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tree—ancient characters q version of 5469750 1

癌症患者胃口差 中藥六君子湯有助緩解

 

癌症患者胃口差,主要原因之一是癌因性厭食症和放療、化療等癌症治療所引起的厭食症,食慾不振會嚴重影響癌症患者的生活品質,臨床上可以用人工合成黃體素來治療。而中醫藥方劑的六君子湯,可以說是中醫著名的腸胃滋補良方,六君子湯於現代醫學的研究中發現其可以減輕癌症治療的富作用,例如厭食症、患者胃口差。

胃口差、厭食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也是抗癌藥物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

腫瘤相關性厭食症主要原因之一是癌症本身引起的癌因性厭食症和放療、化療等癌症治療所引起的厭食症,兩者皆會導致患者飲食量減少、體重下降等負面效果,進而影響癌症的治療效果。

目前,腫瘤相關性厭食症臨床上常用治療藥物的效果不太理想。而人工合成黃體素來治療在臨床實務中經常用於預防和治療癌症的惡病質。

該藥除了具有抑制癌症的功效外,本身還具有促進食慾、改善厭食的功效,但可能會導致靜脈血栓形成、鈉與水瀦留、子宮出血、腎功能不全等副作用。

鑒於臨床實務上仍然有需要治療癌症相關性厭食症的其他替代之有效藥物,而

六君子湯是否有其角色。六君子湯源于明代《易學正傳》,為中醫經典的補氣劑。六君子湯為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陳皮、半夏。而六君子湯中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即四君子湯,為補氣之要方,能振奮胃腸機能加強吸收;陳皮、半夏即二陳湯,用以燥濕化痰、並去胃腸內停水,兩方合用,共奏益氣健脾,理氣和中化痰之功,主治脾虛痰濕。

2008年,日本人發現,在順鉑誘導的化療引發之厭食症大鼠模型中,六君子湯可以透過促進胃饑餓素(ghrelin)的分泌,來改善食欲,這項結果引起了學者的廣泛關注及研究。臨床研究也發現六君子湯能夠有效改善腫瘤相關性厭食症。

在晚期癌症經常出現複雜的全身性疾病-“惡病質”,會導致患者厭食、虛弱、肌肉損失和貧血的臨床特徵,導致其生活品質進一步降低。

癌症在中醫學中沒有此特定的名稱,其病因多為脾胃虛弱,飲食不消化,情志失調,致使中焦不利,升降失常所致。同時,“惡病質”也是大多數晚期癌症患者的死亡原因,“惡病質”也會直接影響腫瘤的治療效果,增加治療相關副作用的發生率。“癌症惡病質”的主要病理機制是攝食中樞及相關的周邊訊號通路出現紊亂的情形。

 

位於下丘腦內側底部的弓狀核中,有兩種調節新陳代謝功能的神經元,一種為抑制食慾,代表者有分泌鴉片黑皮質素原(POMC)的神經元,另一種為促進食慾,代表者有分泌神經肽Y與AgRP的神經元)。

根據文獻報導,在癌症惡病質的條件下,將放射性標記的人類重組lipocalin-2(LCN2)注射到獼猴體內,發現LCN2可以穿過血腦屏障到達下丘腦,透過影響AgRP/POMC神經元衝動,來調節食物攝取,並導致厭食症;POMC神經元可被血清素啟動,並通過釋放POMC的α-MSH進而產生飽脹感。

下丘腦具有調節體內能量平衡的功能,因此發炎反應會引起的下丘腦功能障礙,可導致癌症惡病質的發生。而細胞介白素-1β(IL-1β)誘導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啟動,促進癌症厭食與惡病質的發展。

同時上調5-HT水準,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強下丘腦厭食神經元的活性,刺激POMC神經元,導致食慾的下降,減少攝食量。此外,促發炎因子,例如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介白素-1(IL-1)、介白素-6(IL-6)和干擾素-γ(IFN-γ)都可能通過血腦屏障直接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與下丘腦中的相應受體相結合,促進厭食症的進展。

而對於促進食慾神經元NPY,體外的下丘腦細胞實驗證實,血清素可以干擾NPY的合成、運輸和分泌,導致血清素引起的厭食。癌症惡病質可能與NPY系統有關。

此外,在癌症發展的早期,副交感神經系統可以感知腫瘤的信號,並刺激下丘腦組織胺能神經元,促使其發出異常的組胺信號。異常的組胺信號作用於下丘腦弓狀核、內側核和室旁核中的組織胺H1受體(HRH1)。HRH1受體的啟動可以誘發下丘腦的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啟動,進一步抑制組織胺H3受體(HRH3),從而抑制下丘腦的饑餓中樞,誘導癌症厭食症的發生。

總之,惡性腫瘤通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癌症厭食症。其主要的途徑是促進相關蛋白和炎症因子的分泌,從而異常地去調節下丘腦的食慾相關神經元,影響食慾相關受體的啟動。

主要參與調節食慾的周邊訊號,包括有瘦素和生長素釋放肽。

瘦素主要是透過與下丘腦神經內分泌途徑的相互作用來調節食慾,抑制食慾調節的相關胜肽,例如NPY和食慾素-A(OX-A),以及刺激荷爾蒙例如POMC。

飢餓素(英語:Ghrelin)透過刺激生長激素促分泌素受體-1a(GHS-R1a)去促進合成代謝的荷爾蒙增加,可以改善食慾,防止體重減輕,並促進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等合成代謝因子的產生。飢餓素主要與噁心和厭食有關。

研究發現,癌症主要影響了周邊的瘦素、生長素釋放肽等的分泌,並啟動它們的中樞受體而引起癌因性厭食症。

此外,中樞的組織胺神經元與機體的調節行為、生物節律、體溫和攝食等基本功能密切相關。而組織胺訊號的異常可導致味覺和嗅覺障礙,從而引發癌因性厭食症。另一方面,胃腸道的機械性阻塞、胃排空的延遲、消化吸收障礙,以及腫瘤生長導致壓迫周圍器官,也會引起的異常體液流失、食物攝取減少。

六君子湯治療患者後,其食慾、體重和體能狀態均有所改善,六君子湯讓臨床症狀改善,無副作用,患者厭食症減輕,生活品質提高。六君子湯治療可以改善胃腸動力障礙、緩解肌肉萎縮、緩解焦慮,可能是透過增強飢餓素的訊號通路,讓其成為治療癌因性厭食症的有效藥物。

在下丘腦弓狀核中出現作用的NPY和飢餓素,兩者都是有效的食慾誘導劑。而化療順鉑/5-Fu可以降低弓狀核細胞中Ca2+濃度,降低NPY和ghrelin反應性神經元的活性,導致了化療引起的癌因性厭食症。

實驗證實,在化療導致厭食大鼠的模型,於第四腦室注射GLP-1受體拮抗劑,可以減少順鉑所致的厭食、體重減輕。總體而言,順鉑等化療藥物可以降低下丘腦中促進食慾的神經元的活性,導致了化療引起的癌因性厭食症。

六君子湯可以透過飢餓素與histamine-2受體相關訊號通路的啟動,來改善癌症患者的食慾、保護其胃黏膜、促進腸胃道之消化液分泌,可以用來治療癌因性厭食症。

#與你癌歸於好

#知癌抗癌翻轉人生小學堂

#癌症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5406733 1
癌症患者胃口差 中藥六君子湯有助緩解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