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药物治疗(简)

—Pngtree—fda letter logo 3988800

美国FDA 2022年9月正式核准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可以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胆道癌

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 度伐利尤单抗)属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T淋巴细胞上有许多免疫检查点,有些是促进它们活化,就像是踩油门一样,有些反而是抑制它们,就像是踩煞车,而PD-1就是属于抑制性的免疫检查点。 当T细胞靠近癌细胞要清除他们时,癌细胞经常会出现PD-L1配体,当PD-L1配体和T淋巴细胞上的 PD-1受体相结合后,会导致T细胞失能而无法发挥功能。而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则可以抑制PD-1和PD-L1结合,也就是拿掉T淋巴细胞上的煞车,重新唤醒T细胞,让其发挥抗癌作用。 Durvalumab目前台湾FDA核准的适应症有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泌尿道上皮癌。美国FDA于2022年9月2 日正式核准Durvalumab可以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胆道癌(包括肝内胆管癌、胆囊癌、肝外胆管癌)成人患者。 该核准的适应症的立论基础主要来自临床试验TOPAZ-1 (NCT03875235) 的疗效资料。TOPAZ-1 研究是一项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收录了685例既往未接受过系统治疗、且已经有组织学确诊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 临床试验TOPAZ-1收录患者的人口学统计资料如下: 56% 是亚洲人、37% 是白人、2% 的黑人和 4% 的其他种族;7% 西班牙裔或拉丁裔; 其中50%为男性和 50% 女性; 中位年龄为 64 岁(范围 20-85 岁),47% 为 65 岁或以上。 56% 为肝内胆管癌,25% 患有胆囊癌,19% 是肝外胆管癌。 收录患者以1:1随机接受以下治疗: 实验组-Durvalumab 1500 mg Day 1/化疗: Gemcitabine 1000 mg/m2 + 顺铂 25 mg/m2 day 1,8,每21天为一个疗程,最多使用8个疗程。然后接续Durvalumab 1500 mg 每4周给药1次。 对照组-安慰剂 Day 1/化疗: Gemcitabine 1000 mg/m2 + 顺铂 25 mg/m2 day 1,8,每21天为一个疗程。然后接续安慰剂 每4周给药1次。 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Durvalumab或是安慰剂可持续使用,直至疾病恶化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如果患者临床稳定并且有获益,则经过研究者确定后,允许疾病恶化后继续用药。

美国FDA 2022年9月正式核准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可以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胆道癌 Read More »

—Pngtree—fda letter logo 3988801

美国FDA核准belzutifan 用于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

2021 年 8 月,美国FDA 核准 belzutifan 用于治疗需要治疗、但不需要立即手术的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患者。 根据2期临床试验Study-004,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研究,招募了 61 名患有 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的患者。 受试者有97% 之前接受过肿瘤缩小手术。该研究主要疗效终点是 肿瘤反应率,在中位追踪 21.8 个月(其中 30 名患者确认为肿瘤呈现部分缓解)后,肿瘤反应率为 49%。 另外 30 名患者 (49%) 对治疗的最好反应是肿瘤稳定。 中位有效时间为 8.2 个月。 未达到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NCCN专家组将Pazopanib列为推荐的实证等级 2A 类,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 VHL 疾病相关但非转移性病变患者的选择。 在一项2期试验中,31 名 VHL 疾病患者使用Pazopanib治疗。肿瘤反应率有 42% ,且有 52% 的肾肿瘤特异性反应率。 VHL疾病,其实就是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逢希伯-林道综合征  ( Von Hippel-Lindau Disease )。 疾病简介: 在1904年首先由德国眼科Eugen von Hippel医师,发现了眼睛当中变异的血管瘤,而1926年瑞典病理学家Arvid Lindau描述了脑部和脊椎的血管瘤。这些文献阐述是同种疾病的不同变异。此症发病时间并无特定年龄,临床表现多样,除造成血管异常增生外,亦伴随全身多个器官产生肿瘤,肿瘤多半在青年期会出现,这些肿瘤有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为第三号染色体短臂上3p25.3位置上的VHL基因发生变异。VHL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若此基因突变失去功能,将无法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增生而形成肿瘤。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发生率/年龄: 目前国内发生率不明,研究指出国外的发生率约1/36,000。从孩童到七十岁皆有可能发生,任何年龄均有可能罹患此症,而临床多是在成年之后确认诊断。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种族/性别比: 各种族皆会发生,无明显差别,男、女性患病率相同,通常肿瘤会同时发生,但统计数据指出肿瘤在不同人种会有差异产生,例:法国人易患神经系统肿瘤,德国人易患嗜铬细胞瘤,日本人则易患肾肿瘤。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遗

