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治療

—Pngtree—swelling of the palm of 8682415 1

認識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歐洲紫杉醇相關的體液瀦留與四肢周邊水腫

紫杉醇類化療藥物歐洲紫杉醇(docetaxel)已經高度被應用於乳癌的術後輔助、術前新輔助和轉移性癌症的治療。 儘管大多數患者對於歐洲紫杉醇(docetaxel)耐受性良好,但歐洲紫杉醇(docetaxel)的毒性可能會限制臨床上可以給的藥物劑量。 歐洲紫杉醇(docetaxel)的常見副作用包括輸注反應、發熱性中性白血球減少症、疲憊、體液瀦留、間質性肺炎、皮膚和指甲毒性、溢淚和淚管狹窄、胃腸道反應和周邊神經病變與周邊水腫。 歐洲紫杉醇相關的體液瀦留,這是接受歐洲紫杉醇患者出現四肢周邊水腫、胸腔積液、心包膜積液和腹水的主要原因。大約有15-34%的乳癌患者接受術後輔助性治療時會出現歐洲紫杉醇相關的體液瀦留。 一般來說中、重度的體液瀦留較為少見,據統計乳癌接受歐洲紫杉醇患者約有0.8%、攝護腺癌約有1%、肺癌接受歐洲紫杉醇患者約有1%、頭頸癌與胃癌接受歐洲紫杉醇患者約有1%。 歐洲紫杉醇相關的體液瀦留,四肢周邊水腫所表現症狀為四肢腫脹。這種體液瀦留的潛在機制之一是因為歐洲紫杉醇導致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增加,造成流體洩漏到周邊組織中。 歐洲紫杉醇相關的體液瀦留,多在給藥後4-5周可能就會出現,這種反應的嚴重程度與歐洲紫杉醇給藥的累積劑量成正比,當歐洲紫杉醇累積劑量超過480mg/m2時候,歐洲紫杉醇相關的體液瀦留的機率會大為增加。

認識化療藥物的副作用-歐洲紫杉醇相關的體液瀦留與四肢周邊水腫 閱讀全文 »

—Pngtree—embarrassed brunette girl 5750248 1

認識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的副作用-輸注相關的急性反應(Infusion-related acute reactions)

靜脈輸注微脂體小紅莓(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既保留了傳統化療-小紅莓(Doxorubicin)的抗癌療效,但卻同時可以減輕小紅莓(Doxorubicin)的許多且常見的副作用。通過脂質體遞送的這種形式,將小紅莓(Doxorubicin)緩慢釋放到正常組織細胞中,可以大幅減少小紅莓(Doxorubicin)的嚴重脫髮、噁心和嘔吐、心臟毒性和骨髓抑制毒性的可能性。且不慎外漏時也不會造成像小紅莓化療藥物的皮膚腐蝕性。 接受靜脈輸注微脂體小紅莓(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的患者,特別是首次微脂體小紅莓治療的患者,可能會抱怨突然出現以下一種或多種的症狀:潮紅、面部腫脹、頭痛、背痛、寒戰、頭暈(這點與輕度低血壓的產生有關)、胸部悶痛和喉嚨發緊,和呼吸急促等等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在醫學上稱為”輸注相關的急性反應(Infusion-related acute reactions)”。 這種反應在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的早期臨床藥物開發的研究中,首次被發現。當時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透過” piggyback “給藥(也就是將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藥物注入已經有的靜脈輸液管內),且快速給藥。 進一步的臨床經驗證實,降低微脂體小紅莓的脂質體藥物顆粒進入血流的速度,就會降低這種毒性。 如果使用的中央靜脈輸液管(例如:Port-A)輸送微脂體小紅莓化療藥物,由於藥物進入血液循環的速度較周邊靜脈給予更快,所以輸液相關的急性反應可能會更頻繁地出現。 微脂體小紅莓的輸液相關急性反應基本上是很少發生,會發生的話,最有可能出現在第一次輸注時,如果首次治療沒有出現,則在隨後的療程中往往就不會發生。 一項大型研究中, 705 名使用微脂體小紅莓治療的患者中,僅有 48 名 (比例為6.8%) 中觀察到輸液相關的急性反應,並且僅在第一個治療療程中觀察到。

