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神经病变(简)

029 1

中医观点谈小红莓类乳腺癌化学治疗药物之不良反应与因应之道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小红莓类(anthracyclin)化学治疗药物,包括Adrimycin、Epirubicin、Idarubicin、liposomal doxorubicin等等。这类药物常用于乳腺癌、白血病、卵巢癌、肉瘤的治疗。举例来说,小红莓类乳腺癌化学治疗就经常使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性化学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的前导性化学治疗,与复发性的乳腺癌的姑息性化学治疗不同时期。 小红莓类药物是一种属于抗代谢的化学治疗药物。是一种源自于Streptomyces的药物。主要经过肝脏代谢造成骨髓功能的低下,通常血液出现最低点的时间是在化学治疗之后的第十天至第14天。其所造成的恶心与呕吐,是属于中度风险的;但是一旦与cyclophosphmaide所组合出的小红莓类为基础的化学治疗处方,则是奇妙的变成高度风险等级导致恶心与呕吐的化学治疗处方,依据目前的止呕吐药物使用的指引来说,需要同时合并使用5-HT3与NK1拮抗剂搭配类固醇药物的治疗模式。

中医观点谈小红莓类乳腺癌化学治疗药物之不良反应与因应之道 Read More »

—Pngtree—cartoon vector diagram of neuronal 7115717

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 我该怎么办?谈癌症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文:癌症新观点/话聊俱乐部 陈骏逸医师   不少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手脚麻木,特别是在大肠直肠癌、乳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轻则仅仅只有感觉异常,重则可能影响病患手脚的正常功能。   有些手脚麻木多于夜间睡眠时发作,也有人因此被麻醒,或者早晨起床后双手困胀,麻痹不适而有僵硬感,但稍作活动后可缓解。以上症状在天气寒冷,操劳过度后往往会加重,并伴有疲惫乏力,手脚怕凉等表现。有的患者还有一些复杂的异常感觉,手经常有戴手套、脚底经常有穿袜子的感觉,脚底如踩鹅卵石样异常感、或者触物刺痛感、烧灼感、触电感。     为何化疗会导致手脚麻木? 化疗引起手脚发麻,主要是因为部分化疗药物堆积于神经系统内,导致神经毒性的表现。临床上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的常见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太平洋紫杉醇、欧洲紫杉醇、顺铂、长春花碱类等。  

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 我该怎么办?谈癌症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Read More »

—Pngtree—branches covered with new green 4650454 1

钙锰福地吡(calmangafodipir /PledOx) 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新希望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由化疗药物沉积周围神经后而直接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所导致的一种神经毒性副作用。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或治疗,但却带给患者许多生活上与工作上、医疗上的不利影响。 首先在治疗过程中,癌症患者往往由于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问题可能会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因此中止了可能治愈或是控制肿瘤的化疗方案,甚至因而被迫改变治疗方案。 对大多数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说,刚开始的治疗就是停用导致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之后神经病变大多可能会改善或缓解。 但是,有时候化疗很可能是一种延长该名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因此在治疗疗程中停用化疗药物常常显得异常困难。而且,临床上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因此失去了原有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而不向医生陈述或报告其所发生的神经毒性症状,甚至选择默默地忍受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天真地以为待抗癌成功后不久必能消失。

钙锰福地吡(calmangafodipir /PledOx) 化疗引起之周围神经病变的新希望 Read More »

