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胺酸(简)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6710656 1

从肿瘤微环境的观点 看中医药可否于癌症治疗上一展长才?

肿瘤微环境(医学简称微TME)是指癌细胞存在的周围微环境,包括周围的血管、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源性炎性细胞、各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 肿瘤和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不断进行交互作用,癌细胞可以透过释放细胞信号分子影响肿瘤微环境,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诱导免疫耐受,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也可以影响癌细胞增长和发育。所以,肿瘤微环境的形成和动态变化经常会涉及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和多种信号通路。而这些变化颇为类似于中药对免疫系统中的多靶点调控和双向的调节。 而探讨中医药可否于癌症治疗上一展长才,似乎应该从中医药与抗癌治疗对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和如何影响肿瘤微环境着眼。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于2021年发表的一篇研究,便是从肿瘤微环境的调控角度,去探讨中医药如何与西医抗癌结合应用,于癌症治疗上一展长才。就让我们来一窥究竟。 当前癌症的治疗已经进入多专科整合的诊治,举凡诊断、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化学治疗、局部介入治疗等多种癌症治疗方法,依照患者的病况予以适当地组合和安排。 多专科整合治疗不是将多种癌症治疗方法的简单迭加而已,而是综合考虑患者病况和肿瘤生物学的特点,采用实证与精准医疗兼具,进行有计划、合理性的选择与安排。让病患可以最佳程度上地去延长存活期的同时,还提高患者的生活与生命质量。 多专科整合治疗中,要如何适切地将中医药治疗汇入其中,充分发挥1+1大于2的境界?研究数据证实,中药可以显著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减少抗药性,增强机体对抗肿瘤的作用,更可以显著改善癌因性疲惫、骨髓抑制等癌症治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药结合当前癌症的治疗,许多数据分析发现确实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降低抗药性。而近年来相当夯的CTLA-4、PD-1和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多种癌种的治疗得到重大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种通过恢复机体的免疫能力来对抗癌症的机制,与中医“扶正方能祛邪”或“补气治癌”的观念是如出一辙。然而,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从肿瘤微环境的观点 看中医药可否于癌症治疗上一展长才? Read More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5406733 1

中药可否帮助癌症化疗的疗效?从耐药机制方面着眼

目前虽然有标靶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相继投入癌症治疗领域,但我们不得不说,化疗仍然是目前大多数癌症可用的治疗方法中最常用的临床疗法之一,例如:乳癌、大肠癌、卵巢癌、胃癌等等。而耐药性是现今癌症化疗失败的机制中最具有挑战之一。2022年一篇刊载于国际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Oncology上的研究,从中药可否帮助癌症化疗疗效?从逆转多重耐药机制方面着眼中药在癌症化疗的作用。 癌症化疗后为何会产生多重耐药性(以下简称MDR)?其机制有哪些?中药如何克服? 1.细胞膜转运蛋白的异常 细胞膜转运蛋白异常是癌症化疗产生MDR最重要的机制之一。目前已知癌细胞的细胞膜上之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膜转运蛋白(简称ABC转运蛋白)的过度表达,会导致化疗药物在癌细胞中被排出,阻止化疗药物与其作用点的结合,从而诱导癌细胞出现MDR。目前已知P-糖蛋白(P-gp)、ABCB1、ABCG2和ABCC1是ABC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分。这些转运蛋白目前被认为是可以用作为逆转癌症MDR的药物靶点。   而中药中具有调节ABC转运蛋白机制,可能课以克服逆转MDR的中药有: 牛蒡子:可以抑制P-gp蛋白的表达,促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doxorubicin的敏感性。 β–榄香烯: β-榄香烯是从姜黄中所萃取的,体外实验发现其对肺癌和肝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β-榄香烯注射液可以逆转对于化疗药物”顺铂”有耐药性的肺癌A549/DDP细胞,使其恢复对化疗药物顺铂的敏感性,与β-榄香烯可以降低、逆转该肺癌细胞中P-gp蛋白的表达有关。 吴茱萸碱:是从一种中草药吴茱萸中所萃取的,吴茱萸碱可以透过抑制ABC转运蛋白中的ABCG2蛋白表达,来逆转人类大肠癌HCT-116/L-OHP细胞对于化疗药物”oxaliplatin”的耐药性。 片仔癀:也可以抑制ABC转运蛋白中的ABCG2蛋白表达,来逆转人类大肠癌HCT-8/5-FU细胞对于化疗药物”5-Fu”的耐药性。 钩藤生物碱:是钩藤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使过度表达ABCB1的人类肝癌细胞HepG2/ADM和人类乳癌细胞MCF-7/ADR对化疗药物于vincrinstrine、doxorubicin和太平洋紫杉醇重新敏感化。 熊果酸:是一种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合物,熊果酸是ABCC1蛋白的抑制剂,可以增加化疗药物在”顺铂”有耐

中药可否帮助癌症化疗的疗效?从耐药机制方面着眼 Read More »

