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精准医疗

2023100604 1

癌症基因检测 液体活检的现况与未来展望

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液态切片)是一个相当新的癌症治疗检测技术,所谓的液态切片,就是透过抽血等方式来收集生物体液(包括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再用先进的技术分析病患体内的癌症基因。 目前抽血是最成熟的技术,     自 从1800 年代中后期,发现 Bence Jones 蛋白以及随后在 20 世纪 70 年代鉴定出癌胚抗原(CEA)和甲种胎儿蛋白(AFP)以来,已经证明生物体液的分析对于癌症的诊断和后续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尽管癌症相关的蛋白质仍然是最常见的癌症生物标记物,但其他分子和结构,例如:血液中有游离DNA(Circulating Cell Free DNA/cfDNA)、微小RNA(microRNA)、信使RNA(mRNA)以及非编码长RNA和小RNA、 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细胞DNA(ctDNA)、 tumor-educated platelets( TEP,指的是与肿瘤相互作用的血小板)、 和胞外体(Exosome)已经成为极有潜力的癌症生物标记。 与传统组织的切片一样,这些新的标记提供了有关癌细胞的重要分子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表现谱。 因此,在过去 13 年中,我们将它们称为液态切片。

癌症基因检测 液体活检的现况与未来展望 Read More »

2023092402 1

新型HER-3 ADC- patritumab deruxtecan 肺癌EGFR 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的新选择

由国际肺癌研究学会主办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3年年会上公告了第2期临试验HERTHENA-Lung01的研究结果,在治疗过去已经接受过一种EGFR 靶向药物以及过去已经接受含铂类的化疗后,疾病仍然出现恶化的EGFR突变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证实patritumab deruxtecan(HER3-DXd)在这类患者中显示出具有临床意义的持久疗效。   新型HER-3 ADC patritumab deruxtecan是一款采用第一三共独有的DXd ADC技术设计的首个靶向HER3的抗体化疗复合体药物(ADC)。该药的第2期临试验HERTHENA-Lung01的研究结果世界肺癌大会(WCLC) 2023年年会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并同步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patritumab deruxtecan(HER3-DXd)是一种靶向HER3的ADC,是由全人源化抗HER3 IgG1单株抗体透过可裂解的四肽连接符,与拓扑异构酶第一型的抑制剂有效载荷(DXd)连接组成。该药物已于2021年12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三代EGFR靶向药物和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期间或治疗结束后,疾病出现恶化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非小细胞肺癌大约占全球所有肺癌的85%,其中5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出现远程的转移,EGFR突变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的4-5成。对于接受过EGFR 靶向药物以及过去已经接受含铂类的化疗后,疾病仍然出现恶化的的患者,目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疗效有限,亟需要全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HERTHENA-Lung01是一项全球性、多中心、开放性、双臂2期试验,旨在评估patritumab deruxtecan(5.6 mg/kg或上调剂量方案)治疗既往接受过EGFR EGFR 靶向药物以及过去已经接受含铂类的化疗后,疾病仍然出现恶化的EGFR突变的EGFR突变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5.6mg/kg(n=225)或者上调剂量方案(n=50)。基于在类似患者人群中进行的用于评估剂量的1期研究的获益/风险比分析结果,我们选择了5.6 mg/kg为patritumab deruxtecan的用药剂量,停止了上调剂量组。

新型HER-3 ADC- patritumab deruxtecan 肺癌EGFR 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的新选择 Read More »

2023082902 1

MSS/p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迄今重要的进展整理

中文所称的微卫星稳定者(MSS)与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之转移性结直肠癌,过去认为是癌症免疫治疗的禁区。   人类错配修复基因(MMR基因)经过转录翻译后,可以制造出相应的错配修复蛋白,如果任一MMR蛋白表达缺失,会进而造成细胞的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则对DNA复制过程中的碱基错配丧失修复功能,而造成堆积,终究导致微卫星状态不稳定(MSI)的发生,约15% 的结直肠癌是经由MSI途径引发的。   MSI分为高度不稳定(MSI-H)、低度不稳定(MSI-L)和稳定(MS-S);而MMR分为错配修复功能缺陷(dMMR)和错配修复功能完整(pMMR)。dMMR等同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pMMR则等同于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或微卫星稳定(MSS)。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逐渐成为治疗许多转移性癌症患者的重要选择,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错配修复缺陷(dMMR)特殊癌症患者,可以作为治疗MSI-H/dMMR的实体癌症的第二线或第二线以后的治疗。而美国FDA已经核准癌症免疫治疗中的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中的 pembrolizumab可以作为治疗MSI-H/dMMR的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以及第二线或第二线以后的治疗。   然而,MSI-H/dMMR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占比,大约只有5%;而大多数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都属于微卫星稳定型(MSS)或是pMMR,其对于单一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之治疗反应很不好。这主要是归因于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先天上就有原发性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抗药机制,包括有其体内CD8+ T细胞对免疫原性的识别性较低、抗原呈递机制有缺陷、固有免疫抑制致癌的通路本来就是过度表达,以及肿瘤微环境中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等。   MSS或是pMMR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通常被归类为对免疫治疗反应冷淡的“冷肿瘤”,目前针对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主要会采用“联合治疗的策略”,来提高现有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在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患者中的疗效。希望能够藉由“联合治疗的策略”将“冷肿瘤”转化为对免疫治疗反应热烈的“热肿瘤”,或是透过过鉴别出这一类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天选之人”,具备有对于免疫疗法获益的潜在分子生物标记物,而能够藉此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要如何将“免疫冷

