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12 1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輔助化療 搭配積極體能運動3年會大幅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臨床前和觀察性的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改善癌症的預後。然而,目前缺乏確切的重要證據。

 

一項由加拿大癌症協會等資助;名微CHALLENGE 的臨床試驗(註冊號碼為NCT00819208。這項在55個中心進行的3期隨機性的臨床試驗,研究者將已完成大腸癌手術後輔助化療的患者隨機分配至3年期間,分別參與結構化運動計劃(積極運動組)或僅接受健康教育材料(健康教育組)。主要研究終點是無疾病復發之存活期。

 

研究結果如下:

從2009年到2024年,共有889名患者被隨機分配到積極運動組(445名患者)或健康教育組(444名患者)。中位追蹤時間為7.9年,積極運動組的無疾病復發存活期確實是顯著長於健康教育組,其疾病復發、新發原發癌症或死亡的風險比為0.72。

 

積極運動組的5年無疾病存活率為80.3%,健康教育組為73.9%(差異為6.4個百分點)。積極運動組的總體存活期長於健康教育組(死亡風險比為0.63)。運動組8年總存活率為90.3%,健康教育組僅為83.2%(差異7.1個百分點;)。積極運動組肌肉骨骼不良事件之發生率高於健康教育組(分別為18.5% vs. 11.5%)。

 

腸癌患者於術後輔助化療後立即開始為期3年的結構化的積極運動計劃,可以顯著延長無病生存期,降低癌症復發,且結果與延長總體生存期呈現一致的情形。

 

CHALLENGE(全名為Colon Health And Life Long Exercise change)臨床試驗是一項跨國性的3期隨機研究,結果表明,結構化運動計劃可以顯著提高已完成術後輔助化療和手術的高復發風險之第二期或第三期腸癌患者的無病生存期。該計劃包括三年內有監督的結構化體能活動和行為的支持,這是首次專門為確定運動是否可以提高癌症存活率而設計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與標準治療相比,癌症復發或新發癌症的風險顯著降低了近3成(28%)。該試驗結果已發表於2025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

 

CHALLENGE臨床試驗的研究內容

實驗組:一項為期三年的結構化運動計劃,其中包含行為支持部分,目的在增加並維持中等強度的體力活動。

參與實驗組者將接受由當地運動量表顧問所提供的結構化 3 年運動計劃。運動量表介入組的目標是將運動量從基線水平每周至少增加 10個代謝當量(met )-小時,最多增加到每週 27個代謝當量-小時。每週 10 個代謝當量-小時大致相當於當前公共衛生指南中建議的每週約 2.5 小時(例如,每天 30 分鐘,持續 5 天)的中等強度運動量(例如:快走是4個代謝當量-小時),或是每週 1.25 小時(例如,每天 25 分鐘,持續 3 天)高強度的運動量,(例如:慢跑是8 能量-小時)。 6個月結束時,將決定是否鼓勵受試者每週增加超過10個代謝當量-小時的運動量,這取決於他們對每週增加10個代謝當量-小時之初始目標的適應情況。不鼓勵患者將運動量增加到27個代謝當量-小時以上,相當於每週7天,每天快走1小時,或是每週3.5天,每天慢跑1小時。

 

要使運動量從基線水平每週增加至少10個代謝當量-小時,需要有大量的行為支持。因此,運動組的參與者將接受基於計劃行為理論11的強化行為支持計劃,該計劃以糖尿病預防計劃10和“展望未來”試驗8中成功的行為改變計劃為藍本。運動量的介入將分三個不同階段進行,包括行為支持課程和監督下的運動課程。介入措施將包括個人化的運動處方,其中考慮了個人的基線體能測試結果、運動歷史、體能狀態、個人喜好和個人活動障礙。

 

對照組:患者接受標準的癌症監測和追蹤照護,以及健康衛教。

 

