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癌症大小事 (简)

2022112906

科学数据证实 木本类坚果有助减少消化系统罹癌风险

坚果是一种以果仁为食用部分的食材,因其外覆木质或革质硬壳,故称坚果。 按照其植物学来源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木本坚果和草本坚果两类。木本坚果包括:核桃、榛子、杏仁、松子、腰果、银杏、栗子。而草本坚果包括:花生、葵瓜子、南瓜子、莲子等。 从营养学的角度上来看,草本与木本坚果有很多的共通点:都富含油脂、不饱和脂肪酸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近几十年,许多流行病学研究都分析了摄取坚果与不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 2020年,研究人员更就最新的相关文献,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纳入了33项符合分析条件的研究,共分析了50879例癌症病例,评估坚果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癌症领域权威医学期刊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科学数据证实 木本类坚果有助减少消化系统罹癌风险 Read More »

2022112902 1

三阴性乳腺癌好可怕! 该用细胞疗法吗? 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怎么说?

三阴性乳腺癌是一种雌激素受体、黄体素受体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2型受体的表达皆呈现缺失的乳腺癌,占所有型态乳腺癌的15-20%。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较年轻、病理分化差、侵袭性强、复发率与转移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对于身体状况许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是需要进行联合多药性的化疗,以控制肿瘤。但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患者,一旦停用药物,病情可能会容易迅速恶化,因此使用维持性的治疗非常重要。 乳腺癌维持性的治疗常用的是节拍式化疗的模式,那是一种毒性相对低、化疗药物剂量低,以持续高频给药及无明显间隔期的治疗方法,机制上是藉由抗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诱导肿瘤细胞休眠等作用,来控制肿瘤,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而且由于节拍化疗具有耐受性良好、无累积毒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很适合作为复发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的维持性治疗的选择之一。 而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细胞,简称CIK,是一类新型高效率的胜任细胞(competent cell),具有T淋巴细胞杀伤肿瘤的活性和自然杀手细胞的非限制性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物(MHC)方式的破坏肿瘤作用。同时,CIK可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成为恶性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项于2021年发表在Journal of BUON 期刊的研究,就是在探讨使用capecitabine的节拍式化疗搭配自体的树突状细胞-CIK(DC-CIK)细胞的免疫治疗模式,用于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希望为此类患者提供选择免疫细胞联合标准化学治疗方案的实证依据。 . 该研究收录了110例复发性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其中55例使用capecitabine的节拍式化疗搭配自体的树突状细胞-CIK(DC-CIK)细胞的免疫治疗模式做为维持治疗(以下简称为DC-CIK组),另位55例只接受单纯节拍化疗做为维持治疗(以下简称为对照组)。 该研究结果指出:

三阴性乳腺癌好可怕! 该用细胞疗法吗? 看看最新的科学研究怎么说? Read More »

2022112831

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体制外的作用之一:调节癌细胞的新陈代谢

使用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治疗胰腺癌细胞,会导致胰腺癌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重新规划,反而导致细胞中粒腺体的数目和溶酶体数目的增加,且因此活化mTOR讯号传递路径,以及增加氧化磷酸化的速度。所以当抑制CDK4/6的活性可能会导致肿瘤细胞中溶酶体的数目增加,而此溶酶体数目的增加会让某些CDK4/6抑制剂产生抗药性,如此之作用可能会降低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的临床疗效。所以如果将CDK4/6抑制剂与另一种靶向药物mTOR抑制剂联和使用,可能会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生。 而细胞周期蛋白D3和CDK6会促进细胞内的抗氧化剂NADPH和GSH的产生,如此之作用会中和活性氧分子(ROS)。所以当用CDK4/6抑制剂治疗细胞周期蛋白D3和CDK6高度表达的癌症,例如:白血病,可能因此会导致细胞内的抗氧化剂NADPH和GSH的耗费,进而提高细胞内的ROS水平,而让此类癌细胞产生凋亡的现象。 CDK4/6与代谢和癌症的另一个关系,是在肥胖或患有糖尿病的小鼠上观察到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水平会有提高的。使用抗糖尿病药物metformin可以降低肝脏细胞的周期蛋白D1水平,进而降低肥胖或患有糖尿病的小鼠罹患肝细胞癌发病率,所以也让科学家思考合并使用糖尿病药物和CDK4/6抑制剂,或许可能可以治疗肥胖患者肝癌的可能性。  

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体制外的作用之一:调节癌细胞的新陈代谢 Read More »

