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簡稱ALK)基因融合性突變是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的一種重要分子亞型,占非小細胞肺癌的5-7%。
Lorlatinib (Lorviqua/瘤利剋膜衣錠)作為唯一的第三代ALK標靶藥物,具有獨特的大環結構,使得它具備更強的抗腫瘤活性、更好的血腦屏障穿透性和更廣泛的抗ALK基因突變圖譜,顯示出第1、2代ALK標靶藥物未有的全身療效和顱內療效。
Lorlatinib (Lorviqua/瘤利剋膜衣錠/洛拉替尼) 在台灣健保的給付規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生效,適用於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第一線或二線治療。 申請給付需經事前審查核准,並且有嚴格的條件,包括需要病理報告和ALK突變檢測報告,以及持續的臨床資料追蹤,證明治療有效性。
適用對象
第一線治療:: ALK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用於第一線治療。
第二線治療:: 在使用 ceritinib 或 alectinib 治療中病情惡化的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Lorlatinib 用於ALK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第一線治療的CROWN研究中,經過5年的追蹤,Lorlatinib組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仍未達到可以分析之階段,但卻遠高於對照組crizotinib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 (9.1個月),且風險比僅為0.19,顯著降低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高達81%。同時,Lorlatinib 用於ALK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第一線治療的5年的疾病控制率高達60%,是迄今為止報導的小分子標靶藥物單一藥物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乃至轉移性實體癌症中,最長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讓ALK被尊稱為”黃金”突變。
在顱內腫瘤的療效方面,對於一開始即有可測量顱內轉移病灶患者,顱內病灶的治療有效率為92%,顱內病灶腫瘤完全消失率高達58%,顯示Lorlatinib可以有效控制腦轉移病灶;在一開始無腦轉移患者中,Lorlatinib 顯示出有腦部預防腫瘤的功效,其5年無顱內腫瘤之比率高達96%,114位一開始無腦轉移患者中,僅4例發生腦轉移,5年腦轉移的累積發生率僅僅只有5%,尤其在亞裔族群中5年腦轉移累積發生率更是為0%,顯示出Lorlatinib不僅可以有效控制腦轉移病灶、而且可以預防新發生的腦轉移,且一開始是否有腦轉移,Lorlatinib組均顯示出更優秀的疾病控制率。
CROWN研究亞洲亞組資料已經公佈,亞洲族群及中國族群均展現出與全球患者一致的存活時間延長的獲益;在亞洲族群中,Lorlatinib組的5年的疾病控制率為63%,crizotinib組為7%,風險比為0.22。在中國亞組的5年追蹤,Lorlatinib組中位疾病控制時間仍未達到可以分析之階段,5年的疾病控制率為70%。
Lorlatinib的治療,特別是在第一線即開始使用,可為ALK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更長的生存和疾病慢性化的治療目標,是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的首選。
#非小細胞肺癌
#Lorlatinib
#Lorviqua
#瘤利剋
#第三代標靶藥物
#ALK
#洛拉替尼
#癌症治療
#癌症熱治療
#癌症免疫細胞治療
#陳駿逸醫師
#衛福部台中醫院
#高禾醫院
#癌症中西醫整合
#外泌體陳駿逸醫師
#cik細胞治療優點
#癌症個人化益生菌
#個人化腸道益生菌NGS檢測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陳駿逸醫師醫療門診服務時段
https://mycancerfree.com/contact/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https://www.youtube.com/@mycancerf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