美国FDA核准belzutifan 用于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 Read More »

美国FDA核准belzutifan 用于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

2022年NCCN建议:肾癌其他罕见类型的治疗选择

在肾癌其他罕见类型中,肾髓样癌 (RMC) 极为罕见,约占年轻人所有原发性肾肿瘤的 2%。 67% 至 95% 的患者会出现转移性的疾病。化疗仍然是这种亚型的治疗重点,尽管预后仍然很差。 集合管癌(Collecting-duct carcinoma)也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通常诊断时就是疾病的晚期。高达 40% 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发生转移,大多数患者在初次诊断后的 1 至 3 年内死亡。集合管癌与尿路上皮癌具有共同的生物学特征。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指出,有23 名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接受了gemcitabine与顺铂或卡铂的联合化学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反应率为 26%,总体存活期为 10.5 个月。 专家组指出,其他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亚型(如集合管或髓质亚型)患者中,已观察到细胞毒性化疗(gemcitabine与顺铂或卡铂的联合化学治疗;或紫杉醇联合卡铂)以及目前使用尿路上皮癌的其他铂类化疗处方,有帮助的。gemcitabine与doxorubicin的联合化学治疗在肾髓样癌患者也可以产生反应。口服标靶治疗通常不会对肾髓样癌患者产生反应。 Bevacizumab与Erlotinib联合治疗甚至可以在已经重度治疗的肾髓样癌患者中产生反应。在临床试验之外,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应该是肾髓样癌的首选一线治疗。 肾癌相关信息请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肾癌信息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cn/

2022年NCCN建议:肾癌其他罕见类型的治疗选择 Read More »

—Pngtree—kidney 1557449

透过1份整合式基因检测分析 提高对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理解

过去十年来,肾细胞癌 (RCC) 的治疗有了显著的改变。 2006 年标靶治疗时代的来临,让肾细胞癌的治疗露出曙光,随着sunitinib 和sorafenib相继的推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随后许多靶向 VEGF/VEGFR 或 mTOR 讯号通路的标靶药物陆续上市,更丰富了肾细胞癌的治疗。而2016年崛起的免疫治疗,更让肾细胞癌的治疗出现了更大层次的提升。 然而,乳突状肾细胞癌 (papillary RCC, pRCC) 是一种异质性高、且目前了解不完全的肾癌组织学亚型。这种亚型大约占所有肾脏恶性肿瘤的 15%,乳突状肾细胞癌为肾细胞癌第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肾细胞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解方面,主要集中在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乳突状肾细胞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尚无公认的 “黄金标准”之全身性治疗。而目前美国FDA 没有核准正式可用于乳突状肾细胞癌患者的特异性疗法。 然而,在这个精准肿瘤学时代,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要本于患者肿瘤中所发现到特定的异常基因和分子而制定医疗计划。 在2016年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藉由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研究网络去了解乳突状肾细胞癌的分子性质。 研究人员研究乳突状肾细胞癌中所存在的异常通路,以及针对第1 型和 2 型之乳突状肾细胞癌给予细化的分类,且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正如几项针对乳突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试验结果所披露的,”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治疗策略,不太可能为乳突状肾细胞癌患者带来优质的结果。对于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相关分子通路进行识别,以及对乳突状肾细胞癌之亚型的准确分类,使用治疗生物标志物来进行患者的分层,对于优化临床治疗是必要的。 透过整合式基因检测分析研究,已经确定了几个与乳突状肾细胞癌相关的突变基因,包括:MET、NF2、SETD2 和 Nrf2 的讯号通路基因。 然而,这些突变仅在约 10-15% 的乳突状肾细胞癌中被发现 。 近8成的第 1 型乳突状肾细胞癌会有7 号染色体增加,或是MET 基因状态的改变(包括了突变、基因融合或 MET 剪接变体)。 就临床病理特征而言,第 1 型与第2型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疾病是不同的,第 1 型乳突状肾细胞癌预后相对比第2型要好。 两型乳突状肾细胞癌的遗传基因变异也不同 。特别是

