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疫苗

—Pngtree—vaccination campaign health care and 6427295 1

讓暖男醫師告訴你 癌症病患應該每年定期接種劑季節性流感疫苗?

癌症本身或其治療會降低癌症病患對感染的抵抗力,使癌症病患更容易感染流感,且流感併發症與重症的風險也會比較高。每年定期接種劑季節性流感疫苗可以降低癌症病患感染流感的可能性與流感併發症與重症的風險。 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它是很有傳染及感染力。癌症病患主要是從感染到該病毒的人的咳嗽和打噴嚏等飛沫,受到感染。 流感的症狀通常會在2 天內很快出現,包括: 高燒 肌肉酸痛 咳嗽 頭痛 極度疲倦 癌友罹患流感會感到非常不舒服。但大多數健康人會在幾天內恢復,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會清除病毒,免疫力低下的癌友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有時候部分癌友還會出現併發症,例如嚴重的肺炎、心肌炎,這些都是需要住院治療的嚴重疾病。少數人死於重症。 癌症或其治療會降低癌症病患對感染的抵抗力。醫生將此稱之為免疫受到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所以癌症病患更容易感染到流感。 如果癌症病患確實感染了流感並且免疫力功能正處於低下,癌症病患就更有可能病得很重。例如,癌症病患可能會出現併發症,例如嚴重的肺炎、心肌炎。 關於流感疫苗的接種 流感疫苗的接種可以降低癌症病患感染流感的可能性。如果癌症病患接種了疫苗,還是有機會感染到流感,但卻可以讓癌症病患恢復得比較快的機會就更大,併發症與重症的風險也會減少。 但是流感病毒每年都在變化。因此,癌症病患需要每年定期地再次接種疫苗。這是為了保護癌友免於受到當年預測之最常見的流感類型所感染。

讓暖男醫師告訴你 癌症病患應該每年定期接種劑季節性流感疫苗? 閱讀全文 »

20221102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21集首播公告:癌症病友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嗎?

這是陳駿逸醫師的”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21集內容 黃立民院長說: 大家為了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所以會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使得呼吸道感染、腸胃道感染的機會降低,因此一些本來容易得到的傳染病,例如流感、腸病毒等在這兩年都少了許多。 一旦解除防疫限制,民眾開始不戴口罩、洗手頻率減少、社交距離拉近,其他病毒就會開始流行。由於已經連續兩年都較少人感染,可以感染的人數就會變多,這個時候就容易爆發流行,把過去兩年沒有爆發的流行補回來,所以叫做「免疫負債」,像是還債的概念。所以流感2022年會反撲,當流感疫情升溫,2022年可能出現大流行。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21集首播公告:癌症病友應該接種流感疫苗嗎? 閱讀全文 »

—Pngtree—covid19 test kit guide coronavirus 7767996

新冠確診,吃抗病毒藥物前,小心這些癌症用藥會有交互作用!

