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肺腸型腺癌(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 /PAED) 是一種罕見的肺腺癌亞型,其病理特徵與結直腸腺癌相似,腸型分化的成分超過50%。這種類型的肺癌在顯微鏡下看起來更像腸道中的癌症,而不是通常的肺癌。該類腫瘤於 1991 年由 Tsao 首次描述,此後病例報告甚少。
伴隨腸分化的肺腺癌被描述為散發性,是一種罕見的侵襲性肺癌變體。此腫瘤異質性極高,與肺腺癌和大腸直腸腺癌具有多種共同的形態學特徵。超過一半的肺腸型腺癌病例呈現「類大腸樣」病理形態,並表達至少一種典型的腸分化免疫組化標記物,即 CDX2、CK20 或 MUC2。因此,大多數PEAC患者幾乎沒有特殊臨床表現,這種惡性腫瘤通常難以與大腸直腸癌轉移病灶區分,這使得其與大腸直腸癌肺轉移鑑別診斷十分困難。且常難以與轉移性大腸直腸腺癌鑑別。所以更需要使用大腸鏡檢查、電腦斷層和正子攝影排除大腸直腸病變,這對於區分肺腸型腺癌和轉移性大腸直腸腺癌是很重要。
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肺腺癌,肺腸型腺癌還具有獨特的突變表達和免疫特性,其突變譜顯示KRAS、HER2和MMR基因突變率較高,而EGFR基因突變率較低,因此標靶治療未來或將成為肺腸型腺癌治療的新亮點。所以要對肺腸型腺癌與原發性肺腺癌的鑑別相對簡單;但肺腸型腺癌與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鑑別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病理學、免疫組化和突變分析。
過去的研究尚未看到關於肺腸型腺癌的治療具體陳述。目前的治療策略與非小細胞肺癌的策略相似,應該根據不同的臨床分期,並採取以手術切除為主,輔以化療、放療和標靶治療的綜合治療方案。儘管許多病例報告和研究提及肺腸型腺癌患者檢測到不同的基因突變,但都未提到肺腸型腺癌患者是否可以接受標靶治療。
手術切除是早期肺腸型腺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包括肺葉切除術、全肺切除術和肺段切除術。一向總結了28位患者的研究,患者均接受系統性縱膈淋巴結清除術,其預後結果如下:24例患者接受肺葉切除術,其中5例患者在術後1~20個月內死亡,其餘患者均存活,最長存活期為30個月;3例患者接受肺段切除術,個月存活為1929個月存活期。 1例患者接受單側肺葉切除手術,存活30個月。然而,由於數據有限,肺腸型腺癌的預後仍不明確。
鑑於肺腸型腺癌與大腸直腸腺癌的相似性,化療方案可分為兩類。一種化療方案用於非小細胞肺腺癌,包括卡鉑合併紫杉醇;另一種化療方案用於大腸直腸腺癌,包括oxaliplatin、irinotecan和5-Fu。然而最常用的方案是卡鉑合併紫杉醇,雖然這是肺腸型腺癌最常見的化療方案,但迄今為止所通報的唯一成功病例是接受四個療程的pemtrexed和卡鉑治療。
至於化療搭配免疫治療,成績又如何?根據2025年發表於Oncology期刊的研究,TTF-1陰性之肺腸型腺癌患者接受含鉑類和紫杉類藥物的化療與免疫治療,腫瘤客觀緩解率為31.6%,疾病控制率為57.9%,接受全身性治療患者的中位無惡化存活期和總存活期,分別為3.9個月和5.9個月。
理論上應該可以將腸癌的化療方案應用於肺腸型腺癌的治療,但腸癌的化療方案對肺腸型腺癌之預後無顯著影響。關於遠處轉移治療的報導很少。
曾經有位肺腸型腺癌多重轉移患者,接受pemtrexed -順鉑及雙磷酸鹽全身性治療,並合併骨盆腔放射治療(20 Gy,分5次),患者骨痛症狀明顯緩解。這為末期患者骨痛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其是否對大多數患者有效,仍有待臨床驗證。
標靶治療是肺腺癌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來發展迅速。然而,突變分析顯示,與肺腺癌相比,肺腸型腺癌的EGFR突變陽性率相對較低。因此,EGFR酪胺酸激酶抑制劑在肺腸型腺癌治療中可能是不適用。此外,由於肺腸型腺癌患者HER2突變比例較高,而HER-2 ADC藥物對HER2突變的NSCLC患者療效較佳。隨著非小細胞肺癌標靶治療的快速發展,未來可能出現針對KRAS突變的肺腸型腺癌,使用如KRAS G12C的標靶藥物。
而發現肺腸型腺癌的腫瘤突變負荷(TMB)遠遠高於傳統肺腺癌,提示檢查點阻斷免疫療法可能對肺腸型腺癌有效。
肺腸型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種罕見亞型,且是一種侵襲性腫瘤。因此,準確、早期診斷對肺腸型腺癌患者的治療和預後至關重要,且極具挑戰性。其臨床表現以肺部表現為主,與一般肺腺癌狀況無明顯差異。其病理和免疫學特徵與腸癌很相似,但以 CK-7、絨毛蛋白和 CDX-2 高表達為特徵。
精準診斷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組織病理學、免疫組化和突變狀態進行評估。目前尚無肺腸型腺癌治療的標準建議,目前的治療策略與肺癌相似。早期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患者可以使用化療和放療,但使用肺癌EGFR標靶藥物治療並不合理。而肺腸型腺癌患者KRAS基因和HER2基因的高突變率,以及高腫瘤突變負荷(TMB)與錯配修復蛋白(MMR)缺損的特色,可能為未來的治療發展提供新的方向。
#肺腸型腺癌
#Pulmonary enteric adenocarcinoma
#PAED
#大腸直腸癌
#MMR
#TMB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腸道菌群
#腸道共生菌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 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