2022112902

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体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CDK4/6抑制剂可以透过对癌细胞的直接作用,以及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来调节身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在乳癌研究中,CDK4/6抑制剂的abemaciclib能够活化癌细胞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组件,进而刺激干扰素的生产,并有助于提高肿瘤抗原的呈递现象。因此,CDK4/6抑制剂通可以获得免疫反应,帮助身体对抗癌症。另外,抑制CDK4/6的活性,会进而阻碍CD4阳性FOXP3阳性调节性T细胞(Treg)的增殖,对身体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一般来说,Tregs通常会表现出抑制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反而CD8阳性的细胞毒杀性T细胞受到CDK4/6抑制剂的影响比较小,有研究指出,abemaciclib可以降低肿瘤内Treg与 CD8阳性的细胞毒杀性细胞的比率,从而促进CD8阳性的细胞毒杀性去破坏癌细胞。再者,CDK4/6抑制剂经由抑制CDK4/6的活性后,藉由抑制NFAT媒介的讯号通路去活化作用型的T细胞,进而促进作用型的T细胞对浸润于肿瘤内,并且导致肿瘤细胞PD-L1蛋白的表达上调,营造有利于PD-1/PD-L1免疫药物发挥抗癌作用的有利环境。 另外有学者尝试在三阴性乳癌使用CDK4/6抑制剂并用靶向药物PI3K抑制剂,如此能够上调癌细胞中的免疫相关讯号通路,包括活化抗原呈递相关的蛋白,从而提高肿瘤的免疫抗原性。 其实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体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主要是CDK4/6抑制剂可以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所以目前已经有临床试验在研究这个区块,已经有多款的CDK4/6抑制剂目前在临床试验中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探讨其治疗不同类型的癌症之可能性。

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体制外的作用之二: 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Read More »

2022112830. 1

晚期食管癌之鳞状细胞癌患者 为何第一线治疗就要加上免疫药物??

全世界每年因食管癌死亡人数上看50万。 食管癌以食管鳞状细胞癌最多,约有85%。大多数食管癌在诊断时已经无法手术切除,而目前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的治疗选择甚少、预后也很差,所幸近年来PD-1免疫治疗合并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癌的临床疗效逐日益发光。CheckMate 648研究于2021年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告其主要研究结果,为免疫联合化学治疗方案用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第一线治疗的王者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性科学数据。 食管鳞状细胞癌的PD-L1蛋白的表达向来丰富,大约50%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均可检测到PD-L1的表达,表达水平1%甚至更高。目前PD-1免疫治疗药物nivolumab已经证实可以显着延长既往已经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因此nivolumab在台湾已经核准可以用于既往已经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无论肿瘤的PD-L1表达状态如何。 而CheckMate 648是一项全球性的第三期临床试验,该研究目的是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和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治疗,用于初步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是患者按照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免疫治疗药物nivolumab加上化疗,或是双免疫治疗药物nivolumab+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益伏)或者给予单独化疗等3组。治疗持续到疾病恶化、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撤回同意或试验结束。患者可以接受免疫治疗药物最多2年。 CheckMate 648的主要研究终点为总体生存期和疾病控制时间,次要研究的终点为治疗的客观缓解率。研究终点首先在PD-L1表达大于等于1%的患者中进行评估,然后在整体人群(所有随机分配的患者)中进行评估。关键的探讨项目包括治疗有反应的持续时间、根据肿瘤细胞PD-L1表达和PD-L1联合评分阳性定义的次族群的总体生存率、患者报告的治疗结果以及安全性。

晚期食管癌之鳞状细胞癌患者 为何第一线治疗就要加上免疫药物?? Read More »

2022112820

为何三阴性乳腺癌要在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呢?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合并术前化疗室目前三阴性乳腺癌中必需要考虑的选项。 一项命名为KEYNOTE-522的第三期临床试验,是在研究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比较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术后还是继续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一药物的辅助治疗)与现今治疗模式-单纯术前化疗(于术后接受安慰剂的辅助治疗)。于202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早期结果显示,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手术时候的病理学肿瘤完全消失率。于202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又发表了备受期待的KEYNOTE-522研究的后续结果,此次又证明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以及于乳房肿瘤手术后还是继续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一药物的辅助治疗,确实可以显着延长了患者的无事件的生存期,充分证明了之前公布的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可以提高手术时候的病理学肿瘤完全消失率,这次的结果充分证实了它也转化成了无事件的生存期延长的治疗获益,而且实现PD-L1表达限制的重大突破,而这一疗效的增加与PD-L1的表达水平无关联性。 KEYNOTE-522研究的背景 即使使用了蒽环类和紫杉类为基础的全身性化疗,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乳腺癌分子亚型的总体生存仍然较短,第二至三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大约为7成,总生存率约77%。目前术前化疗是第二至三期的三阴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其短期目标是手术时候的病理学肿瘤完全消失,而此医学上所称之的病理完全缓解可以延长无事件生存和总体生存时间。术前治疗和术后辅助性治疗的长期目的就是要防止疾病复发,但三阴性乳腺癌现有的以化疗为主的术前治疗和术后辅助性治疗的疗效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KEYNOTE-522的研究方法 第二至三期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都是未曾接受过治疗,依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免疫化疗组术前接受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太平洋紫杉醇与卡铂)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随后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小红霉或是epirubicin与cyclophosphamide)加上帕博利珠单抗,或是对照组: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太平洋紫杉醇与卡铂)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随后4个疗程的术前化疗(小红霉或是epirubicin与cyclophosphamide)的治疗。乳房肿瘤切除手术后,免疫化疗组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性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至多9个疗程;而对照组给予相同疗程的安慰剂。 KEYNO

