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简)

2023091302 1

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公布胰腺癌2023年诊治最新共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强烈建议戒烟、限酒、减重至正常水平,藉以降低胰腺癌发病的风险 有胰腺癌家族史的高风险个体应接受遗传性癌症咨询,并考虑进行传性癌症基因检测; 胰腺癌高风险的个体之癌症筛查应在专业医疗中心进行,通常自50岁(或比亲属最年轻患病个体早10年)开始筛检,以期早期发现胰腺癌; 胰腺癌首选筛查监测的方式,每年进行腹部超音波内镜检查(EUS)/胰腺核磁共振(MRI)检查。   大约3/4的胰腺癌发生在胰头,17%-26%发生在胰体和胰尾。胰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胰头肿瘤)、腹痛、体重减轻、脂肪泻以及新发糖尿病或恶化;有时可见十二指肠的阻塞。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胰腺癌之目的:评估肿瘤位置和大小;胰周围静脉和动脉受侵犯的情况;局部区域淋巴扩散的程度和是否有远程转移及其范围(肝脏、淋巴结、腹膜和肺)。 当怀疑为胰腺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应为多期(包括晚期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对比增强性的胸腹部和骨盆腔计算机断层; 若因胰头肿瘤阻塞出现黄疸,应在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前进行影像学的检查 应在开始治疗前4周进行影像学检查 当计算机断层检查可及或无法说明诊断或显示胰腺囊性病变时,可以选则腹部核磁共振(MRI)检查; 建议采用专用成像方案(dedicated imAG(AG (nab-paclitaxel+ gemcitabine)ing protocols)(;针对影像学结果的综合分析应纳入标准化报告模板中; 不建议使用正子摄影PET-CT来诊断胰腺癌原发肿瘤,但可使用PET-CT对局部胰腺癌进行分期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当影像学可疑或CA 19-9升高) 建议在手术前进行肝脏核磁共振(MRI)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小肝转移灶 应在化疗开始之前获得胰腺癌的细胞学或活检证据,且最好是藉由EUS检查下获得 所有局部胰腺癌都应在多学科肿瘤委员会(MDTB)的讨论及指导下接受胰腺的影像学检查、手术。    

欧洲内科肿瘤学会(ESMO)公布胰腺癌2023年诊治最新共识 Read More »

20220507 6

使用维生素C 来对抗转移性结直肠癌EGFR靶向治疗的耐药性

为了找到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的最佳治疗策略,医学界做了许多努力。 具体而言,在 RAS、BRAF基因属于野生型和 MSS(微卫星状态稳定)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化疗 (5-FU、irinotecan、oxall[latin)、血管内皮生长子 (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 和多激酶的靶向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转移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事实上,EGFR靶向治疗被发现可以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总体生存率提高 10-20% 。然而,耐药性 随着 KRAS 和 BRAF 突变的出现,这种靶向治疗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耐药性,分别是因为影响细胞讯号通路和肿瘤微环境的内在和外在机制所驱动。 对EGFR靶向治疗之所以发生耐药性的内在机制:包括经由基因组改变和蛋白质磷酸化激活去影响 RAS/RAF/MEK/ERK 和 PI3K/AKT/mTOR 讯号通路。 此外,因为ERBB2/MET 的基因扩增和异常 IGF-1R 的活化也会刺激 EGFR 讯号通路的补偿性反馈回路信号传导。 此外,上皮-间充质的转化、糖酵解、脂质合成、脂肪酸氧化和维生素缺乏也是导致EGFR靶向治疗药之所以发生耐药性的因素。 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也对EGFR靶向治疗药之所以发生耐药性方面发挥作用。 这包括降低了发挥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杀性的自然杀手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障碍,以及让作用型的T 细胞密度降低和压抑免疫作用的PD-L1 蛋白表达增加,这些都是有助于癌细道存活的。而导致EGFR靶向治疗药之所以发生耐药性的其他因素是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分泌了激活 RAS 或 MET 讯号通路,且促有丝分裂的生长因子释放,以及异常的癌症血管生成。 导致EGFR靶向治疗药之所以发生耐药性的另一个方面是由于经治疗下所存活癌细胞的异质耐药群体的出现引起的(即虽是EGFR药物敏感的 RAS/BRAF 野生型细胞,但它们没有被抗 EGFR 靶向治疗消除)。 口服维生素C后的组织和血浆浓度,会受到人体严格地控制。 通常,体内维生素C的体内总体含量度在 300 毫克到约 2 克之间。维生素C的血浆浓度受到严格控制,一般不超过100μM。 粗略地说,在 30-180 毫克/天的适度维生素C的摄取量下,大约70-90% 的维生素C会被体内吸收。 然而,当口服维生素C剂量超过 1 克/天时,人体的吸收会减少到不足50%,并且吸收后的抗坏血酸

