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中藥房

—Pngtree—cicada on branch 5634340

中醫的動物類藥物 也就是蟲類藥 是如何抗癌的?

武松打虎,這個故事大家應該是不陌生吧。在書中武松喝了18碗酒,就上了景陽岡,店家道∶“如今前面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天晚了出來傷人,已經傷了三二十條路人性命。官府限期叫獵户去捉。‘’武松聽了,笑道∶“我是清河縣人,這條景陽岡少也走過了一二十遭,幾時聽説有大蟲!”,轉身就上了岡,後來果然就遇到了一隻吊睛白額虎。 在這裏我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書中為什麼將老虎説為是大蟲呢? 威風凜凜的老虎怎麼就和蟲子聯繫到一起了? 其實古時候華人以”蟲”指代一切動物,並且將動物分為「五蟲」。 人類使用動物類藥物,最早遠在4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記載了蛇、麝、犀牛等40餘種藥用動物。《內經》中有四烏賊骨的蘆茹丸方,是動物類藥使用於中醫之先河。《神農本草經》記載了動物類(蟲類)藥物有28種。東漢醫聖張仲景使用蟲類藥物組方治療各種雜病,例如《金匱要略》中有7個方中有使用10種的蟲類藥物。在《山海經》記載的146種藥物中,動物藥就有83種。明代時期李時珍《本草綱目》也收錄了蟲類藥高達 461 種,並將其分為蟲、鱗、介、禽、獸、人各部,使蟲類藥的應用於中醫有了長足的進展。 清代的溫病學家更對蟲類藥物的論述頗多創見。清代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89門中,運用蟲類藥去治療的有積聚、瘡瘍等9門。葉天士認為蟲類藥“飛者升,走者降,有血者入血,無血者行氣,靈動迅速,以搜剔絡中混處之邪”。清代王清任編撰的《醫林改錯》中記載血瘀證50種,創建了20個方,用地龍、山甲、䗪蟲、五靈脂、麝香等蟲類組成的方劑有9首。到近代,朱良春教授因擅長使用蟲類藥治療疑難雜症,被譽為“蟲類藥學家”,他也編撰《蟲類藥的應用》。 蟲類藥,亦即動物類藥物,均為血肉有情之品,中醫認為其具有藥性峻猛、性善走竄,其鑽剔搜刮之性,無草木、礦石可比。動物類藥物也因為其擁有攻毒散結、通絡止痛、活血化瘀、補益培本、搜風解毒等功效,中醫運用動物類藥物於癌症的治療。 中醫已蟲類藥的應用部位主要可分為二: 一是全蟲入藥,例如全蠍、地龍、蜈蚣、地鱉蟲等。 二是局部入藥,而蟾酥、蟲白蠟、蜂蠟、蜂蜜、蜂王漿、蜂毒、蜂房等以分泌物入藥;桑螵蛸為螳螂的卵囊;蠶沙、油蟲珠則是蠶以及蟑螂的糞便;而蟬蛻為蟬的蛻皮。 根據朱良春《蟲類藥的應用》歸納其臨床主治功效有以下幾點: 1.攻堅破積、2.活血化瘀、3.疏氣和血、4.宣風瀉熱、5.搜風解毒、6.祛風定驚、7

中醫的動物類藥物 也就是蟲類藥 是如何抗癌的? 閱讀全文 »

—Pngtree—hand painted colorfu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4641087

科學實證看中藥對大腸癌治療的功效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發現,中藥協助治療大腸直腸癌具有巨大潛力。但中藥抗癌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潛在作用位置點仍然不是很清楚。而在醫學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於2018年,研究者使用臨床資料和網路藥理學研究,找到中藥能夠有效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作用的分子靶點。 中藥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可以減少放射治療、化療的副作用,提高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減少癌細胞的轉移和復發,緩解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相關的症狀。然而,中藥中與患者生存直接相關的中藥活性成分,以及如何抑制大腸癌的分子靶點仍不清楚。 網路藥理學通過網路分析闡明了多組分和多靶點藥物的協同作用和潛在機制,是衡量多靶點藥物療效和揭示其功能機制的有效方法,為中醫藥從經驗醫學轉變為證據醫學提供了新的研究範式,或將加速中藥抗腫瘤藥物的發現,並改善當前的藥物研發策略。 醫學期刊Scientific Reports於2018年的研究,進行回顧性地分析了222位大腸直腸癌患者。其中,使用中藥組的患者有78例,無中藥組患者為144例。研究分析表明,患者的吸煙史、原發性腫瘤大小、漿膜癌細胞浸潤、原發性腫瘤分化程度、病理類型、是否有淋巴結轉移和癌胚抗原(CEA)>5ng/mL中位存活時間的減少呈現有明顯的相關性。而有接受全身性化療、放療、轉移後完全切除和接受中藥治療是有益於延長中位生存時間的重要因子。該研究分析,與無使用中藥組(12個月)相比,大腸直腸癌使用中藥組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40個月)明顯更長。此外,使用中藥組的1年、2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別為96.1%、84.3%、56.3%和29.2%,而未使用中藥組組存活率分別為46.3%、24.5%、13.8%和7.3%。 該研究試圖從治療靶點資料庫獲取了大腸直腸癌62個重要的作用靶點。這些中藥作用的分子靶點主要設籍於癌細胞增殖,癌症轉移和免疫,包括RAS、磷PI3K/AKT1、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介白素訊號傳遞通路,以及參與局部病灶性粘附的訊號傳遞通路。這些中藥參與的作用點與癌症的免疫反應,如自然殺手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殺性、B細胞受體信號通路和Toll樣受體的信號通路。 該研究也統計這78例接受中藥治療的大腸癌患者的中藥處方,共計有295種中藥。其中92種中藥的使用頻率/總頻率>8%,被研究定義為大腸癌療常用的中藥,其餘203種使用頻率<8%

科學實證看中藥對大腸癌治療的功效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