—Pngtree—fitness sport roller skating boy 4719333 1

結腸癌3期(淋巴結陽性)患者 你應該知道的術後輔助治療

结肠癌第3期(淋巴结阳性)患者 你应该知道的术后辅助治疗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在美國,每年大約有 104,270 例新發的結腸癌病例被診斷出來。外科手術切除是局部性大腸癌目前唯一的治愈性治療方法,治療成績與就診時的大腸癌疾病程度有著最密切的相關。 對於已經接受潛在治愈性手術切除的大腸癌第3期患者,日後癌病疾病復發的風險被認為是由手術時存在的臨床隱匿性微轉移的多寡所引起的。而於術後給予輔助治療的目標是根除這些癌症微轉移,從而提高大腸癌第3期患者的治愈率。 大腸癌第3期患者接受術後輔助化療的益處已經在大腸癌第3期(淋巴結陽性)中得到最明確的證明,其中給予以5-Fu(氟尿嘧啶)為主的輔助化療可以將疾病復發風險降低大約 30%,並降低了 22% 至 32%死亡率 ;若術後輔助治療再加上化療oxaliplatin奧沙利鉑後,也就是FOLFOX(奧沙利鉑搭配亞葉酸和短期輸注氟尿嘧啶)的基礎的額外益處則會更顯著。 從定義上看,術後輔助治療的是否讓病人獲益之金標準就是要提高患者的總體生存率。然而,三年的無病生存期(DFS;定義為從隨機分組到無論原因如何出現任何大腸癌事件的時間,似乎是五年總體生存期的可接受的替代指標,尤其是對於大腸癌第3期疾病。因此,術後三年的 DFS 率是術後輔助治療是否被推薦之一個廣泛可以被接受的指標點,用來定義大腸癌第3期(淋巴結陽性)的術後輔助治療的益處。 至於大腸癌第3期(淋巴結陽性)的術後輔助治療的時機又是何時呢? 輔助化療通常會在手術恢復後開始。關於何時是開始輔助化療的最佳時間,目前沒有一致意見。美國臨床腫瘤學會 (ASCO) 和國家綜合癌症網絡 (NCCN) 的指南則沒有明確規定開始化療的時機,而歐洲腫瘤內科學會更新的指南則是建議輔助治療應該於手術後儘快開始,最好不要遲於術後 8 週。而過去臨床試驗通常會要求在手術後 6 至 8 週內開始輔助化療,是目前公認的執行時機。 在臨床實踐中,手術和開始輔助化療之間的間隔往往超過八週;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手術傷口及體力上恢復的延遲]。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的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它能夠較早啟動輔助化療。其他可能延遲啟動輔助治療的因素,包括術後合併症、缺乏社會支持和病患個人意願。 延遲輔助性化療是否會會影響術後輔助治療的結果,目前是有爭議的。因為沒有針對已切除的大腸癌患者進

結腸癌3期(淋巴結陽性)患者 你應該知道的術後輔助治療 Read More »

—Pngtre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acupuncture 5930335 1

中医针灸治疗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 (CIPN) 是乳癌患者于化疗疗程完成后最虚弱的长期副作用之一。周边神经病变的症状,包括伤害运动神经造成的肌肉无力;伤害感觉神经造成的麻木、异常感觉或异常疼痛;若伤害到自主神经,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周边神经病变所导致的麻木或肌肉无力。 大约有30%至 85.9 %癌症病人会发生化学治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症状会影响日常活动功能,产生情绪压力,进而降低生活质量。接受神经毒性化疗药物如:紫杉醇类(taxanes)、铂类(platinum)、长春花碱类(vinca alkaloids)患者常见周边神经病变副作用 韩国大邱天主教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针灸治疗队乳癌化疗所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 收录了1-3期乳癌女性接受过含紫杉醇类辅助化疗后,出现 1 级或更严重的周边神经病变,按 1:1 随机分配至即刻针灸 (IA) 的实验组或等候名单的对照组 (CG)。实验组的参与者在 8 周内接受了 18 次针灸治疗,然后没有接受额外的针灸治疗。 对照组组的患者在 8 周内接受了常规护理,随后在 8 周内接受了 9 次针灸治疗。在试验前和入组后 4、8 和 16 周收集了包括患者神经毒性的问卷 (PNQ)、癌症治疗功能评估 – 神经毒性分量表 (FACT-NTX) 和简短疼痛量表 (BPI-SF) 在内的测量数据.

中医针灸治疗化疗引起的周边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Read More »

