而透過在治療前對患者進行更有系統的評估,可能會改善這一結果。此外,目前關於 FMT 的臨床研究普遍存在著追蹤時間比較短、缺乏對微生物組中潛在混雜因素的系統性研究等問題,這使得陽性臨床反應的持續性和可重複性存在著爭議。因此,發展一種簡單快速的檢測方法可能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

 

綜上面所述,儘管FMT在癌症治療領域取得了許多的進展,但仍存在重大的挑戰,如何降低受贈者的風險、提高FMT治療的持續性,以及根據不同患者制定不同治療方案是關鍵。嚴格的捐贈者的篩檢和隔離模式或許可以減輕FMT造成的疾病傳播。然而,給藥頻率、給藥途徑以及單一或合併供體材料等給藥參數的變化可能會決定治療的成功率。

 

#糞便菌群移植

#FBT

#益生菌

#大腸直腸癌

#腸道菌群

#腸道共生菌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唾液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