为何三阴性乳腺癌要在术前化疗加上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呢? Read More »

2022112816

陈骏逸医师告诉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药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

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 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 这是歌王陈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十年》的歌词,相信许多人都可以朗朗上口。 我们经常以十作为一个轮回的数字,因此俗话常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以十年作为一个轮回。 十也常作为一个阶段的总结,所以我们常听人说:「十年有成」,就是这个意思。 新创事业已经成立十年了,为了表示祝贺,我们常常套用一句世俗的赞美语:「十年有成。」医学上的新进展,让陈医师带领大家来个10年的回顾,来鉴古知今。乳腺癌这10年来有许多新药物进入临床实务,丰富了乳腺癌的治疗,也带给乳腺癌治疗成绩的大步进展,更让许多乳腺癌患者受惠于这些新的药物。 2021年,美国大约有28.4万个乳腺癌新发个案和近5万个导管原位癌(DCIS)的新发病例,同时,也2021年大约有 4.4万例患者因乳腺癌而死亡。 总括来说,美国FDA在这10年来分别针对乳腺癌核准了30 项新的治疗方案。其中26项是针对晚期乳腺癌,4项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治疗。而在这30项方案中,23项获得了美国FDA常规的核准,7项获得美国FDA加速核准, 首先是针对荷尔蒙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型受体阴性乳腺癌部分进行这10年来的回顾,这类分子亚型是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癌亚型,大约占60%~70%。近几年,随着各项荷尔蒙plus 标靶的治疗之临床研究数据陆续的公布,这类患者的治疗模式逐步由单一荷尔蒙治疗转向荷尔蒙plus 标靶的治疗为第一线治疗,也就是CDK4/6抑制剂加上传统荷尔蒙治疗治疗已经成为荷尔蒙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型受体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第一线、与第二线治疗新的标准,包括palbociclib、ribociclib与abemaciclib。而PIK3CA标靶药物alpelisib在具备有PIK3CA 基因突变的荷尔蒙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第二型受体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第二线及其以后的治疗,可以改善了此部分的乳腺癌患者的疾病控制时间,也成为第一个被FDA核准用于乳腺癌治疗的磷酸肌醇 3-激酶 (PI3K) 的抑制剂。 2015年,CDK4/6标靶药物palbociclib藉由开创性临床试验PALOMA-1 的研究中,palbociclib合并letrozole相效于letrozole单药而言,CDK4/6标靶药物的

陈骏逸医师告诉你 回首10年有哪些新药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 Read More »

2022112814

陈骏逸医师谈CIK细胞疗法在癌症的应用

目前台湾特管办法开放的癌症免疫细胞疗法让许多癌友眼花撩乱! 那是因为在人体体内本来就有不同的免疫细胞,这些字体的免疫细胞经过实验室处理后都可以用来活化癌友的免疫系统,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进而杀死癌细胞。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免疫细胞疗法,包括NK细胞(自然杀手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CIK细胞激素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γδT细胞(Gamma delta T cells)、DC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 )、肿瘤内浸润型TIL 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等不同细胞治疗。 简述CIK细胞治疗 这些免疫细胞都有不同功能,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程度不同,疗效自然不尽相同,碍于篇幅关系,今天陈骏逸医师先来介绍什么是CIK细胞? CIK,就是细胞激素诱导的杀伤细胞,英文全名是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 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毒杀作用强。CI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辨别能力很强,可以精确攻击癌细胞,但不会伤及正常的细胞,并且较能改善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因此,CIK 细胞被认为是新一代的免疫治疗的方案之一。 免疫系统中NK细胞(自然杀手细胞)是人体对抗癌细胞的第一道防线,NK细胞表面分子具备有 CD3-/CD56+的特征,NK细胞大约占人体所有淋巴细胞的10%,研究发现,很多癌症病人体内的NK呈现细胞数量不足且功能下降现象。 NK细胞与淋巴T细胞不同,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免疫刺激,毒杀也不受主要组织兼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s, MHC)的限制,即可以借着分泌穿孔素来造成癌细胞细胞膜的破洞,导致癌细胞发生溶解而出现细胞凋亡。 由于CIK细胞除了含有NK细胞外,还多了一种会同时表达CD3 和CD56 两种膜蛋白的NKT 细胞,因此一般认为CIK细胞会比单纯的NK细胞具有更强大的抗癌活性和比较广效性的毒杀癌细胞的能力,也能释放大量炎症反应因子,启动免疫反应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调节其它抗癌免疫细胞间接

