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肿瘤

2023092004 1

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三阴性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的疗效?

临床研究发现,未治疗过的三阴性型乳腺癌其实对手术前化学治疗的效果(指肿瘤缩小的反应率)会比其他类型的乳腺癌要好,特别是能达到病理完全反应(指在手术前化疗后,肿瘤在手术后的病理标本完全消失不见)的病患比例更高;但在预后上,能在术前辅助性化疗后反应最好,也就是能够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病患预后也是最好;但未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反应的病患,则预后相对较差,而且预后比其他接受相同治疗的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病患更差。 至于什么是术前辅助性化疗最好的化疗药物及处方,目前认为包含小红莓类药物(doxorubicin、epirubicin 等)及合并紫杉醇类药物(taxanes,即 docetacel 及 paclitaxel)的处方(可合并或接续使用),然而铂金类的化疗(cisplatin/carboplatin)药物的加入,现在认为可以因协助达到更高的病理完全反应的机会,进一步改善病患的预后,特别是小于50岁的三阴性型乳腺癌患者。  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Keytruda)目前更被认为可以提高术前辅助性化疗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机会,更能够达到无疾病复发时间的延长,更显着降低疾病的复发。  针对特殊的三阴性型乳腺癌具备有BRCA遗传基因突变者,术后添加PARP抑制剂olaparib,对于术前辅助性化疗没有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也能够协助其有更长的无疾病复发时间,更低的疾病复发或转移的风险。

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三阴性乳腺癌术前辅助治疗的疗效? Read More »

2023090402 1

节拍式化疗卡培他滨合并自体CIK细胞疗法治疗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维持治疗使用节拍式化疗卡培他滨合并自体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CIK)免疫细胞治疗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的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有55例采用使用节拍式化疗卡培他滨合并自体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CIK)免疫细胞治疗(DC-CIK组),其余55例采用单纯的节拍式化疗作为维持治疗(对照组)。  

节拍式化疗卡培他滨合并自体CIK细胞疗法治疗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 Read More »

2023062201 1

陈骏逸医师谈抗癌药物卡培他滨引起之手足综合症的处置方法及最新作法

手足症候群(Hand-foot syndrome,HFS). 又称肢端红肿症(Palmar-plantar erythrodysesthesia, PPE)为化疗药物常见之副作用,又称为手足皮肤反应或掌足红肿疼痛或化疗引起之肢端红斑。 手足症候群的征兆: 轻度到中度的手足症候群症状包括: 类似晒伤的发红 肿胀感 刺痛或灼烧的感觉 触痛或碰到时会很敏感 皮肤紧绷 出现厚厚的老茧和水泡出现在手掌和脚掌 重度的手足症候群症状包括: 在皮肤上出现干裂与脱皮屑 皮肤上出现水疱、溃疡与疮 非常疼痛 走路困难或很难用手来做事 可能引起手足症候群的化疗药物如: Fluorouracil (5-FU)、Capecitabine(Xeloda®,截瘤达)、Doxorubicin(Adriamycin®,)、Doxil(力得微脂体,lipodox)、 Cytarabine(Ara-C)、Sunitinib(Sutent®,纾癌特)及Sorafenib(Nexavar ®,蕾莎瓦)等。手足症候群之副作用经常会导致抗癌药物剂量需要减少,有时甚至停药, 手足症候群从轻微至严重的分级如下: 第一级:感觉异常(刺或灼热感)、感觉迟钝、麻木、轻微红肿但无疼痛或血肿、不适感不会干扰日常活动。 第二级:疼痛性血肿及肿胀,不适感会干扰日常活动。 第三级:脱皮屑、溃疡、起水泡、严重疼痛或不适感、造成无法工作或进行日常活动。 出现第一等级手足症候群时,请通知您的医师并回诊以便接受治疗。当发生第二级手足症候群时,一定要先停药,并请求医师协助,直到恢复为第一级或完全正常时,才可以重新服药。如果这时候仍继续服药的话,症状很可能会更严重,变成第三级手足症候群。 关于手足症候群的自我照护原则: 1、个人卫生部分: (1)避免手脚暴露在热水中,请用温水清洗手、脚和皮肤褶皱部位,并轻轻拍干。 (2)避免穿紧身的衣服、鞋子、袜子、皮带和珠宝,以及刺激性的纺织物品。 (3)避免在皮肤上使用弹性绷带、敷料或胶布。 (4)使用中性肥皂洗手及洗澡。 2、如何照护皮肤: 如果可以的话,在开始治疗之前,建议透过使用浮石或接受治疗性修脚或修甲来去除任何预先存在于皮肤的老茧。 在出现任何症状之前,避免使用含酒精或香料的水性产品。 如果出现皮肤症状(例如红斑,水肿或有茧的情形),可使用含羊毛脂的乳液。 使用防晒乳液,避免阳光照射,预防症状更

陈骏逸医师谈抗癌药物卡培他滨引起之手足综合症的处置方法及最新作法 Read More »

