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生活態度可以幫助癌症的親友
下面有幾個方法是癌症病患家屬可以做的有效做法,進而鼓勵病患的信心: 多在病患床前陪病患聊天,幫助它們排解孤獨與寂寞 幫忙病患接電話、打發閒雜人等 給病患寫些打氣的信件與卡片,可以於文章的最後加註”不需回覆” 寄一些八卦電子郵件,增加病患生活上了的樂趣 把自己的善意舉動當成小事,不要求病患永遠銘記在心 送一些已經安置在容器中的鮮花或者植物 下列幾個行為可能應該儘可能避免,以免導致病患心理上的負擔:
下面有幾個方法是癌症病患家屬可以做的有效做法,進而鼓勵病患的信心: 多在病患床前陪病患聊天,幫助它們排解孤獨與寂寞 幫忙病患接電話、打發閒雜人等 給病患寫些打氣的信件與卡片,可以於文章的最後加註”不需回覆” 寄一些八卦電子郵件,增加病患生活上了的樂趣 把自己的善意舉動當成小事,不要求病患永遠銘記在心 送一些已經安置在容器中的鮮花或者植物 下列幾個行為可能應該儘可能避免,以免導致病患心理上的負擔:
接受才能微笑,一位年輕醫師勇敢面對癌症的故事:作者是陳駿逸醫師的大學同學彭昱憲醫師,彭昱憲醫師於六年多前罹患鼻咽癌而且於臺北榮總接受癌症的治療,,由圓神出版社所出版。本書介紹的是彭昱憲醫師罹患癌症以及治療癌症的心路歷程,並且教導民眾如何預防以及克服癌症。 安寧的藝術,在生命暗處點燈:作者是馬偕醫院資深的血液腫瘤科醫師張明志主任,作者本身文筆通暢,深富情感,由字磨坊出版社所出版。本書介紹的是安寧病房的醫病關係與安寧照顧的常見問題。 醫生也醫死: 作者是署立新竹醫院資深的血液腫瘤科醫師韋至信,由文經社出版社所出版。書中教導癌症與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以及因此造成的恐懼。 抗癌有禦守 生命向前走,談癌症營養支持: 作者是陳駿逸醫師,為資深的血液腫瘤科醫師而且專精於癌症營養治療,由國匠出版社所出版。書仲介紹抗癌治療與營養支持療法必須相輔相成,並且教導醫護人員以及民眾如何進行癌症的營養支持療法。 擊退癌疲憊 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融合中西醫學專業背景和臨床經驗,用生活化語言相容並蓄倡導癌疲憊照護法,本書為台灣醫師撰寫的第一本抗癌疲憊專書,如果你還以為嘔吐最可怕,那就錯了!醫藥日新月異,以往癌友最困擾的嘔吐、噁心,早已退出治療副作用的前三名。取而代之的第一名,是和癌友糾纏不清的新惡魔──癌因性疲憊症(CRF)。癌疲憊與一般的疲憊大不同當癌疲憊找上癌症病人時,病患會長時間感到精疲力竭,無論再怎麼休息補眠,都無法緩解異常的全身疲勞,即使到治療結束後仍然持續。 #擊退癌疲憊 #醫師該告訴你的癌後養生術
原文刊載於癌症新探 接到陳博明教授的邀稿,心中有些雀躍,因為能被癌症新探邀稿,應該是在專業上受到相當的肯定。但仔細看看題目,竟然是叫我寫如何教導病患癌善用網路資源。我既不是IT專家,也不算是醫學資源專家,要如何達成教授交付的任務呢? 思考了很久,為什麼偏偏挑上我寫這個題目。正當百思不得其解時,突然間又有網友上線到官網” 陳駿逸醫師話聊俱樂部”的留言與發言區,問了一個關於三陰性乳癌的後續照護問題。 剎那間茅塞頓開,為甚麼不換個角度,寫這些年來我為何要挑燈夜戰的維護這個網站,為何想要提供癌症病患有用的網路資源。讀者可以從我所經歷的網路資源甘苦談,一窺要如何善用網路資源。 接下來,將分別以”話聊俱樂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分享我如何所擘畫網路資源協助病患的心路歷程。 過去
我在診視乳癌患者時經常有以下場景。一進入候診間,裡面的是滿頭大汗,臉紅紅的病人,她們一邊擦汗,一邊搖曳著扇子的尷尬地對我說: 「陳醫師,不好意思,我好熱。」尤其是夏天,這些症狀更為明顯。 對於正在服用藥物 tamoxifen、芳香環酶抑制劑例如復乳那,或是施打打經針,例如諾雷德、柳普林的乳癌病人來說,要經常面對突如其來的潮熱、盜汗的副作用,實在是不好受的,更重要的是聽說tamoxifen、芳香環酶抑制劑這類藥物可能要長期服用,想到要好幾年的潮熱、盜汗,連歷經過更年期的老媽都捨不得女兒受苦。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潮熱(英語:hot flash),一般好發於女性更年期時,此時因為體內的雌激素因生理因素減少,而引起皮膚發紅、血管陣發性的擴張之生理症狀。 然而導致潮熱的因素不只是這一個原因,然而最常見的因素是:於更年期時,體內的荷爾蒙下降而引起。 乳癌患者因為病情控制需要服用藥物 tamoxifen、芳香環酶抑制劑,這些藥物會導致體內的雌激素急速地減少、甚至耗盡,所以治療期間經常會有潮熱、盜汗的副作用。 遇到潮熱的人,大多會感受到燥熱、多汗和心跳快速等,而且每次潮熱大概會持續2~30分鐘不等,其實是很困擾的。而因為潮熱是乳癌患者服用藥物 tamoxifen、芳香環酶抑制劑例如復乳納,或是施打停經針,例如諾雷德、柳普林等抗荷爾蒙治療的常見副作用。韓國綜合綜合醫學研究所於是舉行了這一項跨國性的研究,希望藉此評估中醫療法的針灸,對於在美國、中國和韓國,接受輔助抗荷爾蒙治療的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是否可以因此減少藥物所引的潮熱及相關症狀。 而這項研究結果,將於2022年ASCO(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的年會報告。 今天讓熱血乳醫陳駿逸搶先告訴你這個針灸治療乳癌患者,是否可以因此減少潮熱及相關症狀的結果。 韓國綜合綜合醫學研究所及相關研究人員分別在美國的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中國江蘇的中醫藥醫院和韓國大邱的天主教大學醫學中心三處,進行平行隨機的臨床試驗,採用相同的收錄標準、隨機化方法和治療措施。將接受輔助抗荷爾蒙治療的荷爾蒙受體陽性的乳癌患者、且每週潮熱發生的頻率≥14次的乳癌患者,隨機分配為針刺組(簡稱A)或一般治療組(簡稱UC),並按每天的
