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简)

—Pngtree—caring for breast cancer 5932579 1

接受保乳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 当局部肿瘤复发时该怎么办??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全乳放疗及保乳手术后的乳房内复发并不常见。乳房内复发率仅为 5.3%。尽管手术切缘阳性会让复发风险增加 2 倍,但墨水确定手术切缘其上没有肿瘤为合适的手术合适的安全距离,因为更广泛的阴性切缘并没有显着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全身治疗可以降低了局部复发的风险,<40 岁的年轻患者与局部复发的风险较高有关。 乳腺癌分子生物亚型也会影响局部肿瘤复发的风险,三阴性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阳性的乳腺癌会具有更高的乳房内复发率。然而,这些研究有许多是在 HER2 阳性疾病患者常规使用 HER2 标靶治疗之前发表的。对于可手术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使用一直在增加,Mittendorf 等人在 MD Anderson 癌症中心回顾了接受前期手术的患者与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的局部肿瘤复发率。他们报告说,肿瘤相关因素(分级、雌激素受体 [ER] 状态、淋巴血管侵犯等)最能预测局部肿瘤复发,而不是化疗的顺序。 Valachis 等人报告了来自全球 9 个不同中心(4,125 名患者)的数据,这些中心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进行 BCT。 10 年局部复发率为6.5%,在 ER 阴性疾病、就诊时临床淋巴结阳性、腋窝缺乏病理学完全反应以及淋巴转移世病理性 N2 和 N3 疾病的患者,都有更高的局部肿瘤复发的发生率,都与2 年的复发时间与总体结果较差是有相关。 传统上,保乳手术后出现乳房内复发的患者透过完全乳房切除术治疗,可以再进行或不进行重建。而以自体组织重建受到青睐,因为接受放射治疗过的皮肤和胸肌通常不能容纳足够的组织扩张以进行基于植入物的重建。 在过去的 20 年里,对乳房大小与肿瘤大小比例良好的保乳手术后局部肿瘤复发患者,进行再度保乳手术的风潮越来越大。在考虑这种方法之前,局部肿瘤复发的治疗,重要的是要根据第一次原发性癌症的年龄和分子生物亚型,确定患者是否适合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咨询放射肿瘤学专家以确定再次照射是否可行也很重要。 如果接受保乳手术后、局部肿瘤复发乳腺癌患者是可以接受手术、化疗和放疗,可以标记可以切除的乳房肿瘤病变部位,并且开始进行全身性治疗。这使临床医生有机会评估肿瘤反应,并在出现反应不佳或疾病恶化时切换疗法。不幸的是,没有前瞻性临床试验数据来指导复发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的顺序。尽管我们倾向于在手术前进行全身治疗,但

接受保乳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 当局部肿瘤复发时该怎么办?? Read More »

2022120614 1

陈骏逸医师谈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新世代癌症治疗的关系 (观念篇)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许多人类的病理性疾病有关,过去 5 年,癌友体内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疾病发生、治疗介入的关系中已成为当今肿瘤学研究的重点。 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在人体内的营养代谢、异生物质和药物的代谢、维持肠道粘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与免疫调节和抵御病原体各个方面都具有特定功能。

陈骏逸医师谈肠道微生物群变化与新世代癌症治疗的关系 (观念篇) Read More »

2022120610 1

接二连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又拿下早期肾癌辅助治疗适应症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美国默沙东(MSD)大药厂于2021年11月19日宣布,美国FDA已经核准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Keytruda)作为早期肾细胞癌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辅助治疗疗法,而这些患者虽然已经手术切除肿瘤,但病况本身具有中度或高度的疾病复发风险。 这是首款获得美国FDA核准的治疗肾细胞癌术后辅助免疫疗法,这项宣布,非常有希望可以改变早期肾细胞癌、但具有中度或高度的疾病复发风险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癌类型,据估计,在2020年全球每年有超过43万例的新确诊肾细胞癌,而每年有超过17万人因为肾细胞癌去世。而且多达40%的早期肾细胞癌,虽然历经了局部肾细胞癌的手术切除肿瘤后会出现远程转移。而转移性疾肾细胞癌病患者的预后不好,5年生存率约为13%。 美国FDA的这一核准,主要是根据一项关键性的第3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结果显示,手术治疗之后使用pembrolizumab与安慰剂作为辅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之后使用pembrolizumab可以相较于安慰剂作为辅助治疗,如此可以将患者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32%。

接二连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又拿下早期肾癌辅助治疗适应症 Read More »