20230512 2

让陈骏逸医师告诉妳 早期乳腺癌治疗模式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展望

早期乳腺癌治疗模式的变革,是架构于医学界对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认识不断精进,并且开发出针对早期乳腺癌的专属治疗方案。 首先,腋下淋巴结扩散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其复发风险会比较高,而术后辅助性化疗确实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在许多大型的荟萃性研究的分析结果,均证实数种药物联合的辅助性化疗可显着降低乳腺癌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28%和16%)。 之后医学界发现占比约三分之二之强的乳腺癌患者是荷尔蒙受体阳性,可以透过多种内分泌疗法长期的治疗去抑制雌激素受体的讯号传导,让患者的复发风险降低;20世纪80年代初, 两项临床试验NATO和NSABP的结果,首次证实荷尔蒙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疗法-tamoxifem的辅助治疗,确实有临床上的帮助,证实tamoxifem的辅助治疗可以让乳腺癌疾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着地降低(分别为25%和17%)。 且部分乳腺癌的HER-2基因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当HER-2成为治疗靶点之时,可以让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降低。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使用HER2靶向治疗,是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演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且于名为HERA的临床试验证实,辅助性化疗搭配使用1年的曲妥珠单抗的靶向治疗,10年无病生存期延长的获益率可以达6%~8%。 辅助治疗试验的演变

让陈骏逸医师告诉妳 早期乳腺癌治疗模式的前世今生及未来展望 Read More »

2023042901 2

如何减少乳腺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炎副作用?

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常见于乳腺癌、黑色素瘤、恶性骨肉瘤与头颈癌,因原发或转移之肿瘤细胞穿透皮肤组织,形成溃疡性恶性蕈状伤口。伤口常见有感染、疼痛、出血、分泌物、恶臭等症状,易造成病人身心灵困扰,影响生活质量。 当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有大量分泌物时候,会渗湿衣物并刺激周围皮肤,造成病人不舒服。此时可以选择亲水性纤维敷料,例如:Aquacel;或是泡棉敷料例如:Aquacel Foam,以及不沾黏性硅胶网状敷料,例如:Mepitel(美尼克)。此时如果合并外层棉垫使用,以吸收渗出液。可使用无痛保护膜保护伤口周围皮肤,亦可使用硅胶胶带,来减少反复黏贴敷料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其中Mepitel(美尼克)薄膜已经于2023年ASCO(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所发表的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3期临床试验,被证实可贴用于预防乳腺癌患者因放疗而导致的副作用-急性放射性皮肤炎。

如何减少乳腺癌放疗引起的放射性皮肤炎副作用? Read More »

028 1

毛小孩犬只乳腺癌的治疗简介

文:癌症新观点https://www.youtube.com/user/omegapeng 癌归于好 陈骏逸医师 犬只乳腺癌是完整雌性犬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欧洲的几项研究表明,犬只乳腺癌的年发病率大约是每100,000只狗有200只犬罹患乳腺癌。 通常,雌性狗中有超过40%的恶性肿瘤是犬只乳腺癌。 在某些地区,例如美国和西欧的某些国家,犬只乳腺癌的发生率正在下降,这是因为普遍做法在犬只早期,8周至7-12个月大的就进行卵巢切除术。 相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西班牙等地区,由于不定期进行预防性结扎,犬只乳腺癌的发生率要高得多。 犬的乳腺恶性肿瘤多发于中年和老龄的母犬,发生年龄中位数为8至10岁 一些品种患乳腺恶性肿瘤的风险较高,例如贵宾犬,英国史宾格犬,布列塔尼犬,可卡犬,德国牧羊犬,马尔济斯,约克夏犬和腊肠犬,。

毛小孩犬只乳腺癌的治疗简介 Read More »

026 1

师法犬只乳腺癌 有望带动难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升

文:癌症新观点https://www.youtube.com/user/omegapeng 癌归于好 陈骏逸医师   基于犬只和人类乳腺癌之间的临床病理有相似性,而且医学界已经提出将狗作为人类自发性乳腺癌的动物模型。所以更详细地了解犬只罹患侵袭性乳腺癌的自然病史和预后因素,将有利于设计以狗为人类乳腺癌模型的临床前试验,对于人类乳腺癌的发展与研究会有更多的协助。   法国的南特大西洋兽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比较肿瘤学研究动物癌症模型(AMaROC)曾经研究了350头自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的雌性犬只的2年结局。  

师法犬只乳腺癌 有望带动难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升 Read More »

