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简)

2025011902. 1

搭配个人化肠道益生菌 可否促进CIK细胞疗法的抗癌效果?

血液肿瘤科 陈骏逸医师   肠道益生菌能够转化人体无法直接利用的植物纤维素和多醣,进而影响消化、吸收、代谢和免疫等生理功能,且肠道益生菌与代谢疾病(例如肥胖、第2型糖尿病、脂肪肝)、消化系统疾病、过敏与自体免疫疾病、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与忧郁症等息息相关。于是,使用个人化肠道益生菌,可以正确且积极地调整肠道微生物相的多样性,以及调整各菌种间的比例,来促进抗癌免疫力。   CIK(细胞激素诱导杀手)细胞是透过扩增外围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产生,进而让其具有天然的T 细胞受体(TCR)和自然杀手细胞的受体 (NKR),可以进行癌症识别功能的 T 细胞混合物。 CIK细胞疗法已用于实体瘤和血液癌症。然而搭配个人化益生菌的使用,可否促进CIK细胞疗法的抗癌效果?   例如: 肠道益生菌中的丁酸梭菌,许多人可能都搞不清楚这是甚么;但如果改称其为”妙利散”,相信有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一支早在 1933 年由日本研发出的益生菌,其菌株命名为 CBM588。这支益生菌除了平时可用作维护肠道菌相健康以外,由于其对于抗生素有良好的耐受性,可以预防或缓解因为抗生素治疗所引发的腹泻问题。   另外,近来脑肠轴的观念大行其道,临床研究也发现丁酸梭菌与抗忧郁药物一同服用时,能够有效缓解忧郁症状。更令人惊奇的是,同时使用丁酸梭菌可以大幅增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率。在 Nature Medicine 发表的临床一期报告显示,在肾脏癌4期的病人中,如果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治疗的反应率大约为 20%,符合一般的预期。但如果同时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加上口服肠道益生菌中的丁酸梭菌,能够大幅地增加治疗反应率至大约 6成以上。   发表在2024年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医学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致力于探讨肠道益生菌搭配CIK细胞治疗,能否强化CIK细胞之抑制大肠直肠癌细胞发生腹膜癌转移和肝转移的抗癌能力。该研究使用裸鼠之肠癌转移腹膜癌变和肠癌肝转移的平台,证明益生菌搭配CIK细胞治疗,可以相较于单纯只用一种CIK细胞或肠道益生菌疗法,更为减少大肠直肠癌细胞发生腹膜转移和肝转移的出现。   也就是倘若CIK细胞疗法,可以搭配个人化肠道益生菌(经过自动化微流体生物芯片之严谨平台分析后,所客制化出的益生菌),可否更显著地抑制大肠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增

搭配个人化肠道益生菌 可否促进CIK细胞疗法的抗癌效果? Read More »

2025011404 1

结肠直肠癌患者接受化疗与免疫细胞治疗之联合治疗疗效的统合分析

血液肿瘤科 陈骏逸医师 结肠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最常被诊断出来的癌症。然而,25%患者属于转移性疾病,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仅为 10%。近年来,人们对癌症免疫疗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它具有控制转移性疾病、延长疾病复发时间的潜力。   用于前列腺癌的Sipuleucel-T(Provenge、Dendreon),是首个自体治疗性的疫苗,于 2010 年春季被美国FDA核准用于治疗患有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去势抵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男性。而针对结肠直肠癌患者的II 型癌胚抗原负载的树突细胞(DC)疫苗试验正在进行中(www.clinicaltrial.gov id:NCT 01219348)。   树突细胞是一种有效地抗原呈现的独特之免疫细胞子集,于 1973 年首次描述了它们。史坦曼也因为发现树突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中的作用,而获得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细胞激素诱导杀手(CIK)细胞是非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所限制的 CD3+CD56+ T 细胞, Schmidt Wolf 等人首先将它们描述为具有显著的增殖能力,并且比淋巴激素激活的杀手(LAK)细胞,在抗癌细胞溶解活性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   免疫细胞疗法用于治疗癌症,研究者对于医学大数据中的MEDLIN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等来源的已发表论文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已发布的数据由两位作者使用预先定义的数据库模板独立提取。也评估了单篇论文的数据质量。比较单独化疗、与化疗合并CIK/树突状细胞(DC) 合并治疗(简称为DC-CIK疗法)、之免疫治疗的效果。使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结肠直肠癌患者接受化疗与免疫细胞治疗之联合治疗疗效的统合分析 Read More »

