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葉癌

2025091814 1

維他命D有助乳癌治療的成功率提高近8成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2025年醫學期刊Nutrition and Cancer.上發表的研究維生素D可以使乳癌治療的成功率提高79%。   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博圖卡圖醫學院(FMB-UNESP)進行了一項研究,該是驗收錄了80名45歲以上的女性乳癌,結果表明,低劑量維他命D(維生素D)營養補充劑有助乳癌治療反應率增加了一倍。   巴西聖保羅州立大學博圖卡圖醫學院(FMB-UNESP)的研究發現,低劑量維生素D補充劑可以提高乳癌化療的療效。這項研究結果指出,維生素D可能可以作為其他有望提高化療反應的藥物的替代品。   這項由聖保羅州立大學博圖卡圖醫學院(FAPESP)資助的研究納入了80名45歲以上的女性,她們正準備在聖保羅州立大學博圖卡圖醫學院綜合教學醫院(Hospital das Clínicas)的腫瘤科門診開始治療。這些女性分為兩組:一組各40人,每日服用2000國際單位(IU)維生素D,另一組40人服用安慰劑。  

維他命D有助乳癌治療的成功率提高近8成 閱讀全文 »

2025091812 1

健保給付非小細胞肺癌雙特異性單株抗體藥物Amivantamab(商品名肺倍恩/Rybrevant)自2025年10月01日生效的規定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Amivantamab(商品名肺倍恩/Rybrevant)是一種針對非小細胞肺癌的雙特異性單株抗體藥物,主要用於治療帶有EGFR外顯子20插入突變的患者。 它通過同時結合EGFR和MET受體來阻斷腫瘤生長,並增強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此藥物經靜脈輸注給藥。   與carboplatin 及pemetrexed 併用,適用於罹患帶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exon 20 插入突變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成人病人,作為第一線治療。 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使用: 初次申請時需檢具確實患有非小細胞肺癌之病理或細胞檢查報告,及檢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exon 20插入突變分析檢測結果報告,且需符合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之通則十二。 每次申請事前審查之療程以3個月為限,每3個月需再次申請,再次申請時需檢附療效評估資料,若病情惡化即不得再次申請。       #雙特異性單株抗體藥物

健保給付非小細胞肺癌雙特異性單株抗體藥物Amivantamab(商品名肺倍恩/Rybrevant)自2025年10月01日生效的規定 閱讀全文 »

2025091810 1

健保給付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ADC藥物Sacituzumab govitecan (Trodelvy/拓達維)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用於治療患有無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 HR 陽性、HER2 陰性之乳癌成人病人。 (1)須符合下列各項條件: Ⅰ.須排除活動性腦轉移。 Ⅱ.曾經接受過 CDK4/6 抑制劑≦12個月,並有內臟轉移。 Ⅲ.曾經接受至少兩線(每線至少兩個完整療程或於第二個療程中產生疾病惡化)的轉移性乳癌化學治療。  

健保給付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ADC藥物Sacituzumab govitecan (Trodelvy/拓達維) 閱讀全文 »

2025091510 1

姿勢和平衡障礙 對乳癌患者的影響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乳癌存活者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在接受乳房手術和放射治療和化療等多模式治療後,常常面臨一系列醫療、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挑戰。這些治療措施可能會對肌肉骨骼系統產生各種不良影響,包括疲憊、肌無力和神經病變,所有這些都與姿勢障礙以及步態和平衡障礙有關。   姿勢、平衡和步態的問題是乳癌存活者的重大挑戰,對其生活品質和日常功能有相當大程度的影響。   大量研究揭示了這些問題的多面性,指出了一系列導致乳癌存活者姿勢改變和平衡障礙的因素。乳癌治療,例如:化療和乳房手術(主要包括乳房切除術和腋窩淋巴結清除術(ALND)),已被確定視影響姿勢控制和改變的關鍵因素,這些治療與淋巴水腫和肩關節活動度降低等嚴重併發症有相關。   接下來深入探討了影響乳癌存活者姿勢和平衡障礙的複雜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並探索了如何提升患者整體健康水平的潛在管理方案和措施。   確診乳癌並接受治療的患者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出現姿勢異常[的問題。乳癌患者治療後姿勢改變的頻率高於健康族群。研究表明,接受化療和乳房手術治療的個體在安靜姿勢和動態任務]中,會出現姿勢控制和感覺組織的紊亂。例如,據報告,含紫杉醇的化療方愛會導致平衡失調,姿勢不穩。   此外,手術技術,尤其是乳癌治療中的乳房切除術和腋窩淋巴結清除術,也與姿勢改變有關,這強調了規則的評估和比較以了解其影響的必要性。此外,淋巴水腫可能會加劇姿勢異常、並影響手臂的功能。   已有研究指出,姿勢和平衡障礙會導致運動控制能量消耗增加,加劇疲勞,最終可能導致身體功能受限。此外,與多模式癌症治療相關的認知功能障礙,是可能損害日常活動、降低生活品質並加劇姿勢和平衡障礙。此外,睡眠障礙是一種常見現象,會影響睡眠品質的各個方面,並可能加因此劇姿勢和平衡的問題。儘管由於治療的多面性,與姿勢和平衡問題相關的問題種類繁多,但我們將詳細解釋與導致姿勢和平衡問題的身體因素相關的具體問題。  