MSS/pMMR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迄今重要的进展整理 Read More »

2023082404 1

世界级专家建议 如何进行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

欧洲肿瘤医学学会(英文缩写是ESMO,是欧洲一个研究肿瘤学有关的专业组织。欧洲肿瘤医学学会成立于1975年,截至2021年,该组织会员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25000多名肿瘤学专业研究人员。 2022年7月6日,《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医学期刊上欧洲肿瘤医学学会的精准医学工作小组发表了关于癌症患者使用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的新建议,精准医学工作小组的专家强调了在检测前、阅读报告然后将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处时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和重要的建议,并支持ctDNA可以作为晚期癌症患者基因分型和治疗选择操考的标准。此外,在新的建议当中,还就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在未来的其他可能应用的场景提供了一些见解,例如癌症筛检,微量残存疾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简称MRD)的评估与监测和用于治疗反应的早期评估,但这些见解仍然缺乏实用性的证据。 液态切片(液体活检)是一个广泛性的概念,包括对于ctDNA、CTC(也就是循环肿瘤细胞)与外泌体等,其中以ctDNA的临床应用最为广泛,这主要归因于其具有微小的创伤性,且具有随时间推移可以重复取样的特色。ctDNA的释放被认为与肿瘤生长之间成正比,生长最快速的癌细胞分支会比较容易在血浆中脱落出的DNA量也最多。目前有多种检测、提取和量化ctDNA的技术和模式可供使用,深入了解实验室开发或商业化ctDNA检测分析的临床有效性及实用性,对于解决特定的临床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ctDNA是肿瘤细胞死亡、凋亡或坏死后释放到血液循换中的癌细胞DNA,是cfDNA的一部分。正常cfDNA的片段大小大约是在166bp,而ctDNA的片段则较短,大约为143~145bp左右。其次,血浆ctDNA的半衰期较短(通常小于2个小时),主要是由肝脏和肾脏清除代谢。 ctDNA目前具有多种潜在的临床应用,包括癌症筛检、早期疾病表征、局部治疗(例如手术切除肿瘤)后MRD检测和癌症复发的分子医学上监测;晚期癌症则可以依据其基因分型给予相应的治疗、癌症治疗效果的更早期评估、癌症治疗反应监测和癌症治疗抗药机制的识别。 尽管理论上ctDNA的基因检测,应该可以比传统的肿瘤组织的基因检测提供更多关于肿瘤空间和时间异质性的重要信息,但在常规临床实务上的使用需要仔细注意分析前的检体处理和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

世界级专家建议 如何进行循环肿瘤DNA(ctDNA)的基因检测 Read More »

20230504 1 1

肺部及肋膜癌症肿瘤与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整理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简称IHC)属一种免疫染色(immunostaining),是在抗体上结合荧光或可呈色的化学物质,利用此经修饰后的抗体与生物组织中的抗原具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选择性地识别组织切片或玻片细胞中的抗原,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是否有「目标抗原」的存在;此方式不只可以用来测知抗原的表现量,也可观察抗原所表现的位置,并可提高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经人为制备修饰后的特异性抗体带有显色剂标记,如:酶、金属离子、同位素等;而待检测的细胞或组织的目标抗原,则可为任何能让抗体结合的物质,也就是具有抗原性的物质,包括:蛋白质、多肽、核酸、多醣、病原体等都可侦测。两者通过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再结合组织细胞形态学分析,对组织或细胞的抗原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   免疫组织化学的优势在于专一性、灵敏度、简便快速以及成本低廉,所以广为医院采用,通常是藉由特定的肿瘤标记来筛选癌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基础研究及预防和诊疗上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法。兹将肺部及肋膜的恶性上皮性癌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做一个整理: 1.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高分子量角蛋白(HMWK;34βE12),低分子量的角蛋白(35βH11),CK5/6,P63,CEA,EMA,S-100,HPV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TTF-1,CK7   2.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广泛型CK、TTF-1,CgA,Syn、CD56、histamine,decarboxylase、CD11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CD45,CD99,P63   3.肺腺癌(adenocarcinoma)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阳性:CK7,EMA,CEA,TTF-1,SP(表面活性蛋白、surfactant apoprotein)A, B,P5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项目分析结果呈现阴性:CK20,CDX2,vimentin,CK5,P504S   4.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s situ、A

