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tree—labrador guide dog clip art 5879451 1

认识狗的肥大细胞瘤(Mast Cell Tumors)

肥大细胞瘤 (Mast Cell Tumors ,医学上简称MCT) 是由肥大细胞所组成的造血系统之恶性肿瘤。 它在狗只中非常的常见,也在兽医肿瘤学领域极为重要。

肥大细胞瘤是狗的第三种最常见的肿瘤亚型,是犬类最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占皮肤癌病例的 11%。

什么是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是一种存在于身体许多组织中的白血球。

肥大细胞是一种在过敏反应中发挥作用的细胞。

当暴露于过敏原(也就是刺激过敏的物质)时,肥大细胞会释放出化学物质和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脱粒”反映,因而会释放出的其中一种化合物是组织胺。

组织胺的释放是引起瘙痒、打喷嚏、流眼泪和流鼻涕最常见的原因,而这些都是过敏的常见症状。

但是当组织胺(和其他化合物)过量的释放(也就是进行大量的脱颗粒反映)时,它们会引起全身性的过敏反应,而且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

什么是肥大细胞瘤?

肥大细胞瘤,是一种由肥大细胞组成的肿瘤。

肥大细胞瘤最常会在皮肤上形成结节或肿块,当然它们也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包括脾脏、肝脏、肠道和骨髓。

肥大细胞瘤最常见出现在皮肤。 大多数(60-70%)患有肥大细胞瘤的狗只只有长出一颗肿瘤。

为什么特定的狗可能会患上这种癌症,原因并不简单。

目前已知,很少有癌症有单一的已知致病原因,大多数似乎是由复杂的风险因素组合引起的,诸如:环境因素或遗传因素。

已知有几种基因突变与肥大细胞瘤的发展有关。 一个众所周知的突变基因是叫做 KIT,KIT会参与细胞的复制和分裂。

虽然任何品种的狗都可能罹患肥大细胞瘤,但某些品种则是更容易受到影响。 其中以拳师犬、斗牛梗、波士顿梗和拉布拉多猎犬中尤为常见。

狗罹患肥大细胞瘤的征像是什么?

皮肤的肥大细胞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并且外观各不相同。

它们可以表现为皮肤上或皮肤下的凸起或肿块,并且可能发红、溃烂或肿胀。 虽然有些可能会存在数月而没有多少长大,但有一些可能会突然出现、并且增长地非常快。 有时候,在几个月没有变化后,它们会突然快速增长。

肥大细胞瘤的大小可能会出现波动,甚至每天都会变大或变小。 这可以自发发生,也可以随着肿瘤的搅动而发生,这会导致脱颗粒和随后的周围组织肿胀。

当肥大细胞脱颗粒发生时,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合物会进入血液,并且因此在其他地方引发问题。例如:溃疡可能在胃或肠中形成,并导致呕吐、食欲不振、嗜睡和黑便(与出血有关的黑色、柏油样大便)。

不太常见的是,这些化学物质和化合物会引起过敏反应,这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 虽然非常罕见,但皮肤的肥大细胞瘤可以扩散到内脏,导致淋巴结、脾脏和肝脏肿大,有时腹部积水(腹水),导致腹部呈圆形或肿胀。

这种癌症是如何被诊断出来的?

这种癌症通常可以通过细针穿刺切片做出诊断。 包括用注射器取一根小针头,直接从肿瘤中抽取细胞样本,然后将它们放在显微镜载玻片上观察分析。

是否有肿瘤的侵袭性对于最佳治疗至关重要,手术组织样本(或是切片)可能是有益的。肥大细胞瘤通常被称为“伟大的伪装者”,因为它们可能类似被昆虫叮咬。 因此,您应该注意到的任何皮肤异常都应由兽医进行评估。

一旦做出肥大细胞瘤的诊断,兽医或兽医肿瘤学家(癌症专家)可能会建议取得组织样本病理进行预后的评估。

肥大细胞瘤通常是如何病情恶化?