透过1份整合式基因检测分析 提高对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理解 Read More »

透过1份整合式基因检测分析 提高对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理解

2022年美国NCCN建议: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全身性治疗

由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高患病率,标靶药物的临床试验主要集中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过去十年来,肾细胞癌 (RCC) 的治疗有了显著的改变。 2006 年标靶治疗时代的来临,让肾细胞癌的治疗露出曙光,随着sunitinib 和sorafenib相继的推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随后许多靶向 VEGF/VEGFR 或 mTOR 讯号通路的标靶药物陆续上市,更丰富了肾细胞癌的治疗。而2016年崛起的免疫治疗,更让肾细胞癌的治疗出现了更大层次的提升。 来自系统性的荟萃分析和2期研究数据显示: 标靶药物在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活性。然而,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反应相比,这些药物对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治疗反应率明显较低。因此,NCCN专家组认为,参加临床试验是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首选策略。以下就NCCN建议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使用的药物: 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首选药物方案 Cabozantinib (癌必定 卡博替尼): 随机画的2 期临床试验 SWOG 1500:,比较了 MET 标靶药物cabozantinib, crizotinib,与 savolitinib,与标准治疗的sunitinib,用于治疗既往已经接受过多达 1 种以上的全身治疗,但不包括使用 VEGF-和 MET-的标靶药物的晚期乳突状肾细胞癌 (papillary RCC, pRCC)患者。由于预先指定的无效分析结果,crizotinib,与 savolitinib治疗组的被停止进案。与接受标准治疗sunitinib的患者相比,接受cabozantinib的患者的疾病控制期( PFS )和肿瘤反应率(ORR )都为显著延长。基于这些数据,专家组将cabozantinib列为推荐的实证等级 2A 类,是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首选药物方案。 Sunitinib(纾癌特, Sutent,舒尼替尼) 最近的两项随机的2期研究比较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第一线使用Sunitinib与一线Everolimus (Afinitor 癌伏妥)的疗效。 虽然 ASPEN 试验的数据证实,接受Sunitinib的患者的 PFS 明显长于接受Everolimus的患者,但 ESPN 试验的数据表明两组的整体存活期( OS )和 PFS 相似。 此外,一项针对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随机临床试验所进行的荟萃分析

2022年美国NCCN建议: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患者的全身性治疗 Read More »

—Pngtree—smoking skull 7206356 1

肺鳞癌最好的第1线治疗目前是甚么?

肺鳞癌大约占非小细胞肺癌的25%-30%,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肺鳞癌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多种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功取得肺鳞癌可以用于前线治疗适应症。 例如:在2021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大会上公布了CameL-sq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数据显示适配器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研发代号SHR-1210,商品名艾瑞卡)是一种抗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该药物合并化疗在肺鳞癌的第一线治疗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相较于只有单纯化疗,疾病的控制时间可以延长3.5个月,可以再降低66%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于2022年欧洲肺癌大会中CameL-sq临床试验的进一步更新了研究数据,数据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mrelizumab合并化疗组的中位存活时间为27.4月,即使允许第一线治疗中只有单纯化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可以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第一线治疗就开始免疫治疗组患者死亡的风险仍下降了43%,创造了目前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同类研究中的存活时间最长的历史纪录(此处为非头对头的比较,数据仅供参考)。此外,Camrelizumab合并化疗之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为77.2%,与此前多种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于肺鳞癌中第一线治疗合并化疗临床临床试验的研究数据相差不大。 这项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提示,第一线治疗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化疗用于肺鳞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有望超越2年,3年存活率超过4成,这些数据支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化疗作为晚期肺鳞癌的第一线治疗标准治疗方案。 #肺鳞癌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免疫治疗 #卡瑞利珠单抗 #Camrelizumab #艾瑞卡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陈骏逸医师 #中西医癌症治疗 #卫生福利部台中医院 #肿瘤治疗#台中市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 #陈骏逸医师的用心话聊俱乐部 #逸仙e三阴性乳癌学苑 #癌症新观点医学教育频道 #抗癌营养御守 #击退癌疲惫 #中西医结合 #癌症治疗 #精准癌症营养 #中国医药大学 #台北荣民总医院 #血液肿瘤科 #国家卫生研究院 #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疗 #基因检测 #化疗 #免疫治疗 #细胞治疗 #标靶治疗 #癌症温热疗法 #第二意见咨询 #癌症营养治疗 #遗传性癌症基因 #癌症副作用处理 #防癌 #中西整合治疗 #安宁疗护 #癌症中医治疗 相关肺癌信息请至:

肺鳞癌最好的第1线治疗目前是甚么? Read More »

—Pngtree—futuristic blue planet light effect 5958872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现在与未来

三阴性乳腺癌占所有乳腺癌的15%~20%,侵袭性强,很容易早期复发和转移。 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全身治疗主要是化疗,但通常持续缓解的时间不长,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12~18个月,迫切需要改进目前的治疗模式。 其他肿瘤的研究已经证实,免疫治疗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的存活时间,其中最成功的免疫治疗药物就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其他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研究概况是如何,此外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的展望又是如何。 因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特点,让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乳腺癌亚型更可能对免疫治疗产生治疗反应。首先,三阴性乳腺癌有更多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其他肿瘤的研究已经证实更多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会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更好的反应,而且高水平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预后更好;且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都表达出更高水平的PD-L1,为PD-1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提供更好的作用点,而且其他肿瘤的研究已经证实肿瘤中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PD-L1表达也与PD-1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反应有关;最后,三阴性乳腺癌一般具有更多的非同义突变,因而可以产生更多的肿瘤特异性新抗原,进而可以因此激活更多的新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PD-1与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更可增强这一过程的反应。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现在与未来 Read More »

歐洲紫杉醇

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如atezoliz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avelumab制剂)健保给付规定自2022年6月1日生效

本类药品得于药品许可证登载之适应症及药品仿单内,单独使用于下列患者: (1)黑色素瘤:肿瘤无法切除或转移之第三期或第四期黑色素瘤病人,先前曾接受过至少一次全身性治疗失败者。 (2)非小细胞肺癌: I.不适合接受化学治疗之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非鳞状癌者需为EGFR/ALK/ROS-1肿瘤基因原生型、鳞状癌者需为EGFR/ALK肿瘤基因原生型,且皆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i.CTCAE(th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4.0 grade≧2 audiometric hearing loss ii.CTCAE v4.0 grade≧2 peripheral neuropathy iii.CIRS(the cumulative illness rating scale) score >6 II.先前已使用过platinum类化学治疗失败后,又有疾病恶化,且EGFR/ALK肿瘤基因为原生型之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 III.先前已使用过platinum类及docetaxel/paclitaxel类二线(含)以上化学治疗均失败,又有疾病恶化,且EGFR/ALK/ROS-1肿瘤基因为原生型之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成人患者。 (3)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先前已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与移植后brentuximab vedotin (BV)治疗,但又复发或恶化的典型何杰金氏淋巴瘤成人患者。 (4)泌尿道上皮癌: I.不适合接受化学治疗之转移性泌尿道上皮癌成人患者,且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i.CTCAE(th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4.0 grade≧2 audiometric hearing loss ii.CTCAE v4.0 grade≧2 peripheral neuropathy iii.CIRS(the cumulative illness rating scale) score >6 *陈骏逸注 CIRS详细内容及计算 请连结: https://www.mdcalc.com/calc/10088/cumulative-illness-rating-scale-geriatric-cirs-g

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如atezolizumab;nivolumab;pembrolizumab;avelumab制剂)健保给付规定自2022年6月1日生效 Read More »

