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駿逸 醫師

—Pngtree—office development calendar planning 5304244

抗癌养生的《10周健康》计划(Healthy 10 Challenge)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10周健康》计划-Healthy 10 Challenge是一个协助你抗癌养生的饮食运动训练计划。世界权威癌症防治机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为了降低患癌风险,同时为了延长癌症患者生存时间,并且提高抗癌生活质量,曾经就饮食、营养和运动等生活方式提出了十大建议,堪称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防癌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       不过,大家都知道”知易行难!”要想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绝对无法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能否长期坚持贯策执行这种被建议的健康生活习惯,是健康生活方式可否达到防癌、抗癌目的的一个主要关卡。为了帮助民众通过这种关卡,协助有需要的癌友可以很顺利地建构起健康的生活习惯,癌症研究所于是发起了一项名为《10周健康》的计划(Healthy 10 Challenge),   希望透過這項爲期10周的飲食和運動計劃,經由每周設定克服不同挑戰的步驟,幫助人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力量地去對抗癌症。如果您正在爲了如何培養抗癌的飲食運動的健康生活習慣而苦惱,不妨從這份10周健康生活的訓練計劃開始。   以下是抗癌養生的《10周健康》計劃(Healthy 10 Challenge)的內容: 第1周~打造更健康的餐飲內容 在第1周,至少這周要有5頓餐飲上遵守”2/3-1/3餐飲”的原則。也就是那頓餐飲中至少要有1/3的食材是抗癌、健康、能保持健康體重的植物性食物。   第一周健康計劃的原則是:用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堅果和種子等五顔六色的植物性食物,來填滿1/3或更多的餐盤。因為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其他被稱爲植物化學物質的天然物質,有助于人們保持健康,增加抗癌免疫力。而動物性食物,如家禽肉品、海鮮、瘦肉、雞蛋和乳製品,則只佔了每餐餐飲份量的1/3份量,或是更少。   這個“2/3-1/3餐盤”的原則,不是偏好某一種飲食,而是一種可以每天控制肉類的食物份量,並且確保更多的植物性食物進入你的飲食清單,用來預防癌症的方法。   第2周~開啟多走動的生活模式 第2周起,開始增加5-10分鐘的運動時間或多走500-1000步。

抗癌养生的《10周健康》计划(Healthy 10 Challenge) Read More »

—Pngtree—cartoon vector diagram of neuronal 7115717

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 我该怎么办?谈癌症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文:癌症新观点/话聊俱乐部 陈骏逸医师   不少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手脚麻木,特别是在大肠直肠癌、乳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轻则仅仅只有感觉异常,重则可能影响病患手脚的正常功能。   有些手脚麻木多于夜间睡眠时发作,也有人因此被麻醒,或者早晨起床后双手困胀,麻痹不适而有僵硬感,但稍作活动后可缓解。以上症状在天气寒冷,操劳过度后往往会加重,并伴有疲惫乏力,手脚怕凉等表现。有的患者还有一些复杂的异常感觉,手经常有戴手套、脚底经常有穿袜子的感觉,脚底如踩鹅卵石样异常感、或者触物刺痛感、烧灼感、触电感。     为何化疗会导致手脚麻木? 化疗引起手脚发麻,主要是因为部分化疗药物堆积于神经系统内,导致神经毒性的表现。临床上可能导致神经毒性的常见化疗药物包括铂类、太平洋紫杉醇、欧洲紫杉醇、顺铂、长春花碱类等。  

化疗引起的手脚麻木 我该怎么办?谈癌症治疗相关周围神经病变 Read More »

—Pngtree—sniper army 5336362

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021年上市的新生力军Jemperli(dostarlimab)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种类,绝对不输给新冠疫苗的厂牌数目。也正如疫苗,当然是越多越好,才可以满足不同病患的需要。 过去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制造药厂不外乎MSD、小野/BMS、罗氏、辉瑞、AZ、赛诺菲等知名药企。2021年08月18日以后,葛兰素史克药厂(GSK)从此也不缺席这场高峰盛会,旗下PD-1抗体的Jemperli(dostarlimab)于当日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加速核准。 而且更被授予核准用于治疗不限癌种之实体瘤,这项殊荣早先只有默沙东药厂的pembrolizumab(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吉舒达)被美国FDA于2017年5月23日核准用于治疗有不可切除或转移的高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high,MSI-H)或者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repair–deficient,dMMR)型实体瘤的成人或儿科患者,而无论肿瘤部位或组织学如何。 这种不以癌症发生器官或组织类别为适应症范围界定的免疫治疗药物,这种不限肿瘤类型的使用,可以说是Keytruda以生物标记的适应症大跃进!