肺部及肋膜癌症肿瘤与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整理 Read More »

020 1

第二意见癌症治疗咨询陈骏逸医师 需要注意的事项

文:癌归于好 陈骏逸医师 更多卫教信息 请至癌症新观点https://www.youtube.com/user/omegapeng 个人在某疾病已获得初次诊疗医生的诊断后,可以向另外的医学专家发起咨询,获得二次医疗诊断意见。欧美先进国家,第二意见咨询已经行之有年,乃一种常见的医疗行为。癌症第二意见咨询可以得到更多专业的看法,确保正确诊断治疗。若您是癌症病人,已在其他医院获得诊断但尚未开始治疗,或已在其他医院就医治疗,希望安排至本院,或是想至本院咨询第二意见时,您可以利用预约专线,由专业人员为您服务,及说明第一次门诊相关所需文件及手续,以协助您安排本院门诊事宜。

第二意见癌症治疗咨询陈骏逸医师 需要注意的事项 Read More »

018 1

借镜参考 陈骏逸医师谈第二意见咨询对于癌症病人的重要性

文:癌归于好 陈骏逸医师 更多卫教信息 请至癌症新观点https://www.youtube.com/user/omegapeng     一位从小即随父亲前往印度尼西亚打拼的林先生,历经数次排华暴动以及亚洲金融风暴,好不容易终于在雅加达有一番不错的事业,也正陆续安排送到台湾念书且即将大学毕业的大女儿回来接班事宜,并且准备在今年满65岁之际好好地享受退休生活。   心中如意算盘打的正响之余,从去年初一直有血便的情形,刚开始以为是30年前的痔疮宿疾又犯了,然而血便状况一直没有改善,甚至还出现了解便困难、疼痛,甚至大便形状也变得如薯条一般的纤细。惊觉事态好像大为不对,于是在大女儿的坚持之下,遂远渡重洋到台湾的大型医院求治。       2016年9月初,该医院检查发现距离肛门口有一个至少3公分的肿瘤,经切片化验证实为直肠腺癌,而且已经有直肠周围淋巴结的扩散,该专科医院的大肠直肠外科主任建议当下需要”立即”进行手术切除肿瘤,并且因为肿瘤过于靠近肛门,手术绝对无法保留肛门,而改采直肠照口排便,也就是终身都需要与人工肛门为伍。   “天啊!往后下半辈子都要没有自己的肛门了。”   “原本有点小儿麻痹的我,生活起居已经有点不方便,以后还要定时处理肠造口的便便,之后的日子该怎么办?”   “我辛苦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俨然荣登人生胜利组,没想到最后落得没屁眼的残废人生,心中很不服气。”   “台湾最好的直肠癌专家的做法,根本不是我想要的、能接受的;难道真的一定要拿掉肛门吗?是否还是有其他的方法、其他国家的医师,能够让我保留住肛门呢??”   林先生当下听到台湾医师给他的医疗建议,是要立马奔向手术台,任由医师取走他的肛门。顿时间他觉得宛若被判了死刑,心情从愤怒、否认很快地转为失望、无助,但是家人和他最后还是不能接受台湾医师的处置建议。此时印度尼西亚侨界友人刚好也有罹癌亲友前往中国医疗的先例,从旁热心协助。于是乎经由视讯软件辗转连络上了中国肿瘤医院的直肠癌专家,中国医师认为此时给予介入性化疗注射,应该有机会保留得住他的肛门。   “这个方法是我还能接受的”,林先生嘀咕着。   其实中国医师的处置建议,压根了完全符合林先生的期待,保留肛门是他当下最想要的目标。虽然自己是福州人,然而中国医院的所在地,他可是完完全全的生疏。   家人正在犹豫照护上的方便性,再加上全家5口都要一起前往中国。

借镜参考 陈骏逸医师谈第二意见咨询对于癌症病人的重要性 Read More »