—Pngtree—oral health teeth 5918542 1

中西医结合全方位照护癌症放射线治疗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炎

现今抗癌治疗中的放射线治疗,因为文化的差异,我们有时俗称为”电疗”。上班开会时可能会被老板”电”,这时我们也常用电这一个字,所以电疗在许多民众心目中,早已对它百般恐惧。 林先生是一个第3期鼻咽癌患者,因为鼻咽癌这一类肿瘤对于放射线治疗有相当高的敏感性,更因为解剖位置不易手术,所以接受放射线治疗合并化学治疗,希望达到最佳效果。刚开始病情确实有所进步,经过2周的治疗,林先生开始出现了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感;皮肤上最先出现红斑,局部瘙痒或烧灼感。逐渐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干燥、有糠皮样脱屑:而后开始有吞咽困难、体重减轻的情形。顿时林先生再次陷入低潮,而最后逃避了治疗,不久因病情延宕而长辞余人世。 像林先生的故事,或许正是你我周遭亲友的境遇。癌症的可怕,有一部分是因为针对癌症所给予的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例如乳癌手术切除所带来了影响体态美观,化学治疗所造成的掉发等。而放射线治疗的源起是居礼夫妇于20世纪初期,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后不久,就把镭应用于子宫颈癌等的肿瘤治疗。后来因为镭的产量有限,来源困难,防护处理复杂,易污染。近年来已趋淘汰,代之以放射性核素。现今的放射线治疗拜科技之赐,结合了直线加速器、计算机三度空间立体定位,已经远较过去的治疗模式准确了许多。纵使如此,因为肿瘤的周遭常包围着正常的组织,以及放射线射入病灶的过程中会历经一些组织,再加上放射线之所以能治疗恶性肿瘤,主要在于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对射线有不同的敏感性和不同的修复能力。人体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与构成该组织细胞的繁殖能力成正比;与其分化程度成反比,即繁殖能力越强,分化程度越低的组织对放射线越敏感。口腔肠胃道的粘摩上皮细胞、造血组织的游离干细胞、原始生精上皮中的精原细胞`发育中卵巢的颗粒细胞等繁殖能力强,对放射线的反应是极为敏感。

中西医结合全方位照护癌症放射线治疗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炎 Read More »

—Pngtree—young skinny boy vulnerable to 5342924 1

如何防治癌症恶病质 你需要有的观念

阿兹特克人的观念认为奇亚籽是超级食物,有多种的健康益处,内含丰富的omega-3脂肪酸、、alpha-亚麻酸(ALA) 、omega-6 脂肪酸、亚油酸 (LA)、维生素B、核黄素、叶酸、硫胺和烟碱酸,此外也含有许多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镁、铁、锌、锰等,可以一次补充许多人体需要的养分,提供正常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也难怪阿兹特克人吃了之后,会觉得力量大增。  奇亚籽是一个直径约1mm的椭圆形种子,颜色为棕黑色,外观看起来有点像淡色的罂粟籽。奇亚籽种子的特色就是很会吸水,可以吸收重量12倍的液体,也因此吃完奇亚籽特别有饱足感。奇亚因此能控制食欲,从而减少食物摄取量。当奇亚籽与水或其他液体混合,便会膨胀及变成凝胶状。 而这种纤维状的凝胶除了有助减缓消化和吸收过程外,更可以延长食物停留在腹部的时间,降低食欲。 奇亚籽本身就是超级食物,有多种的健康益处,包括降低患心脏病与糖尿病的风险。 奇亚籽的五大功效: 1.增加饱足感,帮助体重的管理 奇亚籽就是一个可以增加饱足感的食物。因为奇亚籽具有很好的吸水功能,吃到肚子里之后,可以自行吸收水分,增加体积,进而提升饱足感。这么厉害的吸水功能,是因为奇亚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不含热量,不会让血糖上升,还可以有效抑制饥饿感的功效。 2.帮助消化 奇亚籽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维持消化道正常机能。 3.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的重要营养素之一。 一般人大多会从奶蛋鱼肉等食物中摄取蛋白质,而吃素的人很容易会有蛋白质摄取不足的问题。如果想要从植物中补充蛋白质,奇亚籽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奇亚籽大约有15%的蛋白质含量,而且属于更容易吸收的植物性蛋白,这样就不用担心会像吃肉一样,吃进太多的脂肪热量,因此不论是吃素或吃荤,都可以藉由吃奇亚籽来补充蛋白质。 4.补充omega 3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 Omega 3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之一,可以帮助维持体内胆固醇正常含量,但是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制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一般食物中,omega 3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多的是深海鱼油,不过植物中也是有不少含有omega 3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来源,奇亚籽便是其中之一。奇亚籽中含有18%的omega 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是很好的天然omega 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来源,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所

如何防治癌症恶病质 你需要有的观念 Read More »

狀況不佳的肝癌患者治療大突破:中藥淫羊藿甙延長壽命達標

卫教文章

卫教文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