認識化療藥物微脂體小紅莓的副作用-輸注相關的急性反應(Infusion-related acute reactions)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6710656 1

從腫瘤微環境的觀點 看中醫藥可否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

 腫瘤微環境(醫學簡稱微TME)是指癌細胞存在的周圍微環境,包括周圍的血管、免疫細胞、成纖維細胞、骨髓源性炎性細胞、各種信號分子和細胞外基質。 腫瘤和周圍環境密切相關,不斷進行交互作用,癌細胞可以透過釋放細胞信號分子影響腫瘤微環境,促進腫瘤的血管生成和誘導免疫耐受,而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細胞也可以影響癌細胞增長和發育。所以,腫瘤微環境的形成和動態變化經常會涉及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和多種信號通路。而這些變化頗為類似於中藥對免疫系統中的多靶點調控和雙向的調節。 而探討中醫藥可否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似乎應該從中醫藥與抗癌治療對於腫瘤微環境的關係和如何影響腫瘤微環境著眼。國際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於2021年發表的一篇研究,便是從腫瘤微環境的調控角度,去探討中醫藥如何與西醫抗癌結合應用,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就讓我們來一窺究竟。 當前癌症的治療已經進入多專科整合的診治,舉凡診斷、手術、放療、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化學治療、局部介入治療等多種癌症治療方法,依照患者的病況予以適當地組合和安排。 多專科整合治療不是將多種癌症治療方法的簡單疊加而已,而是綜合考量患者病況和腫瘤生物學的特點,採用實證與精準醫療兼具,進行有計劃、合理性的選擇與安排。讓病患可以最佳程度上地去延長存活期的同時,還提高患者的生活與生命品質。 多專科整合治療中,要如何適切地將中醫藥治療匯入其中,充分發揮1+1大於2的境界?研究數據證實,中藥可以顯著增強癌細胞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減少抗藥性,增強機體對抗腫瘤的作用,更可以顯著改善癌因性疲憊、骨髓抑制等癌症治療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中醫藥結合當前癌症的治療,許多資料分析發現確實可以取得更為顯著的抗腫瘤效果,降低抗藥性。而近年來相當夯的CTLA-4、PD-1和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在多種癌種的治療得到重大突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這種通過恢復機體的免疫能力來對抗癌症的機制,與中醫“扶正方能祛邪”或“補氣治癌”的觀念是如出一轍。然而,中醫藥在癌症治療中的應用,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證實。

從腫瘤微環境的觀點 看中醫藥可否於癌症治療上一展長才? 閱讀全文 »