2022120702 1

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亟待关注的不良反应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是由化疗药物沉积周边神经后而直接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所导致的一种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来预防或治疗,但却带给患者许多生活上与工作上、医疗上的不利影响。 首先在治疗过程中,癌症患者往往由于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问题可能会减少化疗药物剂量,因此中止了可能治愈或是控制肿瘤的化疗方案,甚至因而被迫改变治疗方案。 对大多数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患者来说,刚开始的治疗就是停用导致周边神经病变的药物,之后神经病变大多可能会改善或缓解。 但是,有时候化疗很可能是一种延长该名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因此在治疗疗程中停用化疗药物常常显得异常困难。而且,临床上患者可能会因为担心因此失去了原有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而不向医生陈述或报告其所发生的神经毒性症状,甚至选择默默地忍受周边神经病变的症状,天真地以为待抗癌成功后不久必能消失。 然而,实际上的困境,无论是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预防性治疗,还是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发生后的症状治疗,均未显示出目前的医疗处置有明确的疗效。因为目前尚无具有充分支持证据的医疗方法或药物来治疗患者的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因此,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仍然是针对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症状处置。 因此,了解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高危险因子,避免应用或减少可能会导致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药物;试图帮助病患找出无害且实用的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之有效方法和药物。 另外,在确保化疗一定疗效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少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不良反应,进而提高癌友的生活质量,已然成为亟待关注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首先是运动对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有何作用呢? 根据统计,超过50%患者接受铂类、长春花碱类和紫杉醇类药物化疗的癌症患者会发生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其症状表现为手足麻木、刺痛、疼痛和运动障碍。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会降低生活质量,属于增加死亡率的剂量限制性的不良反应。现在并还没有官方核准之任何可以治疗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的药物,而关于运动等行为疗法对于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效果的研究很少。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年会(ASCO)发表了一项第3期随机性、对照性研究的二次分析,主

化疗引起之周边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 亟待关注的不良反应 Read More »

—Pngtree—hand drawn human organs large 4554878 1

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针对第二期结肠癌治疗的最新建议

先说结论: 对于非复发高风险的第二期结肠癌患者,不应该常规建议手术后一定要辅助性化疗。 肿瘤侵犯邻近脏器器官(例如:肿瘤吃穿肠壁,侵犯到膀胱组织)。也就是T4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较高,应该常规建议手术后一定要辅助性化疗。 具有其他复发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包括:手术标本中的淋巴结取样≤12 个、肿瘤侵犯周围神经或淋巴血管、肿瘤分级属于低度/未分化、肠阻塞、肿瘤穿孔或是属于3级的肿瘤芽孢形成,可以常规建议手术后一定要辅助性化疗。(附注:肿瘤芽孢被定义为单个肿瘤细胞或多达 4 个肿瘤细胞的细胞簇。肿瘤芽孢形成是第二期结肠癌生存的独立预测因子。3级的肿瘤芽孢指的是≥10个肿瘤细胞的细胞簇)手术后的辅助性化疗不应该常规推荐在氟尿嘧啶类(5-Fu)药物为基础上一定要添加欧力普)的化疗,但综合临床的考虑下是可以考虑添加。 第二期结肠癌如果是属于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不稳定性(dMMR/MSI)的患者不应该常规建议手术后一定要辅助性化疗;如果虽然是dMMR/MSI,但有其他高风险因素叠加在一起,促使建议手术后一定要辅助性化疗,则辅助性化疗方案会建议要添加欧力普)的化疗。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还讨论了含有欧力普)的术后辅助性化疗需要治疗使用多久,术后辅助性化疗推荐使用截瘤达)方案,或是氟尿嘧啶类+亚叶酸+oxaliplatin(FOLFOX方案)治疗3或6个月,同时应该根据每个治疗方案之5年无病生存的关键数据以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做出决策。 俄乌开战之际 让陈骏逸医师告诉你关于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针对第二期结肠癌治疗的最新建议 但复发高风险的第二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率为 40%-50%,与建议需要术后辅助治疗的第3期结肠癌患者的复发率相似。因此,参酌第3期结肠癌的间接证据,过去会建议针对特定的具有较高复发风险的第二期结肠癌患者接受以含有氟尿嘧啶(5-Fu)化疗药物为基础的术后辅助性化疗,条件包括少于13个手术取样淋巴结、T4 肿瘤分期、确诊时合并有临床肠阻塞、肿瘤部位结肠穿孔、癌细胞组织学分级差和具有淋巴血管侵犯 (LVI)。 大约有20%的第二期结肠癌患者,无论是否存在高风险特征,都会接受手术切除的辅助性化疗。许多复发风险相对较低的患者,可能因辅助性化疗而面临到治疗后的副作用和生活上的不便,最重要的是,如此作法并无法让患者从治疗中获益。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医学演释了术后辅助性化

美国临床肿瘤医学会针对第二期结肠癌治疗的最新建议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