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为我国妇女发生率第1位之癌症,乳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约为每十万名妇女188-194人。
依据卫生福利部死因统计及国民健康署癌症登记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标准化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69.1及12.0(每十万人口),每年有逾万位妇女罹患乳腺癌,逾2,000名妇女死于乳腺癌,相当于每天约31位妇女被诊断罹患乳腺癌、6位妇女因乳腺癌而失去宝贵性命。
欧美国家约有25%的乳腺癌女性患者为停经前,约7%的乳腺癌发生在40岁以下。在我国发病高峰约在45-69岁之间,较欧美国家提早了10~15年,且大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乳腺癌时处于停经前状态。
有相当一部分乳腺癌女性仍然有生育的需求与期许,对于这部分患者,应该特别关注乳腺癌治疗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乳腺癌医疗团队也应该最大限度满足其生育需求。
乳腺癌化疗方案存在有高度的生殖系统毒性
为了达到较长的生存期,大多数年轻乳腺癌患者会以细胞杀毒性化疗药物为基础的方案作为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女性生殖系统当中,卵巢对于化疗药物最敏感,完整的化疗疗程会造成卵巢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数年轻乳腺癌患者出现卵巢早衰。
化疗药物之所以会损害卵巢的功能,是因为化疗会影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使得卵巢内的各级卵泡数目均因此减少,其中以初级和次级卵泡的数量减少尤为明显,甚至出现无卵泡的卵巢,所以化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卵巢的卵泡储备功能。此外,卵巢间质也会因化疗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坏死,对卵巢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在众多的化疗药物当中,cyclophosphamide(癌德星锭、癌德星注射剂)对于卵巢的毒性最大,研究发现癌德星对于卵巢的颗粒细胞和基底膜有明显的损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且使用cyclophosphamide后,卵巢的闭经率高达50-95%。
对于使用化疗之后,有些患者仍然没有卵巢闭经的患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卵巢的早衰了呢?
幼年接受过癌症治疗后仍然具有正常月经周期的患者,虽然卵巢功能看似正常,但实际上是衰退的,可能会导致以后的不孕及卵巢功能早衰。可能是因为年轻妇女的卵巢其卵泡储备量较大,化疗虽然会引起部分卵泡的损害,但剩余的卵泡储备量仍然可以维持正常的卵巢内分泌和生育功能,不会在化疗后立刻造成无月经状态。但由于卵巢内的卵泡数自出生后就是固定的,对于化疗引起年轻患者部分卵泡的损害,其实是会在数年后导致卵巢功能的早衰。
卵巢早衰不仅会导致月经异常、促性腺荷尔蒙的水平会升高、雌性荷尔蒙的水平会波动性下降、影响生育的功能,还会诱发忧郁、烦躁、肾上腺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智力下降、骨质疏松/骨折以及心脏与脑血管突发事件,严重的话会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和生活质量。
因此,乳腺癌患者如何保护卵巢等生殖系统的功能,尤其是年轻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治疗中这是亟需要重视的临床问题。关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能力保护的措施有卵母细胞冷冻技术、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冷冻胚胎技术以及卵巢组织冷冻技术等。其各自特点如下:
1.卵母细胞冷冻技术
适用于已婚或未婚的乳腺癌患者,目前该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然而,卵母细胞的数量是决定妊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般认为至少需要15个卵母细胞才能获得50%成功妊娠的机会。因此,为了确保在化疗前,就能够冻存理想数量的卵母细胞,通常需要10-12天的促排卵的治疗,到取卵时还需要12-14天,必要时需要多个周期来促进排卵。所以对于部分乳腺癌患者的癌症治疗至少会被延后两周的时间。
此外,促进排卵会导致患者体内的雌性荷尔蒙水平因而升高,可能会影响荷尔蒙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抗荷尔蒙治疗,但目前的研究证据责任为,接受促排卵的乳腺癌患者的相关癌症预后,与没有接受促排卵的乳腺癌患者是类似的,然而目前相关研究的样本量小,尚需要更多证据来验证。另外,有研究指出癌症患者的卵子冷冻后,之后受孕之活产率低于其他正常女性。
但是临床上很多乳腺癌患者在确诊之后,由于病情比较严重,或是担忧病情因此恶化,所以往往不愿意因为冻卵而延后乳腺癌的治疗,往往选择尽量不冻卵,从而失去取卵的机会。
-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
该技术的优点在于未成熟的卵母细胞是可以在月经周期的任何时间取卵,减少患者因为要进行促排卵方案而延误乳腺癌治疗地时间,而且可以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的发生。但由于未成熟卵泡的体积小,取卵需要特定设备,且经过体外培养后成熟的卵母细胞,与成熟卵母细胞相比,其着床率较低,在癌症患者保护生育功能中,主要用于无法延后癌症治疗的患者。
- 冷冻胚胎技术
冻卵已发展了30余年,是目前最成熟的生育功能保护技术,胚胎经过玻璃化冷冻、复苏与移植,其有效性与新鲜胚胎是相当,且胚胎冻存时间不会因此影响活产率。
