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直肠癌治疗新进展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指发生在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直肠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由于直肠癌在发病因素、预防、治疗和预后都与结肠癌很相似,因此多统称为大肠直肠癌。但由于分期和多专科整合治疗的进步,近年非转移性直肠癌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 50年前,直肠癌骨盆腔复发比率高达15%-40%,主要因为直肠肛检或计算机断层分期有一定的局限性、盆腔淋巴结转移治疗疗效欠佳和根治性手术的盲点等。随着磁振造影和直肠超音波内视镜、盆腔放射治疗和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TME)的陆续加入临床使用,局部晚期直肠癌的5年骨盆腔复发比率下降至4%-15%,5年存活率提升至69%-87%。然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似乎并未减少,2-3期直肠癌的5年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仍然超过25%。所以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方法与大肠癌的治疗方法迥异,且较大肠癌为复杂,直到1985年研究报告首次指出,给予直肠癌同步的化放疗可以降低骨盆腔复发比率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 随后这几十年更有大量的研究去评估同步的化放疗使用不同化疗药物和放疗分割组合,而且也有手术前辅助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开发,其目的无非是想进一步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率,进而改善5年存活率,让更多患者经整合治疗模式达到更多的肿瘤完全缓解,实现保留肛门与其他器官的期待。所以有必要特别告诉癌友,2022年最新的治疗方法。 直肠癌病因 直肠癌的发病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缺乏体能活动)、遗传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其致癌过程是以饮食因素的作用为主,结合其他一些因素的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1.饮食与致癌物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大肠癌高发的因素。进食脂肪多,胆汁分泌也多,胆酸分解物也多,肠内厌氧菌酶活性也增高,致使肠内致癌原、促癌原形成增加,易致大肠癌发生。也有研究认为啤酒中某些成分本身是个弱的直肠癌始动或促进因子,因此啤酒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维生素摄入不足、油煎炸食品进食过多等因素也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关。 接着介绍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发生率:过去,现在与未来 局部晚期直肠癌定义目前仍缺乏一致性的共识。现有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定义包括直肠肿瘤生长进入直肠系膜脂肪(cT3期)、肿瘤距直肠系膜筋膜≤1mm、侵犯邻近器官或结构(cT4期)、淋巴结转移(cN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