—Pngtree—low polygon football player sport 6498319

4期胰腺癌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精准治疗疗效佳

文:癌归于好/中西医肿瘤专科 陈骏逸医师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于2022年报告了1例罕见的携带FGFR2基因融合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精准出击,使用FGFR标靶药物erdafintib治疗反应佳。基准医疗名白判断出FGFR基因突变在该名患者所引起的肿瘤生物学变异,以及如何在其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协助其探索出更适合的治疗。 同时该病例成功之经验,也告知了年轻的胰腺导管腺癌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有药物可靶向的基因突变,如:基因出现融合异常,以期更早启动恰当的治疗,特别是KRAS基因为野生型的,而90%的胰腺导管腺癌都会发生KRAS基因的突变。 研究证实常见的胰腺癌,也就是导管腺癌期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适应性讯号可以促进肿瘤的增殖和生存,特别是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FGFs,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讯号传递,如此会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且FGF的讯号传递如果过度启动会协助癌病的恶化。 FGFRs(FGF recepto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是具有酪氨酸激酶受体作用的一种跨膜蛋白,参与多种的细胞过程,其遗传学的改变会产生致癌的信号,直接刺激癌细胞生长,有助于形成新的血管供养肿瘤,促进肿瘤对抗癌药物的抗药。 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出现重排产生了融合基因,特别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中的FGFR2则会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见于多种癌症类型。 而FGFR2出现基因的融合在肝内胆管癌发生率最高,约为10%-16%,FGFR2突变也可于胆囊癌、乳癌、甲状腺癌和摄护腺癌出现,只是发生率较低。而大约有5%的胰盎癌具有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其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融合更为罕见。而目前有FGFR的标靶药物:FGFR1-4小分子抑制剂erdafitinb,目前可以用于化疗后进展的FGFR2或FGFR3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以及FGFR1-3小分子抑制剂pemigatinib,用于FGFR2融合或重排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胆管癌。 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杂志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于2022年的病例报告如下: 28岁男

4期胰腺癌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 精准治疗疗效佳 Read More »

—Pngtree—vector expand icon 4102325 1

协同PIK3CA靶向药物或可扩大PARP靶向药物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族群

健保署于民国109年9月8日公告口服PARP抑制剂Olaparib治疗BRCA1/2基因遗传性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的靶向药物,将纳入健保给付,预计于109年11月1日生效。 这是一个早期临床试验的报告,主要是来自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四个中心的1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Alpelisib(乳腺癌首款PIK3CA靶向药物,商品名:piqray,爱克利) 搭配PARP抑制剂olaparib(乳腺癌首款PARP靶向药物,商品名:lynpaza,令癌莎)的治疗结果。 之前曾在一项 1b 期试验 (NCT01623349) 中报告了PARP抑制剂olaparib与 PI3Kα 特异性靶向药物 alpelisib 联合使用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推荐的 2 期剂量 (RP2D)。在这里,哈佛大学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报告了该治疗方案的三阴性乳腺癌疗效。 实验设计为符合条件的患者患有复发性三阴性乳腺癌或具备有遗传性 BRCA 基因突变的任何亚型复发性乳腺癌。

协同PIK3CA靶向药物或可扩大PARP靶向药物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族群 Read More »

—Pngtree—yellow modern level up game 6049009 1

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再分型 有机会让治疗成绩再升级

过去我们将乳腺癌给他分了5型,其中之三阴性乳腺癌的定义为雌激素受体、黄体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均呈现阴性,占乳腺癌整体病例的10-20%。而此分型对乳腺癌荷尔蒙治疗和HER2标靶治疗并无效果。 三阴性乳腺癌的特色是具有高复发的风险、较短的无病生存期和较差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突破性治疗方法,显示出中等疗效,尤其是与化疗疗法联合使用在第一线的治疗。著名的3期临床试验Impassion 130的研究结果证实,在程序性死亡配体1(医学上称为PD-L1)属于阳性的三阴性乳腺癌,第一线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化疗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可以较传统化疗更能够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分别是7.5个月 与5.0个月)以及总体生存期((分别是25.4个月 与17.9个月)。在另一项著名的3期临床试验KEYNOTE-355研究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PD-L1的水平属于阳性 (定义为CPS评分≥10)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第一线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embrolizumab合并化疗药物,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更能够延长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分别是9.7个月 与5.6个月)。 乍听起来,似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出现了重大的突破,然而并不是所有的PD-L1的水平属于阳性的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而且还是一大部分患者的预后仍然是不佳的。所以如何找出会从免疫治疗获益的相关特征,是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的重要工作,因此需要除了PD-L1的水平分析之外,更精确的方法去区分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亚群,并且根据各亚型的特征开发出相对应且更有效的治疗方案。由于三阴性乳腺癌的高度异质性,所以三阴性乳腺癌需要进一步分型后,才能给予分层治疗的对策。有学者将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根据mRNA的表型分为4种亚型,它们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进一步分为:免疫调节型、管腔雄激素受体型、基底样免疫抑制型、间质样型。 学者在4种亚型的基础上进行了FUTURE研究,这是一项很早期的伞形临床试验,收录了69例入组,在进一步分型后,给予分层治疗的对策。患者在此模式下的治疗有效率为29.0%。当中有16例是可评估的免疫调节型转移性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有10例(占比为62.5%)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化疗药物-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联合治

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再分型 有机会让治疗成绩再升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