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疗法治疗癌因性疼痛的探究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传统针灸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有历史以来,针灸的针具从来没有改变过,都是使用尺寸0.3毫米的「毫针」,直到1996年才有了新的发展。 1996年,中国的中医学博士符仲华汲取传统针灸医学的基础和精华后,改良了针灸针具,并发明浮针疗法。由于浮针疗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与软组织的长期疼痛及关节部位的术后复健,且效果显著,在全球中医界和疼痛医疗界引起关注。 浮针和传统针灸到底有何不同? 传统的针灸针为毫针,针长依使用的穴位部位不同,分别有1~9公分不等的长度。针灸针在下针时,是以90度垂直插入肌肤表面、刺入穴位,再透过「提插」和「捻转」手法刺激穴位,达到刺激经络和激发经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