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

如何使用PARP標靶藥物作維持治療,好讓卵巢癌患者生命露曙光

不1样的卵巢癌的新靶向药物- Niraparib(截永乐/Zejula)

临床卵巢癌治疗上虽然有一些突破,但是仍然有一些重大的关卡未解。 这些重大的关卡是什么? 卵巢癌的治疗之后,即便在手术化学治疗之后,病人常常会复发。 有七成的病人会在卵巢癌新诊断之后的3年内复发,而且复发通常也不会有一次,有一次可能就有两次,有两次可能就有3次。 有持续复发的病人,还算是运气比较好的病人,因为复发以后,部分患者的疾病就已经出现失控,甚至出现了往生的情形,所以要怎么样用维持治疗来延迟下一次的复发。卵巢癌的新标靶药物PARP抑制剂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应运而生的药物。 到底哪些卵巢癌的族群是比较适合使用PARP标靶药物作为维持治疗呢? 如果你要考虑使用PARP标靶药物作为第一线维持治疗的病人,一定要是第一线含铂类化疗的治疗有反应,不管是完全反应或者部分反应的晚期表皮性卵巢癌和输卵管肿瘤或原发性腹膜癌。 如果你要考虑使用PARP标靶药物用在第一次复发、或第二次复发、或第3次复发的复发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病人需要是复发之前对于含铂类化疗有敏感性,重点是这次复发时,对于所使用含铂类化疗的治疗还是有反应的。 病人这时候才可以考虑PARP标靶的维持治疗 在这些重要的前提之下,还要再附加考虑就是当病患如果有下列三种情况,有下列三种情况下的任何一种,才可能会对于PARP标靶药物的维持治疗的效果 可能会更好的。 首先是要具备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的BRCA1/2的基因突变 或者是卵巢癌的肿瘤细胞里面出现的后天的、体细胞的的BRCA基因突变 或者是卵巢癌细胞具有同源重组功能缺损的情形 而这些基因变异 都需要靠精准的基因检测,才能够告诉我们哪些病人是属于这样的情况。 但是精准的基因检测分析不但很花钱,可是有些人花了钱,也不一定找得到他就是适合的使用者。万一BRCA基因不但没有先天突变,也没有后天突变,也就是你的血液当中没有BRCA基因遗传性突变,卵巢癌细胞里面也没有BRCA基因的突变,而且肿瘤细胞当中也没有同源重组修复功能缺损的情形,也就是全部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的情况下。 你是不是真的要跟PARP标靶药物、这个看起来对于卵巢癌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神药,与PARP的维持治疗是绝缘、无缘呢?这时候是不是就表示你没有机会因为用了PARP标靶作为维持治疗,就没有机会让你能够活得更好久、活得更好? Niraparib(截永乐/Zejula)这个药物是一个很不一样的PARP标靶药物,研究分

不1样的卵巢癌的新靶向药物- Niraparib(截永乐/Zejula) Read More »

—Pngtree—human body vital organs lungs 4426868 1

非小细胞肺癌带有EGFR 基因外显子20突变患者 该如何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医学简称EGFR)是台湾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突变的位置通常发生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外显子(exon 20)18至21。其中以外显子19的缺失性突变(医学简称EGFR 19del)以及外显子20的点突变(医学简称EGFR L858R)最为常见。 又有2%-3%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患,是带有EGFR 基因外显子20出现插入性的突变,是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第3常见的突变点 而EGFR 19del与L858R的突变,堪称是经典的EGFR突变,患者使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标靶药物治疗时,临床上都会有显著改善。也就是说,这两个类型的患者以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标靶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疾病缓解和治疗预后。但对于这两者之外的非经典突变患者,EGFR 标靶药物的治疗效果则是出现高度的异质性。目前,非经典EGFR突变中,已经获得美国FDA核准的是EGFR出现 S768I、L861Q和G719X突变可以使用afatinib;EGFR外显子20插入性突变可以使用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amivantamab以及小分子药物mobocertinib来治疗。对于其他的EGFR非经典突变的患者,目前FDA还没有核准任何确定有效标靶治疗药物,部分这类患者目前是需要直接使用化疗。 而具有EGFR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对于化疗、免疫、化疗加上免疫、对EGFR标靶、化疗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治疗效果都是非常有限,患者的治疗需求远远无法被满足,预后较差,EGFR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已经成为肺癌诊疗领域上的一大挑战。 欧洲肺癌大会(ELCC)2022年的年度大会上公布了一项韩国的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研究分析了其中属于EGFR 2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当中有62.3%的患者于第一线接受了含铂的化疗,24.5%接受了第一线接受了EGFR标靶治疗,疗效都不是很理想,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仅有13.9个月,仅大约为EGFR 19del与L858R的突变(堪称是经典的EGFR突变)患者之总体生存时间的一半和1/3,而且,EGFR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是EGFR常规突变患者的两倍。因此,迫切需要能够针对外显子21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新型标靶药物,让此类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近年来针对EGFR

