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 (简)

202402230101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 (keytruda/ pembrolizumab) 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适应症的整理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keytruda,台湾称之为吉舒达)有望将成为首个核准可以用于晚期子宫内膜癌的第一线治疗免疫治疗药物,且无论患者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状态如何,也就是错配修复功能缺陷(mismatch repair-deficient,dMMR)或是错配修复功能完整(mismatch repair-proficient, pMMR),均可以因为接受Pembrolizumab而获得具备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疾病控制时间的改善。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已经于2024年2月已接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合并标准化疗(卡铂、太平洋紫杉醇),随后改实行Pembrolizumab单药维持,治疗原发性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并且FDA也授予优先审评资格。若获得FDA的批准,帕博利珠单抗将成为首个用于晚期子宫内膜癌一线治疗免疫治疗药物,且无论患者错配修复状态如何,均可以获得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的疾病控制时间的改善。     该项申请主要是根据了关键性的第三期临床试验 NRG-GY018 的研究结果,该研究于 2023 年妇科肿瘤学会 (SGO) 女性癌症年会上公布研究结果,并且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该结果显示,与单纯化疗做比较,Pembrolizumab合并标准化疗(卡铂、太平洋紫杉醇)确实显示出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疾病恶化或死亡风险。在错配修复功能良好(pMMR)的患者中,Pembrolizumab合并标准化疗(卡铂、太平洋紫杉醇)可以将疾病恶化或死亡的风险降低46%(HR=0.54,95% CI:0.41-0.71,p<0.00001);在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患者中,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则可以降低70%(HR=0.30,95% CI:0.19-0.48,p<0.00001)。   目前,Pembrolizumab已经在子宫内膜癌领域上获得FDA核准了2项适应症。其中之一项是根据 KEYNOTE-775/Study 309 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获得FDA核准Pembrolizumab与标靶药物Lenvatinib (Lenvima®,乐卫玛)合并治疗错配修复功能良好( pMMR)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或是不具备有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 (keytruda/ pembrolizumab) 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适应症的整理 Read More »

016 1

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建议

文: 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中位存活期是比较短,平均为12至15个月。 对于大多数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都属于不可切除的复发性/转移性疾病,目前建议的第一线治疗是化疗(卡铂和太平洋紫杉醇)。对于荷尔蒙治疗敏感性之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会考虑荷尔蒙治疗治疗,通常以黄体素为基础的治疗。 2019最新建议的治疗方向如下: 荷尔蒙治疗 低恶性度、ER阳性患者最有可能从荷尔蒙治疗中获益。虽然一些较老的随机研究表明术后辅助荷尔蒙治疗治疗中使用黄体素没有显著获益,但在治疗转移性疾病的第一线治疗中荷尔蒙治疗是有效的。常用治疗方案包括单用黄体素和交替使用tamoxifen和黄体素。在没有化疗且未经生物标记物选择的患者中,tamoxifen和黄体素交替使用可达27%到33%肿瘤控制率。GOG 119,Megestrol Acetate与tamoxifen交替使用的2期临床试验发现,ERα表达与否是荷尔蒙治疗反应的最强决定因素,而PRα和β与治疗应答无关。 化疗 大多数转移性子宫内膜癌患者都可能接受化疗。GOG 177随机分配263例先前未经治疗的不可切除的3期、4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doxorubicin和顺铂治疗(AP)与太平洋紫杉醇、doxorubicin和顺铂治疗(TAP),治疗反应率分别为34%与57%,PFS分别是5.3与8.3个月; OS分别是15.3 与12.3个月。随后,在GOG 209试验中,将卡铂搭配太平洋紫杉醇应用于第一线,对比TAP,这个收录了1381位患者的研究显示适配器铂和紫杉不劣于TAP(HR,1.01),卡铂和紫杉醇的耐受性优于三药化疗TAP,所以卡铂搭配太平洋紫杉醇目前是为转移性子宫内膜癌化疗的第一线选择。 对于过去曾接受过卡铂和紫杉辅助治疗的患者,如果此刻离过去化疗以来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则可以采用过去曾接受过的相同方案。有研究指出,对于无铂间隔时间<6个月、6到12个月、12到13个月和超过24个月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对含铂类之化疗的有效率分别为25%、38%、61%和65%。至于其他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包括liposomal doxorubicin、Topotecan、pemtrexed和gemcitabine,所有这些药物的有效率大约在4%至12%。

复发或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建议 Read More »

2022113010

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为子宫癌特殊族群打开了一扇窗

子宫癌是全球女性第二大常见妇科恶性肿瘤。 子宫是一个呈梨状的器官,位在女性的骨盆腔内。子宫下段比较窄的地方叫子宫颈,而子宫的上段有输卵管与卵巢。子宫璧是由三层组织所构成,最内层的称子宫内膜,在中间的是平滑肌肉层,最外层则叫浆膜层。 当女性到了生育年龄,她的子宫内膜每个月就会增厚一次以备让胚胎着床。如果没有怀孕,增厚的子宫内膜就会剥落,就会形成月经。 子宫癌就是从子宫最内层的子宫内膜所长出来的恶性肿瘤。当子宫癌不断的蔓延,它会先侵犯外围的器官,最后会沿着血流或淋巴管跑到身体其他地方如肺脏、肝脏、及骨骼。子宫癌一旦转移到远程,就称为转移性子宫癌。这类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是使用药物型全身性的治疗,一般是以含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要治疗模式,但当第一线治疗失败,目前可以提供的后续治疗其实选择是非常有限的,导致这类晚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有约17%左右。 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指的是存于整个基因组中的短重复序列。微卫星的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因为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在修复错误的DNA序列方面存在有功能缺陷,导致微卫星体重复序列的特征性变化。 也就是说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在 DNA 复制时插入或缺失突变所引起的微卫星序列长度改变的现象,常因为错配修复功能的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cy, MMR-d)所引起。许多临床研究证实,MSI 与大肠癌、胃癌、子宫癌、卵巢癌、肝胆管癌、泌尿道癌、脑癌和皮肤癌等癌症进展有关。MSI 表现高的恶性肿瘤有较佳的 PD-1 免疫疗法反应,优于 MSI 表现低的肿瘤。 子宫癌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 或是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发生率较高,大约有25%~31%,目前已经明确,肿瘤有MSI-H或是dMMR就是免疫治疗高度受惠族群。

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为子宫癌特殊族群打开了一扇窗 Read More »

狀況不佳的肝癌患者治療大突破:中藥淫羊藿甙延長壽命達標

卫教文章

卫教文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