肥大细胞瘤的行为很复杂,取决于许多因素。 通常,当在显微镜下检查肿瘤细胞时,病理学家可以根据几个标准评估癌症的侵袭性。 整个肿瘤的分级为 I-III,I 级的侵袭性远低于 III 级的肥大细胞瘤。

通常越高级别的肥大细胞瘤具有较高的转移倾向(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标靶治疗露曙光

治疗的选择应基于个体患者的情况,同时考虑临床标准(大小、溃疡、生长速度)、组织病理学数据(分级)。

酪氨酸激酶受体的家族成员,普遍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血管生成和生化的机制。 因此,研究表明酪氨酸激酶受体在肿瘤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兽医学中开发的抑制这些受体的主要策略是使用所谓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也就是当下所称的标靶药物。 它们会透过竞争性抑制的机制(可逆或不可逆)去阻断 ATP能量 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止接下来的步骤-磷酸化和细胞增殖以及血管生成讯号传导。

目前兽医可用的标靶药物有 toceranib (Palladia®) 和masitinib (Kinavet®/Masivet®),目前获准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复发的、且细胞分化是 II 级和 III 级的肥大细胞瘤。 还有人医常使用的imatinib (Gleevec®) 的标靶药物,该药物已获准可以用于人类,具有类似的作用机制。目前这些标靶药物也适用于其他情况,例如:出现多重抗药性、存在转移、不可切除肿瘤的一线治疗,以及高风险复发的辅助治疗,以及作为复发肿瘤的挽救治疗。

为何这些标靶药物可以使用呢?

研究表明,肥大细胞瘤如果有KIT 基因的突变,表示是对标靶药物有反应的预测因素。 根据研究toceranib 在几种肿瘤类型中的疗效,评估了其在具有 KIT 突变的肥大细胞瘤中可以拿到大约 90% 的治疗反应率,在没有此类突变的 肥大细胞瘤中则获得了 25% 的反应率。 后来,研究了toceranib 对患有复发或转移性肥大细胞瘤的犬只之影响,无论是高级别、还是中级别的肥大细胞瘤,有KIT 基因突变的存在,以及无淋巴结转移,则是与客观疗效出现更大的反应有显著相关。

后来又发现KIT 突变的存在,并不能完全地预测治疗反应;有些没有 KIT 基因突变的肥大细胞瘤的犬只也可能从上述标靶药物中获益。这是由于部分肥大细胞瘤尚有其他细胞通路的失调,特别是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所以可以使用针对PDGFR作用的标靶药物,甚至可以通过VEGF的标靶药物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所领导的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作用,以及还可以透过重建调节性 T 淋巴细胞的耗竭,和逆转因为干扰素-γ 血清浓度升高所导致抗肿瘤免疫力下降。值得一提的是,KIT 和 PDGFR 相关的讯号通路可以藉由标靶药物 toceranib 和 masitinib 来阻断其作用机制的发生; 然而,toceranib更是目前唯一阻断VEGFR相关的讯号通路。

与化疗药物类似,标靶药物也有副作用。 副作用是由于正常细胞中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因药物所导致的慢性抑制所引起的,正常细胞依赖于这些激酶在正常条件下存活和增殖。因此该类药物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问题和中性白血球减少,但也有皮肤方面与肝毒性、肾毒性、低白蛋白血症和高血压的报导。

面对副作用,建议toceranib 的剂量可能会减少 0.5 mg/kg(最低剂量为 2.2 mg/kg),并且治疗可能会中断最多 2 周。 重要的是,建议维持药物治疗至少 3 周。 然而,在疾病恶化的情况下,应重新评估治疗的持续时间。

表观遗传学的进展证实癌症中存在组蛋白低乙酰化。 因此,组蛋白去乙酰化抑制剂 AR-42 所进行的实验性治疗,发现可以在体外诱导犬只肥大细胞瘤细胞株的生长减少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该类肿瘤的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巴西的一项研究评估了Trichostatin A,这也是一种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本身具有抗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并可诱导癌细胞凋亡;且该药物在体外对高恶性度肥大细胞瘤有作用,可以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有害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肥大细胞瘤治疗上的潜力。

此外,JAK2/STAT5 信号通路一直是癌症治疗研究的目标,有证据表明阻断其路径在犬只肥大细胞瘤病例中具有治疗的活性,代表了开发新疗法的可能目标。

—Pngtree—labrador guide dog clip art 5879451
认识狗的肥大细胞瘤(Mast Cell Tumors)

 

#Mast Cell Tumors #MCT #肥大细胞瘤

#拳师犬 #斗牛梗 #波士顿梗#拉布拉多猎犬#毛小孩癌症 #狗狗肿瘤

#Toceranib #Palladia#masitinib #Kinavet #Masivet#imatinib #伊马替尼 #Gleevec#陈骏逸医师#癌归于好#知癌抗癌翻转人生小学堂#癌症治疗

更多陈骏逸医师的癌症卫教影片请连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请连接陈骏逸医师 与你癌归于好https://mycancerfree.com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乳腺癌相关信息请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乳腺癌信息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cn/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