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中藥房

20220507 2

防治肝癌看小柴胡湯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現代醫學所稱的肝癌,中醫古籍中並無肝癌一詞,但肝癌歸屬於多種病症之中。相當於中醫古書中所載的“肝著”“肝積”“黃疸”“脅痛”“積聚”“癥瘕”“鼓脹”等。這些雖是與現代醫學所稱的肝癌相關的傳統病證名彙,但不能完整體現現代醫學所稱的肝癌之病因病機。 中醫謂:辨證出疾病的基本病機,方能了解疾病的根本。中醫認為肝癌是因為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傷及脾胃,以致濕熱內生,又因少陽樞機不利,導致脾失運化,痰濁內生,日久夾瘀成毒,痰瘀毒互結,聚於肋下,而成結塊。 研究證明,中藥治療原發性肝癌的具有抑制肝癌的癌前病變、抑制肝癌細胞增殖、誘導肝癌細胞凋亡、誘導肝癌細胞分化、影響肝癌細胞端粒酶活性、調節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肝癌血管形成和轉移以及逆轉免疫受壓迫的藥理作用。

防治肝癌看小柴胡湯 閱讀全文 »

20230420 1

三期大腸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搭配中藥PRM1201 發揮1+1>2

文: 陳駿逸醫師 大腸癌長期以來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隨著民眾的自我警覺性增高,大多數的病人在診斷後均能接受腫瘤切除手術。然而,某些病人,尤其是手術後發現有局部淋巴結轉移(即第三期)的病人,在手術後仍然有可能發生復發或轉移的現象。因此早在40年前,醫師就已經開始對大腸直腸癌的病人進行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來減少病人的復發,並增加病人的存活。 最早一篇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的病人進行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的研究是由美國國家癌症中心所主導的研究,發現對於第三期的大腸直腸癌的病人給予5-fluorouracil (5-FU)及levamisole的手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可以減少40%的大腸直腸癌之疾病復發率,以及33%的死亡率。因此在1990年的大腸直腸癌輔助性的化學治療共識會議中就把 5-FU+ Levamisole 的化學治療作為第三期的大腸癌的手術後標準輔助性治療。 那是因為對於已經接受潛在治癒性手術切除的大腸癌的第3期患者,日後癌病疾病復發的風險被認為是由手術時即已經存在的臨床隱匿性微轉移的多寡所造成的。而於手術後給予輔助性治療的目標是根除這些癌症微轉移,從而提高大腸癌第3期患者的治癒率。 而大腸癌第3期患者接受術後輔助化療的好處,已經在大腸癌第3期(淋巴結有陽性擴散者)中得到明確的證明,其中給予以含有5-Fu(氟尿嘧啶)為主的輔助性化療最早得到證實,可以將疾病復發的風險降低大約有 30%,並降低了 22% 至 32%的死亡率,此後更發現術後含有5-Fu化療的輔助治療基礎上,再加上化療藥物oxaliplatin後,也就是FOLFOX或是CAPOX的處方,會讓額外改善疾病復發與死亡的風險益處則會更顯著。 從定義上看,術後的輔助治療是否讓病人獲益之金標準,就是要能夠因此提高患者的總體生存率。然而,三年的無病生存期(DFS)的定義為從隨機分組到無論原因如何所出現任何大腸癌事件的時間,似乎是替代五年總體生存期的可接受的指標,尤其是對於大腸癌第3期疾病。

三期大腸癌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搭配中藥PRM1201 發揮1+1>2 閱讀全文 »