使用维生素C 来对抗转移性结直肠癌EGFR靶向治疗的耐药性 Read More »

—Pngtree—low polygon football player sport 6498319

4期胰腺癌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精准治疗疗效佳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于2022年报告了1例罕见的携带FGFR2基因融合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精准出击,使用FGFR标靶药物erdafintib治疗反应佳。基准医疗名白判断出FGFR基因突变在该名患者所引起的肿瘤生物学变异,以及如何在其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协助其探索出更适合的治疗。 同时该病例成功之经验,也告知了年轻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有药物可靶向的基因突变,如:基因出现融合异常,以期更早启动恰当的治疗,特别是KRAS基因为野生型的,而90%的胰腺导管腺癌都会发生KRAS基因的突变。 研究证实常见的胰腺癌,也就是导管腺癌期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适应性讯号可以促进肿瘤的增殖和生存,特别是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F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讯号传递,如此会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且FGF的讯号传递如果过度启动会协助癌病的恶化。 FGFRs(FGF recept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是具有酪氨酸激酶受体作用的一种跨膜蛋白,参与多种的细胞过程,其遗传学的改变会产生致癌的信号,直接刺激癌细胞生长,有助于形成新的血管供养肿瘤,促进肿瘤对抗癌药物的抗药。 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出现重排产生了融合基因,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中的FGFR2则会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见于多种癌症类型。 而FGFR2出现基因的融合在肝内胆管癌发生率最高,约为10%-16%,FGFR2突变也可于胆囊癌、乳癌、甲状腺癌和摄护腺癌出现,只是发生率较低。而大约有5%的胰盎癌具有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其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融合更为罕见。而目前有FGFR的标靶药物:FGFR1-4小分子抑制剂erdafitinb,目前可以用于化疗后进展的FGFR2或FGFR3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以及FGFR1-3小分子抑制剂pemigatinib,用于FGFR2融合或重排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胆管癌。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于2022年的病例报告如下: 28岁男

4期胰腺癌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精准治疗疗效佳 Read More »

—Pngtree—new crown vaccination 7213217 1

接种 COVID-19 疫苗后 恶性肿瘤竟然自发性地缩小

文: 陈骏逸医师 针对 COVID-19 的疫苗接种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包括癌症患者)至关重要。 全身反应原性是对疫苗的先天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在接种基于 RNA 的 COVID-19 疫苗后,高达 69% 的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强烈的免疫炎症反应和治疗癌症的新策略依赖于操纵宿主免疫系统后,肿瘤就会消退。   2022年发表于J. Immunotherapy Cancer (IF 12.469)医学期刊上的一份病例报告,有一名患者,在接种 mRNA-1273 COVID-19 疫苗后出现第 3 级全身免疫反应性后,其原本体内的转移性唾液腺肌上皮癌竟然出现了自发性消退。  

接种 COVID-19 疫苗后 恶性肿瘤竟然自发性地缩小 Read More »

—Pngtree—idea ideas creative share hands 4897174 1

对于爱玩捉迷藏的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 基因检测协助治疗的案例解析

对于爱玩捉迷藏的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 基因检测协助治疗的案例解析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爱玩捉迷藏的顽童癌症。 而且是玩捉迷藏的高手,让医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找不到癌症的起源处。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医学上简称CUP)定义为经活体切片证实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全面性评估,但仍然没有确定的原发位置的癌症。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当转移癌症出现,但是原发位置不明的癌,就称之为”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症”, 这种癌症像极了爱玩捉迷藏的顽童,似乎身上到处都有其踪迹,但却不知道癌症的起源位置躲在哪里。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是一种罕见且难搞的癌症。   尽管由于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的定义有所不同,确切的发病率未知,但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症是一种异质性高的癌症,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大约占所有癌症的3-5%。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7年有33,770例之原发位置不明的癌症病例被诊断出来。   随着诊断及确定恶性肿瘤的主要发源部位的医疗能力的改善,预计这一比例会减少,

对于爱玩捉迷藏的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 基因检测协助治疗的案例解析 Read More »

2022120506 1

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 使用BRAF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案例之处置