—Pngtree—chinese herbal medicine 5406733 1

中藥可否助益癌症化療的療效?從抗藥機制方面著眼

目前雖然有標靶藥物、免疫治療藥物相繼投入癌症治療領域,但我們不得不說,化療仍然是目前大多數癌症可用的治療方法中最常用的臨床療法之一,例如:乳癌、大腸癌、卵巢癌、胃癌等等。而抗藥性是現今癌症化療失敗的機制中最具有挑戰之一。2022年一篇刊載於國際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Oncology上的研究,從中藥可否助益癌症化療療效?從逆轉多重抗藥機制方面著眼中藥在癌症化療的作用。 癌症化療後為何會產生多重抗藥性(以下簡稱MDR)?其機制有哪些?中藥如何克服?   1.細胞膜轉運蛋白的異常 細胞膜轉運蛋白異常是癌症化療產生MDR最重要的機制之一。目前已知癌細胞的細胞膜上之三磷酸腺苷結合盒膜轉運蛋白(簡稱ABC轉運蛋白)的過度表達,會導致化療藥物在癌細胞中被排出,阻止化療藥物與其作用點的結合,從而誘導癌細胞出現MDR。目前已知P-糖蛋白(P-gp)、ABCB1、ABCG2和ABCC1是ABC蛋白家族的主要成分。這些轉運蛋白目前被認為是可以用作為逆轉癌症MDR的藥物靶點。   而中藥中具有調節ABC轉運蛋白機制,可能課以克服逆轉MDR的中藥有: 牛蒡子:可以抑制P-gp蛋白的表達,促進癌細胞對化療藥物doxorubicin的敏感性。 β-欖香烯: β-欖香烯是從薑黃中所萃取的,體外實驗發現其對肺癌和肝癌細胞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β-欖香烯注射液可以逆轉對於化療藥物”順鉑”有抗藥性的肺癌A549/DDP細胞,使其恢復對化療藥物順鉑的敏感性,與β-欖香烯可以降低、逆轉該肺癌細胞中P-gp蛋白的表達有關。 吳茱萸鹼:是從一種中草藥吳茱萸中所萃取的,吳茱萸鹼可以透過抑制ABC轉運蛋白中的ABCG2蛋白表達,來逆轉人類大腸癌HCT-116/L-OHP細胞對於化療藥物”oxaliplatin”的抗藥性。 片仔癀:也可以抑制ABC轉運蛋白中的ABCG2蛋白表達,來逆轉人類大腸癌HCT-8/5-FU細胞對於化療藥物”5-Fu”的抗藥性。 鉤藤生物鹼:是鉤藤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使過度表達ABCB1的人類肝癌細胞HepG2/ADM和人類乳癌細胞MCF-7/ADR對化療藥物於vincrinstrine、doxorubicin和太平洋紫杉醇重新敏感化。 熊果酸:是一種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三萜類化合物,熊果酸是ABCC1蛋白的抑制劑,可以增加化療藥物在”順鉑”有抗藥性癌細

中藥可否助益癌症化療的療效?從抗藥機制方面著眼 閱讀全文 »

—Pngtree—you know you understand that 3800085 1

癌友們 你必需要知道關於放療與化療的止吐藥物的事

嘔吐是由大腦控制的多步驟反射通路的刺激所引起的。 感知嘔吐的衝動會先傳入至位於髓質的嘔吐中心,然後傳送到大腦皮層;而這衝動是來自化學感受器觸發區(醫學簡稱CTZ區)、咽喉和胃腸道(通過迷走神經傳入纖維)所觸發 當起動嘔吐的衝動傳出從大腦皮層至嘔吐中樞,之後傳送到唾液中樞、腹肌、呼吸中樞和顱神經時,就會產生嘔吐的反應。 化學感受器觸發區、嘔吐中心和胃腸道都有許多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當化療藥物或其代謝物刺激了這些受體,目前認為這可能是抗癌藥物誘導的嘔吐的主要原因。而參與急性嘔吐的催吐反應之主要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有:血清素受體(醫學上簡稱5-HT3受體)和多巴胺受體。 5-HT3 受體藉由周邊的途徑。而與嘔吐有關的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包括乙酰膽鹼、皮質類固醇、組織胺、大麻素、鴉片樣物質和神經激肽-1的受體(醫學簡稱NK1受體,主要位於腦部的嘔吐和前庭中心)。其中以NK1 受體之中樞途徑與延遲性嘔吐最有關聯。 甚麼是延遲性嘔吐?甚麼又是急性嘔吐? 由抗癌劑引起的噁心和/或嘔吐傳統上被稱為化療引起的噁心和/或嘔吐(醫學上簡稱CINV)。CINV通常分為急性、延遲、預期、突破性或難治性的CINV。

癌友們 你必需要知道關於放療與化療的止吐藥物的事 閱讀全文 »