非小细胞肺癌带有EGFR 基因外显子20突变患者 该如何治疗? Read More »

非小细胞肺癌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 BLU-945与BLU-701

非小细胞肺癌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 BLU-945与BLU-701初秀肌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医学简称EGFR)是台湾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突变的位置通常发生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外显子(exon 20)18至21。其中以外显子19的缺失性突变(医学简称EGFR 19del)以及外显子20的点突变(医学简称EGFR L858R)最为常见。 而EGFR 19del与L858R的突变,堪称是经典的EGFR突变,患者使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靶向药物治疗时,临床上都会有显著改善。也就是说,这两个类型的患者以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靶向药物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疾病缓解和治疗预后。 有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靶向药物治疗,现在有无第三代EGFR 肺癌靶向药物呢?效果如何?

非小细胞肺癌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 BLU-945与BLU-701初秀肌肉 Read More »

个体化医疗与辨证论治及癌症精准医疗的关联性

个体化医疗与辨证论治及癌症精准医疗的关联性

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 medicine)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生物标记物等生物特征,去“量 身裁制”式地制订个体化的预防和诊疗方案,以提高诊疗的效果。 个体化治疗,自古来就有之,中医里面的“辨证论治” 就是个体化医学的思想。 目前,临床上也有很多个体化的诊疗措施。例如,按照每个鼻咽癌患者的肿瘤大小、组织形态、部位等,设计个体化的放射治疗计划;依据患者的体表面积给予不同的化疗剂量;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药物;还有结合患者的经济与健保给付的情况设计出最合适患者的诊治方案等,

个体化医疗与辨证论治及癌症精准医疗的关联性 Read More »

如何使用PARP標靶藥物作維持治療,好讓卵巢癌患者生命露曙光

Margetuximab (商品名马吉妥昔单抗) 官方许可新型的HER-2乳腺癌靶向药

Margetuximab (商品名马吉妥昔单抗)是一种新型的HER-2抗体靶向药,是将trastuzumab (贺癌平)靶向药物抗体之Fc结构域优化后,让其抗癌免疫力增强的抗体靶向药物,具有与贺癌平相似的HER2结合和抗肿瘤增殖作用。但因为其Fc段已经经过生化科技的改造,所以可以增强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杀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效应,进而增加对HER-2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2020年12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margetuximab-cmkb(MacroGenics制造)合并化疗,用于既往接受过两种或两种以上抗HER2的治疗方案后病情恶化的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成年患者,其中至少一项是针对转移性乳腺癌疾病。 这个适应症主要根据以下的结果,SOPHIA (NCT02492711) 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试验,对 536 名 IHC 3+ 或 ISH 扩增的 HER2+ 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这些患者之前都已经接受过其他抗 HER2 治疗。入组患者被随机分配(1:1的比例)接受margetuximab合并化疗或是贺癌平合并化疗。而化疗选择(capecitabin、eribulin、gemcitabine或vinorelbine),分析根据转移情况中接受治疗的线数(≤ 2,> 2)和转移部位数(≤ 2,> 2)进行分层。