2022.06.08 文 / 台中醫院腫瘤內科醫師陳駿逸 採訪整理:李佳欣、洪郁雯 新冠確診,吃抗病毒藥物前,小心這些癌症用藥會有交互作用! 出處 / 癌症問康健 https://cancer.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2 國內新冠肺炎確診數持續上萬例,正在治療的癌友是重症的高危險群,醫師建議染疫後,即便輕症仍應服用抗新冠抗病毒藥物。但這些藥可能會跟癌症用藥產生交互作用,癌友應特別注意。腫瘤科醫師陳駿逸為病友彙整七大提醒。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重點: 重點 1:癌友若是輕症,也需要吃抗病毒藥物? 重點 2:抗病毒藥物有何不同?該怎麼選? 提醒 3 :新冠抗病毒藥物 Paxlovid 臨床表現較佳,但四類癌友不適合 重點 4:哪些常見抗癌藥物可能有交互作用? 重點 5:兩種西藥都不適用該怎麼辦? 重點 6:忘記吃藥時,該怎麼做? 重點 7:確診染疫後,怎麼樣避免變重症? 新冠肺炎 Omicron 疫情持續擴大,多數確診者屬輕症,只要吃退燒藥、多休息,幾乎幾天後就能逐漸痊癒。但正在治療階段的癌友們則大不同,若確診,是容易演變成中重症的高危險群。因此,癌症被列為口服抗病毒藥的 13 項適應症之一。(註:其他包括慢性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能、先天性免疫不全等) 提醒 1:正處治療階段的癌友,染疫即便輕症,也應服用抗病毒藥物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腫瘤內科醫師陳駿逸解釋,癌症是 Covid-19 的重症危險因子之一,癌友染疫後很有可能會變成中重症患者。因此,癌友在輕症時就服用抗病毒藥物,能有效減少未來變成中重症的風險。 尤其,若癌友曾做過骨髓移植,或年齡超過 65 歲、BMI 超過 30 以上、有其他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等狀況,輕症轉重症風險會更高,更需注意。 提醒 2:兩種抗病毒口服藥都能有效減少住院與死亡的風險 目前有兩種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一個是輝瑞藥廠的「倍拉維」(Paxlovid),另一種為默沙東藥廠的「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 其中,輝瑞的倍拉維(Paxlovid)在臨床試驗中對癌症病人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研究顯示,在症狀開始的 3 天內服用 Paxlovid,可降低 89 % 因新冠肺炎而住院與死亡的風險;如果在症狀開始 5 天內開始吃 Paxlovid,也能降低 88 % 住院與死亡的風險。 至於莫納皮拉韋(M

新冠確診,吃抗病毒藥物前,小心這些癌症用藥會有交互作用! 閱讀全文 »

—Pngtree—variant pink variation covid 19 new 6225482

新冠疫情嚴峻 研究證明多吃含槲皮素食物可以預防病毒上身

植物中,槲皮素得到大量體外實驗和動物模型科學文獻的支持,可以預防新冠病毒上身,正如 Aucoin 最近的一篇研究證明槲皮素有調節多種生物途徑的能力,有助於強化呼吸和免疫健康的 4 種主要特性,分別是抗氧化、抗發炎、免疫調節和抗病毒。所以槲皮素可以有用地協助身體對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由於其抗氧化和抗菌作用,槲皮素可以抑制參與新冠病毒感染週期中的關鍵棘蛋白。槲皮素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期間所釋放出的促發炎的細胞激素的活性。和類固醇都可抑制 COVID-19 患者的細胞激素風暴的嚴重後遺症 根據2022年醫學期刊Life所刊登的一項研究,”Promising Effects of 3-Month Period of Quercetin Phytosome® Supplement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Symptomatic COVID-19 Disease in Healthcare Workers: A Pilot Study”。該研究評估補充 3 個月槲皮素 Phytosome®(250 毫克,每天兩次)預防症狀性 新冠病毒COVID-19 的潛在效果。總共招募了 120 名受試者(男性 63 名;女性 57 名;年齡 49 ± 12 歲),其中補充槲皮素組 60 名,安慰劑組 60 名。研究中在性別、吸煙和慢性病方面,各組之間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受試者每 3 週接受一次新冠病毒快篩診斷測試。在我研究中,5 名受試者感染上了新冠病毒,槲皮素組 60 名受試者中只有 1 名,對照組 60 名受試者中有 4 名。槲皮素組和安慰劑組分別在新冠病毒感染後第 7 天和第 15 天記錄到完全臨床緩解。 該研究分析發現,在 5 個月時,補充槲皮素的受試者的無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為 99.8%,而對照組為 96.5%。服用槲皮素補充劑的人在不感染到 COVID-19 方面的保護係數比服用安慰劑的人高出 14%。 該研究的結果讓我們知道,天然食物中常見的槲皮素,竟然能夠夠對抗新冠病毒,而槲皮素在多種食物中都有發現,包括蘋果、紅洋蔥、番茄、綠茶、葡萄皮、柑橘類水果、西洋芹、洛神花等。 另外,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民眾由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可以給予「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藥品,而  「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組成為黃芩、魚腥草、北

新冠疫情嚴峻 研究證明多吃含槲皮素食物可以預防病毒上身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