2022120606 1

胃癌手术后免疫力要恢复 复合式益生菌的补充不可少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胃切除手术是目前胃癌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手术可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术后如果缺乏有效的并发症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病患身体的恢复。 发表在2021年的医学期刊Food Function中的一项研究,对胃切除术后患者使用益生菌补充物,包括乳酸杆菌 MH-301、鼠李糖乳酸杆菌 LGG-18、嗜酸乳酸杆菌和双歧乳酸杆菌的亚种 LPL-RH,该研究通过临床和动物模型验证,试图探讨这种复合式的益生菌补充物是否可以作为胃癌切除术后的有效辅助治疗措施,并探讨其潜在机制。 该临床研究的结果发现,这种复合式的益生菌补充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术后的发炎反应、增强免疫力、恢复肠道菌群的组成,进而促进术后的身体恢复。而在大鼠的研究模型中的试验结,发现胃造口术会导致发炎反应更加重,造成免疫系统和肠道屏障的受损,进而会造成体内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

胃癌手术后免疫力要恢复 复合式益生菌的补充不可少 Read More »

2022120604 1

关于恶性肿瘤伤口的照护 更需要癌症治疗专家与专业肿瘤伤口照护团队积极的介入

认识恶性肿瘤伤口 癌症经常因为病情或是治疗的关系,患者会出现皮肤受损与破坏的情况造成恶性肿瘤的伤口,有别于意外伤害所造成的伤口,恶性肿瘤伤口的直接原因是因为癌细胞增生造成组织呈现蕈状的或浸润性的生长,进而恶性肿瘤穿透皮肤或转移至皮肤而造成伤口;另外其间接原因是因为癌症病患的营养状况不佳、接受了抗癌药物或放射线治疗,或是因为病情导致长期卧床而造成的褥疮。   造成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最为困扰的应当算是蕈状生长并溃烂的癌症皮肤病灶、外廔管合并皮肤的糜烂、以及褥疮。但是在处理恶性肿瘤伤口之前,必须要对其病因及特质有充份的了解,才能够见招拆招。今天就恶性肿瘤造成的蕈状、且合并溃烂的伤口问题逐一讨论。   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通常是一种无法愈合的伤口,且经常有恶臭、大量渗出液、出血及疼痛,这些就是其最常见的特性,它可能出现在病患生命的最后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之久。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往往会造成病患、家属或主要照顾者身心上巨大的冲击,尤其如果是癌症末期病患出现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除了更是极大的困扰。   临床上蕈状并溃烂的癌症皮肤病灶常见于乳癌(约占62%)、恶性黑色素瘤、恶性肉瘤与头颈癌(约占24%)。根据统计,大约有5-10%的癌症病患病程上曾经出现过恶性肿瘤伤口。   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因为身体原本正常的组织受到肿瘤压迫与侵犯,以及癌细胞也会沿着血管与淋巴管扩散、甚至造成微观上血管与淋巴管的栓塞,导致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之组织的血液循环、氧气和营养的供应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使得正常组织的生存力受损,更导致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不容易照护的很好。   另一方面肿瘤本身的增生,会让肿瘤血管在结构上有一定的缺陷、破孔,使得肿瘤内部的血液循环脆弱、且容易受到损伤,种种背景都会导致癌症伤口的组织内微血管的破裂与组织的坏死、以及肿瘤内部的缺氧、pH值下讲,进而导致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容易滋生厌氧细菌。   上述这些生理的病态变化。终会导致伤口的感染、疼痛、出血、渗出物、甚至出现恶臭味。可怕的是,因为恶臭与肿瘤的肿胀所引起外观改变、或更严重者孳生苍蝇等等,会造成病患与照护者的困扰,更导致了病患出现负面生活态度,诸如沮丧、焦虑、羞愧、窘迫与自我隔离、厌世……等,更因为日常生活需要频繁更换敷料与恶性肿瘤的蕈状伤口的复杂度与挫折感,都会导致病患自主活动与独立性受到限制,病患常会因此”龟缩”在家,家

关于恶性肿瘤伤口的照护 更需要癌症治疗专家与专业肿瘤伤口照护团队积极的介入 Read More »

