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 1

2月4日世界癌症日 知癌而後防癌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衛組織發佈的最新癌症資料包告顯示,2020全年新發癌症病例是1929萬例。2020年全球的癌症死亡是996萬例。

世衛組織表示,目前30%-50%的癌症可通過避免風險因素等得到預防。此外,如能得到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許多癌症治癒的可能性很高。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佈的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乳癌新發病例高達226萬例,超過了肺癌的220萬例,乳癌已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

乳癌指的是乳腺來源的惡性腫瘤。相比大多數惡性腫瘤,如肺癌、肝癌等,乳癌的治療效果非常好,相當多的患者可以獲得長期生存。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2020年全球肺癌發病人數為220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二位,而因患肺癌的死亡人數為180萬,居惡性腫瘤的第一位。

近20年來,肺癌的發病與死亡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對於有家族史、吸煙史、職業暴露等肺癌高危人群,應該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電腦斷層篩查。

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預期壽命增加,癌症將變得更常見。世衛組織表示,預計未來幾十年癌症新發病例數將大幅增加,到2040年全球新發病例數將比2020年增加近五成。

導致癌症的原因,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指出,癌症是一種基因疾病——它是由控制我們細胞功能的基因發生變異引起的。導致癌症的基因變異會出現的原因有多種,例如細胞分裂時發生錯誤、有害環境條件如煙草中的化學物質或者太陽紫外線導致去氧核糖核酸(DNA)破壞,以及父母遺傳等。身體通常會在細胞癌變之前自動清除受損細胞,但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能力會下降,這就是晚年患癌風險更高的部分原因。

就外部因素而言,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去年8月發表的關於2019年全球疾病、傷害和危險因素負擔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包括吸煙、飲酒在內的多種風險因素在2019年造成了全球445萬例癌症死亡(約占當年所有癌症死亡人數的44.4%),其中排名最前的風險因素是吸煙、飲酒和高身體品質指數(BMI)。

世衛組織也提醒公眾,約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是由吸煙、身體品質(BMI)指數過高、水果和蔬菜攝入量過低、缺乏運動及飲酒造成的,其中吸煙是最重要的癌症風險因素。

因此,不吸煙、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避免過度飲酒,都是有效的癌症預防方法。

 

059 1
2月4日世界癌症日 知癌而後防癌
 

#陳駿逸醫師

#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癌症治療

#癌症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請連接”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歡迎參與臉書社團:陳駿逸醫師的用心話聊俱樂部 www.facebook.com/groups/456281992960876/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