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6集首播公告:認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眼睛副作用的處置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6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認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眼睛副作用的處置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xHUf1uPUyho 2023年12月24日晚上12:00 開始
癌症治療新知戰情室 第16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認識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眼睛副作用的處置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xHUf1uPUyho 2023年12月24日晚上12:00 開始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起的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irAEs)通常是可治療和可逆的,但有時也會導致嚴重和永久性殘疾。不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眼睛 irAEs發生頻率和嚴重程度各不相同。例如,研究表明,60%~65%接受ipilimumab 治療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虹膜刺激症狀,其中40%以上的患者會出現3~4級虹膜刺激症狀。另外,根據2020年的一項研究,抗PD-1/PD-L1藥物的眼睛irAEs發生率較低,嚴重等級也較低。但聯合的免疫治療會導致虹膜睫狀體異常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進一步增加。本文整理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眼部副作用的相關處理。 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眼睛相關的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其實是非常罕見,發生率不到1%,但這些事件可能經常被醫病雙方所忽視。事實上,大多數報告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都是回顧性的,或是僅限於臨床試驗的資料。最常見的眼睛相關的免疫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葡萄膜炎、視網膜功能障礙和乾眼症。然而。 還有從眼瞼和結膜到晶狀體、視神經、視網膜和脈絡膜的相關毒性。例如:
陳駿逸醫師的”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75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 認識癌症免疫治療的不良反應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s4D1cYvYxw
陳駿逸醫師的”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70集YouTube首播公告: 題目:認識肝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6aqnf5U4DyM 2023年11月11日晚上20:00 開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最新統計,2020年肝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全球發生肝癌人數達90.6萬人,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三位原因,約有83.0萬的肝癌病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8.3%。 肝癌長年以來名列臺灣十大癌症死因前兩名,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每年有超過1.1萬人被診斷出罹患肝癌,因肝癌而死亡的人數則在5,000~7,000人之間。另一方面,美國癌症協會針對肝癌不同階段進行5年存活率分析,以原位癌之存活最高為35%,在癌細胞尚在肝臟區域範圍內未擴散時之存活率約12%,若癌細胞出現全身性的轉移時,存活率僅有3%,整體平均的5年存活率為20%。顯示現階段可用肝癌之藥物治療,標靶治療的效果仍相當有限,肝癌仍存在很高的未滿足醫療需求。 近來免疫療法(這邊指的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合併抗腫瘤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治療,目前已經成為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新選擇。針對不可切除(晚期)的肝癌,PD-1免疫抑制劑atezolizumab(Tecentriq,癌自禦)與抗腫瘤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Avastin(癌思停)合併之組合用藥列為晚期肝癌第一線用藥首選建議,取代了原來的一線標靶藥物Nexavar或Lenvima之使用,主要是因為相較於一線標靶藥物Nexavar,標靶免疫的組合治療會有更長的存活期與更長的延緩疾病惡化的時間,且可使27%患者之腫瘤顯著縮小,其中有6%腫瘤完全消失。但目前標靶免疫的組合治療的用藥組合僅適合用於輕度肝功能異常(Child-Pugh A)患者。另外雙免疫治療 Durvalumab(商品名:Imfinzi 抑癌寧)與tremelimumab也被推薦可以用於一線治療。 在晚期肝癌二線治療部分,免疫療法藥物如Keytruda、Yervoy或Opdivo合併Yervoy(雙免疫治療)等作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失敗的用藥。其中Opdivo合併Yervoy用藥為PD-1與CTLA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之組合用藥,在臨床試驗中確實展現較佳的療效,但此雙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70集 首播公告:認識肝癌免疫治療的副作用 閱讀全文 »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68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免疫治療在晚期卵巢癌 有角色嗎?