2018 年时候,一名 30 岁的男性因左侧结肠肿瘤阻塞和广泛的腹膜癌病就诊。   进行姑息性肠肿瘤切除,确诊为乙状结肠的肠粘液性腺癌,pT3 pN2a (5/6) pM1c (PER)。对原发性肠道肿瘤组织进行的肿瘤的基因检测分析,使用FoundationOne CDx平台来确定:属于微卫星稳定性、每兆碱基有 8 个突变 (muts/Mb) 的肿瘤突变负荷 (TMB)、BRAF V600E(变异等位基因频率 [VAF]:16%)、TP53 R282W (VAF:21%),以及低水平的 GATA6 扩增(拷贝数变异 (CNV 7));   根据患者当前为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开始进行第一线化疗使用 FOLFOXIRI(氟尿嘧啶、亚叶酸、oxaliplatin和irinotecan)。由于肠系膜上有静脉血栓形成,未给予bevacizumab(抗血管新生靶向药物)。且因为肠梗阻、肠炎和全身发炎反应的症状而需要减低化疗剂量。   在一线化疗期间,肿瘤指数CA19-9 水平从最初的 261 飙升至 3,706 kU/L。在FOLFOXIRI四个疗程后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证实疾病恶有化,转移性新发的播散性肝转移和进行性的腹膜癌病。   第二线治疗方案改为cetuximab、encorafenib 和 binimetinib 的三靶向药物组合,类似于 III 期试验BEACON的处方。治疗后,肿瘤相关症状出现短暂的缓解和整体体能状态改善。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包括 2 级皮肤毒性、2 级腹泻、1 级发烧和 2 级贫血。治疗六周后,CA 19-9 水平降至有史以来最低点- 411 kU/L。二线治疗 8 周后进行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证实治疗反应有变好也有变坏。计算机断层扫描仅 2 周后,CA 19-9 又再次上升至 3,527 kU/L,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显示播散性癌病,且较2周前更为恶化。   于是从肝脏病变处取了新鲜的肿瘤组织切片,并将治疗改为第三线方案 FOLFOX+ bevacizumab(抗血管新生靶向药物。FoundationOne CDx基因检测分析显示 TMB 为 8 muts/Mb,BRAF V600E(VAF:42%,原来是21%)和 TP53 R282W(VAF:38%),以及 MET 基因呈现高度的扩增(拷贝数变异 31)(,且免疫组织化

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 使用BRAF靶向药物产生耐药性案例之处置 Read More »

—Pngtree—vitamin c juice vector 5411156 1

3期临床试验结果 看高剂量维生素C在癌症治疗的角色

这是一项名为” VITALITY”的临床试验,该试验结果发表于2022年医学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该试验比较了于晚期大肠直肠癌患者,第一线使用标准化疗FOLFOX与标准标靶贝伐单抗(癌思停) 的治疗,或是第一线使用标准化疗FOLFOX与标准标贝伐单抗(癌思停)加上高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疗效差异,以及加上高剂量维生素C治疗的药物安全性。   名为” VITALITY”的临床试验是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间进行,收录组织学证实的晚期大肠直肠癌患者共计442名,具有正常的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状态,且先前未接受过转移性的大肠直肠癌治疗,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标准化疗FOLFOX与标准标靶贝伐单抗(癌思停) 的治疗)和实验组(高剂量维生素C(1.5 g/kg/日,一次静脉注射3小时,于每个疗程第1、2、3天注射+FOLFOX/贝伐单抗)。   试验结果如下:

3期临床试验结果 看高剂量维生素C在癌症治疗的角色 Read More »

—Pngtree—men s characters 4610826 1

Trastuzumab deruxtecan成功治疗HER2基因扩增的转移性腮腺癌

在 HER2 致癌基因有过度表达或扩增的唾液腺癌之特定病例,已被证明是有靶向药物可治疗的HER2 基因突变之案例。 T-DXd(Enhertu,DS-8201,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 )是一种新型抗体化疗复合体药物(简称ADC),其是已以靶向药物贺癌平(trastuzumab)与化疗药物deruxtecan(一种以拓扑异构酶第一型作为抑制的化疗药物)相结合之ADC,最近证明了T-DXd在HER2 过度表达乳腺癌,当贺癌平治疗失败后,T-DXd可以作为其后之药物的选择。 T-DXd在HER2 过度表达乳腺癌中的充满潜力的治疗结果,表明了T-DXd可能可以用于其他HER2 基因有过度表达或扩增的的癌肿,包括唾液腺癌、胆道癌、胃癌、肺癌等,后两者中已经取得美国FDA适应症,相关信息请见: https://mycancerfree.com/hot-3/enhertu-ds8201-t-2022-10-23/及https://mycancerfree.com/case/retdxd-gc-t-2022-08-02/ 于2022年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中报告了一名 67 岁男性 HER2 呈现阳性的转移性腮腺癌,在腮腺切除术和术后之顺铂为基础的放化疗的辅助治疗,疾病复发后历经neratinib和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T-DM1)后,疾病仍然恶化。改用T-DXd治疗他的恶性肿瘤,竟出现完全缓解消失,且这种反应持续了已经有7 个月。所以T-DXd似乎是 HER2 阳性唾液腺癌患者的一种耐受性良好的治疗选择,尤其在 ado-trastuzumab emtansine 和 HER2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T-DXd仍然显示出抗肿瘤的活性。 详细病史如下: 一名 67 岁的白人男性出现左侧耳朵不适和颜面麻痹。 磁振造影检查显示左侧腮腺存在有 3 cm的肿块,但无淋巴结肿大。进行了穿刺切片,病理报告显示唾液腺癌伴神经周围侵犯。于是他接受了腮腺切除术,结果是唾液腺癌,分期为T4aN0 S,尔后完成了 6 周的含有顺铂之术后辅助同步性放化疗。

