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治療要做得好 先從調整腸道菌群開始吧!-第10集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飲食習慣如何造成腸道菌群的變化及其對癌症的影響

飲食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受到影響的腸道菌群之外部因素,長期的飲食結構會對腸道菌群的組成和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了它們對宿主的健康是有益、還是有害。

 

膳食纖維 絕對是調節腸道菌群的主角

補充果聚醣和低聚半乳糖等膳食纖維,可以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增加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的豐度,進而代謝產生大量的丁酸,抑制大腸直腸癌。具體而言,累積的丁酸作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的抑制劑,刺激組蛋白的乙醯化,並影響癌細胞的凋亡和增殖,發揮抗癌效果。

 

膳食纖維也有助於增加接受抗PD-1免疫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的疾病控制時間,部分受試者在食用高膳食纖維後,腸道菌群中微生物的α-多樣性、以及瘤胃球菌科和糞桿菌屬菌種的豐度都有所增加,臨床前試驗結果證實膳食纖維在無菌小鼠中並無明顯增益的效應,提示其透過調節腸道菌群在癌症免疫治療中取得了效果。

 

每100克菠菜中含2.2克膳食纖維,食用菠菜可以增加腸道菌群代謝物丁酸的生成,丁酸在癌症治療中起著有益的作用。菊糖(Inulin)是一種天然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幾乎不會被胃酸水解消化,只被大腸中的有益微生物所利用,進而改善腸道的環境。Inulin能夠增加腸道菌叢中的阿克曼菌、乳酸菌、羅斯氏菌等有益菌群,進而活化全身記憶T細胞,增強PD-1免疫治療對MC-38結腸癌及B16F10黑色素瘤C57BL/6小鼠的免疫治療反應。polylactic acid-polyethyleneimine(PLA-PEI)和hyaluronic acid-inulin(HA-IN)負載於化療藥物奈米顆粒紫杉醇的治療腸癌的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其能夠精準引導並延長藥物在腫瘤細胞內的作用時間,增強治療效果。

 

果膠也富含膳食纖維,能夠調節小鼠的腸道菌群。研究表明,口服果膠可以透過影響阿克曼菌的腸道微生物群,來增強小鼠(腫塊淋巴瘤、乳腺癌、結腸癌和黑色素瘤模型)的抗腫瘤治療的反應。

 

其他有益或有害於益生菌的飲食

抗性澱粉指的是健康人小腸無法吸收利用,但可以被大腸中的大腸桿菌、雙歧桿菌、阿克曼氏菌和巨型球菌發酵或部分發酵的澱粉,本身具有維持腸道形態、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量和水分含量、調節免疫力、抗腫瘤等生理功能。抗性澱粉與阿拉伯木聚醣的組合可以增加雙歧桿菌的豐度,降低腸道菌叢中其他有害菌的豐度,提高腸道中短鏈脂肪酸的濃度,增強大腸直腸癌的抗癌治療效果。

 

飲食中蛋白質的種類和含量也會影響腸道菌群的組成,例如:酪蛋白是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生長因子,而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對抗癌治療是有益的。

 

硝酸鹽和無機硫在加工肉類中經常被用作為防腐劑,在腸道中經梭狀芽孢桿菌等硫還原菌的參與,可以將其代謝為亞硝基化合物和硫化氫等致癌物,經常食用此類肉類會增加罹患結腸癌的風險。

 

高鹽飲食可以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增加雙歧桿菌的豐度和其代謝產物馬尿酸的水平,從而增強NK細胞殺傷腫瘤細胞的能力,提高抗PD-1癌症免疫治療的療效,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

 

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會破壞腸道菌群的穩定性,導緻腸道菌群中黏液菌、脫硫桿菌、厭氧菌和脫硫桿菌科細菌的數量增加,

 

而雙歧桿菌和擬桿菌的豐度降低,腸道菌叢代謝產物3-吲哚丙酸會減少,對癌症的免疫治療產生不利影響。一項研究將益生元木聚醣-硬脂酸偶聯物與化療藥物capecitabine作用於腸癌小鼠,延緩了小鼠對化療藥物的代謝速度,這種益生元偶聯物增加了腸道菌群Ackermania和Faffia cup的豐度和腸道菌群代謝產物的濃度。鞣花單寧是富含多酚的漿果中的活性化合物。研究表明,口服鞣花單寧可以調節腸道中的瘤胃微球菌,增加其豐度,並改善腫瘤微環境中的CD8+/FOXP3+CD4+比例,從而改善PD-1免疫治療的療效。

 

摘要與挑戰

腸道菌群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基因組”,其構成的腸道微生態系統透過與宿主的相互作用,在人體各個生理環節中發揮關鍵作用。大量證據表明,腸道菌群與腸癌、肝細胞癌、乳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種癌症的發生髮展密切相關,科學家將腸道菌群失衡視為癌症的重要標誌。在前期研究中,深入探討了腸道菌叢影響人類癌症的多面向機制。與人類基因組相比,腸道菌叢的生物學功能並不十分廣泛;然而,透過調控人類基因組來改變人體內的某些生物學過程並非易事,尤其是對於癌症等複雜的病理改變,腸道菌群可能更具可行性。因此,下表將聚焦於腸道菌叢對癌症治療的多面向影響(見下表)。

2025091807

2025091807 1

陳駿逸醫師建議的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係使用專業的糞便採集盒,可以即時固定採集當下糞便中的腸道微生物,降低時間與外在環境因子的干擾,進而提升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分析結果的準確度檢測。該平台採用美國基因定序龍頭企業Illumina的專利儀器設備,該設備獲得美國FDA核可認證,不只能夠定序分析腸道菌叢的種類,更可以定量細菌的數量與分佈,幫助了解腸道菌群的生理意義。

 

藉由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的檢測技術,這是目前最新且高通量的一種基因定序的方法,採用一邊合成一邊定序,以雷射激發的偵測訊號方式,相比於傳統的基因進去速度快了將近100萬倍,一次可以分析2000多種的菌種,僅僅只需要4到6個禮拜就可以完成腸道菌叢的基因解嗎,相較於過去使用細菌培養的方法來分析腸道菌叢,往往會因為保存、運送、培養過程等等的因素,使腸道菌叢死亡,而導致檢驗的誤差。使用次世代基因定序方法,於採集當下即可以將基因固定,真正的即時反應腸道菌叢的真實狀況。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可以替腸胃道的健康做全方位的剖析,了解腸道菌叢相對的豐富度、多樣性以及平衡的狀況,以及益生質的含量、好壞菌的比例、致病菌與罹患疾病的風險評估等等的健康資訊,讓癌友個人飲食和生活管理有更明確的方向,達到預防疾病、調整癌症體質和精準癌症醫療的目的。

 

除了癌症患者以外,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還可適用於經常腸胃道不舒服、便秘、腹瀉、腹脹,喜歡吃甜食、油炸或者常需要應酬飲酒以及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族群,還有生活忙碌、飲食不正常、沒有運動習慣與代謝功能失常,例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脂肪肝、脂肪胰等,以及心血管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另外對於體質虛弱、容易疲倦以及關心自己健康注重生活品質的民眾。

 

#糞便菌群移植

#FBT

#益生菌

#大腸直腸癌

#腸道菌群

#腸道共生菌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唾液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