癌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021年上市的新生力军Jemperli(dostarlimab) Read More »

—Pngtree—labrador guide dog clip art 5879451 1

认识狗的肥大细胞瘤(Mast Cell Tumors)

肥大细胞瘤 (Mast Cell Tumors ,医学上简称MCT) 是由肥大细胞所组成的造血系统之恶性肿瘤。 它在狗只中非常的常见,也在兽医肿瘤学领域极为重要。 肥大细胞瘤是狗的第三种最常见的肿瘤亚型,是犬类最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占皮肤癌病例的 11%。 什么是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是一种存在于身体许多组织中的白血球。 肥大细胞是一种在过敏反应中发挥作用的细胞。 当暴露于过敏原(也就是刺激过敏的物质)时,肥大细胞会释放出化学物质和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脱粒”反映,因而会释放出的其中一种化合物是组织胺。 组织胺的释放是引起瘙痒、打喷嚏、流眼泪和流鼻涕最常见的原因,而这些都是过敏的常见症状。 但是当组织胺(和其他化合物)过量的释放(也就是进行大量的脱颗粒反映)时,它们会引起全身性的过敏反应,而且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 什么是肥大细胞瘤? 肥大细胞瘤,是一种由肥大细胞组成的肿瘤。

认识狗的肥大细胞瘤(Mast Cell Tumors) Read More »

—Pngtree—2023 new year of the 8517048

免疫疗法时代 如何看待扶正培本的中医抗癌基础理论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西医对抗癌症,长期会采用「伤敌一千,自伤七百」的化疗、放疗等破坏性治疗,甚至还从体外输入免疫战斗部队 (例如免疫细胞中的自然杀手或T细胞),这些传统且为外来的疗法都是不属于原本身体天然的抗癌模式,常常会因此容易伤害正常细胞,产生困扰的副作用,最重要的是也没有因此而全面击败了癌症。   传统中医把疾病认为是一种邪气,而体内的免疫系统则被称为正气。所以才有”正气在内、邪不可干”。而当正气虚,病邪才有机会发生,所以采用「扶正祛邪」之法来治疗或是预防疾病,这点在新冠疫情下,更是被屡屡证明。癌症也是如此。中医过去一直强调唯有扶助人体正气,才能提高抗癌能力。   扶助人体正气的中医治法中,重点在于调整身体的气血阴阳、同时培顾与培补脾肾两个脏腑。   中医会采用健脾补气的中药,常常会采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朮、茯苓、山药、甘草等;补血中药会采用当归、枸杞、熟地、首乌、大枣等;滋阴中药会采用西洋参、沙参、天冬、麦冬、生地、石斛等;补肾中药会采用龟甲、黄柏、山茱萸、巴戟天、菟丝子、仙灵脾、补骨脂、附子、鹿角、肉桂等。来扶助正气,也就是扶正中药可以加强体内免疫抗癌力。   而西方医学过去几十年来,也有同样的思维。既然身体对抗癌症的免疫系统目前「无力」清除自己体内的癌细胞,那么西方医学也来学中医,依样画葫芦,采用增强免疫力的方法来治疗癌症,包括如何强化T细胞的介白素、干扰素的药物治疗,细胞疗法(体外免疫细胞经强化后再输回病人的疗法)等等。立意甚美,但成效却不彰显,甚至因过度强化免疫细胞大肆残害正常细胞,产生免疫风暴。   难道中西医所谓「扶正才能祛邪」的免疫思维 错了吗?

免疫疗法时代 如何看待扶正培本的中医抗癌基础理论 Read More »

20221226065 1

癌症患者应该知道 甚么是肿瘤热(tumor fever)?

癌症患者如果出现发烧,通常可能表示可能遭受到感染,但输血、血栓形成和药物也是罪魁祸首。 然而,特别是在某些癌症类型中,发热也可能是一种由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副肿瘤症候群。此时当身上的恶性肿瘤不易治疗时,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烧可能是一个难以确定诊断、且让医生很头痛其如何治疗。 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机制目前尚不是完全很清楚。 直接从肿瘤细胞、或是从对肿瘤有反应的巨噬细胞中所释放出致热性的细胞激素,可能是恶性肿瘤引起发烧的主要作用因素,特别是IL-1、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的细胞激素诱导前列腺素 E2作用于下视丘脑,导致身体的恒温设定点发生变化。 不幸的是,没有癌症特征性的发热模式。 传统上,与其他原因相比,恶性肿瘤引起的发热与寒战、心动过快和低血压发作的相关性较低。 普拿疼可能只能缓解部分的肿瘤发热(neoplastic fever),对非固醇类消炎药的反应可能比较好。 可能会出现周期性的发热模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与何杰金氏淋巴瘤相关的 Pel-Ebstein 热。 与肿瘤发热(neoplastic fever)最相关的癌症,如下所列: 在癌症中,肿瘤性或副肿瘤性发烧的常见罪魁祸首包括:Castleman 病、何杰金氏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肾细胞癌、肝细胞癌、急性骨髓系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慢性骨髓系白血病急变期、卵巢癌 和心房粘液瘤。

癌症患者应该知道 甚么是肿瘤热(tumor fever)? Read More »