Margetuximab (商品名马吉妥昔单抗) 官方许可新型的HER-2乳腺癌靶向药 Read More »

—Pngtree—white needle tube medical illustration 4612119 1

如何透过鼻胃管 (NG)给乳腺癌靶向药物Palbociclib(Ibrance)药物胶囊的1个整理

以下是重要性原则: 透过鼻胃管 (NG)给予乳腺癌靶向药物 palbociclib 胶囊:75、100 或 125 mg ,给药透过鼻胃 管,可以使用 Comar 注射器或类似注射器,制备悬浮液来完成,无需直接接触橡胶。 所有Palbociclib(Ibrance)药物悬浮液的准备工作,都应该在干净的工作空间中进行。在准备过程中,处理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以尽量减少灰尘的产生和积聚,如果胶囊被压碎和/或破裂,以避免吸入灰尘并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服。且应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应该使用除尘器、高效微粒空气/阻拦 (HEPA) 过滤系统或其他等效控制,来控制该材料向大气的潜在的工艺排放点。 所提供的使用建议,适用于由聚氨酯、聚氯乙烯 (PVC) 或硅树脂成分的任何类型的 NG 鼻胃管,并且应与兼容的注射器一起使用。建议患者给药时使用直径不小于 8个 French 的鼻胃管。 一旦Palbociclib(Ibrance)药物的悬浮液准备过程开始启动,所有步骤应按顺序进行,整个过程应在 30 分钟内完成。Palbociclib(Ibrance)药物悬浮液在制备后应该立即给药。当在室温下储存药物悬浮液在制备后的注射器中,与尽入鼻胃管时,悬浮液显示可以稳定长达 2 小时。 由于固态的胶囊的药品仿单说明Palbociclib(Ibrance)药物要“与食物一起服用”,因此应在给予患者鼻胃管灌食营养补充剂后,立即服用制备后的Palbociclib(Ibrance)药物混悬剂。 具体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尚未正式评估Palbociclib(Ibrance)药物胶囊崩解后通过 NG 管给药的方法,如下文所述。因此,本文作者不能保证使用这种方法会产生,与口服完整的 palbociclib 胶囊制剂所观察到的临床结果是相当的。 在临床试验中,尚未正式研究破坏和打开Palbociclib(Ibrance)的药物胶囊,并将其粉末与液体、苹果酱或软食品混合的过程,或将配制的胶囊在液体中崩解以便于给药的过程。

如何透过鼻胃管 (NG)给乳腺癌靶向药物Palbociclib(Ibrance)药物胶囊的1个整理 Read More »

类黄酮类西药达夫隆 Daflon 治疗痔疮、静脉曲张和淋巴水肿的新希望

乳腺癌CDk4/6抑制剂药物palbociclib爱博新健保给付新规定

以下乳腺癌CDk4/6抑制剂药物palbociclib爱博新健保给付新规定 自2021年 10 月 1 日生效 做为停经后乳腺癌妇女发生远程转移后之全身性药物治疗,须完全符合以下条件: (注:民国110 年 9 月30日前给付规定是限用于与芳香环转化酶抑制剂并用,做为停经后乳腺癌妇女发生远程转移后之第 1 线全身性药物治疗) 须完全符合以下条件: (1)激素受体为强阳性: ER 或 PR >30%。 (2)HER-2 检测为阴性。 (3) 经完整疾病评估后未出现器官转移危急症状 (visceral crisis)且无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 (4) 骨转移不可为唯一转移部位。 (话聊俱乐部注:民国110 年 9 月30日前给付规定是病况若是有单纯骨头转移,或是合并脑转移,并无明文规定不给付) (5)病患目前未接受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包含 GnRH analogue 等) 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Ⅰ.年龄满 55 岁。 Ⅱ.曾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 Ⅲ.FSH 及 estradiol 血液检测值在停经后数值范围内。 经事前审查核准后使用,核准后每24 周须检附疗效评估数据再次申请,若疾病恶化即必须停止使用,且后续不得再申请使用本类药品。 3.使用限制: (1)palbociclib 每日最多处方 1 粒。 (2)palbociclib 每日最多处方 1 粒。 (3)本类药品仅得择一使用,唯有在耐受不良时方可转换使用,使用总疗程合并计算,以每人终生给付 24个月为上限,惟 110 年 9 月 30 日以前已核定用药之病人,得经事前审查核准后,使用至疾病恶化或总疗程达 24 个月为止,且后续不得再申请使用本类药品。 4.若先前使用 everolimus 无效后,不得再申请本类药品。 逸仙e学苑批注: 自民国110 年 10 月1日起CDk4/6抑制剂药物 壹、以下所指的CDK4/6抑制剂是palbociclib(IBRANCE,爱乳适)与Ribociclib (Kisqali,击癌利),至于另一个CDK4/6抑制剂Abemaciclib(Verzenio, 捷癌宁)截至发文时健保仍未开放给付。 贰、仍然是停经后乳腺癌妇女发生远程转移后,关于停经后之规定标准– 甲、年龄满 55 岁。或 乙、曾接受双侧卵巢切

