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禾醫院血液腫瘤科 陳駿逸醫師
儘管過去許多研究指出使用樹突狀細胞(DC,dendritic cell)和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CIK。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治療胰臟癌呈現出有希望的結果,但其臨床效果和安全性仍然存在著一些爭議,且缺乏足夠的實證醫學上的證據。一項系統性回顧與分析研究,進對了 21 項臨床試驗果關於(DC-CIK) 免疫細胞治療胰臟癌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進行了薈萃分析,希望藉此以實證醫學上的角度,更好地去嚴謹地評估DC-CIK免疫細胞在臨床實務上去治療胰臟癌的臨床安全性和療效。
該系統性回顧與分析研究檢索PubMed、Cochrane圖書館、CNKI和WANFANG資料知識服務平臺,篩選出關於DC-CIK 免疫細胞治療胰臟癌的臨床試驗。然後使用 RevMan 5.3 和 Stata 12.0 對研究數據進行薈萃分析。
該系統性回顧與分析的研究結果如下:
共收錄了21項篇臨床試驗研究,共有1549名患者。與傳統胰臟癌的治療相比,DC-CIK 免疫細胞治療改善胰臟癌的療效,並且提高了腫瘤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總體存活率等臨床指標。此外,DC-CIK 免疫細胞治療也降低了疾病失控率以及死亡率、CD8+、CD4+CD25+CD127T淋巴細胞和介白素-4。此外,DC-CIK 免疫細胞治療之副作用發生率也較傳統胰臟癌的治療為低(22%)。
所以,與傳統胰臟癌的治療相比,傳統胰臟癌的治療搭配DC-CIK 免疫細胞治療,不僅可以提高傳統胰臟癌治療的近期療效、長期療效和病患的免疫功能,也降低了胰臟癌的死亡率和負向免疫調節指數,且副作用輕微、也可以減少胰臟癌治療的副作用。
發表於2019年Cytotherapy醫學期刊的這項系統性回顧與分析的研究,是目前全球第一個系統性與實證醫學式的評估DC-CIK 免疫細胞治療胰臟癌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的研究,不但傳統胰臟癌的治療搭配DC-CIK 免疫細胞治療,不僅可以提高傳統胰臟癌治療的近期療效、長期療效和病患的免疫功能,也降低了胰臟癌的死亡率和負向免疫調節指數。而且DC-CIK免疫療法可能也被推薦可以用於適合晚期胰臟癌老年或體況無法耐受放射線治療、手術、化療的患者。
台灣於2018年9月6日經由衛生福利部公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管理辦法」修正條文(簡稱特管辦法),將6種安全性可確定、成效可預期之細胞治療項目(CIK細胞治療即是其中之一),歸類為特定醫療技術進行管理,預期對台灣的細胞治療發展將產生顯著的影響。其中在特管法中正面表列的「自體免疫細胞治療」(DC-CIK細胞治療即是其中之一),可以針對經標準治療無效之血液惡性腫瘤、經標準治療無效之第一至第三期實體癌、及第四期實體癌三種適應症,經由醫療機構擬訂施行計畫向衛福部申請核准後,由符合施行細胞治療技術之醫師執行,提供病人多一種自費常規治療選擇。而胰臟癌正是目前被核准的適應症之一。
研究也發現腸道益生菌高度多元性的癌症患者,對癌症的標準治療以及免疫療法(包括CIK細胞治療),都會有顯著較好的治療效果與存活率。因為當個體所需的抗癌益生菌越多,腫瘤微生物環境中的免疫細胞的活性也會越強,當透過自動化微流體生物晶片分析腸道菌叢,而智能化所配對出的個人化益生菌,開始定期服用,將其定植於腸胃道系統,更能提升癌症的標準治療以及免疫療法的治療反應。當人體免疫力越好,免疫細胞與癌細胞的作戰就越強烈,而癌症免疫療法的治療效果就越好。
#樹突細胞
#細胞激素誘導的殺手細胞
#DC-CIK
#胰臟癌
#免疫治療
#CIK
#癌症細胞治療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陳駿逸醫師
#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
#cik細胞治療優點
#自動化微流體生物晶片
#個人化益生菌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請連接”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歡迎參與臉書社團:陳駿逸醫師的用心話聊俱樂部 www.facebook.com/groups/456281992960876/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