姿勢和平衡障礙 對乳癌患者的影響 閱讀全文 »

2025090106 1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癌症的骨轉移治療 與為何能夠因此強化免疫治療療效?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為何癌細胞會轉移至骨頭? 癌細胞的骨頭轉移,其理論是“種子與土壤”學說。這一理論由德國Paget教授在1889年首次提出。癌細胞可以比喻為蒲公英的種子,需要離開母體,隨風飄逸到其他地方,當找到一塊合適的、肥沃的“土壤後”,才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就好像癌細胞會轉移至骨頭的過程中,癌細胞(種子)與遠端器官微環境(土壤,即骨頭)之間的戀戀之親密關係。   儘管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科學家們還發現了許多與癌細胞轉移相關的複雜機制,但“種子與土壤”學說至今仍是癌細胞轉移相關過程的重要學說。   當將攝護腺癌的癌細胞注射到實驗小鼠體內,三分鐘後透過精密影像學之檢查,可以看到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全身,但15分鐘後大部分細胞便會被免疫系統攻擊而消失。經過20天的觀察,最終只有一到兩個部位(例如:骨盆)會形成穩定的癌細胞轉移灶。這表明,骨頭,尤其是像骨盆這樣的部位,對於某些癌細胞而言是一片特別適合生長的“土壤”。 更多癌症病友需知 請連 然而,癌細胞的“轉移”旅程卻是歷經千辛萬苦地。以肺癌為例,癌細胞首先要脫離原發的腫瘤病灶,進入血液循環,接下來當能夠成功逃脫免疫細胞的監視和攻擊而倖存下來的癌細胞抵達骨骼這片肥沃的“土壤”後,便可以著手進行癌細胞的增殖,擴張地盤,開設堂口。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癌細胞會與骨頭的微環境發生了複雜的相互作用,特別是啟動了破骨細胞的助紂為虐的機制,並影響了成骨細胞的活動,從而開啟癌細胞對於骨頭破壞的濫觴。   要理解癌細胞如何破壞骨骼,首先需要瞭解骨骼本身。   骨骼的功能,於宏觀結構之下,在微觀層面是持續動態平衡,其核心是兩種關鍵細胞: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成骨細胞負責了骨骼的形成與修復,而破骨細胞則負責骨質的吸收與破壞、分解。正常情況下,這兩種細胞的功能會處於一個精密調控的高度平衡狀態,因而可以維持骨骼的健康和穩定。例如,人體的鬆質骨大約每三到四年會完全更新一次,而皮質骨的更新週期則更長,大約為十年。   且骨骼具有強大的再生能力,這得益於其微觀層面的修復機制。當骨骼受到損傷時,破骨細胞會首先被召喚到骨頭損傷部位,當清除掉受損的骨組織後,成骨細胞隨後就會感到,分泌骨樣基質並最終礦化形成新的骨組織,且這個過程會周而復始地進行,保障了骨骼的完整性。  

陳駿逸醫師帶你認識癌症的骨轉移治療 與為何能夠因此強化免疫治療療效? 閱讀全文 »

