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引起的手足症候群:有些病人接受治疗的第三个疗程就出现,患者最初会发现其手掌拿握东西时或脚掌穿鞋时,会有刺痛感觉;伴随有手掌脚掌出现肿胀、色素沉着、皮肤变薄容易破裂、对称性红斑等症状,常见于手脚在关节部位的脂肪垫,也就是容易皮肤摩擦受压迫的部位。
手足症候群较常见于接受5-FU、高剂量cytarabine、capecitabine以及doxorubicin的患者身上,可能是因为化疗药经由手脚部位很细小的微血管网,微量渗透而损伤手脚组织。
标靶药物也会产生类似的皮肤副作用,称为手足皮肤反应。病人开始接受治疗之后,可能很快(最快是2周)于手足皮肤处出现敏感且呈鳞片状,外缘发红并起水泡的病灶,水泡数周之后可能会疼痛且变厚,像鸡眼般的角质化增生;此现象不同于前述讲的抗癌化疗药物会让皮肤变薄。手足皮肤反应临床症状出现于承受最多压力的皮肤区域,例如:指尖、趾尖和脚底。较常见于接受 Sunitinib、Sorafenib,这两个药物分别用在治疗肾脏癌及肝癌,是两种比较容易产生手足皮肤反应的标靶药。
关于手足症候群与手足皮肤反应的治疗与护理类似,如果病人副作用反应是属于轻微,没有疼痛及不舒服,治疗疗程还是会继续,但不代表平时就不需理会,病人接受这几类药品的疗程中,可以先预防皮肤病灶变严重的情况。一般建议皮肤干燥可以涂抹皮肤保养剂,例如凡士林(Vaseline)软膏或乳液等来减轻症状;尤其使用标靶药品,皮肤更需保持水分并预防硬茧形成。另外也建议病患使用棉质手套或棉袜包覆涂抹乳膏的区域,但不要穿得太紧身而摩擦到受伤的部位;若有疼痛红肿先予冰敷,接着找医师治疗。如果药物引起的症状变得严重,医师会考虑减量或停药,开立具有尿素成份和类固醇药膏来交替使用。对于手足症候群病患也应避免接触热水过久,并避免身体过度暴露于阳光下,造成皮肤敏感发炎发红。
而化疗药物capecitabine经常用于治疗转移性乳癌,手足症候群是该药物常见的副作用,经常困扰医生和患者。严重的手足症候群(例如水泡、剧烈的疼痛)可能会对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剂量减少、甚至停止化疗。
有中医师使用复方中草药提取物LC07(一种来自中草药的外用剂)治疗化疗药物capecitabine等所引起的手足症候群。
在这项2009年美国临床肿瘤年会所发表的研究,目的评估了LC07在转移性乳癌患者使用来处置化疗药物capecitabine引起的手足症候群之有效性和安全性。
该研究方法是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包括接受口服化疗药物capecitabine(1,250 mg / m2,每天两次,服用14天后休息7天,每21天为一疗程)者出现1级或以上严重度的手足症候群的转移性乳癌患者患者。
将10克LC07颗粒(内含老鹳草、川乌、桂枝、红花、淫羊藿)溶于1,000毫升温水中进行手足浴,温度保持34°C-37°C,患者的脚和手在该浸泡液中浸泡20分钟,每天两次,共7天。一位独立研究人员评估了治疗前后的症状。评估标准:治疗后,CR表示症状完全消失,手足症候群的等级是用NCI-CTC评量标准,PR表示治疗后其手足症候群的等级下降超过1级,总缓解率为CR + PR。在治疗前后,还使用FACT-B问卷(4.0版中文)对这些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评估。
该研究结果发现,共42名患者收录于本研究。他们都是亚裔和女性。平均年龄51.5年。手足症候群的等级的严重度属于1级者有8位,第2级者有19位,第3级者有15位。总体治疗反应率为83.3%,CR率有38.1%,PR率有45.2%。从治疗开始起到缓解疼痛的平均时间为1.8±0.8天,治疗后手足症候群的皮肤病变(包括皮炎,脱皮,溃疡)得到改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7.24±25.69与109.17±20.53,呈现显著性地改善生活质量。在该研究中并未发现与LC07相关的皮肤过敏等副作用。
结论:在治疗乳癌化疗药物capecitabine引起的手足症候群时,外用中药LC07具有快速缓解疼痛的作用,且使用简便,皮肤无过敏的情形。因此,复方中草药提取物LC07外用可以有效治疗化疗capecitabine引起的手足症候群和改善出现此一副作用患者的生活质量。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请连接陈骏逸医师 与你癌归于好https://mycancerfree.com/cn/home-cn/#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请连接“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欢迎参与脸书社团:陈骏逸医师的用心话聊俱乐部 www.facebook.com/groups/45628199296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