2022年ASCO:針灸有助使用抗荷爾蒙治療乳癌患者 減少潮熱 閱讀全文 »
植物中,槲皮素得到大量體外實驗和動物模型科學文獻的支持,可以預防新冠病毒上身,正如 Aucoin 最近的一篇研究證明槲皮素有調節多種生物途徑的能力,有助於強化呼吸和免疫健康的 4 種主要特性,分別是抗氧化、抗發炎、免疫調節和抗病毒。所以槲皮素可以有用地協助身體對抗新冠病毒的感染。 由於其抗氧化和抗菌作用,槲皮素可以抑制參與新冠病毒感染週期中的關鍵棘蛋白。槲皮素可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期間所釋放出的促發炎的細胞激素的活性。和類固醇都可抑制 COVID-19 患者的細胞激素風暴的嚴重後遺症 根據2022年醫學期刊Life所刊登的一項研究,”Promising Effects of 3-Month Period of Quercetin Phytosome® Supplementation in the Prevention of Symptomatic COVID-19 Disease in Healthcare Workers: A Pilot Study”。該研究評估補充 3 個月槲皮素 Phytosome®(250 毫克,每天兩次)預防症狀性 新冠病毒COVID-19 的潛在效果。總共招募了 120 名受試者(男性 63 名;女性 57 名;年齡 49 ± 12 歲),其中補充槲皮素組 60 名,安慰劑組 60 名。研究中在性別、吸煙和慢性病方面,各組之間沒有發現顯著差異。 受試者每 3 週接受一次新冠病毒快篩診斷測試。在我研究中,5 名受試者感染上了新冠病毒,槲皮素組 60 名受試者中只有 1 名,對照組 60 名受試者中有 4 名。槲皮素組和安慰劑組分別在新冠病毒感染後第 7 天和第 15 天記錄到完全臨床緩解。 該研究分析發現,在 5 個月時,補充槲皮素的受試者的無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為 99.8%,而對照組為 96.5%。服用槲皮素補充劑的人在不感染到 COVID-19 方面的保護係數比服用安慰劑的人高出 14%。 該研究的結果讓我們知道,天然食物中常見的槲皮素,竟然能夠夠對抗新冠病毒,而槲皮素在多種食物中都有發現,包括蘋果、紅洋蔥、番茄、綠茶、葡萄皮、柑橘類水果、西洋芹、洛神花等。 另外,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民眾由中醫師診斷臨床症狀後,可以給予「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專案藥品,而 「臺灣清冠一號濃縮製劑」處方組成為黃芩、魚腥草、北
新冠疫情嚴峻 研究證明多吃含槲皮素食物可以預防病毒上身 閱讀全文 »
惡性腦膠質瘤是最常見的惡性原發性腦腫瘤(起源於大腦的一種腫瘤),占所有原發性腦瘤的近1/4,占所有腦部源發惡性腫瘤的3/4。 而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醫學上常稱GBM)是最常見且最具侵襲性的一種腦膠質瘤,占所有膠質瘤的一半以上。GBM是成人最常見且惡性程度最高的原發性腦腫瘤,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高和治癒率低的特點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是一種通過靜脈輸注的標靶藥,是一種生物製劑,其為單株抗體能夠與腫瘤血管新生的發動者-VEGF蛋白發生特異性的結合。 而VEGF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對異常新生血管和功能等方面具有關鍵調控作用,這一過程被稱為腫瘤的血管生成。bevacizumab直接通過與VEGF蛋白結合,好來防止與血管細胞上的受體相互作用,進而可以有效干擾腫瘤的血液供應。腫瘤的血液供應被認為是腫瘤在體內生長和擴散(轉移)能力的重要關鍵。 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可以用於治療成人復發性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主要是根據一項多中心、開放標籤、隨機對照的關鍵性之第三期臨床試驗EORTC 26101。該研究結果證實,與單獨化療相比,基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的治療可以延長疾病控制或死亡的時間(中位疾病控制時間從1.5個月延長至4.2個月,疾病惡化風險可以因此再降低51%。在疾病控制期內,疾病緩解的患者與非緩解者相比,顯示出更為穩定的全球健康狀況評分和認知功能。 #腫瘤血管新生 #GBM #bevacizumab 相關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資訊請至: https://www.cancerinfotw.org/ 更多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資訊 請至: https://mycancerfree.com/cancer-5/
1種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bevacizumab用於治療多形性膠質腦母細胞瘤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