2025011402 1

细胞激素诱导杀手细胞(CIK)疗法 在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血液肿瘤科 陈骏逸医师   来自2023年医学期刊J Immunother Cancer上的一篇荟萃分析之研究报告,该篇研究之数据库是来自共70 项的临床研究,共有 6743 名患者的数据。 指出细胞激素诱导杀手细胞(CIK)疗法搭配标准结肠癌之治疗,在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成绩,会相较于只使用标准结肠癌之治疗,有明显的存活率的提升(HR=0.59)、疾病控制率的提升(HR=0.55)和治疗有效反应的增加,显示出CIK细胞疗法搭配标准结肠癌之治疗,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协同加强之效应,但有趣的是,并不会因此增加标准结肠癌之治疗毒性,甚至可以减少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副作用。   如果依照临床试验的规划(随机与非随机研究设计)、结肠直肠癌疾病分期(第1~3期与4期)、CIK疗法与CIK/树突状细胞(DC) 合并治疗(简称为DC-CIK疗法)、细胞治疗给予的时机(同时搭配标准结肠癌之治疗、或于标准结肠癌治疗之前或后的搭配使用),分析结果发现,在任何亚组的分析中,CIK 细胞治疗会对接受标准结肠癌之治疗病人,带来临床上堪称稳健的的帮助。   此外,与单独使用 CIK 治疗相比,CIK合并树突状细胞之DC-CIK疗法,并不会比单独CIK治疗,带给病患有更多的帮助,笔者推测可能是因为单独CIK治疗,其实是还搭配了标准结肠癌之治疗。   所以本项荟萃研究之分析的结论为:与标准结肠癌治疗相比,于此之上再搭配CIK 细胞疗法的患者,会有有更好的治疗成绩,且部会让所接受的标准结肠癌治疗之毒性增加,CIK 细胞治疗可以说是值得结肠癌患者选择的辅助治疗。     CIK 细胞治疗是一种过继性的细胞免疫疗法,用于治疗实体癌症和血液癌症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在台湾已经可以特许使用。过去已经有多项研究报告指出其对结肠癌的患者是有所帮助。尽管如此,CIK疗法的治疗方案在台湾并未广泛地被使用,且CIK 疗法通常应该要与标准结肠癌治疗合并使用,且越早搭配惠悦有偕同加强的效果,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有最适合之标准结肠癌治疗的特定组合或治疗方案。

细胞激素诱导杀手细胞(CIK)疗法 在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 Read More »

2022122601 1

益生菌Miyarisan( 宫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提升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这是一篇2022年发表于肿瘤免疫学期刊的研究报告。 先告诉各位结论: 目前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常使用的胃药之一的质子帮浦抑制剂(医学上简称PPI),使用该类药物会让口腔微生物转移到肠道,如此会让癌症患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疗效产生负面的影响。然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因此所造成免疫治疗的疗效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熊本大学的研究团队回顾性分析了 118 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免疫治疗的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通过 16S 巨观基因组学得测序分析了其中 80 名肺癌患者的粪便样本。 发现使用益生菌MIYARISAN (活性的益生菌,其成份为宫入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CBM588,台湾称为妙利散)的丁酸梭菌疗法,证明了MIYARISAN确实可以提高免疫治疗在肺癌的疗效。 而日本熊本大学的研究团队更进一步探讨了MIYARISAN 到底是如何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疗效,以及如何去影响接受 PPI 治疗的肺癌患者其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群。 研究团队发现PPI 治疗确实会显著降低了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然而,服用益生菌Miyarisan却可以显著恢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PPI药物所降低的疗效,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此外,使用益生菌Miyarisan后反而会延长了同时接受 PPI 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因为过去该团队也发现抗生素的使用也会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疗效。 而肺癌患者的粪便分析表明,PPI 使用者其体内有害的口腔相关致病菌的丰度会比较高,而对于免疫治疗有益的肠道细菌其丰度反而比较低。 相较之下,使用益生菌Miyarisan患者的肠道内潜在有害的口腔相关细菌其相对丰度因而会减少。 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透过益生菌Miyarisan的定植可以增加共生的微生物群,可能能够提高需要使用PPI 药物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的效果,突显出了肠道内的口腔相关微生物群,似乎可以作为癌症免疫疗法新治疗靶点的潜力。 酪酸菌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之一,约有700多株,其中安全性高且具有治疗效果的菌株编号为第588株,称为宫入菌(CBM 588),也称之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是一种梭状芽孢杆菌,也称丁酸菌,在细菌学分类

