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22 1

抗癌治療要做得好 先從調整腸道菌群開始吧!-第一集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腸道菌群失衡與癌症有重要的關係,腸道菌群的調整在抗癌治療中有一定的作用及相關機制,總之,抗癌治療要做得好 先從調整腸道菌群開始吧!。

 

胃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微生物庫,裡面居住著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在內的龐大微生物群落。這些腸道微生物會透過與腸道內的免疫細胞和基質細胞複雜的相互作用,調節局部黏膜的發炎和在全身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

 

腸道內的菌群是最大、最複雜的微生物群落,也稱為「第二基因組」。人體腸道菌叢系統的建​​立開始於出生時,大約在3歲時完成定植。已形成的腸道菌叢系統至少包含1000種細菌,它們會與宿主共生共存,構成重要的微生態環境,對人體細胞的代謝、消化吸收、免疫的調節等有著重要影響。

 

腸道菌群的紊亂與多種疾病有相關,包括:高血壓、阿茲海默症、發炎性腸道疾病、脂肪肝和癌症。

 

癌症的發生與發展被認為是多種生物學的過程相互重疊和影響的結果,包括:異常增殖、逃避凋亡和自噬、活化侵襲性、增強免疫力以及誘導腫瘤血管生成。這些異常的生物學過程已被廣泛研究了幾十年,直到最近,癌症的另一個驅動因素——微生物群(包括腸道微生物)的失衡(dysbiosis)才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其對癌症的發生、發展和癌症治療反應,都有十足的影響。

 

目前,公認的抗癌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除了手術外,放射治療、化療和免疫治療歐是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抗癌治療方法,但治療效果並不甚理想,或是容易產生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在多個層面上會影響腫瘤的生存和發展,包括細菌與癌細胞的直接相互作用、影響腫瘤生長的代謝物的產生,以及調節局部或全身的免疫反應。

 

然而,在抗癌治療的過程中,調整腸道菌群能否繼續發揮全面而深遠的作用?

 

接下來會探討調整腸道菌群對不同類型癌症抗癌治療(包括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免疫治療)之療效及副作用的影響,並分析其主要的分子機轉。隨後,我們會探討腸道菌叢作為輔助癌症診斷的生物標記、治療和判斷預後的可行性。此外,我們還會探討了透過糞便菌群移植(FBT)、益生菌和飲食管理來調節腸道菌群,從而輔助癌症管理的可行性。最後,我們會閃樹了腸道菌叢應用於抗癌治療的前景與挑戰。

 

#糞便菌群移植

#FBT

#益生菌

#大腸直腸癌

#腸道菌群

#腸道共生菌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唾液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