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科 陈骏逸医师
来自2023年医学期刊J Immunother Cancer上的一篇荟萃分析之研究报告,该篇研究之数据库是来自共70 项的临床研究,共有 6743 名患者的数据。 指出细胞激素诱导杀手细胞(CIK)疗法搭配标准结肠癌之治疗,在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成绩,会相较于只使用标准结肠癌之治疗,有明显的存活率的提升(HR=0.59)、疾病控制率的提升(HR=0.55)和治疗有效反应的增加,显示出CIK细胞疗法搭配标准结肠癌之治疗,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协同加强之效应,但有趣的是,并不会因此增加标准结肠癌之治疗毒性,甚至可以减少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副作用。
如果依照临床试验的规划(随机与非随机研究设计)、结肠直肠癌疾病分期(第1~3期与4期)、CIK疗法与CIK/树突状细胞(DC) 合并治疗(简称为DC-CIK疗法)、细胞治疗给予的时机(同时搭配标准结肠癌之治疗、或于标准结肠癌治疗之前或后的搭配使用),分析结果发现,在任何亚组的分析中,CIK 细胞治疗会对接受标准结肠癌之治疗病人,带来临床上堪称稳健的的帮助。
此外,与单独使用 CIK 治疗相比,CIK合并树突状细胞之DC-CIK疗法,并不会比单独CIK治疗,带给病患有更多的帮助,笔者推测可能是因为单独CIK治疗,其实是还搭配了标准结肠癌之治疗。
所以本项荟萃研究之分析的结论为:与标准结肠癌治疗相比,于此之上再搭配CIK 细胞疗法的患者,会有有更好的治疗成绩,且部会让所接受的标准结肠癌治疗之毒性增加,CIK 细胞治疗可以说是值得结肠癌患者选择的辅助治疗。
CIK 细胞治疗是一种过继性的细胞免疫疗法,用于治疗实体癌症和血液癌症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在台湾已经可以特许使用。过去已经有多项研究报告指出其对结肠癌的患者是有所帮助。尽管如此,CIK疗法的治疗方案在台湾并未广泛地被使用,且CIK 疗法通常应该要与标准结肠癌治疗合并使用,且越早搭配惠悦有偕同加强的效果,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存在有最适合之标准结肠癌治疗的特定组合或治疗方案。
来自2023年医学期刊J Immunother Cancer上的这一篇荟萃分析之研究报告,,基本上是统合了中英文的研究文献,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关于 CIK 治疗结肠直肠癌患者的系统性回顾。
术后辅助化疗仍是手术切除但患有高复发风险的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而化疗合并/不合并标靶治疗则是大多数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而免疫疗法对结肠癌患者的帮助,仍然只有在有限的患者。
而免疫疗法由于其特殊之作用机制,已在一些实体癌症中证明对癌症患者长期存活率提升的帮助。而涉及免疫系统调节的治疗方法,也可能为更广泛的结肠直肠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并改善他们的长期存活率。
目前知道,至少在结肠直肠癌早期患者只有15%、和晚期转移性则只有3-5%的一小部分人,是具备有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缺陷的,目前证实会高度受惠于免疫药物的治疗。而CIK 疗法等自体细胞之免疫疗法,代表了属于高度个人化的癌症免疫治疗。虽然它仍然是实体癌的非标准治疗的选择,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结果确认免疫细胞疗法对大多数接受结肠直肠癌标准治疗之患者,会有所帮助。
然而当针对接受CIK治疗与DC-CIK疗法的病患做分析发现,在疾病控制率方面,DC-CIK 确实优于 CIK 治疗,且具有统计学上显著性的差异,但在改善存活率方面则没有差异。树突细胞是主要的抗原呈现细胞,也是先天性免疫系统和后天性免疫系统之间的重要链接。当CIK细胞与DC共同培养后,会导致CIK细胞的溶解癌细胞之功能被强化,包括针对具有抗药性,且不存在DC情况下共培养的CIK细胞所无法毒杀的癌细胞。虽然本篇研究所分析到接受 DC-CIK 治疗的患者数目是多于 CIK 治疗的;然而,最后结果表明,在 CIK 治疗中加入 DC 治疗,似乎并没有更明显的增加存活率之临床益处,而仅观察到疾病控制率方面有统计学上的增加。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来探索将 DC-CIK 治疗的疗效,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 CAR-T 等其他标准治疗与 CIK 疗法合并,是否可能对结肠直肠癌患者俱有更好的价值。
而细胞治疗给予的时机,包括与标准结肠癌治疗同时给予,或是接序着标准结肠癌治疗给予,此次分析结果则发现细胞治疗给予的时机,可能并不是太重要。
然而在台湾,CIK 治疗的细胞产品是周边血液所分离的单核球,在抗 CD3以及细胞激素中的干扰素–γ 和介白素-2 存在之刺激下,培养14-21天所收集到的。在回输CIK细胞之前,细胞产品需要确认具有最低百分比门坎的NK -T 细胞。然而包括培养基、使用刺激的细胞激素,以及培养物中细胞激素添加的时间间隔等细胞治疗产品的特性,都应该符合台湾特管法之规范要求。
总之,CIK 细胞疗法与标准结肠癌的治疗,特别是标准化疗与标靶治疗,两者互相搭配,可以为结肠直肠癌患者带来临床益处。而CIK 疗法对患者而言是耐受性良好,输注后之轻微发烧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都可以处置得宜。虽然此次荟萃分析之研究结果发现 DC- CIK 疗法对结肠直肠癌患者,并不会比起只给CIK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益处,但研究结果支持进一步评估DC- CIK 疗法于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细胞治疗
#癌症免疫疗法
#肿瘤温热治疗
#细胞疗法陈骏逸医师
#肿瘤温热治疗陈骏逸医师
#癌症细胞治疗
#高禾医院陈骏逸医师
#卫福部台中医院
#癌症中西医整合陈骏逸医师
#癌症中西医整合治疗
#cik细胞治疗优点
#自动化微流体生物芯片
#癌症个人化益生菌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
陈骏逸医师医疗门诊服务时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陈骏逸医师的癌症卫教影片请连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 请连接“陈骏逸医师 与你癌归于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请连接“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欢迎参与脸书社团:陈骏逸医师的用心话聊俱乐部 www.facebook.com/groups/45628199296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