益生菌Miyarisan( 宫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提升 Read More »

2022120616 2

陈骏逸医师谈益生菌 (基础篇)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就是许多人所说的“友善的细菌”或“好的细菌”。它们生活在人体内并帮助人体生理机能正常工作的细菌。   通常,益生菌有助于保护身体免于受到不友好细菌或其他细菌所引起的身体伤害。   一般益生菌经常会自行从外界进入您的身体,特别是饮食均衡的情况下。因此大多数的时候,您无需采取任何措施或服用任何额外益生菌,即可获得益生菌的益处。但有些人服用含有益生菌的药丸,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号称含有丰富的益生菌药丸有助于保持健康。有些人甚至会服用“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种含有益生菌喜欢的食物的药丸形式。问题是,即使有很好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对人的身体有帮助,但仍然没有很好的证据证明服用益生菌的补充物一定有好处。

陈骏逸医师谈益生菌 (基础篇) Read More »

2022120614 1

陈骏逸医师谈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新世代癌症治疗的关系 (观念篇)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许多人类的病理性疾病有关,过去 5 年,癌友体内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治疗介入的关系中已成为当今肿瘤学研究的重点。 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在人体内的营养代谢、异生物质和药物的代谢、维持肠道粘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与免疫调节和抵御病原体各个方面都具有特定功能。

陈骏逸医师谈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新世代癌症治疗的关系 (观念篇) Read More »

2022120612 1

扶正气祛癌邪 酵母来源的葡聚多醣体有法度来抗癌吗?

文:癌症新观点/话聊俱乐部/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时,先天免疫系统担任第一道的防线,快速提供了重要的初始反应,并且透过检测与病原体相关的特定抗原,动员适应性的免疫系统对其展开防御。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成员,例如B细胞、T细胞,除了协助先天免疫系统外,做重要的是会对病原体产生持久性的“免疫记忆”,因此下次遇到同样的病原体,就可以迅速作用,反应速度就更快。   相较于适应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过去一直被认为是缺乏记忆性的。然而这一观念正在逐渐被改变,怎么说呢?例如:卡介苗,这种疫苗原本用来让适应性免疫系统记住结核杆菌,但现在发现,它也会让先天免疫系统得到“训练”,进而持续增强免疫反应,从而对其他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有预防作用。这也是为何去年有接种卡介苗的国家,似乎新冠病的疫情比较趋缓的一项说法。   仔细再来认识先天免疫系统(innate immune system)是甚么? 先天免疫系统又称为固有免疫,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及相关机制,可以以非特异性的方式抵御外来的感染。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会非特异性地去辨识、并且作用于病原体。与适应性免疫不同,先天免疫系统并不会提供持久的保护性免疫,而是作为一种迅速反应的抗感染作用,目前知道先天免疫系统存在于所有的动物和植物之中。   而人体的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主要组成是白細胞,是游离于特定的组织器官之外的独立的细胞。它们的功能更类似于独立的单细胞生物,白細胞可以自由地移动并捕捉细胞碎片、外源颗粒或入侵微生物。与许多其他体细胞不同,白細胞没有自行分裂来达到增殖的能力,而是由骨髓中的多能造血干细胞产生。   先天免疫相关的白細胞包括: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肥大细胞(mast cells)、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嗜碱性粒细胞( basophils)、以及包括巨噬细胞(macrophages)和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在内的吞噬细胞(phagocytic cells)、以及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   这些细胞的主要作用在于识别和消灭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体。   所以训练先天免疫系统可以对抗感染,那么是否也能藉由训练先天