—Pngtree—health care and time medications 3670176

依照抗癌藥物的導致嘔吐的特性予以歸類 而後按照分類給予止吐方案

抗癌劑引起的嘔吐頻率主要取決於癌友所使用的特定抗癌藥物其導致嘔吐的潛力。目前已經有幾種分類來定義抗癌劑的致吐性。然而,沒有一個被普遍接受。 Hesketh 及其同事開發了一種抗癌化療藥物的急性致吐性分類,並開發了一種算法來定義聯合化療方案的致吐性。 Grunberg 及其同事更新了分類;它根據未接受預防性止吐治療時出現急性嘔吐患者的百分比,將化療藥物分為四個等級。 該分類在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 NCCN)的止吐建議中使用,並且每年由 NCCN 專家組更新最近引入的藥物,按抗癌藥物的導致嘔吐的特性予以歸類。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目前概述了使用之靜脈注射癌症治療藥物,按照導致嘔吐的潛力分成四大類: •高度嘔吐風險——超過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中度嘔吐風險——超過 30% 到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低度嘔吐風險——10% 到 30% 的患者會出現急性嘔吐; •最少嘔吐風險——只有不到 1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此外,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試圖界定針對不同致吐性之抗癌藥物的止吐預防方案,讓此超前部署的方案可以涵蓋患者可能發生噁心和/或嘔吐風險的整段時間。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建議臨床醫生應該避免過度使用止吐藥,尤其是在抗癌藥具有極小或低嘔吐風險的情況下,以避免患者暴露於止吐藥的不良反應,進而降低藥物-藥物可能的相互作用,並減少不必要的費用。 對於一些低度嘔吐風險的靜脈給予之抗癌藥物,或一些中度至高度嘔吐風險的口服連續給藥的抗癌藥物,可能不太需要常規的止吐預防用藥;但在部分情況下,個體化調整的作法是合適的。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出,如果臨床醫生能夠依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規範之抗癌藥物的致吐分類,來進行相對應的預防性止吐方案,這將減少不必要的止吐藥處方,也能夠讓更多的癌友享受最有效的預防性止吐方案,因而免於嘔吐噁心的困擾。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cancerfree.com/videos/ 更多腫瘤治療相關資訊請連接陳駿逸醫師 與你癌歸於好 https://mycancerfree.com 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https://www.cancerinfotw.org/index.php

依照抗癌藥物的導致嘔吐的特性予以歸類 而後按照分類給予止吐方案 閱讀全文 »

—Pngtree—nausea symptomp of pregnancy vector 5140667 1

認識化療止吐藥物Palonosetron及其止吐方案的介紹

5-HT3類的止吐藥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商品名Aloxi、Stothu),主要阻斷5-HT3 受體達到止吐的作用。 嘔吐是由大腦控制的多步驟反射通路的刺激所引起的。 感知嘔吐的衝動會先傳入至位於髓質的嘔吐中心,然後傳送到大腦皮層;而這衝動是來自化學感受器觸發區(醫學簡稱CTZ區)、咽喉和胃腸道(通過迷走神經傳入纖維)所觸發 當起動嘔吐的衝動傳出從大腦皮層至嘔吐中樞,之後傳送到唾液中樞、腹肌、呼吸中樞和顱神經時,就會產生嘔吐的反應。 化學感受器觸發區、嘔吐中心和胃腸道都有許多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當化療藥物或其代謝物刺激了這些受體,目前認為這可能是抗癌藥物誘導的嘔吐的主要原因。而參與急性嘔吐的催吐反應之主要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有:血清素受體(醫學上簡稱5-HT3受體)和多巴胺受體。 5-HT3 受體藉由周邊的途徑。而與嘔吐有關的其他神經傳導物質的受體包括乙酰膽鹼、皮質類固醇、組織胺、大麻素、鴉片樣物質和神經激肽-1的受體(醫學簡稱NK1受體,主要位於腦部的嘔吐和前庭中心)。其中以NK1 受體之中樞途徑與延遲性嘔吐最有關聯。 Palonosetron是一種 5-HT3 的拮抗劑,與ondansetron, granisetron,和dolasetron相比,其對 5-HT3 受體的結合親和力高出約 100 倍。 Palonosetron的半衰期約為 40 小時,明顯長於其他市售的 5-HT3 拮抗劑。數據表明Palonosetron可以對 5-HT3 受體的長期抑制,因此不同於其他市售的ondansetron, granisetron和dolasetron。 Palonosetron尚可以藉由透過抑制 5-HT3 和 NK1 信號通路之間的cross talk,因而可以間接抑制 “物質P”。所以於延遲性嘔吐的預防控制方面,Palonosetron也是不可或缺的止吐藥物。 幾項隨機性的 3 期試驗評估Palonosetron與其他 5-HT3 拮抗劑,互相比較在預防與高度致吐性化療和中度致吐性化療方案引發之相關的嘔吐方面的功效,特別是對於延遲性的嘔吐方面。在這些研究中,主要研究的療效終點是完全無嘔吐之情況,定義為沒有嘔吐及不需要拯救性的治療。 在一項對接受中度致吐性化療方案的563位患者的研究中,發現單一劑量Palonosetron(0.

