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简)

—Pngtree—cartoon vector diagram of neuronal 7115717

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 我该怎么办?谈癌症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文:癌症新观点/话聊俱乐部 陈骏逸医师   不少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手脚麻木,特别是在大肠直肠癌、乳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轻则仅仅只有感觉异常,重则可能影响病患手脚的正常功能。   有些手脚麻木多于夜间睡眠时发作,也有人因此被麻醒,或者早晨起床后双手困胀,麻痹不适而有僵硬感,但稍作活动后可缓解。以上症状在天气寒冷,操劳过度后往往会加重,并伴有疲惫乏力,手脚怕凉等表现。有的患者还有一些复杂的异常感觉,手经常有戴手套、脚底经常有穿袜子的感觉,脚底如踩鹅卵石样异常感、或者触物刺痛感、烧灼感、触电感。     为何化疗会导致手脚麻木? 化疗引起手脚发麻,主要是因为部分化疗药物堆积于神经系统内,导致神经毒性的表现。临床上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的常见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太平洋紫杉醇、欧洲紫杉醇、顺铂、长春花碱类等。  

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 我该怎么办?谈癌症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Read More »

—Pngtree—medical yellow medical box 4539174 1

Temozolomide(如Temodal) 台湾全民健保给付规定(自2022年9月1日生效):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限用於 1.經手術或放射線治療後復發之下列病人: (1)退行性星狀細胞瘤(AA-anaplastic astrocytoma) (2)多形神經膠母細胞瘤(GBM-Glioblastoma multiforme) (3)退行性寡樹突膠質細胞瘤(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 2.新診斷的多形神經膠母細胞瘤,與放射線治療同步進行,然後作為輔助性治療。 3.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每日最大劑量200mg/m2。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三個月為限,再次申請必須提出客觀證據(如:影像學)證實無惡化,才可繼續使用。 #替莫唑胺 #temozolomide  #TMZ  #帝盟多 #Temodal #退行性星狀細胞瘤 #AA #anaplastic astrocytoma #退行性寡樹突膠質細胞瘤 #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 #多形神經膠母細胞瘤 #GBM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健保給付 数据源: https://www.nhi.gov.tw/ 更多癌症用药健保给付规定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e-school-3/ 更多陈骏逸医师的癌症卫教影片请连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请连接陈骏逸医师 与你癌归于好https://mycancerfree.com

Temozolomide(如Temodal) 台湾全民健保给付规定(自2022年9月1日生效): Read More »

—Pngtree—branches covered with new green 4650454 1

钙锰福地吡(calmangafodipir /PledOx) 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新希望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由化疗药物沉积周围神经后而直接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所导致的一种神经毒性副作用。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或治疗,但却带给患者许多生活上与工作上、医疗上的不利影响。 首先在治疗过程中,癌症患者往往由于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可能会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因此中止了可能治愈或是控制肿瘤的化疗方案,甚至因而被迫改变治疗方案。 对大多数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说,刚开始的治疗就是停用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之后神经病变大多可能会改善或缓解。 但是,有时候化疗很可能是一种延长该名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因此在治疗疗程中停用化疗药物常常显得异常困难。而且,临床上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因此失去了原有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而不向医生陈述或报告其所发生的神经毒性症状,甚至选择默默地忍受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天真地以为待抗癌成功后不久必能消失。

钙锰福地吡(calmangafodipir /PledOx) 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新希望 Read More »

—Pngtre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acupuncture 5930335 1

中医针灸治疗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 (CIPN) 是乳癌患者于化疗疗程完成后最虚弱的长期副作用之一。周边神经病变的症状,包括伤害运动神经造成的肌肉无力;伤害感觉神经造成的麻木、异常感觉或异常疼痛;若伤害到自主神经,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周边神经病变所导致的麻木或肌肉无力。 大约有30%至 85.9 %癌症病人会发生化学治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症状会影响日常活动功能,产生情绪压力,进而降低生活质量。接受神经毒性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taxanes)、铂类(platinum)、长春花碱类(vinca alkaloids)患者常见周边神经病变副作用 韩国大邱天主教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针灸治疗队乳癌化疗所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 收录了1-3期乳癌女性接受过含紫杉醇类辅助化疗后,出现 1 级或更严重的周边神经病变,按 1:1 随机分配至即刻针灸 (IA) 的实验组或等候名单的对照组 (CG)。实验组的参与者在 8 周内接受了 18 次针灸治疗,然后没有接受额外的针灸治疗。 对照组组的患者在 8 周内接受了常规护理,随后在 8 周内接受了 9 次针灸治疗。在试验前和入组后 4、8 和 16 周收集了包括患者神经毒性的问卷 (PNQ)、癌症治疗功能评估 – 神经毒性分量表 (FACT-NTX) 和简短疼痛量表 (BPI-SF) 在内的测量数据.