扶正气祛癌邪 酵母来源的葡聚多醣体有法度来抗癌吗? Read More »

2022120606 1

胃癌手术后免疫力要恢复 复合式益生菌的补充不可少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胃切除手术是目前胃癌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可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术后如果缺乏有效的并发症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病患身体的恢复。 发表在2021年的医学期刊Food Function中的一项研究,对胃切除术后患者使用益生菌补充物,包括乳酸杆菌 MH-301、鼠李糖乳酸杆菌 LGG-18、嗜酸乳酸杆菌和双歧乳酸杆菌的亚种 LPL-RH,该研究通过临床和动物模型验证,试图探讨这种复合式的益生菌补充物是否可以作为胃癌切除术后的有效辅助治疗措施,并探讨其潜在机制。 该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这种复合式的益生菌补充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的发炎反应、增强免疫力、恢复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而促进术后的身体恢复。而在大鼠的研究模型中的试验结,发现胃造口术会导致发炎反应更加重,造成免疫系统和肠道屏障的受损,进而会造成体内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

胃癌手术后免疫力要恢复 复合式益生菌的补充不可少 Read More »

—Pngtree—ancient characters q version of 5469750 1

癌症患者胃口差 中药六君子汤有助缓解

癌症患者胃口差,主要原因之一是癌因性厌食症和放疗、化疗等癌症治疗所引起的厌食症,食欲不振会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以用人工合成黄体素来治疗。而中医药方剂的六君子汤,可以说是中医著名的肠胃滋补良方,六君子汤于现代医学的研究中发现其可以减轻癌症治疗的富作用,例如厌食症、患者胃口差。 胃口差、厌食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抗癌药物治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肿瘤相关性厌食症主要原因之一是癌症本身引起的癌因性厌食症和放疗、化疗等癌症治疗所引起的厌食症,两者皆会导致患者饮食量减少、体重下降等负面效果,进而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 目前,肿瘤相关性厌食症临床上常用治疗药物的效果不太理想。而人工合成黄体素来治疗在临床实务中经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恶病质。 该药除了具有抑制癌症的功效外,本身还具有促进食欲、改善厌食的功效,但可能会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钠与水潴留、子宫出血、肾功能不全等副作用。 鉴于临床实务上仍然有需要治疗癌症相关性厌食症的其他替代之有效药物,而 六君子汤是否有其角色。六君子汤源于明代《易学正传》,为中医经典的补气剂。六君子汤为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入陈皮、半夏。而六君子汤中人参、茯苓、白朮、甘草、即四君子汤,为补气之要方,能振奋胃肠机能加强吸收;陈皮、半夏即二陈汤,用以燥湿化痰、并去胃肠内停水,两方合用,共奏益气健脾,理气和中化痰之功,主治脾虚痰湿。

癌症患者胃口差 中药六君子汤有助缓解 Read More »

—Pngtree—hand painted colorful ingredients tangerine peel 4622713 1

中西医结合 中草药助攻胃癌Oxaliplatin化疗

目前晚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不佳,大约是低于10%。目前,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目前Oxaliplatin( 欧力普,奥沙利铂)是晚期胃癌常用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 已经有许多随机性临床试验证实中草药搭配晚期胃癌的 Oxaliplatin为基础的化疗,可以提高治疗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也可以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 但目前缺乏对实证的系统评估,以解释中草药搭配Oxaliplatin为基础的化疗在晚期胃癌的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发表于2022年医学期刊上的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研究,学者对于医学文献数据库之研究进行全面检索,针对中草药成分进行了敏感性的分析,以探索中药单药和复方的其潜在的抗胃癌之功效。 该研究于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了40项试验,共计3,029例患者。荟萃分析证实,与仅使用Oxaliplatin为基础的化疗相比,中草药搭配Oxaliplatin为基础的化疗在晚期胃癌,可以将治疗客观缓解率提高35%,疾病控制率可以因此提高12%。分组分析表明,与仅使用Oxaliplatin为基础的化疗方案-SOX、FOLFOX和XELOX相比,中草药搭配Oxaliplatin为基础的化疗方案-SOX、、FOLFOX、XELOX,都可以显着增加化疗疗效。

中西医结合 中草药助攻胃癌Oxaliplatin化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