038 1

具免疫調節功能的中藥: 冬蟲夏草

文: 陳駿逸醫師 冬蟲夏草是特有珍貴藥材,不是植物也非動物,而是與靈芝同為有益身體的珍貴菌類。這種肉食性麥角菌於冬季時寄生於鱗翅目的幼蟲體中,吸取其養分,到次年夏季自僵死蟲體生出有柄之子實體,形成蟲菌合成之體,因此得名。主產於中國西南方,目前全世界公認生長在西藏高原,海拔三千五百公尺以上,寄生於綠蝙蝠蛾幼蟲的蟲草效用最佳。 《冬蟲夏草有效成分》 成分 功用 動物及植物性蛋白質兼具、十八種人體必需胺基酸 蛋白質及胺基酸是構成細胞的原料,是人類成長發育和營養的必需品。能調節生理機能、抵抗疾病、維持健康,也可以供應身體的熱能。

具免疫調節功能的中藥: 冬蟲夏草 閱讀全文 »

036 1

超氧醫學好幫手 紅景天增加血氧量

文: 陳駿逸醫師 紅景天是景天科紅景天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在海拔一千七百公尺以上的低溫乾寒地區,享有【高原人參】、【關東之寶】稱譽,並深受國內外醫藥界重視,盛讚它是【黃金植物】、【東方神草】。主產於中國東北長白山區、西藏高原及蘇俄的西伯利亞高原。由於紅景天生長在高原的岩石上,高寒、缺氧、強輻射的惡劣生長環境,使它自然具有特殊活性物質。同其他藥食同源性的植物相比,不僅有保健作用還有獨特的治療功效。被全世界公認功效最佳的是產於西藏高原的紅景天。 紅景天有效成分 成分 功用 紅景天苷 苷元酪醇(對酪醇)

超氧醫學好幫手 紅景天增加血氧量 閱讀全文 »

034 1

癌症放射線治療好幫手- 黃耆

文: 陳駿逸醫師 放射線治療是一種癌症治療的選擇之一,其角色界定為局部治療,乃是利用直線加速器將放射能量準確的送到腫瘤處,這種高劑量的放射線可以殺死放射線照射範圍內細胞裡面DNA雙股螺旋體的結合,細胞因而失去再生的功能而死亡。因為在特定照射範圍內的癌細胞其成長及增殖的速度遠比旁邊的正常細胞來的快速,所以放射線治療便可以透過有這種模式,達到成功地治療許多種類的癌症。然而,在這個範圍內的部份正常細胞在治療的同時也會受到影響,所以會有所謂的副作用發生。 臨床治療的時候我們為了妥善保護正常的細胞,放射腫瘤科醫師會仔細地控制放射線的部位及用量,並且將治療時間時間分散;也就是說,當放射腫瘤科醫師在癌症的部位使用放射線治療的同時,也會盡可能的保護正常的組織,以使傷害減到最輕。

癌症放射線治療好幫手- 黃耆 閱讀全文 »

032 1

黃耆對於白血球減少的治療價值

文: 陳駿逸醫師 白血球減少是癌症治療、特別是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常見的副作用之一,這種副作用除了會造成治療療程的延遲,有時候還可能引起嚴重的感染,導致可怕的併發症,例如:中性白血球減少之發燒、敗血症。 目前,對於出現嚴重的白血球減少,臨床上經常使用白血球生成素藉由促進嗜中性白血球前驅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促進成熟的嗜中性白血球由骨髓釋出與促進成熟的嗜中性白血球機能亢進,來達到改善這種狀況。

黃耆對於白血球減少的治療價值 閱讀全文 »

030 1

基因表達譜和路徑網絡分析預測黃耆多醣體注射劑(血寶)之功效

文: 陳駿逸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藥學研究所所長黃奇英教授所領導的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暨研究所研究團隊所發表之研究結果,刊載於2015年之”循證補充和替代醫學期刊”。 PG2(黃耆多醣體注射劑,血寶)是一種植物性藥物,主要是由黃芪多醣體(APS)。其具有造血和減輕癌疲憊作用,而目前正積極地使用於臨床癌症患者癌疲憊之照顧。然而PG2的功能系統的分析到目前為止仍然是相當有限的。 黃奇英教授進行此項研究的目的,是利用基於微陣列的表達分析,以評估PG2的三個不同產品批次的質量和一致性,並研究PG2的生物學機制。一個綜合分子分析方法已經被用來評估PG2在HL-60白血病細胞特殊的誘導表現。通過相關係數的聚類為PG2進行基因表達之表現的定量分析。 研究結果表明,PG2產品批次具有一致的高品質性。藥品的批次不同,但關於它們如何調控免疫和造血系統的功能卻是等效。於PG2進行基因表達之表現,有五種基因與化療藥物阿黴素doxorubicin有相關性,分別是IL-8,MDM4,BCL2,PRODH2和BIRC5。

