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 (简)

2024111403 1

树突细胞-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细胞 (DC-CIK) 免疫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

台湾高禾医院血液肿瘤科 陈骏逸医师   尽管过去许多研究指出使用树突状细胞(DC,dendritic cell)和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细胞(CIK。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治疗胰腺癌呈现出有希望的结果,但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且缺乏足够的实证医学上的证据。一项系统性回顾与分析研究,进对了 21 项临床试验果关于(DC-CIK) 免疫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荟萃分析,希望藉此以实证医学上的角度,更好地去严谨地评估DC-CIK免疫细胞在临床实务上去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   该系统性回顾与分析研究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NKI和WANFANG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出关于DC-CIK 免疫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试验。然后使用 RevMan 5.3 和 Stata 12.0 对研究数据进行荟萃分析。   该系统性回顾与分析的研究结果如下: 共收录了21项篇临床试验研究,共有1549名患者。与传统胰腺癌的治疗相比,DC-CIK 免疫细胞治疗改善胰腺癌的疗效,并且提高了肿瘤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总体存活率等临床指标。此外,DC-CIK 免疫细胞治疗也降低了疾病失控率以及死亡率、CD8+、CD4+CD25+CD127T淋巴细胞和介白素-4。此外,DC-CIK 免疫细胞治疗之副作用发生率也较传统胰腺癌的治疗为低(22%)。  

树突细胞-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细胞 (DC-CIK) 免疫细胞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效果 Read More »

20241114C 1

从展望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未来 看CIK细胞治疗何去何从

高禾医院血液肿瘤科 陈骏逸医师   癌症免疫治疗是藉由活化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消除癌细胞。   但癌细胞会产生抑制蛋白来减轻免疫反应并逃避免疫监视。免疫疗法药物具有阻断这些蛋白质的能力,从而促进免疫系统有效识别和消除癌细胞。肿瘤免疫疗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其能够利用免疫系统的巨大潜力来摧毁癌细胞。与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等不加区别地伤害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传统癌症治疗不同,免疫疗法选择性地针对癌细胞,并使正常细胞免受伤害。因此,这癌症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癌症患者更有效、毒性更小的治疗方式。在过去的十年中,许多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重点都在强调了适应性和先天免疫系统在胰腺癌免疫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虽然免疫治疗中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彻底改变了部分癌症的治疗,但它们在胰腺癌中的疗效仍然受到胰腺癌本身特殊的免疫抑制和难以突破的胰腺癌的肿瘤免疫微环境之限制。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胰腺癌中的临床效益很大程度上仅能够受惠于具有 dMMR、MSI-H 和 TMB 升高的一小部分胰腺癌患者。   而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对免疫治疗缺乏反应的根本原因仍然难以捉摸。目前的看法,单一机制的免疫疗法不足以对抗胰腺癌,但透过合理的免疫疗法的组合,可以优化现有针对胰腺癌的治疗策略,相信可以为胰腺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最近的生物技术进步导致了直接或间接针对胰腺癌致癌基因 KRAS 有前途的新导向疗法出现,包括KRAS小分子抑制剂、针对 KRAS 突变的工程化 TCR之T 细胞和个人化 mRNA 疫苗,已有部分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

从展望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未来 看CIK细胞治疗何去何从 Read More »

2023101203 1

前列腺癌药物PARP抑制剂Olaparib(奥拉帕利)台湾健保给付规定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前列腺癌药物PARP抑制剂Olaparib(奥拉帕利)台湾健保给付规定 自2023年11月1日生效 治疗去势療法无效的转移性摄护腺癌 (mCRPC): (1)用于具germline或 somatic BRCA 1/2致病性或疑似致病性突变,且先前接受过新荷尔蒙药物(novel hormonal agents)治療后惡化之成人病人。 (2)经事前审查核准后使用,每3个月需再次申请。

前列腺癌药物PARP抑制剂Olaparib(奥拉帕利)台湾健保给付规定 Read More »

2023100604 1

癌症基因检测 液体活检的现况与未来展望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液态切片)是一个相当新的癌症治疗检测技术,所谓的液态切片,就是透过抽血等方式来收集生物体液(包括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再用先进的技术分析病患体内的癌症基因。 目前抽血是最成熟的技术,     自 从1800 年代中后期,发现 Bence Jones 蛋白以及随后在 20 世纪 70 年代鉴定出癌胚抗原(CEA)和甲种胎儿蛋白(AFP)以来,已经证明生物体液的分析对于癌症的诊断和后续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癌症相关的蛋白质仍然是最常见的癌症生物标记物,但其他分子和结构,例如:血液中有游离DNA(Circulating Cell Free DNA/cfDNA)、微小RNA(microRNA)、信使RNA(mRNA)以及非编码长RNA和小RNA、 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细胞DNA(ctDNA)、 tumor-educated platelets( TEP,指的是与肿瘤相互作用的血小板)、 和胞外体(Exosome)已经成为极有潜力的癌症生物标记。 与传统组织的切片一样,这些新的标记提供了有关癌细胞的重要分子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表现谱。 因此,在过去 13 年中,我们将它们称为液态切片。