2022112902 1

三阴性乳腺癌好可怕! 该用细胞疗法吗? 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怎么说?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受体、黄体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2型受体的表达皆呈现缺失的乳腺癌,占所有型态乳腺癌的15-20%。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较年轻、病理分化差、侵袭性强、复发率与转移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对于身体状况许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是需要进行联合多药性的化疗,以控制肿瘤。但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一旦停用药物,病情可能会容易迅速恶化,因此使用维持性的治疗非常重要。 乳腺癌维持性的治疗常用的是节拍式化疗的模式,那是一种毒性相对低、化疗药物剂量低,以持续高频给药及无明显间隔期的治疗方法,机制上是藉由抗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诱导肿瘤细胞休眠等作用,来控制肿瘤,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而且由于节拍化疗具有耐受性良好、无累积毒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很适合作为复发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维持性治疗的选择之一。 而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细胞,简称CIK,是一类新型高效率的胜任细胞(competent cell),具有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的活性和自然杀手细胞的非限制性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物(MHC)方式的破坏肿瘤作用。同时,CIK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成为恶性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项于2021年发表在Journal of BUON 期刊的研究,就是在探讨使用capecitabine的节拍式化疗搭配自体的树突状细胞-CIK(DC-CIK)细胞的免疫治疗模式,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希望为此类患者提供选择免疫细胞联合标准化学治疗方案的实证依据。 . 该研究收录了110例复发性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55例使用capecitabine的节拍式化疗搭配自体的树突状细胞-CIK(DC-CIK)细胞的免疫治疗模式做为维持治疗(以下简称为DC-CIK组),另位55例只接受单纯节拍化疗做为维持治疗(以下简称为对照组)。 该研究结果指出:

三阴性乳腺癌好可怕! 该用细胞疗法吗? 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怎么说? Read More »

2022112820

为何三阴性乳腺癌要在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术前化疗室目前三阴性乳腺癌中必需要考虑的选项。 一项命名为KEYNOTE-522的第三期临床试验,是在研究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比较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术后还是继续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一药物的辅助治疗)与现今治疗模式-单纯术前化疗(于术后接受安慰剂的辅助治疗)。于202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早期结果显示,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手术时候的病理学肿瘤完全消失率。于202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又发表了备受期待的KEYNOTE-522研究的后续结果,此次又证明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以及于乳房肿瘤手术后还是继续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一药物的辅助治疗,确实可以显着延长了患者的无事件的生存期,充分证明了之前公布的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手术时候的病理学肿瘤完全消失率,这次的结果充分证实了它也转化成了无事件的生存期延长的治疗获益,而且实现PD-L1表达限制的重大突破,而这一疗效的增加与PD-L1的表达水平无关联性。 KEYNOTE-522研究的背景 即使使用了蒽环类和紫杉类为基础的全身性化疗,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总体生存仍然较短,第二至三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大约为7成,总生存率约77%。目前术前化疗是第二至三期的三阴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其短期目标是手术时候的病理学肿瘤完全消失,而此医学上所称之的病理完全缓解可以延长无事件生存和总体生存时间。术前治疗和术后辅助性治疗的长期目的就是要防止疾病复发,但三阴性乳腺癌现有的以化疗为主的术前治疗和术后辅助性治疗的疗效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KEYNOTE-522的研究方法 第二至三期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都是未曾接受过治疗,依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免疫化疗组术前接受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太平洋紫杉醇与卡铂)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随后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小红霉或是epirubicin与cyclophosphamide)加上帕博利珠单抗,或是对照组: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太平洋紫杉醇与卡铂)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随后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小红霉或是epirubicin与cyclophosphamide)的治疗。乳房肿瘤切除手术后,免疫化疗组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性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至多9个疗程;而对照组给予相同疗程的安慰剂。 KEYNO

为何三阴性乳腺癌要在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呢? Read More »

2022112818

手术前使用免疫治疗cemiplimab 增加肝癌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

肝细胞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早期肝癌目前建议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进行手术或热消融治疗,但部分肿瘤会在手术后仍会复发,虽然手术切除时通常会达到手术边缘呈现癌细胞阴性,但肝癌复发通常发生在肝脏内,并被认为是起源于切除后残留的微转移疾病或是新发的肿瘤。这种复发模式突显了手术前或术后的治疗对改善肝细胞癌预后的潜在需要。然而,目前对肝细胞癌患者有持久的生存获益的手术前辅助疗法或是术后的辅助疗法仍无标准的作法。 是否可以在手术或热消融治疗之前给予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一直是为临床治疗上的迫切需要。手术前先辅助性地使用免疫治疗可以藉此诱导肝癌的免疫病理反应,并可能降低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风险,但如此是否能够真的因此减少复发而2022年于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期刊上发表了第2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展示了对于可切除肝癌术,于术前使用免疫治疗cemiplima的耀眼成绩,明显增加肝癌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 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Libtayo(cemiplimab),cemiplimab是一种高亲和力、全人类化的PD-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获得美国FDA核准第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于其第三期临床试验中表先出可以显著延长 PD-L1 高度阳性表现(表达水平大于或等于50%)患者的整体存活期。且2021年ESMO大会上,该药针对复发/转移性子宫颈癌的EMPOWER-Cervical 1研究的报告结果令人惊艳。2022年初,该研究的结果以全文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此次发表之研究目的在评估术前使用免疫治疗cemiplimab对于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何。 研究的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单臂的第二期临床试验,研究收录了可以切除肝细胞癌(第1b、2和3b期)且年龄在18岁或以上的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体能状态良好且肝功能正常。入组的患者术前接受两个疗程的cemiplimab(每3周给予350mg),随后进行手术切除,切除术后继续接受8个疗程的 cemiplimab(每3周给予350mg)。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病理检查中出现明显肿瘤坏死的比例(定义为切除肿瘤坏死>70%)。次要研究终点包括肝脏肿瘤手术的延迟、总体有反应的患者比例、CD8阳性的T细胞密度变化和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对于所有接