Trastuzumab deruxtecan成功治疗HER2基因扩增的转移性腮腺癌 Read More »

2022102301

陈骏逸医师分享1位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复合治疗 成功挽回颓势

自从2010年免疫治疗突破了黑色素细胞癌的治疗困境后,科学家积极地试着将免疫治疗运用在其他的癌症,造就了近来癌症治疗继化学治疗及标靶治疗后,最重要的治疗突破,也逐渐应用于其他癌症,如肺癌,泌尿道癌,淋巴癌,头颈癌,肾脏癌,当然乳腺癌也不例外。 目前也有将免疫检查哨抑制剂运用于乳腺癌的研究。先前提过,因为T细胞能消灭癌细胞的先决条件是必须能够辨识出突变癌细胞抗原,换言之,越怪的癌细胞容易被归为异类(产生新抗原Neoantigen)。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被认为最有机会诱发免疫反应,也因此,目前转移性乳腺癌的免疫治疗药物只核准于三阴性乳腺癌。 这边分享一位HER-2阴性、贺尔蒙受体阳性之转移性乳腺癌,历经多线贺尔蒙治疗,包括CDK4/6抑制剂等以及多线化疗失败,生命垂危之年轻患者,使用使用免疫复合性治疗,成功挽回颓势的案例。如何让生命垂危之年轻乳腺癌,成功挽回颓势,以及其治疗的机转与思维将会于影片中一一介绍。 更多陈骏逸医师的癌症卫教影片请连接 https://mycancerfree.com/cn/videos-cn/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请连接陈骏逸医师 与你癌归于好https://mycancerfree.com/cn/home-cn/# 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陈骏逸医师分享1位乳腺癌患者使用免疫复合治疗 成功挽回颓势 Read More »

中医药治疗癌症的过去与现在

第1例再次使用Trastuzumab Deruxtecan 治疗HER2阳性胃癌患者有显着的效应

一名 67 岁男性患者被诊断为罹患为胃部的贲门癌合并伴有淋巴结和肝脏转移。 病况为无法手术,所以在开始药物治疗前对原发性胃肿瘤进行组织切片,病理结果显示为低分化腺癌,且免疫组织化学 (IHC; HercepTest, Dako, Denmark) 显示 HER2 阳性的胃癌。 第一线就开始给予化疗SOX (第 1 天oxaliplatin 100 mg/m2,第 1-14 天TS-1 80 mg/m2),搭配HER2标靶药物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的每 3 周一个疗程的治疗,作为第一线治疗。 在 6 个疗程后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检查显示疾病出现恶化。于是改用太平洋紫杉醇化疗加上抗血管新生的标靶ramcirumab(雷莫芦单抗)的治疗作为第二线治疗,此后又因病情变化改用化疗irinotecan作为三线治疗,但疾病仍在恶化。 于是于2017年8月开始使用抗体药物偶联物 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作为四线治疗。T-DXd的初始剂量为5.4 mg/kg,每3周给药一次。最佳疗效是部分肿瘤呈现缓解的反应,疾病控制时间为 5.6 个月。 随后,因骨质疏松导致骶骨骨折,给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第五线和六线的治疗。五线治疗后,无化疗的间隔时间为15.2个月。 他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期间出现吞咽困难,计算机断层扫描和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显示原发部位的肿瘤有进一步恶化的现象(图 1A、2A)。对原发性胃肿瘤进行了重新化验,分析显示 还是HER2 阳性的状况。接着于 2021 年 3 月再次使用 Trastuzumab Deruxtecan(Enhertu,DS-8201) 治疗作为第七线治疗。 在第一个疗程后,患者的病情就有明显的改善。治疗3 个疗程后,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肿瘤出现缩小的反应(图 1B)。治疗7个疗程后,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肿瘤出现更加缩小的反应(图 1C)。 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显示原发胃部位的肿瘤明显缩小(图 2B),患者目前正在接受 T-DXd 治疗,且控制良好。治疗期间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 该名患者也进行了基因检测(FoundationOne® CDx,Foundation Medicine,USA),并确定有如下列的基因改变:肿瘤突变负荷 18 Mut/Mb、ERBB2 扩增(拷贝数,3.71)、MYC 扩增

第1例再次使用Trastuzumab Deruxtecan 治疗HER2阳性胃癌患者有显着的效应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