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早期研究表明,Eltrombopag可提高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標準免疫抑制療法(即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 (ATG) +環孢素)的療效。
發表在2022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者主導、開放標籤、多中心、隨機、3期臨床試驗中,比較了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 (ATG) 搭配環孢素,聯合或不聯合Eltrombopag,作為一線治療方案在初治療之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主要終點是3個月時的血液學完全緩解率。
大部份患者都無法找到HLA相合之骨髓捐贈者,因此免疫抑制治療成了治療這些患者之第一選擇。這類病患應該接受ATG與環孢靈素之合併使用。一般所建議之劑量是ATG 40mg/Kg/天x 4天,再以口服環孢靈素12mg/Kg/天六個月。類固醇可使用於ATG治療後之前兩週以減輕血清反應性疾病(serum sickness)。
馬來源的抗胸腺細胞球蛋白(Horse Anti-thymocyte Globulin)給藥
患者連續4天(第1-4天)接受馬抗胸腺細胞球蛋白(ATG)靜脈輸注,劑量為40毫克/公斤/天,持續12-18小時。
為預防ATG相關副作用,包括血清病(serum sickness),患者以1毫克/公斤/天的劑量(靜脈注射或口服)給予皮質類固醇,至少持續7天,並在治療後2-3週內皮質類固醇逐漸減量並停藥。患者也可以預先服用對乙醯氨基酚(例如1000毫克)和/或抗組織胺(例如10毫克氯苯那敏)。
對於肥胖患者,ATG的劑量是根據理想體重(IBW)的1.3倍和實際體重之間的平均值來決定。
環孢素(Cyclosporine)的劑量及調整
患者從治療第一天開始口服Cyclosporine A (CsA),劑量為5 mg/kg,接著根據血中濃度進行調整(單株抗體檢測結果為150-250 ng/mL,多株抗體檢測結果為200-400 ng/mL)。治療持續至少12個月。
之後,患者可在接下來的6-12個月內緩慢減量(每月約10%)後停用環孢素A;因此,患者在停藥前至少持續接受18個月的環孢素A治療。如果血球數下降,研究者可自行決定重新開始或增加環孢素A治療劑量。
患者接受標準免疫抑制治療,包括連續 4 天以每天每公斤體重 40 毫克的劑量口服環孢素,至少持續 12 個月;隨後 12 個月內逐漸減少環孢素用量,並在 24 個月內停用
如此治療若能改善應是發生於六個月之內,大約70%之患者可以得到反應,而且五年存活率相當不錯,可達90%以上。
Eltrombopag劑量及調整
患者從使用ATG後第14天開始口服Eltrombopag,每日150毫克。對於東亞裔(例如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和韓國人)患者,建議劑量減少50%(隔日服用50毫克+100毫克Eltrombopag)。並調整飲食,以便在無鈣的情況下吸收Eltrombopag。
在開始使用Eltrombopag之前和劑量調整期間每2週一次,以及劑量穩定後每月一次,需測量血清ALT、AST、膽紅素濃度。
在所有這些情況下,第二輪的Eltrombopag治療均以相同劑量150毫克/天開始,如果在重新開始治療後3個月出現完全緩解,則繼續治療3個月,或最多6個月。
感染症的預防
所有患者均根據其所在機構的標準實踐接受了抗菌和抗真菌預防治療。具體而言,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當ANC < 500時,均給予抗細菌和抗真菌藥物。
預防耶氏肺孢子蟲(Pneumocystis jirovecii)感染的方法是使用trimetoprim-sulphamethoxazole,每日兩次,每週三次,直到CD4+淋巴球超過250/μL。所有患者均接受每日口服valacyclovir進行抗病毒預防。未常規進行抗CMV(巨細胞病毒)的預防治療。但是,允許監測CMV病毒血症,並隨後使用valganciclovir或其他藥物進行預防性的治療。
支持性治療
患者不需要常規使用G-CSF;然而,可以利用 G-CSF 治療的特定臨床情況下,例如重度中性白血球減少症患者的感染性併發症,允許使用 G-CSF。
紅血球和血小板輸注需要依照標準政策進行。一般而言,紅血球輸注用於維持血紅素水平 > 8 g/dL,或出現臨床顯著症狀時;血小板輸注用於血小板 < 10000 或發生出血事件時,無論血小板計數多少,均應進行。
患者被分配接受免疫抑制治療(A 組,101 名患者)或免疫抑制治療加Eltrombopag治療(B 組,96 名患者)。
3 個月時 A 組和 B 組完全緩解的患者百分比分別為 10% 和 22%(風險比為3.2)。
6 個月時,A 組和 B 組的總體緩解率(完全或部分緩解的患者百分比)分別為 41% 和 68%。
無事件的存活率分別為34%和46%。
首次緩解的中位數時間分別為 8.8 個月(A 組)和 3.0 個月(B 組)。
兩組的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相似。
在 24 個月的中位追蹤期內,1 名患者(A 組)和 2 名患者(B 組)出現了被歸類為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的核型異常;
所以在標準免疫抑制療法中添加Eltrombopag,可以提高先前未接受治療的重度再生不良性貧血患者的血液學反應率、反應之速度和強度,且未產生額外的毒性作用。
環孢素快速減量存在很大的復發風險,建議足量的環孢素枝使用校6個月或療效達平臺期後,建議持續用藥12~24個月後再行停藥動作,然後再開始緩慢減量。當環孢素維持治療時間延長至24個月時,復發率下降至約30%,治療有效率提升了17%。
#ATG
#臍帶血移植
#血小板生成素受體激動劑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
#再生不良性貧血
#Aplastic anemia
#Eltrombopag
#Romiplostim
#Eltrombopag
#抗胸腺球蛋白
#環孢素
#cyclosporin
#再生障礙性貧血
#白血球生成素
#G-CSF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