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 (简)

2024070103 1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 食管癌中少见的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癌之一;华人食管癌中最常见的细胞型态是鳞状细胞 癌(简称鳞癌),占比近9成;其次是腺癌,占比约5%;而小细胞癌是食管癌的一种独特形式,大约占所有食管癌的0.4%~2.8%。   细胞型态为小细胞癌的食管癌,又称为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于1952年McKeown首先报告了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案例,肿瘤经常发生于食管中下段。由于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本身具有高侵袭性且易发生转移,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都已出现了远程器官的转移,所以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预后普遍不佳,5 年的总体存活率大约为 6.7–18%。   再者由于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发生率甚低,且尚未进行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所以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到目前为止还存有争议。考虑到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是属于全身性的疾病,肿瘤生物行为高度类似原发性小细胞肺癌,所以一般会采用多学科的整合性治疗。     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临床特征 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临床症状 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与食管鳞癌患者的症状极为相似。最常见的症状是进行性的吞咽困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吞咽疼痛、体重减轻等症状。根据统计,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平均男女比例大约为3:1,尽管这一比例在全球范围内的差异性很大。在中国,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最常见于食管的中段,而在西方国家,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最常见于食管的下段。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危险因子与食管鳞癌是相似,饮酒和吸烟史是有一定关联性。   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诊断 大多数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的患者其在胃镜检查中的表现为溃疡型或弥漫型的肿瘤;然而,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食管鳞癌和食管腺癌在影像学检查上的鳔线并没有特异性的差异。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 食管癌中少见的原发性小细胞食管癌 Read More »

20230504 1 1

肺部及肋膜癌症肿瘤与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整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简称IHC)属一种免疫染色(immunostaining),是在抗体上结合荧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此经修饰后的抗体与生物组织中的抗原具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选择性地识别组织切片或玻片细胞中的抗原,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的存在;此方式不只可以用来测知抗原的表现量,也可观察抗原所表现的位置,并可提高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经人为制备修饰后的特异性抗体带有显色剂标记,如: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而待检测的细胞或组织的目标抗原,则可为任何能让抗体结合的物质,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醣、病原体等都可侦测。两者通过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再结合组织细胞形态学分析,对组织或细胞的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   免疫组织化学的优势在于专一性、灵敏度、简便快速以及成本低廉,所以广为医院采用,通常是藉由特定的肿瘤标记来筛选癌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基础研究及预防和诊疗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兹将肺部及肋膜的恶性上皮性癌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做一个整理: 1.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高分子量角蛋白(HMWK;34βE12),低分子量的角蛋白(35βH11),CK5/6,P63,CEA,EMA,S-100,HPV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TTF-1,CK7   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广泛型CK、TTF-1,CgA,Syn、CD56、histamine,decarboxylase、CD11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CD45,CD99,P63   3.肺腺癌(adeno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CK7,EMA,CEA,TTF-1,SP(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apoprotein)A, B,P5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CK20,CDX2,vimentin,CK5,P504S   4.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s situ、A

肺部及肋膜癌症肿瘤与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整理 Read More »

—Pngtree—human organs lungs illustration 4699666 1 1

认识钇90微球体的选择性体内放射疗法以及用于肺癌肝转移的治疗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第四期肺癌的治疗尤其具有挑战性,主要有标靶、免疫与性化疗。在肺癌肝转移的情况下,手术切除肝转移肿瘤一直被认为是不建议的,尽管它已在特定患者中成功进行。   体内放射疗法(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SIRT)是一种动脉灌流的癌症治疗方法,不过,所灌入的东西是会放出放射线的同位素物质,以治疗肝癌为例,介入放射科的医生可以透过病人股动脉切口,直接插入导管进行SIRT的治疗,将数以百万计的放射性微球体经由肝动脉分支直接灌流入肝脏的恶性肿瘤。这种微球体通过动脉的血液流通而进入供应肝脏肿瘤的小血管,之后由于其大小限制最终微球体会卡在肿瘤内,并且向肿瘤直接释放出高剂量的放射线能量,如:β–射线。由于从体内辐射直接作用于肿瘤,所以病人接受到的辐射剂量较体外放射线治疗高出了许多倍,但却较不会影响肝脏周围的器官。在台湾目前核准使用的主要是钇90微球体。  

认识钇90微球体的选择性体内放射疗法以及用于肺癌肝转移的治疗 Read More »

2022112803

陈骏逸医师告诉你 小细胞肺癌癌友如何选择你需要的治疗?