認識化療止吐藥物Palonosetron及其止吐方案的介紹 閱讀全文 »

—Pngtree—feeling sick emoji in 3d 5898015

關於化療前的預防性止吐藥物 你還需要知道的事

一般而言,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抗癌藥物所引起的嘔吐,應在使用抗癌藥物治療之前開始止吐的治療。而止吐治療的持續時間應與所用抗癌藥會持續引發噁心嘔吐的時間相同。但是,對於某些需要長期定期服用的抗癌藥物,例如具有中度/高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可能不建議每天使用某些止吐藥,例如dexamethasone。 預防性止吐劑可以通過口服、舌下、直腸、靜脈注射、肌內、皮下或經皮途徑給藥。 在適當劑量下使用口服和非腸道方式給予的 5-HT3 拮抗劑,口服與靜脈注射的療效是相當的。但是,granisetron的皮膚貼片、緩釋常笑劑型和靜脈注射granisetron彼此間是不可互換;granisetron皮下製劑也不應改為靜脈注射給藥,反之亦然。 注射用的Aprepitant乳劑和靜脈注射的fosaprepitant也不能互換。 儘管研究證明止吐藥可能在不同人群基礎上應該是同樣寮效,但是個別患者的反應可能還是有所不同。因此,部分患者的止吐藥物的選擇可能還是要根據患者的個人經驗。 如果患者同時接受抗癌藥物和預防性止吐方案,他們可能會面臨藥物與藥物交互作用的風險;臨床醫生應該平衡每位患者的利益和風險。 對於有化療嘔吐風險、或是因為噁心、嘔吐而無法吞嚥或消化藥錠的患者,建議使用非口服方式給予止吐藥。 臨床上處置化療嘔吐的原則如下: 嘔吐控制的目標是防止噁心和/或嘔吐。所以預防性止吐方案應該考量抗癌藥物方案中嘔吐風險最高的藥物、既往使用止吐藥的經驗以及患者特定的危險因子來選擇。 患者需要在整個風險期內得到保護,針對高度致吐性化療和中度致吐性化療方案的預防性止吐方案,應該於最後一劑的抗癌藥後至少在持續分別 3 天與 2 天的控制。除了使用止吐方案外,患者還可以調整他們的飲食習慣,並且採取其他可以緩解噁心和/或嘔吐的生活方式措施。包括以下的建議: 少量多餐、 採行容易入口的食物、 全流質食物和常溫食物; 避免讓他們感到噁心的食物。 在規劃預防性止吐方案時,必須考慮患者的健康教育程度以及社會文化差異。有效的醫患溝通可以提高患者對化療嘔吐預防方案的滿意度、依從性、安全性和結果。 臨床醫生需要考輛患者的識別語言和讀寫的障礙,患者也應該儘可能找尋適當的化療嘔吐衛教資料以提供自身的預防。 面對多日致吐性抗癌藥方案相關的噁心嘔吐 問問專家們該怎麼辦? 更多陳駿逸醫師的癌症衛教影片請連接 https://my

關於化療前的預防性止吐藥物 你還需要知道的事 閱讀全文 »

