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RK(简)

2023091302 1

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公布胰腺癌2023年诊治最新共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强烈建议戒烟、限酒、减重至正常水平,藉以降低胰腺癌发病的风险 有胰腺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个体应接受遗传性癌症咨询,并考虑进行传性癌症基因检测; 胰腺癌高风险的个体之癌症筛查应在专业医疗中心进行,通常自50岁(或比亲属最年轻患病个体早10年)开始筛检,以期早期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首选筛查监测的方式,每年进行腹部超音波内镜检查(EUS)/胰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大约3/4的胰腺癌发生在胰头,17%-26%发生在胰体和胰尾。胰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胰头肿瘤)、腹痛、体重减轻、脂肪泻以及新发糖尿病或恶化;有时可见十二指肠的阻塞。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胰腺癌之目的:评估肿瘤位置和大小;胰周围静脉和动脉受侵犯的情况;局部区域淋巴扩散的程度和是否有远程转移及其范围(肝脏、淋巴结、腹膜和肺)。 当怀疑为胰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应为多期(包括晚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对比增强性的胸腹部和骨盆腔计算机断层; 若因胰头肿瘤阻塞出现黄疸,应在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前进行影像学的检查 应在开始治疗前4周进行影像学检查 当计算机断层检查可及或无法说明诊断或显示胰腺囊性病变时,可以选则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 建议采用专用成像方案(dedicated imAG(AG (nab-paclitaxel+ gemcitabine)ing protocols)(;针对影像学结果的综合分析应纳入标准化报告模板中; 不建议使用正子摄影PET-CT来诊断胰腺癌原发肿瘤,但可使用PET-CT对局部胰腺癌进行分期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当影像学可疑或CA 19-9升高) 建议在手术前进行肝脏核磁共振(MRI)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小肝转移灶 应在化疗开始之前获得胰腺癌的细胞学或活检证据,且最好是藉由EUS检查下获得 所有局部胰腺癌都应在多学科肿瘤委员会(MDTB)的讨论及指导下接受胰腺的影像学检查、手术。    

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公布胰腺癌2023年诊治最新共识 Read More »

022 2

如何分期和风险评估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的建议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ESMO对于分期和风险评估的临床实务建议

如何分期和风险评估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的建议 Read More »

020 1 1

如何诊断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的建议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识别出具有可治疗目标的致癌驱动因子的非小细胞肺癌亚型,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驱动因子主要存在于肺腺癌当中。 确实是有必要证明特定的分子基因的改变,方可采用适当的靶向治疗来定制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中临床相关的 EGFR 基因突变,包括了:外显子 18-21 中的取代、缺失和插入,这些突变激活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并可且赋予其对可用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或其他药物的敏感性或抗药性。 最常见的的 EGFR 基因突变是外显子 21 出现L858R 替换和,以及外显子 19 缺失性突变,如此赋予第一代至第三代EGFR标靶药物的敏感性。建议即使在临床资源或材料有限时,至少应对是否有这些常见的ERGFR基因突变进行评估。

如何诊断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的建议 Read More »

018 1 1

如何治疗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建议的整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关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所有具有敏感性EGFR 突变的患者,第一线都应接受EGFR靶向治疗,而且不论临床参数包括: 体能状态、性别、烟草暴露、组织学。 osimertinib是常见EGFR 突变(外显子 19 缺失或外显子 21 L858R)患者的首选第一线治疗上的优质选择,尤其是脑部转移患者。 Erlotinib, gefitinib, afatinib与 dacomitinib是其他EGFR 突变的患者的第一线单药治疗选择 另一个一线选择是gefitinib联合化疗(卡铂-pemtrexed)。 EGFR靶向治疗联合抗血管新生治疗是另外EGFR 突变的患者第一线治疗选择。 考虑到毒性、增加额外治疗的成本增加和患者的不便, EGFR靶向治疗单药 仍然是标准的EGFR 突变患者的第一线标准治疗。 afatinib或osimertinib是具有不常见、非外显子 20 的插入、致敏性 EGFR 突变患者的推荐治疗选择。 具有中度的放射学进展、但却是持续有临床获益的患者可以继续使用 EGFR 靶向药物。 在对一线第一代或第二代 EGFR靶向治疗产生抗药性后,应该透过血浆 cfDNA 和/或肿瘤再切片的组织检测,看看患者是否存在有 EGFR 外显子 20 的T790M 突变。 具有抗药基因T790M 阳性的肺癌患者,应接受osimertinib 作为二线治疗。 应对osimertinib产生抗药性的患者提供透过 NGS 进行的基因组分析。 含铂类双药物化疗是osimertinib治疗后病情又恶化的患者的治疗选项。 也可鼓励参加临床试验,特别是如果有确定了可靶向的抗药机制。 对于 EGFR靶向治疗 失败、体能状况加、且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太平洋紫杉醇-卡铂-atezolizumab-bevacizumab 四药物联合治疗可被视为一种治疗选择。 只有在 EGFR靶向治疗和化疗治疗出现抗药后,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才可被视为一种治疗选择。 ALK基因重排的非小细胞肺癌

如何治疗致癌基因依赖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ESMO临床实务建议的整理 Read More »

狀況不佳的肝癌患者治療大突破:中藥淫羊藿甙延長壽命達標

卫教文章

卫教文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