西洋梨 防癌水果

适应性免疫抵抗机制与肿瘤免疫微环境 强化癌症免疫治疗的 3个关键点

体内如果有良好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就可以辨识、回复免疫讯号,并且驱动免疫作用去杀灭癌细胞。然而,在癌症发展过程中,各种细胞和分子机制的发展(尤其是在肿瘤部位),让癌细胞好来适应免疫环境的变化,最后让癌细胞克服或逃脱免疫的攻击,让癌细胞得以继续生长。这些机制统称为适应性免疫抵抗(adaptive immune resistance,AIR),这是癌细胞经过长期适应免疫环境的结果。 人类癌症有4种不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u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类型,主要基于PD-L1的表达和TILs(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主要是CD8+T细胞)的存在分为: 第I型TIME:PDL1−/TIL−,即PD-L1阴性,无TILs的肿瘤; 第II型TIME:PDL1+/TIL+,即PD-L1阳性,有TILs存在的肿瘤; 第III型TIME:PDL1−/TIL+,即PD-L1阴性,有TILs存在的肿瘤; 第IV型TIME:PDL1+/TIL−,即PD-L1阳性,无TILs的肿瘤。 这4种不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的类型,可能与潜在的适应性免疫抵抗(AIR)机制有关联。 肿瘤免疫微环境属于第II型的癌症(PDL1+/TIL+),被公认为PD-1/PD-L1免疫疗法的Mr. Right,而在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中,与PD-L1阴性相比,PD-L1阳性的这些癌症,会对于PD-1/PD-L1免疫疗法有较高的治疗反应率。不幸的是,TILs的存在,尤其是CD8阳性的T细胞的存在,尚未被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来选择患者。 关于PD-1/PD-L1免疫疗法的原发性抗药机制 因此,PD-L1阳性的癌症,包括在肿瘤免疫微环境属于第II型和IV型,由于肿瘤免疫微环境属于第IV型的癌症并无T细胞的浸润,预测并不会对抗PD-1/PD-L1免疫疗法会有响应,因此, PD-1/PD-L1免疫疗法的原发性抗药不能仅仅只根据PD-L1是否为阳性来确定。

适应性免疫抵抗机制与肿瘤免疫微环境 强化癌症免疫治疗的 3个关键点 Read More »

—Pngtree—medical doctors treatment hospital 3979709 1

放疗免疫合并会是治疗第4期胰腺癌的新模式吗?

胰腺癌,号称是「癌中之王」,发生率虽然不高,但第四期胰腺癌的死亡率高达9成,第四期胰腺癌的治疗目前仍是化学治疗,虽然药物有所进步进步,可推迟病程进展且延长生命,但第四期胰腺癌确实是难缠的癌症,仍然是铁板一块,连目前最夯的免疫治疗都没有发挥的余地。 根据国健署统计,2019年胰腺癌位居台湾恶性肿瘤死因第7名。台湾一年确诊胰腺癌病患将近2,500人,但因胰腺癌早期大部分没有症状,高达6成以上的患者初次确诊就是第四期胰腺癌,第四期胰腺癌是致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即便接受现有的一线标准化学治疗方案,总体生存期大约12个月癌细胞已扩散到淋巴或转移到其他器官,造成每年新诊断每10个胰腺癌患者约有9人不到一年内就死亡。 也因此对于第四期胰腺癌患者而言,寻求新的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医界知道,放射治疗本身可以启动癌细胞毒杀的密令,进而可以调节身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最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果能碰上放射治疗,可能会一时天雷勾动地火,让联合作战模式在肿瘤中产生更好的反应,突破免疫治疗在部分癌症的困境。 而今年发表于临床肿瘤医学其看上的CheckPAC临床试验,该研究共收录88例第四期胰腺癌且是困难治疗的患者,其中41例给予立体放射治疗SBRT合并单免疫治疗nivolumab,而另外43例给予立体放射治疗SBRT合并双免疫治疗nivolumab及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益伏)。 而Ipilimumab是重组人类单株抗体,会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CTLA-4)结合。CTLA-4是T细胞活性的负向调节因子。Ipilimumab可以与CTLA-4结合,阻断CTLA-4与配体CD80/CD86的交互作用。目前已知阻断CTLA-4可增强T细胞 的活化及增生,包含肿瘤浸润T作用细胞的活化和增生。抑制CTLA-4讯号传递也会降低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促使T细胞的反应性全面增加,包括抗肿瘤免疫反应,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这是一种新型态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治疗。

放疗免疫合并会是治疗第4期胰腺癌的新模式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