2022120705 1

乳腺癌患者局部肿瘤复发 癌症温热疗法给力吗?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乳腺癌局部复发 时至今日仍然是部分癌友的痛 乳腺癌的局部复发代表了是一类异质性的疾病,其预后和首选的治疗方法存在有显著的差异。 因此,乳腺癌患者出现局部肿瘤复发疾病的最佳处置是需要多学科评估和整合最佳的治疗策略。 不幸的是,很少有前瞻性的临床试验可以为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疾病患者提供最佳治疗策略高水平的证据。由于预后因素和患者既往治疗的异质性,导致此类的试验难以设计和执行。此外,随着原发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处置的改进,乳腺癌的局部复发变得较以前越来越少见。例如,接受保乳手术、全乳放疗和适当全身治疗的早期疾病患者发生 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的风险约为每年 0.5%。这一比率几乎是过去几十年前的一半,过去平均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约为每年 1%。导致成乳腺癌的局部复发改善的结果有多种原因,包括更好的诊断影像和肿瘤定位、改进的病理技术和注重手术切缘,将放射线更优化地定位以达到预期目标,并增加了更有效的全身治疗使用。这些治疗进展也显著降低了接受乳房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 在一项针对接受乳房切除术治疗且有 1-3 个阳性淋巴结扩散乳腺癌患者其局部复发的研究中,未接受乳房切除术后放疗的其乳腺癌的局部复发率为 2.8%,而类似的分期乳腺癌大约提前 15 年的治疗之局部复发率为 9.5%。在这项研究中,患者接受新治疗且未接受初始放疗的新世代患者,乳腺癌的局部复发风险的的风险比起过去的世代约减少了65%。 是真的局部复发?还是又新长的乳腺癌? 乳腺癌的局部复发患者的许多重要预后因素。对于孤立性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是确定该疾病是否代表真正的复发还是新的原发,特别是对于那些乳房内复发的患者。 以下的因素提示可能为新的原发:生物标志物谱和/或疾病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与原发肿瘤相比,复发在乳房的不同象限,以及基因表达谱的差异。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评估了 397 名乳房局部复发的乳腺癌患者,并将大约一半归类为新的原发灶,另一半则是归类为真正复发(基于肿瘤位置、组织学亚型和生物标志物特征)。与归类为真正复发的患者相比,新的原发癌患者具有更好的 10 年生存率和较少的发生转移的机率,但更可能发生对侧乳房癌。

乳腺癌患者局部肿瘤复发 癌症温热疗法给力吗? Read More »

—Pngtree—caring for breast cancer 5932579 1

接受保乳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 当局部肿瘤复发时该怎么办??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全乳放疗及保乳手术后的乳房内复发并不常见。乳房内复发率仅为 5.3%。尽管手术切缘阳性会让复发风险增加 2 倍,但墨水确定手术切缘其上没有肿瘤为合适的手术合适的安全距离,因为更广泛的阴性切缘并没有显着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全身治疗可以降低了局部复发的风险,<40 岁的年轻患者与局部复发的风险较高有关。 乳腺癌分子生物亚型也会影响局部肿瘤复发的风险,三阴性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阳性的乳腺癌会具有更高的乳房内复发率。然而,这些研究有许多是在 HER2 阳性疾病患者常规使用 HER2 标靶治疗之前发表的。对于可手术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使用一直在增加,Mittendorf 等人在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回顾了接受前期手术的患者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的局部肿瘤复发率。他们报告说,肿瘤相关因素(分级、雌激素受体 [ER] 状态、淋巴血管侵犯等)最能预测局部肿瘤复发,而不是化疗的顺序。 Valachis 等人报告了来自全球 9 个不同中心(4,125 名患者)的数据,这些中心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进行 BCT。 10 年局部复发率为6.5%,在 ER 阴性疾病、就诊时临床淋巴结阳性、腋窝缺乏病理学完全反应以及淋巴转移世病理性 N2 和 N3 疾病的患者,都有更高的局部肿瘤复发的发生率,都与2 年的复发时间与总体结果较差是有相关。 传统上,保乳手术后出现乳房内复发的患者透过完全乳房切除术治疗,可以再进行或不进行重建。而以自体组织重建受到青睐,因为接受放射治疗过的皮肤和胸肌通常不能容纳足够的组织扩张以进行基于植入物的重建。 在过去的 20 年里,对乳房大小与肿瘤大小比例良好的保乳手术后局部肿瘤复发患者,进行再度保乳手术的风潮越来越大。在考虑这种方法之前,局部肿瘤复发的治疗,重要的是要根据第一次原发性癌症的年龄和分子生物亚型,确定患者是否适合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咨询放射肿瘤学专家以确定再次照射是否可行也很重要。 如果接受保乳手术后、局部肿瘤复发乳腺癌患者是可以接受手术、化疗和放疗,可以标记可以切除的乳房肿瘤病变部位,并且开始进行全身性治疗。这使临床医生有机会评估肿瘤反应,并在出现反应不佳或疾病恶化时切换疗法。不幸的是,没有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来指导复发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的顺序。尽管我们倾向于在手术前进行全身治疗,但

接受保乳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 当局部肿瘤复发时该怎么办?? Read More »

—Pngtree—pregnant woman 5403424 1

有怀孕否、怀孕年龄、生育次数、以及是否哺乳 深深地影响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女性面对“生育及哺乳”的关卡,经常是有时欢喜有时忧啊! 女性在是否选择生孩子的问题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无论如何选择,生育与健康的关系是女性都应该了解的。 常听到“生孩子较晚和不生孩子的人容易得乳腺癌”这样的说法,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依据呢? 2021年发表于《Breast Cancer Research》医学期刊上的一个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解答。

有怀孕否、怀孕年龄、生育次数、以及是否哺乳 深深地影响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