手术前使用免疫治疗cemiplimab 增加肝癌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 Read More »

2022112816

陈骏逸医师告诉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药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

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 这是歌王陈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十年》的歌词,相信许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 我们经常以十作为一个轮回的数字,因此俗话常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以十年作为一个轮回。 十也常作为一个阶段的总结,所以我们常听人说:「十年有成」,就是这个意思。 新创事业已经成立十年了,为了表示祝贺,我们常常套用一句世俗的赞美语:「十年有成。」医学上的新进展,让陈医师带领大家来个10年的回顾,来鉴古知今。乳腺癌这10年来有许多新药物进入临床实务,丰富了乳腺癌的治疗,也带给乳腺癌治疗成绩的大步进展,更让许多乳腺癌患者受惠于这些新的药物。 2021年,美国大约有28.4万个乳腺癌新发个案和近5万个导管原位癌(DCIS)的新发病例,同时,也2021年大约有 4.4万例患者因乳腺癌而死亡。 总括来说,美国FDA在这10年来分别针对乳腺癌核准了30 项新的治疗方案。其中26项是针对晚期乳腺癌,4项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而在这30项方案中,23项获得了美国FDA常规的核准,7项获得美国FDA加速核准, 首先是针对荷尔蒙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型受体阴性乳腺癌部分进行这10年来的回顾,这类分子亚型是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癌亚型,大约占60%~70%。近几年,随着各项荷尔蒙plus 标靶的治疗之临床研究数据陆续的公布,这类患者的治疗模式逐步由单一荷尔蒙治疗转向荷尔蒙plus 标靶的治疗为第一线治疗,也就是CDK4/6抑制剂加上传统荷尔蒙治疗治疗已经成为荷尔蒙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型受体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第一线、与第二线治疗新的标准,包括palbociclib、ribociclib与abemaciclib。而PIK3CA标靶药物alpelisib在具备有PIK3CA 基因突变的荷尔蒙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型受体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第二线及其以后的治疗,可以改善了此部分的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也成为第一个被FDA核准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磷酸肌醇 3-激酶 (PI3K) 的抑制剂。 2015年,CDK4/6标靶药物palbociclib藉由开创性临床试验PALOMA-1 的研究中,palbociclib合并letrozole相效于letrozole单药而言,CDK4/6标靶药物的

陈骏逸医师告诉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药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 Read More »

2022112303 1

乳腺癌女性应该如何保护自我的生殖系统功能?

乳腺癌为我国妇女发生率第1位之癌症,乳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约为每十万名妇女188-194人。 依据卫生福利部死因统计及国民健康署癌症登记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标准化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69.1及12.0(每十万人口),每年有逾万位妇女罹患乳腺癌,逾2,000名妇女死于乳腺癌,相当于每天约31位妇女被诊断罹患乳腺癌、6位妇女因乳腺癌而失去宝贵性命。 欧美国家约有25%的乳腺癌女性患者为停经前,约7%的乳腺癌发生在40岁以下。在我国发病高峰约在45-69岁之间,较欧美国家提早了10~15年,且大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乳腺癌时处于停经前状态。 有相当一部分乳腺癌女性仍然有生育的需求与期许,对于这部分患者,应该特别关注乳腺癌治疗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乳腺癌医疗团队也应该最大限度满足其生育需求。 乳腺癌化疗方案存在有高度的生殖系统毒性 为了达到较长的生存期,大多数年轻乳腺癌患者会以细胞杀毒性化疗药物为基础的方案作为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女性生殖系统当中,卵巢对于化疗药物最敏感,完整的化疗疗程会造成卵巢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数年轻乳腺癌患者出现卵巢早衰。 化疗药物之所以会损害卵巢的功能,是因为化疗会影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使得卵巢内的各级卵泡数目均因此减少,其中以初级和次级卵泡的数量减少尤为明显,甚至出现无卵泡的卵巢,所以化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卵巢的卵泡储备功能。此外,卵巢间质也会因化疗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坏死,对卵巢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乳腺癌女性应该如何保护自我的生殖系统功能?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