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简)

—Pngtree—futuristic blue planet light effect 5958872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现在与未来

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侵袭性强,很容易早期复发和转移。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全身治疗主要是化疗,但通常持续缓解的时间不长,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12~18个月,迫切需要改进目前的治疗模式。 其他肿瘤的研究已经证实,免疫治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存活时间,其中最成功的免疫治疗药物就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其他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概况是如何,此外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展望又是如何。 因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特点,让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乳腺癌亚型更可能对免疫治疗产生治疗反应。首先,三阴性乳腺癌有更多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其他肿瘤的研究已经证实更多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会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更好的反应,而且高水平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更好;且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都表达出更高水平的PD-L1,为PD-1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提供更好的作用点,而且其他肿瘤的研究已经证实肿瘤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PD-L1表达也与PD-1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反应有关;最后,三阴性乳腺癌一般具有更多的非同义突变,因而可以产生更多的肿瘤特异性新抗原,进而可以因此激活更多的新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PD-1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可增强这一过程的反应。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现在与未来 Read More »

癌症治疗要”扶正才能祛邪”

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对于乳腺癌的帮忙

2005年的EBCTCG200的综合性的分析中发现,不论荷尔蒙接受器属于阳性还是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多种药物的化学治疗处方可以减少复发的风险以及死亡的比率。而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无论在降低复发或者死亡率来说,都比传统的CMF化学治疗更有效。 手术之后的辅助性化学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标准疗法,而且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会比上过去不含有蒽环类的化学治疗效果更好,而且这种好处可以出现在各个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包括停经前或是停经后的患者,荷尔蒙接受器属于阳性还是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淋巴结呈现阳性还是阴性的状态。 自从九0年代开始,Epirubicin已经成为第二代的蒽环类化学治疗的治疗药物,甚至发现在针对淋巴结呈现阳性的乳腺癌患者,FEC六个疗程的治疗会比上传统的CMF化学治疗,不论在整体存活或无复发存活的表现上,都来得要好。 紫杉醇的加入更进一步提升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上的帮忙。近年来有许多的研究数据显示,Her-2呈现阳性状态的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会有比较大的帮忙。最近的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专家们建议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做为与trastuzumab合并的首选辅助疗法。而且淋巴结呈现阳性或是中等程度至高等程度复发风险的乳腺癌患者(肿瘤超过一公分或者肿瘤介于零点六到一公分但是分化呈现不良者),都是辅助化学治疗适用的对象,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搭配紫杉醇的加入,更是标准的治疗方法。 #蒽环类 #乳腺癌的化学治疗 #蒽环类 #紫杉类 #小红莓 相關蒽环类化疗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蒽环类化疗藥物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e-school-3/

蒽环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对于乳腺癌的帮忙 Read More »

转移性胆道癌症的新治疗选择-HER2靶向药物Enhertu

胆道癌手术切除后辅助使用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 有助提高存活率

根据2022年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期刊》上的 BILCAP 临床试验的长期研究分析,在手术切除后辅助使用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可以协助胆道癌患者提高总生存期。 根据第3 期 临床试验BILCAP ,该试验在英国的 44 个中心进行,临床试验目的是去比较胆道癌手术切除后,使用口服化疗药物Capecitabine、或是只有观察的差异性。 在 2006 年 3 月 15 日至 2014 年 12 月 4 日期间进行BILCAP 临床试验 ,该研究招募了 447 名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胆道癌患者;术后按 1:1 随机分配,223 例患者接受口服化疗药物Capecitabine(1250 mg/m,每天 2 次,第 1-14 天,每 21 天为一个疗程,共 8 个疗程),其余 224 例患者仅接受观察。 根据长期分析(数据截止日期,2021 年 1 月 21 日),中位追踪时间为 106 个月时,接受口服化疗药物组有 65% 的患者和观察组 有71% 的患者已经死亡。接受口服化疗药物组的中位总生存期为 49.6 个月,观察组的总生存期为 36.1 个月(调整后的风险比,0.84;95% CI,0.67-1.06)。在调整切除状态、体能状态和疾病部位后,接受口服化疗药物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 24.3 个月,观察组为 17.4 个月(调整后的风险比, 0.77;95% CI,0.61-0.97)。 在方案指定的敏感性分析中,在调整了几个预后因素(包括淋巴结状态、疾病等级、性别和最小化因素)的影响后,接受口服化疗药物可以降低26%的死亡风险。研究人员观察到,不完全手术切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完全手术切除者。

胆道癌手术切除后辅助使用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 有助提高存活率 Read More »

JOBs

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 在已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之初步疗效

治疗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lurbinectedin)是一种选择性致癌转录的抑制剂,可以透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中的活化转录,进而影响肿瘤微环境,lurbinectedin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获准可以使用于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疾病恶化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NET)是一种罕见肿瘤,过去几年其发病率一直在增加。目前,手术是治愈神经内分泌肿瘤唯一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有机会接受手术,因为50-60%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存在转移。 一项第二期的临床试验在比利时、法国等17家研究中心进行,收录了32位已经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给予lurbinectedin(3.2 mg/m2)静注1h,每3周一次的治疗,评估该药物的效果。 本项研究收录32例晚期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6成患者为胃肠胰腺肿瘤,31例患者可以分析寮要,其中2例确认肿瘤有部分缓解。治疗反应率为6.5%。这2例确认肿瘤有部分缓解的患者Ki-67>10%,在接受卡铂/etoposide化疗后接受lurbinectedin作为二线治疗。而lurbinectedin作为二线或三线治疗的中位治疗控制时间为1.4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7.4个月。在已经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lurbinectedin副作用为可预测和可管理,主要为可逆性骨髓抑制的副作用。 该项研究显示lurbinectedin单一药药治疗对于在已经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获益。 #神经内分泌肿瘤 #NET #lurbinectedin #小细胞肺癌新药 #芦比替定 #贾伯斯 相关神经内分泌肿瘤信息请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神经内分泌肿瘤信息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cn/