乳腺癌CDk4/6抑制剂药物palbociclib爱博新健保给付新规定 Read More »

—Pngtree—fda letter logo 3988801

美国FDA核准belzutifan 用于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

2021 年 8 月,美国FDA 核准 belzutifan 用于治疗需要治疗、但不需要立即手术的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患者。 根据2期临床试验Study-004,这是一项开放标签的研究,招募了 61 名患有 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的患者。 受试者有97% 之前接受过肿瘤缩小手术。该研究主要疗效终点是 肿瘤反应率,在中位追踪 21.8 个月(其中 30 名患者确认为肿瘤呈现部分缓解)后,肿瘤反应率为 49%。 另外 30 名患者 (49%) 对治疗的最好反应是肿瘤稳定。 中位有效时间为 8.2 个月。 未达到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NCCN专家组将Pazopanib列为推荐的实证等级 2A 类,在某些情况下可用于 VHL 疾病相关但非转移性病变患者的选择。 在一项2期试验中,31 名 VHL 疾病患者使用Pazopanib治疗。肿瘤反应率有 42% ,且有 52% 的肾肿瘤特异性反应率。 VHL疾病,其实就是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逢希伯-林道综合征  ( Von Hippel-Lindau Disease )。 疾病简介: 在1904年首先由德国眼科Eugen von Hippel医师,发现了眼睛当中变异的血管瘤,而1926年瑞典病理学家Arvid Lindau描述了脑部和脊椎的血管瘤。这些文献阐述是同种疾病的不同变异。此症发病时间并无特定年龄,临床表现多样,除造成血管异常增生外,亦伴随全身多个器官产生肿瘤,肿瘤多半在青年期会出现,这些肿瘤有可能是良性的也有可能是恶性。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为第三号染色体短臂上3p25.3位置上的VHL基因发生变异。VHL基因为肿瘤抑制基因,若此基因突变失去功能,将无法抑制细胞不正常的增生而形成肿瘤。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发生率/年龄: 目前国内发生率不明,研究指出国外的发生率约1/36,000。从孩童到七十岁皆有可能发生,任何年龄均有可能罹患此症,而临床多是在成年之后确认诊断。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种族/性别比: 各种族皆会发生,无明显差别,男、女性患病率相同,通常肿瘤会同时发生,但统计数据指出肿瘤在不同人种会有差异产生,例:法国人易患神经系统肿瘤,德国人易患嗜铬细胞瘤,日本人则易患肾肿瘤。 Von Hippel-Lindau综合征的遗

美国FDA核准belzutifan 用于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 Read More »