小细胞肺癌(医学上称为small cell lung cancer,以下简称 SCLC),是一种肺癌的组织型态,大约占所有肺癌的15%。SCLC主要发生于吸烟者。 临床上,SCLC与大部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医学上称为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最大区别的特点,是SCLC癌细胞倍增速度快、增殖比率高,较非小细胞肺癌更早发生转移,容易发生局部复发。小细胞肺癌以恶性程度极高著名。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罕见肺癌)与肺外的小细胞癌,临床上采用与治疗SCLC一样的治疗方法,需要使用全身性化疗方案。因为SCLC通常表现为广泛扩散性疾病,治疗策略就是要全身性治疗。而SCLC对化疗和放疗都呈现高度敏感性,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即使治疗反应迅速有效,通常也会在数月内产生抗药性与复发。 虽然小细胞肺癌可以像非小细胞肺癌一样分期,但绝大多数的医师医生发现更 简单的 2 分期系统在治疗选项上更好。这个系统将小细胞肺癌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也称之为扩散期),有超过三分之二小细胞肺癌患者初诊时的分期就是广泛期。 局限期指的是癌症仅限于一侧肺部且淋巴结转移仅位于同一侧胸部。 如果癌症扩散到另一侧肺,或者对侧胸部的淋巴结,或者远处器官,或者有恶 性胸水包绕肺,则叫做广泛期。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治疗目前可以说是极具挑战性,随着免疫治疗的盛行, PD-L1免疫检查点合并化疗成为目前ES-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尽管上述治疗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几乎所有患者会在大约1年左右又出现疾病恶化。 当进展至复发SCLC,患者通常显示出有明显的治疗抗药性,这让复发SCLC的阶段亟需要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骏逸医师告诉你 小细胞肺癌癌友如何选择你需要的治疗? Read More »

—Pngtree—ink and wash chinese medicine 5919068 1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中医对肺癌的辩证分型与治疗

中医认为气滞、痰湿、血瘀等病理因素可影响肺癌的发病。而“虚”、“痰”、“瘀”、“毒” 中医认为是肺癌的四大致病要素,贯穿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肺癌病位在肺,与肺、脾、肾三个脏器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而肺脾气虚是肺癌发病的内在根本原因。 所以中医对肺癌的治疗是在扶正的同时,还需兼顾祛邪。 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临床上肺癌是虚实夹杂,常分为以下5个基本证型: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气阴两虚型、肾阳亏虚型。 1、肺郁痰瘀型 主症:咳嗽不畅,痰中带血,胸胁痛或胸闷气急,唇紫,口干,便秘,舌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苔白或黄,脉弦滑。 中医治法:宣肺理气,化瘀除痰。 中医推荐方药:千金苇茎汤(《外台秘要》)加减。 加减: 胸胁胀疼者,加莪朮、延胡索 咯血者,重用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

陈骏逸医师带你认识中医对肺癌的辩证分型与治疗 Read More »

JOBs

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 在已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之初步疗效

治疗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是一种选择性致癌转录的抑制剂,可以透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中的活化转录,进而影响肿瘤微环境,lurbinectedin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获准可以使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恶化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是一种罕见肿瘤,过去几年其发病率一直在增加。目前,手术是治愈神经内分泌肿瘤唯一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有机会接受手术,因为50-60%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转移。 一项第二期的临床试验在比利时、法国等17家研究中心进行,收录了32位已经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给予lurbinectedin(3.2 mg/m2)静注1h,每3周一次的治疗,评估该药物的效果。 本项研究收录32例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6成患者为胃肠胰腺肿瘤,31例患者可以分析寮要,其中2例确认肿瘤有部分缓解。治疗反应率为6.5%。这2例确认肿瘤有部分缓解的患者Ki-67>10%,在接受卡铂/etoposide化疗后接受lurbinectedin作为二线治疗。而lurbinectedin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的中位治疗控制时间为1.4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7.4个月。在已经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lurbinectedin副作用为可预测和可管理,主要为可逆性骨髓抑制的副作用。 该项研究显示lurbinectedin单一药药治疗对于在已经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获益。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lurbinectedin #小细胞肺癌新药 #芦比替定 #贾伯斯 相关神经内分泌肿瘤信息请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神经内分泌肿瘤信息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cn/

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 在已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之初步疗效 Read More »

狀況不佳的肝癌患者治療大突破:中藥淫羊藿甙延長壽命達標

卫教文章

卫教文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