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 在已接受二或三线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之初步疗效 Read More »

癌症營養支持是致勝重要關鍵

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新进展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指发生在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直肠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由于直肠癌在发病因素、预防、治疗和预后都与结肠癌很相似,因此多统称为大肠直肠癌。但由于分期和多专科整合治疗的进步,近年非转移性直肠癌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 50年前,直肠癌骨盆腔复发比率高达15%-40%,主要因为直肠肛检或计算机断层分期有一定的局限性、盆腔淋巴结转移治疗疗效欠佳和根治性手术的盲点等。随着磁振造影和直肠超音波内视镜、盆腔放射治疗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TME)的陆续加入临床使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5年骨盆腔复发比率下降至4%-15%,5年存活率提升至69%-87%。然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似乎并未减少,2-3期直肠癌的5年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仍然超过25%。所以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与大肠癌的治疗方法迥异,且较大肠癌为复杂,直到1985年研究报告首次指出,给予直肠癌同步的化放疗可以降低骨盆腔复发比率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随后这几十年更有大量的研究去评估同步的化放疗使用不同化疗药物和放疗分割组合,而且也有手术前辅助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开发,其目的无非是想进一步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进而改善5年存活率,让更多患者经整合治疗模式达到更多的肿瘤完全缓解,实现保留肛门与其他器官的期待。所以有必要特别告诉癌友,2022年最新的治疗方法。 直肠癌病因 直肠癌的发病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缺乏体能活动)、遗传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其致癌过程是以饮食因素的作用为主,结合其他一些因素的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饮食与致癌物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进食脂肪多,胆汁分泌也多,胆酸分解物也多,肠内厌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致使肠内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易致大肠癌发生。也有研究认为啤酒中某些成分本身是个弱的直肠癌始动或促进因子,因此啤酒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维生素摄入不足、油煎炸食品进食过多等因素也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接着介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发生率:过去,现在与未来 局部晚期直肠癌定义目前仍缺乏一致性的共识。现有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定义包括直肠肿瘤生长进入直肠系膜脂肪(cT3期)、肿瘤距直肠系膜筋膜≤1mm、侵犯邻近器官或结构(cT4期)、淋巴结转移(cN1期

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新进展 Read More »

狀況不佳的肝癌患者治療大突破:中藥淫羊藿甙延長壽命達標

卫教文章

卫教文章 Read More »

—Pngtree—a metronome device vector or 5274088

节拍式化疗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最近令人惊艳

目前转移性乳腺癌治疗的目标主要是透过控制疾病来缓解症状,并且因人制宜的改变有效治疗模式,以求生活质量与寿命延长的双赢。 传统化疗的思维乃是采用最大耐受药物剂量(MTD),毒性不大,作用也不持久,容易产生抗药性,限制了临床上的应用。 以抗血管新生与免疫调节改良式的节拍式化疗是近十几年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模式,透过相对低的药物剂量、高频率且持续应用细胞毒杀性药物,使药物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有效的血中药要浓度,以达到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治疗副作用。日前在2018年Lancet Oncology的一篇研究,HER2双标靶搭配节拍式口服化疗cyclophosphamide,在老年、或体弱的族群展露头角,拥有不错的疾病控制率及副作用反应,如果于失效后接续T-DM1治疗,就可以大大免除需要静脉注射化疗的可能性。 节拍式化疗的作用机制 相较于传统化疗,节拍式化疗有其独特的作用机理。节拍式化疗的作用机转分成3个层面: 第一,节拍式化疗主要藉由缩短治疗间歇,降低癌细胞在治疗间歇期的修复,达到有效直接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第二,节拍式化疗可以透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一方面,低剂量持续应用细胞毒杀性化疗药物可以直接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系统中,属于增殖状态的内皮细胞的生长或使之凋亡,持续阻止”循环内皮前驱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s,CEPs)的分化。另一方面,节拍式化疗可以促进抗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 )的表达。TSP-1是细胞外基质的成分之一,为内生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与表达在内皮细胞上的分化抗原受体结合,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此外,TSP-1还能持续阻止”循环内皮前驱细胞”的分化。 第三,节拍式化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节拍式化疗能够使癌症患者体内的免疫状态由免疫抑制的状态转换成免疫活化状态。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达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能够抑制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 Treg也能抑制由 CD8+淋巴细胞、 CD4+ T辅助细胞和自然杀手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Treg的增加与肿瘤进展及对抗肿瘤治疗缺少反应有关连性。因此清除肿瘤患者的 Treg,尤其是肿瘤微环境中的 Treg,

节拍式化疗在晚期乳腺癌中的应用 最近令人惊艳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