美国FDA核准belzutifan 用于VHL 疾病相关肾细胞癌

2022年NCCN建议:肾癌其他罕见类型的治疗选择

在肾癌其他罕见类型中,肾髓样癌 (RMC) 极为罕见,约占年轻人所有原发性肾肿瘤的 2%。 67% 至 95% 的患者会出现转移性的疾病。化疗仍然是这种亚型的治疗重点,尽管预后仍然很差。 集合管癌(Collecting-duct carcinoma)也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通常诊断时就是疾病的晚期。高达 40% 的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发生转移,大多数患者在初次诊断后的 1 至 3 年内死亡。集合管癌与尿路上皮癌具有共同的生物学特征。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指出,有23 名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患者接受了gemcitabine与顺铂或卡铂的联合化学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反应率为 26%,总体存活期为 10.5 个月。 专家组指出,其他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亚型(如集合管或髓质亚型)患者中,已观察到细胞毒性化疗(gemcitabine与顺铂或卡铂的联合化学治疗;或紫杉醇联合卡铂)以及目前使用尿路上皮癌的其他铂类化疗处方,有帮助的。gemcitabine与doxorubicin的联合化学治疗在肾髓样癌患者也可以产生反应。口服标靶治疗通常不会对肾髓样癌患者产生反应。 Bevacizumab与Erlotinib联合治疗甚至可以在已经重度治疗的肾髓样癌患者中产生反应。在临床试验之外,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应该是肾髓样癌的首选一线治疗。 肾癌相关信息请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肾癌信息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cn/

2022年NCCN建议:肾癌其他罕见类型的治疗选择 Read More »

—Pngtree—kidney 1557449

透过1份整合式基因检测分析 提高对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理解

过去十年来,肾细胞癌 (RCC) 的治疗有了显著的改变。 2006 年标靶治疗时代的来临,让肾细胞癌的治疗露出曙光,随着sunitinib 和sorafenib相继的推出,从根本上改变了晚期肾细胞癌的治疗。随后许多靶向 VEGF/VEGFR 或 mTOR 讯号通路的标靶药物陆续上市,更丰富了肾细胞癌的治疗。而2016年崛起的免疫治疗,更让肾细胞癌的治疗出现了更大层次的提升。 然而,乳突状肾细胞癌 (papillary RCC, pRCC) 是一种异质性高、且目前了解不完全的肾癌组织学亚型。这种亚型大约占所有肾脏恶性肿瘤的 15%,乳突状肾细胞癌为肾细胞癌第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肾细胞癌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解方面,主要集中在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乳突状肾细胞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目前尚无公认的 “黄金标准”之全身性治疗。而目前美国FDA 没有核准正式可用于乳突状肾细胞癌患者的特异性疗法。 然而,在这个精准肿瘤学时代,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是要本于患者肿瘤中所发现到特定的异常基因和分子而制定医疗计划。 在2016年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作者藉由癌症基因组图谱 (TCGA) 研究网络去了解乳突状肾细胞癌的分子性质。 研究人员研究乳突状肾细胞癌中所存在的异常通路,以及针对第1 型和 2 型之乳突状肾细胞癌给予细化的分类,且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正如几项针对乳突状肾细胞癌的临床试验结果所披露的,”一刀切”(one-size-fits-all)的治疗策略,不太可能为乳突状肾细胞癌患者带来优质的结果。对于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相关分子通路进行识别,以及对乳突状肾细胞癌之亚型的准确分类,使用治疗生物标志物来进行患者的分层,对于优化临床治疗是必要的。 透过整合式基因检测分析研究,已经确定了几个与乳突状肾细胞癌相关的突变基因,包括:MET、NF2、SETD2 和 Nrf2 的讯号通路基因。 然而,这些突变仅在约 10-15% 的乳突状肾细胞癌中被发现 。 近8成的第 1 型乳突状肾细胞癌会有7 号染色体增加,或是MET 基因状态的改变(包括了突变、基因融合或 MET 剪接变体)。 就临床病理特征而言,第 1 型与第2型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疾病是不同的,第 1 型乳突状肾细胞癌预后相对比第2型要好。 两型乳突状肾细胞癌的遗传基因变异也不同 。特别是

透过1份整合式基因检测分析 提高对乳突状肾细胞癌的理解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