行為支持課程將包括行為策略的培訓,以促進運動的採用和長期維持。關鍵的行為策略將包括:強調運動對大腸癌倖存者的獨特益處;使運動愉悅的策略、克服障礙的策略、獲得親朋好友及社會的支持以及識別環境機會的策略;以及時間管理、自我監控、目標設定、計劃、刺激控制和自我強化。行為介入的核心是一本運動指南。這本名為「迎接挑戰!」的指南將作為持續資源分發給每位運動組織參與者。它是最初為乳癌倖存者開發的指南為藍本,已被證明可有效提高12-14歲乳癌倖存者的積極性、運動和生活品質。在研究的所有階段,如果運動組患者在依從性方面有困難,則可以提供額外的行為支持課程。

 

對於即使獲得持續支持,在養成或維持運動方面仍面臨重大困難的患者,我們將考慮採用先進的行為策略。行為工具箱將幫助患者克服運動方面的障礙,其中許多障礙可能與冬季運動機會的問題有關。主要方法是在每個中心全年免費提供運動設施。所有患者還將獲得計步器,以激勵他們並幫助追蹤他們的運動。

 

參與者:近期完成手術和術後輔助化療的高復發風險之第二期或第三期腸癌患者。兩組受試者都將獲得包括營養和運動量表資訊在內的衛教資料。兩組的參與者還將在參與的癌症中心接受後續照護,包括定期回診、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查和大腸鏡檢查。

 

研究目標:確認該運動計畫是否能夠提高無疾病存活期?

 

研究之主要發現

存活率的提高:與僅接受健康衛教組相比,參與結構化運動計畫的患者期癌症復發或罹患新癌症的風險會顯著降低28%。

 

死亡率的降低:與僅接受健康衛教組相比,參與運動計畫的患者的死亡風險也降低了37%。

 

行為改變:介入措施幫助患者實現了體能活動的顯著且持續的提升。

 

本研究之影響及後續步驟

改變臨床實務的結果:該試驗的明確結果提供了強而有力的證據,支持將結構化運動計畫納入常規癌症治療,確實可以改善腸癌倖存者的生存結果。

 

公衛系統的投資:研究結果表明,公衛系統應該投資於行為支持計劃,將結構化運動作為腸癌倖存者標準治療的一部分。

 

根據《體育活動指南》的建議,體育活動計畫應包含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有氧運動,以及每週至少兩天的肌肉強化活動。首先,選擇令人愉悅的活動,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持續時間和強度。減少久坐時間,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並根據需要靈活調整休息時間或計劃也至關重要。

體育活動計畫的關鍵組成部分:

有氧運動: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走或跳舞)或75分鐘高強度活動(例如跑步)。

肌肉強化活動:每週至少兩天進行能夠增強所有主要肌肉群(腿部、臀部、背部、腹部、胸部、肩部和手臂)的活動。例如舉重、使用阻力帶、瑜珈或伏地挺身等自重訓練。

 

如何開始:

選擇你喜歡的活動:選擇你覺得有趣的活動來幫助你保持動力。

循序漸進:從短時間開始,逐漸增加運動時間。

將運動融入你的日常生活:透過減少久坐和打破長時間不活動的狀態,找到讓一天更加活躍的方法。

傾聽你的身體:需要時休息,如果感覺不舒服,要靈活變通。

熱身和放鬆:以幾分鐘的慢走或伸展運動開始和結束你的活動。

 

成功秘訣:

設定小目標:將你的最終目標分解成更小、可實現的小目標。

找個夥伴:與他人一起運動可以給你動力和鼓勵。

發揮創意:嘗試健行、騎自行車或跳舞等新活動,為你的日常生活增添多樣性。

利用科技:免費的應用程式和網站可以幫助你找到新的活動和場所。

監控您的進度:每隔幾個月檢查一次自己,評估您的健康狀況並調整您的計劃。

 

 

#CHALLENGE臨床試驗

#結構化運動

#腸癌

#大腸癌

#手術

#輔助化療

#體能運動

#存活率

 

 

 

 

 

訂閱電子報

 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