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拍式化療在晚期乳癌中的應用 最近令人驚豔
目前轉移性乳癌治療的目標主要是透過控制疾病來緩解症狀,並且因人制宜的改變有效治療模式,以求生活品質與壽命延長的雙贏。 傳統化療的思維乃是採用最大耐受藥物劑量(MTD),毒性不大,作用也不持久,容易產生抗藥性,限制了臨床上的應用。 以抗血管新生與免疫調節改良式的節拍式化療是近十幾年來的一種新的治療模式,透過相對低的藥物劑量、高頻率且持續應用細胞毒殺性藥物,使藥物能夠長時間維持在相對較低、有效的血中藥要濃度,以達到延長疾病控制時間,同時也大大降低治療副作用。日前在2018年Lancet Oncology的一篇研究,HER2雙靶向搭配節拍式口服化療-持续口服小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在老年、或體弱的族群展露頭角,擁有不錯的疾病控制率及副作用反應,如果於失效後接續ado-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治療,就可以大大免除需要靜脈注射化療的可能性。 節拍式化療的作用機制 相較于傳統化療,節拍式化療有其獨特的作用機理。節拍式化療的作用機轉分成3個層面: 第一,節拍式化療主要藉由縮短治療間歇,降低癌細胞在治療間歇期的修復,達到有效直接抑制癌細胞的作用。 第二,節拍式化療可以透過直接和間接作用抑制腫瘤血管生成。一方面,低劑量持續應用細胞毒殺性化療藥物可以直接抑制腫瘤血管新生系統中,屬於增殖狀態的內皮細胞的生長或使之凋亡,持續阻止”循環內皮前驅細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s,CEPs)的分化。另一方面,節拍式化療可以促進抗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反應蛋白-1(thrombospondin 1,TSP-1 )的表達。TSP-1是細胞外基質的成分之一,為內生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與表達在內皮細胞上的分化抗原受體結合,抑制內皮細胞的增殖,促進其凋亡。此外,TSP-1還能持續阻止”循環內皮前驅細胞”的分化。 第三,節拍式化療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研究發現,節拍式化療能夠使癌症患者體內的免疫狀態由免疫抑制的狀態轉換成免疫活化狀態。調節性T 細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達細胞毒性淋巴細胞相關抗原-4(CTLA-4),能夠抑制細胞特異性免疫應答。 Treg也能抑制由 CD8+淋巴細胞、 CD4+ T輔助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介導的抗腫瘤免疫應答。Treg的增加與腫瘤進展及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