—Pngtree—yellow man disgusting expression 5915959 1

如果服用的是口服抗癌藥物 是否也該使用預防性的止吐藥呢??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目前概述了使用之靜脈注射癌症治療藥物,按照導致嘔吐的潛力分成四大類: 高度嘔吐風險——超過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中度嘔吐風險——超過 30% 到 9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低度嘔吐風險——10% 到 30% 的患者會出現急性嘔吐; 最少嘔吐風險——只有不到 10% 的患者出現急性嘔吐。 此外,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試圖界定針對不同致吐性之抗癌藥物的止吐預防方案,讓此超前部署的方案可以涵蓋患者可能發生噁心和/或嘔吐風險的整段時間。 今天來各位談談對於接受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之癌症患者,該如何使用預防性止吐藥物呢? 首先,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於2022年認定之新型的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如下: altretamine, avapritinib, azacytidine, binimetinib, bosutinib (>400 mg/day), busulfan (≥4 mg/天), cabozantinib, ceritinib, crizotinib, cyclophosphamide (≥100 mg/m2/天), dabrafenib, enasidenib, encorafenib, estramustine, etoposide, fedratinib, imatinib (>400 mg/天), lenvatinib (>12 mg/天), lomustine (單日),midostaurin, mitotane, mobocertinib, niraparib, olaparib, procarbazine, rucaparib, selinexor, and temozolomide (>75 mg/m2/天 或與放療時和並且劑量≤75 mg/m2/天)。 眼尖的癌友,可能會發現你每日服用的口服標靶藥物,竟然是屬於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物。難怪服用後會有明顯之噁心嘔吐的情形。那該怎麼辦呢? 對於高或中度嘔吐風險的口服抗癌藥,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推薦的預防止吐方案措施包括使用歸類為5HT3的止吐藥,例如ranisetron, ondansetron, 或dolasetron的單一藥物作為預防性的口服止吐治療。 而如果接受的是低度及輕微嘔吐風險的新型口服抗癌藥物,又該如何使用預防性止

如果服用的是口服抗癌藥物 是否也該使用預防性的止吐藥呢?? 閱讀全文 »

—Pngtree—girl disgusting emoji pack 5910612 1

面對多日致吐性抗癌藥方案相關的噁心嘔吐 問問專家們該怎麼辦?

根據單個抗癌藥物的致吐潛力及其順序,接受多日抗癌劑的患者經常會有急性和延遲性噁心和/或嘔吐的風險。對此很難建議每天特定的一種止吐方案,特別是因為急性和延遲性嘔吐可能在治療療程的第一天到最後一天有重疊出現的情形。而且完成多日抗癌療程後的延遲性嘔吐的風險期,很大一部份還取決於具體方案和方案中最後施用的抗癌藥物的致吐潛力。 對於多日抗癌多藥方案,應該根據嘔吐風險最高的藥物選擇預防性止吐治療的方案。 目前缺乏支持每種臨床情況的證據。但還是該應針對每種化療方案和每位患者的過往反應,做出個體化的決定。 一項薈萃分析的研究報告指出,5-HT3與 NK1 類的止吐藥物和dexamethasone的三藥預防性止吐方案,可用於減少多日順鉑化療方案的嘔吐。 對於接受中、高度嘔吐風險抗癌藥的患者的預防性止吐方案中,應該每天早上口服或靜脈給予dexamethasone一次,對於可能會導致顯著延遲嘔吐的抗癌藥物方案,應持續 2 至 3 天的dexamethasone。 然而,當抗癌方案已經包含類固醇時,不應添加 dexamethasone。 對於接受多日之中、高度嘔吐風險抗癌藥的患者的預防性止吐方案,應在每天第一劑抗癌藥物之前給予 5-HT3 類的止吐藥物。靜脈注射長效劑型的止吐藥物可在三天抗癌方案之開始前就使用,而不是每天多次口服或靜脈注射的5-HT3類的止吐藥物。 在多日抗癌方案的情況下,5-HT3 類的止吐藥物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商品名Aloxi、Stothu)的每天最佳劑量尚不清楚。在一項研究中,接受高致吐性多日順鉑化療治療的睾丸癌患者,接受多日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的給藥(第 1、3 和 5 天靜脈注射 0.25 mg),大多數患者可於第 1 至 5 天 和第 6 至 9 天 預防噁心和嘔吐;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輕度頭痛和便秘。 另一項研究發現, 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的方案似乎對多日抗癌治療比起其他5-HT3類的止吐藥物更有效;患者接受了第二劑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還可以治療突破性嘔吐,這對 67% 有出現噁心或嘔吐的患者有效。 根據研究,使用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商品名Aloxi、Stothu) 0.25 mg 重複靜脈給

面對多日致吐性抗癌藥方案相關的噁心嘔吐 問問專家們該怎麼辦?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