癌症基因检测 液体活检的现况与未来展望 Read More »

2023091302 1

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公布胰腺癌2023年诊治最新共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强烈建议戒烟、限酒、减重至正常水平,藉以降低胰腺癌发病的风险 有胰腺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个体应接受遗传性癌症咨询,并考虑进行传性癌症基因检测; 胰腺癌高风险的个体之癌症筛查应在专业医疗中心进行,通常自50岁(或比亲属最年轻患病个体早10年)开始筛检,以期早期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首选筛查监测的方式,每年进行腹部超音波内镜检查(EUS)/胰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大约3/4的胰腺癌发生在胰头,17%-26%发生在胰体和胰尾。胰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胰头肿瘤)、腹痛、体重减轻、脂肪泻以及新发糖尿病或恶化;有时可见十二指肠的阻塞。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胰腺癌之目的:评估肿瘤位置和大小;胰周围静脉和动脉受侵犯的情况;局部区域淋巴扩散的程度和是否有远程转移及其范围(肝脏、淋巴结、腹膜和肺)。 当怀疑为胰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应为多期(包括晚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对比增强性的胸腹部和骨盆腔计算机断层; 若因胰头肿瘤阻塞出现黄疸,应在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前进行影像学的检查 应在开始治疗前4周进行影像学检查 当计算机断层检查可及或无法说明诊断或显示胰腺囊性病变时,可以选则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 建议采用专用成像方案(dedicated imAG(AG (nab-paclitaxel+ gemcitabine)ing protocols)(;针对影像学结果的综合分析应纳入标准化报告模板中; 不建议使用正子摄影PET-CT来诊断胰腺癌原发肿瘤,但可使用PET-CT对局部胰腺癌进行分期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当影像学可疑或CA 19-9升高) 建议在手术前进行肝脏核磁共振(MRI)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小肝转移灶 应在化疗开始之前获得胰腺癌的细胞学或活检证据,且最好是藉由EUS检查下获得 所有局部胰腺癌都应在多学科肿瘤委员会(MDTB)的讨论及指导下接受胰腺的影像学检查、手术。    

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公布胰腺癌2023年诊治最新共识 Read More »

2023082902 1

MSS/p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迄今重要的进展整理

中文所称的微卫星稳定者(MSS)与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之转移性结直肠癌,过去认为是癌症免疫治疗的禁区。   人类错配修复基因(MMR基因)经过转录翻译后,可以制造出相应的错配修复蛋白,如果任一MMR蛋白表达缺失,会进而造成细胞的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则对DNA复制过程中的碱基错配丧失修复功能,而造成堆积,终究导致微卫星状态不稳定(MSI)的发生,约15% 的结直肠癌是经由MSI途径引发的。   MSI分为高度不稳定(MSI-H)、低度不稳定(MSI-L)和稳定(MS-S);而MMR分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和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dMMR等同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pMMR则等同于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或微卫星稳定(MSS)。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许多转移性癌症患者的重要选择,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特殊癌症患者,可以作为治疗MSI-H/dMMR的实体癌症的第二线或第二线以后的治疗。而美国FDA已经核准癌症免疫治疗中的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的 pembrolizumab可以作为治疗MSI-H/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以及第二线或第二线以后的治疗。   然而,MSI-H/dMMR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占比,大约只有5%;而大多数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都属于微卫星稳定型(MSS)或是pMMR,其对于单一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之治疗反应很不好。这主要是归因于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先天上就有原发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抗药机制,包括有其体内CD8+ T细胞对免疫原性的识别性较低、抗原呈递机制有缺陷、固有免疫抑制致癌的通路本来就是过度表达,以及肿瘤微环境中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等。   MSS或是pMMR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通常被归类为对免疫治疗反应冷淡的“冷肿瘤”,目前针对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会采用“联合治疗的策略”,来提高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在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患者中的疗效。希望能够藉由“联合治疗的策略”将“冷肿瘤”转化为对免疫治疗反应热烈的“热肿瘤”,或是透过过鉴别出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天选之人”,具备有对于免疫疗法获益的潜在分子生物标记物,而能够藉此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要如何将“免疫冷

MSS/p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迄今重要的进展整理 Read More »

