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第四代EGFR標靶藥物 BLU-945與BLU-701初秀肌肉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醫學簡稱EGFR)是台灣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驅動基因突變,突變的位置通常發生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外顯子(exon 20)18至21。其中以外顯子19的缺失性突變(醫學簡稱EGFR 19del)以及外顯子20的點突變(醫學簡稱EGFR L858R)最為常見。 而EGFR 19del與L858R的突變,堪稱是經典的EGFR突變,患者使用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標靶藥物治療時,臨床上都會有顯著改善。也就是說,這兩個類型的患者以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標靶藥物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疾病緩解和治療預後。 有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EGFR 標靶藥物治療,現在有無第三代EGFR 肺癌標靶藥物呢?效果如何? 肺癌EGFR標靶藥物的出現,使得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進入了精準標靶治療時代。自2002年第一代EGFR 標靶藥物gefinitib上市以來,短短二十年時間,EGFR 標靶藥物已經到了第三代,發展速度雖然遠不如iphone,但患者的生存時間因而得到了延長,EGFR 標靶藥物治療的範圍也從晚期肺癌前移至早期肺癌術後的輔助和術前新輔助治療,但晚期肺癌使用EGFR 標靶藥物治療會有抗藥性的問題一直是個無可避免的臨床年提。目前,EGFR 標靶藥物治療有抗藥性後,特別是第三代標靶藥物osimertinib,此時患者接受的後續治療大多只能使用含鉑雙藥地化療,但控制有效的時間是有限的,僅有4~5個月。如何進一步延長這部分患者的控制有效的時間和總生存期,是臨床醫師和科學家們高度關注的焦點。 近幾年來,包括BLU-945在內的多款第四代EGFR 標靶藥物陸續開發,爲EGFR 標靶藥物治療抗藥性問題的解决帶來了新希望。鑒于臨床前的研究數據顯示四代EGFR 標靶藥物BLU-945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開發藥廠Blueprint公司相繼地進行了一系列BLU-945的臨床研究,於AACR2022年年大會上公布了BLU-945最早開起的臨床研究,SYMPHONY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顯示出這個新的四代EGFR 標靶藥物對於解決EGFR 標靶藥物治療抗藥性問有著令人振奮的療效。 臨床試驗SYMPHONY是一項針對過去已經接受過EGFR 標靶藥物治療的轉移性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早期研究,該研究目的在評估BLU-945單藥以及BLU-945合併第三代標靶藥物osimertin
非小細胞肺癌第四代EGFR標靶藥物 BLU-945與BLU-701初秀肌肉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