2025090104 1

荷爾蒙受體陽性年輕乳癌患者 該用CDK4/6標靶藥物嗎?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年輕乳癌患者的腫瘤生物侵襲性很強。臨床研究證實,35歲以下女性乳癌患者的組織學高惡性度比例、BRCA遺傳基因突變比例、Ki-67≥30%的高增殖表達率以及腫瘤淋巴血管浸潤的比例,都明顯高於年長乳癌的患者。   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乳癌分子亞型,高達60%的停經前乳癌患者屬於這一類型。   由於年輕乳癌患者發病時年齡很輕,有更多還需要工作的機會和生育者角色的需求,且其承擔的社會和家庭角色功能更多更複雜,因此年輕乳癌患者對“治癒”的渴望更高。但年輕乳癌患者接受治療後的生活品質明顯較差,但該類患者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亦有更高的期待。   荷爾蒙治療作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乳癌的重要治療方法,其有效性常受到先天性的荷爾蒙治療抗藥性以及治療過程中獲得的後天性的荷爾蒙治療抗藥性的限制。後來CDK4/6標靶藥物的問世,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乳癌的治療帶來了重大的進步。CDK4/6標靶藥物透過抑制CDK4和CDK6激酶的活性,進而抑制乳癌細胞的增殖,同時還能抑制上游的荷爾蒙受體信號通路的表達,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有協同增效作用,有助於延緩和逆轉荷爾蒙治療抗藥性,且使用CDK4/6標靶藥物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是個安全的治療方案。   而為了進一步探討CDK4/6抑制劑對停經前乳癌患者的療效,僅收錄了停經前乳癌與近停經之乳癌患者的MONALEESA-7臨床試驗應運而生,結果證實了Ribociclib對荷爾蒙受體陽性年輕乳癌患者的幫助。

荷爾蒙受體陽性年輕乳癌患者 該用CDK4/6標靶藥物嗎? 閱讀全文 »

2025090102 1

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 真的應該第一線要使用CDK4/6標靶藥物治療嗎?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其中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是最常見的亞型,約占新診斷之乳癌的70%。目前,CDK4/6標靶藥物已經徹底為這類患者的治療帶來新格局,更成為標準的第一線治療方案   臨床實務上最新的研究結果再一次給力,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於第一線使用CDK4/6標靶藥物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療效好過化療!   這些年以來,CDK4/6標靶藥物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被認為是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的標準第一線治療方案,也受到國內專家的認同,且健保已經有條件給付使用。然而,在醫療資源相對落後的地區,種種因素影響,讓有相當比例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的標準第一線治療,仍然被迫選擇化療或是只用傳統荷爾蒙治療。如果在台灣有些特殊情況下,化療是否仍然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可行的第一線治療 “替代方案”?這些患者的結果如何?讓我們借助一項名為Real-World Data on First-Line Treatment of Hormone Receptor-P總體生存時間itive, HER2-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in Brazil (BRAVE Study)、發表於2025年Clin Breast Cancer醫學期刊,來自巴西的臨床實務上最新的研究結果。   該研究發現在巴西的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臨床實務上的第一線治療模式:最常見的治療方案是單純只用傳統荷爾蒙治療(占比42.4%),其次是只用化療(占比31.6%),而使用CDK4/6標靶藥物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作為第一線治療只有25.1%。CDK4/6標靶藥物中,ribociclib(kisquali)的使用率最高(56.0%)。並且,來自巴西的臨床實務上最新的該研究結果發現,儘管第一線治療使用化療模式對部分這類晚期乳癌患者仍然可以是一種選擇,但與接受CDK4/6標靶藥物合併傳統荷爾蒙治療的患者相比,這些患者的預後顯然比較不好。   這項來自巴西的臨床實務上的觀察性回顧性研究,評估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間在巴西13個研究中心,確診為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受體陰性的晚期乳癌且年齡超過18歲的女

荷爾蒙受體陽性晚期乳癌 真的應該第一線要使用CDK4/6標靶藥物治療嗎? 閱讀全文 »