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TgXJvXiTdhg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66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認識轉移性pMMR/MSS大腸直腸癌的免疫治療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5w14x-lMhK4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65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認識dMMR/MSI-H大腸直腸癌的免疫治療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1vTLHkjzQNM
在2016年在著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誌就曾經有如下的報導,有兩名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黑色素瘤病患,最後因導致引發嚴重的心肌炎而死亡,新英格蘭雜誌曾經報導過,如果單獨使用PD-1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引發副作用之一的免疫性心臟病風險,是一萬分之六;如果將PD-1與CTLA-4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兩種藥物合併使用,發生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所引發副作用的風險,會因此上升到一萬分之三十,增大約加了五倍,死亡率可以說是極高的。 而免疫性心肌炎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使用於癌症治療後,最為嚴重的免疫治療副作用,其在臨床上可以表現為無症狀、輕微症狀、明顯症狀或暴發性心肌炎。 初始心臟受損的症狀大多是非特異性的,例如疲憊、心悸和上氣不接下氣等。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引發之重症心肌炎,往往會同時出現其他免疫治療的副作用,例如肌炎、呼吸功能障礙、肝功能異常、甲狀腺功能異常等。 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引起心肌炎的典型臨床症状,包括有:心悸、胸痛、急性或慢性心臟衰竭以及心包炎、心包膜積液等表現。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美國FDA 核准免疫治療藥物 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可以作為 第IB 期(T2a ≥ 4 釐米)、II 或 IIIA 期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手術切除和含鉑類化療後的輔助治療。 該項適應症的核准主要是根據關鍵的 第3 期 KEYNOTE-091 臨床試驗(也稱為 EORTC-1416-LCG/ETOP-8-15 – PEARLS)的數據。 該臨床試驗主要療效的結果指標是研究者評估的無疾病生存期(醫學上簡稱DFS)。 在手術切除後接受含鉑類輔助化療的患者中,與接續安慰劑相比,無論 PD-L1 表達的水平狀態,免疫治療藥物 pembrolizumab可以將疾病復發或死亡的風險降低了 27%。 無論 PD-L1 表達的水平狀態如何,在手術切除後接受含鉑類類輔助化療的患者中,接續使用KEYTRUDA 組的中位 DFS 接近五年(58.7 個月),而安慰劑組是接近三年(34.9 個月),與安慰劑相比,有將近兩年DFS (23.8 個月)的改善。 而其中之未接受術後輔助化療的 167 名患者 (占比14%) 的亞組,也進行探索性分析,此類患者接續使用免疫治療藥物 pembrolizumab並無法將疾病復發或死亡的風險降低。 “雖然轉移性肺癌患者目前醫療上取得了許多的進展,但手術治療仍然是第 IB、II 和 IIIA 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 但過往經驗顯示,許多接受手術的患者疾病仍然可能會復發。
文:癌症新觀點/話聊俱樂部 陳駿逸醫師 手術前使用免疫療法 提升肺癌患者存活率 免疫療法,就是讓非小細胞肺癌病患在手術前數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藥物,它是一種能活化免疫系統,提升免疫系統攻擊腫瘤的藥物。 過去研究報告指出,切除腫瘤手術前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可以更有效地活化免疫功能,使肺癌病人的免疫系統,除了消滅目標腫瘤的癌細胞外,還可能因為消滅了一些游離於血中的癌細胞,減少了日後血液中引起癌症復發和轉移的因子。 CheckMate 816是一項隨機開放性之第三期臨床試驗,此試驗納入358位第一B至三A期之可以手術切除之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手術前以1:1比例隨機分配,分別給予每三週接受一次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nivolumab 360 mg合併含鉑類雙化療,共三個療程;或是單獨給予含鉑類雙化療,共三個療程,然後於6周內進行肺癌手術。手術後病人可以再接受輔助性化療、放療或化放療。 CheckMate 816試驗結果顯示,化療合併nivolumab與單用化療相比,可顯著延長無病惡化、復發或死亡之無事件存活期 (event-free survival, EFS) (中位數 31.6個月 vs. 20.8個月, HR 0.63),提升2年的無事件存活率(event free survival, EFS)將近20%。也因此可以顯著改善不同期數肺癌之病理學上完全腫瘤消失(pCR)比率 (24.0% vs. 2.2%, OR 13.94, 99% CI 3.49-55.75; p<0.001),尤其是第一B之非小細胞肺癌的病人,理學上完全腫瘤消失(pCR)比率高達4成,另外不同期數肺癌之原發腫瘤之消退程度都較好。 CheckMate 816試驗結果的次族群分析中,多數次族群皆傾向於併用nivolumab有較佳的無事件存活率及pCR,其中以亞洲人、第三A期患者與非鱗狀上皮癌在無事件存活率上有達到顯著的差異性;而pCR方面則是所有次族群均達顯著的差異,僅非吸菸者未達顯著差異。其他如整體存活時間、整體反應率、第二年無事件存活率等分析結果,都顯示化療合併免疫nivolumab較單獨術前化療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