2023082404 1

世界级专家建议 如何进行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

欧洲肿瘤医学学会(英文缩写是ESMO,是欧洲一个研究肿瘤学有关的专业组织。欧洲肿瘤医学学会成立于1975年,截至2021年,该组织会员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25000多名肿瘤学专业研究人员。 2022年7月6日,《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医学期刊上欧洲肿瘤医学学会的精准医学工作小组发表了关于癌症患者使用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的新建议,精准医学工作小组的专家强调了在检测前、阅读报告然后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处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和重要的建议,并支持ctDNA可以作为晚期癌症患者基因分型和治疗选择操考的标准。此外,在新的建议当中,还就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在未来的其他可能应用的场景提供了一些见解,例如癌症筛检,微量残存疾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简称MRD)的评估与监测和用于治疗反应的早期评估,但这些见解仍然缺乏实用性的证据。 液态切片(液体活检)是一个广泛性的概念,包括对于ctDNA、CTC(也就是循环肿瘤细胞)与外泌体等,其中以ctDNA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这主要归因于其具有微小的创伤性,且具有随时间推移可以重复取样的特色。ctDNA的释放被认为与肿瘤生长之间成正比,生长最快速的癌细胞分支会比较容易在血浆中脱落出的DNA量也最多。目前有多种检测、提取和量化ctDNA的技术和模式可供使用,深入了解实验室开发或商业化ctDNA检测分析的临床有效性及实用性,对于解决特定的临床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ctDNA是肿瘤细胞死亡、凋亡或坏死后释放到血液循换中的癌细胞DNA,是cfDNA的一部分。正常cfDNA的片段大小大约是在166bp,而ctDNA的片段则较短,大约为143~145bp左右。其次,血浆ctDNA的半衰期较短(通常小于2个小时),主要是由肝脏和肾脏清除代谢。 ctDNA目前具有多种潜在的临床应用,包括癌症筛检、早期疾病表征、局部治疗(例如手术切除肿瘤)后MRD检测和癌症复发的分子医学上监测;晚期癌症则可以依据其基因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癌症治疗效果的更早期评估、癌症治疗反应监测和癌症治疗抗药机制的识别。 尽管理论上ctDNA的基因检测,应该可以比传统的肿瘤组织的基因检测提供更多关于肿瘤空间和时间异质性的重要信息,但在常规临床实务上的使用需要仔细注意分析前的检体处理和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

世界级专家建议 如何进行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 Read More »

022 2

如何分期和风险评估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的建议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ESMO对于分期和风险评估的临床实务建议

如何分期和风险评估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的建议 Read More »

020 1 1

如何诊断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的建议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识别出具有可治疗目标的致癌驱动因子的非小细胞肺癌亚型,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驱动因子主要存在于肺腺癌当中。 确实是有必要证明特定的分子基因的改变,方可采用适当的靶向治疗来定制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中临床相关的 EGFR 基因突变,包括了:外显子 18-21 中的取代、缺失和插入,这些突变激活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并可且赋予其对可用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或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或抗药性。 最常见的的 EGFR 基因突变是外显子 21 出现L858R 替换和,以及外显子 19 缺失性突变,如此赋予第一代至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的敏感性。建议即使在临床资源或材料有限时,至少应对是否有这些常见的ERGFR基因突变进行评估。

如何诊断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的建议 Read More »

018 1 1

如何治疗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建议的整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关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所有具有敏感性EGFR 突变的患者,第一线都应接受EGFR靶向治疗,而且不论临床参数包括: 体能状态、性别、烟草暴露、组织学。 osimertinib是常见EGFR 突变(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 L858R)患者的首选第一线治疗上的优质选择,尤其是脑部转移患者。 Erlotinib, gefitinib, afatinib与 dacomitinib是其他EGFR 突变的患者的第一线单药治疗选择 另一个一线选择是gefitinib联合化疗(卡铂-pemtrexed)。 EGFR靶向治疗联合抗血管新生治疗是另外EGFR 突变的患者第一线治疗选择。 考虑到毒性、增加额外治疗的成本增加和患者的不便, EGFR靶向治疗单药 仍然是标准的EGFR 突变患者的第一线标准治疗。 afatinib或osimertinib是具有不常见、非外显子 20 的插入、致敏性 EGFR 突变患者的推荐治疗选择。 具有中度的放射学进展、但却是持续有临床获益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 EGFR 靶向药物。 在对一线第一代或第二代 EGFR靶向治疗产生抗药性后,应该透过血浆 cfDNA 和/或肿瘤再切片的组织检测,看看患者是否存在有 EGFR 外显子 20 的T790M 突变。 具有抗药基因T790M 阳性的肺癌患者,应接受osimertinib 作为二线治疗。 应对osimertinib产生抗药性的患者提供透过 NGS 进行的基因组分析。 含铂类双药物化疗是osimertinib治疗后病情又恶化的患者的治疗选项。 也可鼓励参加临床试验,特别是如果有确定了可靶向的抗药机制。 对于 EGFR靶向治疗 失败、体能状况加、且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太平洋紫杉醇-卡铂-atezolizumab-bevacizumab 四药物联合治疗可被视为一种治疗选择。 只有在 EGFR靶向治疗和化疗治疗出现抗药后,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才可被视为一种治疗选择。 ALK基因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

如何治疗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建议的整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