陈骏逸医师谈CIK细胞疗法在癌症的应用 Read More »

2022112802

DC-CIK免疫细胞治疗可否加强化疗疗效?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为例

一项于2022年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Research(美国转化研究杂志)期刊上的研究,该研究之目的在于评估以化疗搭配树突细胞-细胞激素诱导的杀手细胞(DC-CIK)为基础的免疫细胞治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A199、 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 9) 、TIMP-1 (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水平的影响。 MMP-9的主要功能是降解和重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s)的动态平衡。 哺乳类动物MMP-9mRNA的同源性约为80%。MMP-9在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一项研究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肿瘤组织之MMP-9的表达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死亡率和总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而TIMP-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总之,MMP-9及TIMP-1在肺癌侵袭转移机制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该研究收集了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方案,而实验组则接受DC-CIK免疫治疗加常规的化疗方案。 实验组接受DC-CIK免疫的治疗。于化疗前1天,采集空腹时候的周边血液100 mL,离心10 分钟(2000 r/min,r=8 cm)。将分离的淋巴细胞离心20分钟。吸出白色膜层,取得单核细胞,离心8 分钟,洗涤2次,计算其数目。将细胞浓度调整为 2 00万个细胞/mL,并接种到 6 孔板中 2 小时。舍弃培养基得上清液,并使用介白素4 (IL-4)及树突细胞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第5天,加入肿瘤特异性抗原后继续孵育。 于第6天,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树突细胞成熟。在第 7-8 天,收取树突细胞。于获得单核细胞后,加入1000 U/mL注射用基因重组人类干扰素1 mL( 300万国际单位),调整细胞浓度至2 00万个细胞/mL,然后进行孵化。于治疗第2天,加入50 ng/mL CD3的单株抗体和浓度为1000 U/mL的基因重组人类介白素2(IL-2),根据细胞生长速度补充10-14天的IL-2和培养基。 免疫细胞治疗DC-CIK的输注期间应该避免进行化疗。 DC-CIK治疗一个疗程包括3次树突细胞回输和5次CIK输注,每位患者至少完成2个疗程。每个细胞治疗疗程是连续 4 天且每天进行两次的回输, DC 搭配CI

DC-CIK免疫细胞治疗可否加强化疗疗效?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为例 Read More »

2022112303 1

乳腺癌女性应该如何保护自我的生殖系统功能?

乳腺癌为我国妇女发生率第1位之癌症,乳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约为每十万名妇女188-194人。 依据卫生福利部死因统计及国民健康署癌症登记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标准化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69.1及12.0(每十万人口),每年有逾万位妇女罹患乳腺癌,逾2,000名妇女死于乳腺癌,相当于每天约31位妇女被诊断罹患乳腺癌、6位妇女因乳腺癌而失去宝贵性命。 欧美国家约有25%的乳腺癌女性患者为停经前,约7%的乳腺癌发生在40岁以下。在我国发病高峰约在45-69岁之间,较欧美国家提早了10~15年,且大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乳腺癌时处于停经前状态。 有相当一部分乳腺癌女性仍然有生育的需求与期许,对于这部分患者,应该特别关注乳腺癌治疗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乳腺癌医疗团队也应该最大限度满足其生育需求。 乳腺癌化疗方案存在有高度的生殖系统毒性 为了达到较长的生存期,大多数年轻乳腺癌患者会以细胞杀毒性化疗药物为基础的方案作为重要治疗手段。然而在女性生殖系统当中,卵巢对于化疗药物最敏感,完整的化疗疗程会造成卵巢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数年轻乳腺癌患者出现卵巢早衰。 化疗药物之所以会损害卵巢的功能,是因为化疗会影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的过程,使得卵巢内的各级卵泡数目均因此减少,其中以初级和次级卵泡的数量减少尤为明显,甚至出现无卵泡的卵巢,所以化疗药物可以显著降低卵巢的卵泡储备功能。此外,卵巢间质也会因化疗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和坏死,对卵巢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乳腺癌女性应该如何保护自我的生殖系统功能?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