中医针灸治疗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Read More »

2022112828

BRAF与EGFR靶向药物及化疗 在BRAF V600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角色

Vemurafenib (维莫非尼、维罗非尼、日沛乐膜衣锭,Zelboraf)是BRAF丝胺酸-苏胺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之抑制剂。 由于BRAF基因突变会造成BRAF蛋白质持续性活化,使其在缺乏相关生长因子的情况下仍可引起细胞增生。临床前数据的生物化学分析显示vemurafenib可以强力抑制带有活化密码子600突变 的BRAF激酶。先前该药之适应症为BRAF V600突变阳性之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Erdheim-Chester disease)、BRAF V600突变阳性且无法以手术切除或转移性的成人黑色素瘤。 vemurafenib用法用量是建议剂量为960 mg (4颗240 mg锭剂),1天2次。第1剂应在早上服用,第2剂应在晚上服用,彼此间隔约12小时。 至于该药物的副作用如下: 常见的副作用有脱发 (比例为36%-55%)、皮肤乳头状瘤 (21%-55%)、光敏性 (33%-49%)、瘙痒 (23%-36%)、皮疹 (37%-52%)、恶心 (32%-37%)、关节痛 (53-82%)、疲劳 (38%至55%) 严重的副作用:过敏反应、QT间隔延长 (55%)、手足综合症 (10%-41%)、角化棘皮瘤 (小于20%)、恶性黑素瘤 (2.1%)、史蒂文斯 -约翰逊综合症 (小于10%),中毒表皮坏死溶解症 (小于10%)、、迪皮特朗挛缩症 (Dupuytren’s Contracture)(小于20%)、肾衰竭 (26%) 由于驱动基因对治疗和预后的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国外治疗共识都建议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需要进行RAS、BRAF基因、微卫星不稳定(MSI)等生物标记物进行检测。而BRAF最常见的致癌基因突变是BRAF V600E突变,BRAF V600E基因突变也是部分结直肠癌的重要驱动致癌基因,于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发生率为5-12%。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在过去的标准治疗尚未确立,目前研究发现针对BRAF和EGFR讯号通路的双重抑制,对于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是极具有治疗潜力。 而具备有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常出现于女性及右半结癌患者,且容易于发生腹膜、淋巴结及脑转移。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和BRAF野生型患者相比,

BRAF与EGFR靶向药物及化疗 在BRAF V600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角色 Read More »

2022112810

HRR突变的去势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  尼拉帕尼加入PARP靶向治疗生力军

前列腺癌又称为摄护腺癌,绝对是男性特有的癌症,其发生率与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而言,五十岁以前男性鲜少有人有前列腺的问题,但六十岁之后,其发生率便急剧升高。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统计,近十年来,前列腺癌发生率从2000年的每十万人口中有16.57人上升到2009年的34.49人,使得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由于前列腺与睪固酮息息相关,因此对于转移性前列腺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的病患来说,最主要的治疗是荷尔蒙疗法,但当血清中睪固酮浓度低到去势标准 (<50 ng/dL) 而前列腺癌症仍持续发展,此时则定义为去势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根据统计,多数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在荷尔蒙治疗18-24个月后会进展成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去势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 (mCRPC) PARP治疗捎来了初露的曙光 当进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以下简称为mCRPC)的阶段,目前第一线的治疗不尽理想,临床的需求未被满足,亟待出现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机制上,PARP抑制剂olaparib和abiraterone acetate并用后则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第二期临床研究Study08 安全性研究族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未发现两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剂量限制毒性,两药物推荐可以使用全剂量进入后续研究。 而abiraterone acetate(商品名Zytiga、 泽珂,俗名「阿比特龙」,其药品作用机转乃是一种新一代的口服抗荷尔蒙药物,可以抑制癌细胞合成所需要的生长因子 (雄性素),达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目的。该药物使用的方法: 建议清晨起床后,立即空腹口服4颗泽珂(每颗250毫克,共1,000毫克),服用1小时后,再用早餐。若忘记先吃药,不慎吃了早餐,请早餐2小时后再吃药。此外,泽珂治疗时,必须与低剂量类固醇并用,因此早餐及晚餐后,要各服用1颗5 mg类固醇(prednisolone)。 mCRPC中大约有20-30%的患者是具备有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的突变,当中有大约12%的mCRPC 患者是具备了病态性生殖系或体细胞的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当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的缺陷,又称为HRD,