- 卵巢组织冷冻技术
这项技术是青春期前女性和癌症治疗无法被延后患者的有效保护生育能力的方法。
冻存的卵巢组织经过复苏、移植,其组织存活率大多可以超过95%,1次的卵巢组织移植后平均可以存活4-5年的时间,累计的活产率可以达到40%以上,卵巢组织的冻存不仅可以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甚至还可以恢复卵巢内分泌功能,避免超促排卵所致的荷尔蒙水平的上升。
而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GnRHa)对卵巢有保护的作用
GnRHa可以竞争性地结合促性腺荷尔蒙释放荷尔蒙(GnRH)受体,抑制脑下垂体释放黄体生成素(LH)和滤泡刺激荷尔蒙(FSH),进而降低患者体内雌激素的水平,可以改善停经前有中高复发风险的荷尔蒙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除了可以用于治疗乳腺癌之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也可以用于卵巢功能的保护。停经前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使用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可以减少卵巢的早衰,并提高妊娠率,且无论荷尔蒙受体状态为何的患者均获益。PROMISE-GIM6、POEMS/SWOG S0230 和 Anglo Celtic Group OPTION等大型的临床研究,更都显示出了一致的结果。
目前对于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为何可以有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原因如下:
- 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可以使卵巢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减少卵巢血流的灌注,进而减少化疗药物随血液进入卵巢去破坏;
- 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可以降低原始卵泡进入各级卵泡的数量,使卵巢一直处于青春期的状态,让大量初级卵泡可以储存于卵巢中。对化疗患者而言,这些初级卵泡可以较不怕化疗药物的破坏,使得卵巢后续可以继续发挥升值的功能;
- 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会抑制FSH的分泌,减少窦前卵泡分泌的生长因子,从而保留更多的始基卵泡免于受到化疗药)的破坏。
具有生育需求或希望保护卵巢功能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可以使用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保护卵巢,并建议在化疗前1-2个星期就开始给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化疗期间每月注射1次的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直到化疗结束后2周再给予最后一剂的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当然,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并不能100%起到保护生育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取代明确有效的辅助生殖技术,所以对于有强烈生育需求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接受卵子/胚胎/卵巢组织冷冻等辅助生殖技术,同时可以在化疗期间使用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保护卵巢,以提高未来成功妊娠及生育的可能性。
目前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用于卵巢保护的多项研究,均势采用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的1个月剂型,但也有研究显示个3月剂型与1个月剂型的性腺激素释放荷尔蒙的促进剂具有相似的卵巢保护效果。
对于生育时机方面,乳腺癌患者最佳的怀孕时机是无法准确预测的,需要个体化地综合考虑年轻患者的身体状况、乳腺癌病理特点和肿瘤复发风险。
临床上一般建议年轻乳腺癌患在者度过复发高峰的年限后,才可以考虑怀孕。一般认为术后辅助化疗结束后2-3年才可以考虑妊娠,但高风险患者或需要长期辅助抗荷尔蒙治疗的患者,则建议延长至辅助性化疗结束后5年甚至更久,才可以考虑。为避免癌症治疗对胎儿的健康风险,一般应在停止抗肿瘤治疗超过6个月后再实施怀孕的计划。
近年来,年轻乳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随着治疗方案的进步,乳腺癌的存活率日益改善。年轻乳受化疗影响,导致部分患者会因此出现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储备功能降低,对患者生育功能和后续生活质量都有较大影响。所以,对于未来有生育需求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建议化疗前与妇产科和生殖专科医师讨论决定卵巢功能保护的策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更多陈骏逸医师的癌症卫教影片请连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肿瘤治疗相关信息请连接陈骏逸医师 与你癌归于好
全方位癌症关怀协会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乳腺癌相关信息请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乳腺癌信息 请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