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3集 首播公告:談Naldemedine 是如何緩解嗎啡類止痛藥物引起的便秘?
”知癌抗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 第41集 陳駿逸醫師YouTube首播公告: 談Naldemedine 是如何緩解嗎啡類止痛藥物引起的便秘?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N6-F8mRHNF4 2023年05月06日晚上20:00 開始 鴉片類藥物(opioid),例如嗎啡。已經使用了超過一世紀,主要被應用在病人的止痛。在癌症(cancer)末期病患的使用上更是常見,鴉片類藥物可以緩解體表疼痛、內臟疼痛、甚至是神經痛等。 鴉片類藥物使用者 佔台灣整體癌症族群的 25% 左右。而根據臨床觀察,晚期或癌症末期病人使用鴉片類藥物的比例 超過 50%。 此外,嗎啡也可以治療癌症癌症末期病人的呼吸困難,可能是透過抑制呼吸中樞感受體內二氧化碳上升的呼吸驅動力(respiratory drive)、以及減低病人的焦慮,來達到治療呼吸困難。給予口服或皮下注射嗎啡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呼吸困難的症狀,甚至運動耐受性也大為增加;吸入型的嗎啡對於呼吸困難的治療則沒有顯著效果。 常見鴉片類藥物的副作用: 包含鎮靜、便秘、尿液滯留、噁心嘔吐、針狀瞳孔、搔癢、成癮、藥物耐受性、以及呼吸抑制等。其中以鎮靜、嗜睡和胃腸道副作用最為常見。 鴉片類藥物所致腸道功能異常(OIBD)的副作用,泛指由鴉片類藥物引起之胃腸道症狀的統稱。而OIBD 定義為:在接受鴉片類藥物治療期間新出現或惡化,且持續至少 2 週的胃腸道徵象與症狀。OIBD 的症狀可能有胃酸逆流、吞嚥困難、噁心、嘔吐、脹氣和便秘等。原因是當鴉片類藥物(或類鴉片藥物)與 μ 和 δ 型 的G 蛋白偶聯受體(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結合後,突觸前神經末梢的鈣離子通道會被關閉,抑制環腺苷酸單磷酸( cAMP)等神經傳導物質的釋出,另一方面,會開啟突觸後鉀離子通道,導致神經元過極化,進而抑制突觸後神經元。總結來說,鴉片類藥物會透過多種方式降低神經興奮性,進而影響胃腸的正常功能。 OIBD中以便秘最為常見,也被稱為鴉片類藥物引起的便秘,也稱為OIC (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泛指因服用鴉片類藥物而引起的便秘;或是開始使用鴉片類藥物治療而引起的排便習慣改變,特徵包含排便頻率
知癌防癌 翻轉人生小學堂第43集 首播公告:談Naldemedine 是如何緩解嗎啡類止痛藥物引起的便秘?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