—Pngtree—low polygon football player sport 6498319

4期胰腺癌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精准治疗疗效佳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于2022年报告了1例罕见的携带FGFR2基因融合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精准出击,使用FGFR标靶药物erdafintib治疗反应佳。基准医疗名白判断出FGFR基因突变在该名患者所引起的肿瘤生物学变异,以及如何在其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协助其探索出更适合的治疗。 同时该病例成功之经验,也告知了年轻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有药物可靶向的基因突变,如:基因出现融合异常,以期更早启动恰当的治疗,特别是KRAS基因为野生型的,而90%的胰腺导管腺癌都会发生KRAS基因的突变。 研究证实常见的胰腺癌,也就是导管腺癌期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适应性讯号可以促进肿瘤的增殖和生存,特别是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F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讯号传递,如此会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且FGF的讯号传递如果过度启动会协助癌病的恶化。 FGFRs(FGF recept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是具有酪氨酸激酶受体作用的一种跨膜蛋白,参与多种的细胞过程,其遗传学的改变会产生致癌的信号,直接刺激癌细胞生长,有助于形成新的血管供养肿瘤,促进肿瘤对抗癌药物的抗药。 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出现重排产生了融合基因,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中的FGFR2则会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见于多种癌症类型。 而FGFR2出现基因的融合在肝内胆管癌发生率最高,约为10%-16%,FGFR2突变也可于胆囊癌、乳癌、甲状腺癌和摄护腺癌出现,只是发生率较低。而大约有5%的胰盎癌具有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其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融合更为罕见。而目前有FGFR的标靶药物:FGFR1-4小分子抑制剂erdafitinb,目前可以用于化疗后进展的FGFR2或FGFR3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以及FGFR1-3小分子抑制剂pemigatinib,用于FGFR2融合或重排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胆管癌。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于2022年的病例报告如下: 28岁男

4期胰腺癌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精准治疗疗效佳 Read More »

—Pngtree—human organs and lungs 5419423 1 1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辅助免疫治疗atezolizumab(癌自御,tencetriq)有助减少复发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2022年欧洲肺癌大会(ELCC)年会上,Enriqueta Felip教授口头报告了atezolizumab(癌自御,tencetriq,阿替利珠单抗)与最佳支持疗法,在PD-L1 高表达的第II-IIIA 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来自关键研究中亚组分析的结果。     首先,总体来说,atezolizumab(癌自御,tencetriq) 在PD-L1 高表达的第II-IIIA 期 非小细胞肺癌族群的耐受性与研究中的总体人群一致,显示了atezolizumab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积极的获益-风险特征。

非小细胞肺癌 术后辅助免疫治疗atezolizumab(癌自御,tencetriq)有助减少复发 Read More »

2022122603 2

HER2 低表达乳腺癌治疗新趋势: HER2靶向与免疫治疗合体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中文商品名英飞凡,抑癌宁)联合抗HER2药物治疗 HER2 低表达乳腺癌的有效性,或为HER2 低表达乳腺癌的科研和临床实践带来新启发。 治疗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挑战,目前是缺乏可以作用的药物目标。然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使免疫治疗,目前已经成为乳腺癌的新兴治疗方式。

HER2 低表达乳腺癌治疗新趋势: HER2靶向与免疫治疗合体 Read More »

2022122601 1

益生菌Miyarisan( 宫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提升

文: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这是一篇2022年发表于肿瘤免疫学期刊的研究报告。 先告诉各位结论: 目前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常使用的胃药之一的质子帮浦抑制剂(医学上简称PPI),使用该类药物会让口腔微生物转移到肠道,如此会让癌症患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疗效产生负面的影响。然而,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恢复因此所造成免疫治疗的疗效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熊本大学的研究团队回顾性分析了 118 名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免疫治疗的晚期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通过 16S 巨观基因组学得测序分析了其中 80 名肺癌患者的粪便样本。 发现使用益生菌MIYARISAN (活性的益生菌,其成份为宫入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MIYAIRI 588,CBM588,台湾称为妙利散)的丁酸梭菌疗法,证明了MIYARISAN确实可以提高免疫治疗在肺癌的疗效。 而日本熊本大学的研究团队更进一步探讨了MIYARISAN 到底是如何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疗效,以及如何去影响接受 PPI 治疗的肺癌患者其体内的肠道微生物群。 研究团队发现PPI 治疗确实会显著降低了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然而,服用益生菌Miyarisan却可以显著恢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被PPI药物所降低的疗效,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此外,使用益生菌Miyarisan后反而会延长了同时接受 PPI 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因为过去该团队也发现抗生素的使用也会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疗效。 而肺癌患者的粪便分析表明,PPI 使用者其体内有害的口腔相关致病菌的丰度会比较高,而对于免疫治疗有益的肠道细菌其丰度反而比较低。 相较之下,使用益生菌Miyarisan患者的肠道内潜在有害的口腔相关细菌其相对丰度因而会减少。 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表明,透过益生菌Miyarisan的定植可以增加共生的微生物群,可能能够提高需要使用PPI 药物的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疗的效果,突显出了肠道内的口腔相关微生物群,似乎可以作为癌症免疫疗法新治疗靶点的潜力。 酪酸菌为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之一,约有700多株,其中安全性高且具有治疗效果的菌株编号为第588株,称为宫入菌(CBM 588),也称之为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丁酸梭菌是一种梭状芽孢杆菌,也称丁酸菌,在细菌学分类

益生菌Miyarisan( 宫入菌) 有助癌症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提升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