HRR突变的去势抗性转移性前列腺癌  尼拉帕尼加入PARP靶向治疗生力军 Read More »

2022112808

2022年去势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报喜讯  阿比特龙携手olaparib再下一城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癌症研讨会,医界都称之为ASCO-GU,今年会议于2月17至19日在旧金山举行,今年会议的亮点绝对是前列腺癌的突破。其中以PROpel研究的结果最为吸睛。 前列腺癌又称为前列腺癌,绝对是男性特有的癌症,其发生率与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而言,五十岁以前男性鲜少有人有前列腺的问题,但六十岁之后,其发生率便急剧升高。 科普一下 去势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 (mCRPC)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统计,近十年来,前列腺癌发生率从2000年的每十万人口中有16.57人上升到2009年的34.49人,使得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由于前列腺与睪固酮息息相关,因此对于转移性前列腺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的病患来说,最主要的治疗是荷尔蒙疗法,但当血清中睪固酮浓度低到去势标准 (<50 ng/dL) 而前列腺癌症仍持续发展,此时则定义为去势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mCRPC),根据统计,多数转移性前列腺癌病人在荷尔蒙治疗18-24个月后会进展成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去势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 (mCRPC) PARP治疗捎来了初露的曙光 当进入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以下简称为mCRPC)的阶段,目前第一线的治疗不尽理想,临床的需求未被满足,亟待出现有更好的治疗方案。机制上,PARP抑制剂olaparib和abiraterone acetate并用后则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第二期临床研究Study08 安全性研究族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未发现两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剂量限制毒性,两药物推荐可以使用全剂量进入后续研究。

2022年去势抗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报喜讯  阿比特龙携手olaparib再下一城 Read More »

2022112806

转移性荷尔蒙敏抵抗性的前列腺癌治疗 化疗及Enzalutamide的再置入是一选项

前列腺癌又称为摄护腺癌,绝对是男性特有的癌症,其发生率与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般而言,五十岁以前男性鲜少有人有前列腺(或称为前列腺)的问题,但六十岁之后,其发生率便急剧升高。 根据卫生福利部国民健康署的统计,近十年来,前列腺癌发生率从2000年的每十万人口中有16.57人上升到2009年的34.49人,使得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十大癌症第五位。由于前列腺与睪固酮息息相关,因此对于转移性前列腺 (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的病患来说,特别是早期阶段为转移性荷尔蒙敏感型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是荷尔蒙疗法,而雄性素剥夺疗法(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之后简称ADT) 为前列腺癌的荷尔蒙治疗主要之ㄧ,可藉由术或是药物治疗来降低体内雄性激素(称为雄激素)的水平,或阻止它们影响前列腺癌细胞。 然而,ADT 常⾒的副作⽤有体重减轻、疲劳、男性女乳症、热潮红、性欲低下、骨折和骨质疏松症、潮热、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疾病。 认识Enzalutamide Enzalutamide (商品名: Xtandi,安可坦),Enzalutamide是口服强效雄性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 AR)讯息传递抑制剂,阻断雄性素受体讯息的传递路径,竞争性抑制雄性素与雄性素受体的结合,抑制被活化受体转入核内(nuclear translocation),并抑制被活化雄性素受体与 DNA 的结合。AFFIRM试验中显示Enzalutamide可以显著延长整体存活期达4.8个月,超过半数病人可以获得PSA下降超过50%的反应,此药物病人耐受度较佳。PREVAL试验,平均治疗追踪22个月后发现,Enzalutamide治疗组死亡的风险降低29%,对于影像评估上的无疾病恶化生存期(rPFS)的恶化风险可以降低81%,且在发生疼痛、第一次骨骼相关事件的时间及生活质量上,Enzalutamide治疗显示有明显的效益。PROSPER试验结果显示,与ADT疗法相比,enzalutamide与ADT合并治疗使无转移存活期,Enzalutamide治疗可以显著延长了22个月。 目前台湾健保给付Enzalutamide治疗于:

转移性荷尔蒙敏抵抗性的前列腺癌治疗 化疗及Enzalutamide的再置入是一选项 Read More »

—Pngtree—yellow modern level up game 6049009 1

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再分型 有机会让治疗成绩再升级

过去我们将乳腺癌给他分了5型,其中之三阴性乳腺癌的定义为雌激素受体、黄体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呈现阴性,占乳腺癌整体病例的10-20%。而此分型对乳腺癌荷尔蒙治疗和HER2标靶治疗并无效果。 三阴性乳腺癌的特色是具有高复发的风险、较短的无病生存期和较差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突破性治疗方法,显示出中等疗效,尤其是与化疗疗法联合使用在第一线的治疗。著名的3期临床试验Impassion 130的研究结果证实,在程序性死亡配体1(医学上称为PD-L1)属于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第一线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化疗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以较传统化疗更能够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分别是7.5个月 与5.0个月)以及总体生存期((分别是25.4个月 与17.9个月)。在另一项著名的3期临床试验KEYNOTE-355研究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PD-L1的水平属于阳性 (定义为CPS评分≥10)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第一线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合并化疗药物,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更能够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分别是9.7个月 与5.6个月)。 乍听起来,似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出现了重大的突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PD-L1的水平属于阳性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而且还是一大部分患者的预后仍然是不佳的。所以如何找出会从免疫治疗获益的相关特征,是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除了PD-L1的水平分析之外,更精确的方法去区分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亚群,并且根据各亚型的特征开发出相对应且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所以三阴性乳腺癌需要进一步分型后,才能给予分层治疗的对策。有学者将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根据mRNA的表型分为4种亚型,它们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进一步分为:免疫调节型、管腔雄激素受体型、基底样免疫抑制型、间质样型。 学者在4种亚型的基础上进行了FUTURE研究,这是一项很早期的伞形临床试验,收录了69例入组,在进一步分型后,给予分层治疗的对策。患者在此模式下的治疗有效率为29.0%。当中有16例是可评估的免疫调节型转移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有10例(占比为62.5%)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化疗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联合治

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再分型 有机会让治疗成绩再升级 Read More »

—Pngtree—world womens ovarian cancer day 6943446

当卵巢癌神药PARP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下一步棋 铂类化疗还能用吗?

这些年来PARP抑制剂已经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药物,当PARP抑制剂治疗卵巢癌一旦出现恶化后的后续治疗目前并不是很清楚。2022 妇癌医学会(SGO)年度会议有学者发表了铂类化疗用于PARP抑制剂治疗后恶化的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是否有效性的研究报告。 该研究结果支持了在 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恶化后,后续治疗再度持续使用铂类化疗,因为初衷以为对PARP抑制剂出现抗药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也对铂类化疗的抗药性。但研究报告出乎意料的结果,与没有BRCA突变的复发性卵巢癌相比,具有RCA突变的复发性卵巢癌使用PARP抑制剂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恶化后,后续治疗再度持续使用铂类方案的无疾病恶化生存期较差,也就是疗效不理想,支持了在 PARP抑制剂和铂类化疗出现的抗药机制似乎不同的论点。 目前在复发性卵巢癌铂类治疗后有反应或稳定者的,以PARP抑制剂作为后续性的维持治疗,在无疾病恶化和总生存期方面都可以因此有显著的改善,这种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方式。然而,目前对PARP抑制剂治疗出现恶化后的后续治疗知之甚少,包括6个月无铂使用的间隔时期,是否可以作为PARP抑制剂治疗出现恶化后的后续治疗是否可以再度使用以含铂为基础方案的合适标准。因此,2022 妇癌医学会(SGO)年度会议学者做这份研究目的,就是在评估对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当对PARP抑制剂治疗出现恶化后,后续治疗再度持续使用铂类方案的疗效会是如何。 共有283位入组,其中有40例符合研究地纳入标准。其中60%( 共计24位)有BRCA基因突变,其中的75%为生殖系突变,25%为体细胞突变。

当卵巢癌神药PARP抑制剂治疗失败后的下一步棋 铂类化疗还能用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