2025080802 1

將三陰性乳癌分成四種分子亞型之治療概況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三陰性乳癌在驅動分子基因和免疫學特徵方面上表現出高度異質性。   目前有學者將三陰性乳癌分為四種分子亞型: 腔內雄性激素受體 (luminal androgen receptor/LAR)、 免疫調節型(immunomodulatory/IM)、 基底樣免疫抑制型 (basal-like immune-suppressed/BLIS) 和 間質樣型 (mesenchymal-like/MES)。   發表在2024年The Lancet. Oncology(柳葉刀-腫瘤學)期刊上的研究”Optimising first-line subtyping-based therap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FUTURE-SUPER): a multi-cohort, 異別為randomised, phase 2 trial”,該研究目的在於評估以四種分子亞型為基礎的療法,在三陰性乳癌第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該項研究之名稱為FUTURE-SUPER,是一項正在進行的開放標籤、隨機對照的第二期臨床試驗。   該研究收錄了符合條件的參與者為年齡 18-70 歲的女性,體能狀態為良好或好,且經組織學證實為罹患有未經治療的轉移性或復發性三陰性乳癌。   根據分子亞型和基因組的生物標記,將參與者分為五組,然後按照 1:1 的比例隨機分配參與者,區組為4組,分別接受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100 mg/m²,靜脈注射,第1、8和15天)的單藥治療(為對照組);或是基於分子亞型所給予的方案,按分子亞型分層,以 28 天為一個療程。 腔內雄性激素受體型有HER2突變之分子亞型患者接受每日口服pyrotinib 400 mg 腔內雄性激素受體型有PI3K/AKT突變亞型、和間質樣型有PI3K/AKT基因突變亞型患者,接受每日口服everolimus10 mg,搭配白蛋白結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 (100 mg/m2),於第 1、8 和 15 天靜脈注射。單獨治療,或基於亞型的口服方案400 mg , 免疫調節亞型使用camrelizumab (療程的第 1 和 15 天靜脈注射 200 mg) 和每日口服famitinib 20 mg 基底樣免疫抑制型和間質樣型有PI3K/AKT的基因野生亞

將三陰性乳癌分成四種分子亞型之治療概況 閱讀全文 »

2025072901 1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病友會公告:2025病友會: 化新知為行動 創造癌友更好的未來

2025病友會: 化新知為行動 創造癌友更好的未來 主辦單位: 衛福部台中醫院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                  時間:2025年09月04日(週四)  中午12:20~13:30                     研討會地點:台中醫院12樓大禮堂    議程: (以當日現場公告為準,免費參與,座位有限敬請事先報名)         報名專線: 04–22294411 分機3403、3406  王個管師   時間 議題 講師 12:20~12:30

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病友會公告:2025病友會: 化新知為行動 創造癌友更好的未來 閱讀全文 »

2025070114 1

Minnelide(雷公藤內酯醇) 一種用於治療胰臟癌和肝癌、乳癌的新型藥物?

血液腫瘤科/細胞治療中心 陳駿逸醫師   雷公藤內酯醇是一種從中藥植物雷公藤中提取的二萜三環氧化合物,已在多種腫瘤細胞株中顯示出作為潛在化療選擇的巨大潛力。由於在體內的溶解度有限,明尼蘇達大學透過添加磷酸酯基合成了 Minnelide(Minne=明尼蘇達州,-lide=雷公藤內酯醇),該基團會生成一種化學不穩定的化合物。   Minnelide 被研究者發現對胰臟癌和肝癌細胞株都有顯著療效。研究發現,有些細胞系的細胞死亡是凋亡的,而有些細胞系的細胞死亡則是自噬誘導。   Sorafenib是一種口服多激酶抑制劑,因其廣泛抑制細胞信號傳導和腫瘤血管生成,在肝細胞癌中具有抗增殖活性。Sorafenib主要透過在 Raf 激酶水平上靶向 Raf/絲裂原活化蛋白胞外激酶/ERK 信號傳導來發揮其抗腫瘤細胞增殖作用,同時透過靶向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 受體 2/-3 和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受體 β 酪氨酸激酶發揮抗血管生成作用。雖然Sorafenib可能提供適度的生存獲益,但其廣譜的標靶活性也伴隨著一系列不良副作用,Sorafenib這些副作用包括胃腸道出血、骨骼和肌肉疼痛以及多發性皮疹等,可能嚴重到需要停藥,或導致一定程度的不遵從性,最終削弱Sorafenib的有益作用。   為了驗證Minnelide和Sorafenib合併用藥在體內是否同樣有效,將Huh7細胞植入無胸腺裸鼠的側腹。當腫瘤長至約400立方毫米時,將裸鼠隨機分為四組:生理食鹽水組、Sorafenib組(10毫克/公斤體重)、Minnelide(0.42毫克/公斤體重)以及Sorafenib/Minnelide合併用藥。與生理食鹽水組或單獨使用任一藥物治療相比,接受Sorafenib/Minnelide合併用藥的動物之腫瘤則是顯著消退。   胰臟的腺鱗癌 (Adenosquamous carcinoma) 是一種高度侵襲性的胰腺癌變體,會過度表達 MYC。 Minnelide可降低 MYC 的表達。目前已經開展一項第二期臨床試驗在測試 Minnelide 對晚期難治性胰臟腺鱗癌患者的療效。

Minnelide(雷公藤內酯醇) 一種用於治療胰臟癌和肝癌、乳癌的新型藥物?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