基因表達譜和路徑網絡分析預測黃耆多醣體注射劑(血寶)之功效 閱讀全文 »

027 1 1

抗癌疲憊最佳中藥之1:西洋蔘

文: 陳駿逸醫師 癌因性疲憊症是一個自我感受的現象,具有主觀的性質。患者體驗的疲倦或缺乏能量的感受,每個人程度、頻率和持續時間的感覺是不同的;其疲累程度與身體的活動量不成比例。當非藥物治療癌因性疲憊症的效果不佳,或已經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像是憂鬱症),可以考慮藥物治療。常用中藥包括: 蔘類在臨床試驗顯示可改善癌因性疲憊,但中藥製備過程可能影響效果,使用前建議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而西洋蔘更是美國國家癌症中心認證的抗癌疲憊最佳中藥之一。以下是關於它的介紹: 西洋蔘別名花旗蔘、粉光蔘,主產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東洋蔘又稱白蔘,主產於韓國、日本與中國東北。因人蔘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成長緩慢且會吸收土壤各種成分,一旦闢地種植人蔘,土壤會逐漸貧瘠,栽培六年田園需休耕十年,亦即必須每十六年才能收穫一次,這也是人蔘昂貴的原因。 【西洋蔘有效成分】: 成分 功用 蛋白質、胺基酸 蛋白質及是胺基酸構成細胞的原料,是人類成長發育和營養的必需品。能調節生理機能,抵抗疾病,維持健康,也可供應身體的熱能。 核酸 為構成基因的成分,能使細胞活潑,提昇人體機能與抗病能力。 人蔘皂苷 (Ginsenoids、Panaquilon) 皂苷是廣泛存在於高等植物中的一種具有藥效活性的三萜及甾體的糖綴合物;是目前被公認人蔘最主要的有效成分。目前被發現的人蔘皂苷有70多種,因為化學結構組成不同,各有不同的作用範圍。

抗癌疲憊最佳中藥之1:西洋蔘 閱讀全文 »

026 1 1

來自西洋之補氣藥:西洋參

文: 陳駿逸醫師 西洋參屬五加科, 形似人參。西洋參又稱為“花旗參”,主產於美國, 原產北美洲。 其性涼,味甘、苦,具有養陰、清火、生津的功效。 中醫認為其主治陰虛發熱、咳嗽、咯血、虛火牙痛、口渴津少等症。

來自西洋之補氣藥:西洋參 閱讀全文 »

—Pngtree—2 5d connected life technology 4112363 1

認識輔助抗癌老將 雲芝多醣體的前世今生

文:癌歸於好/中西醫腫瘤專科 陳駿逸醫師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數據 ,癌症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死亡原因,2018 年估計有 960 萬人因癌症而死亡。常見的癌症死因分別來自常見癌症,例如:肺癌、大腸直腸癌、胃癌、肝癌和乳癌,而其他常見癌症包括攝護腺癌和皮膚癌。   值得關注的,大約 70%的癌症死亡是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或其他地區。這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民眾不能廣泛獲得現代新穎的抗癌藥物。還有傳統的中醫藥抗癌藥物相對親民且可近性高,但是否於現代新穎的抗癌治療體系,例如免疫治療下,仍然有一席之地呢?讓我們來認識中醫抗癌藥物”一哥”-雲芝。     中醫抗癌藥物”一哥”:雲芝 雲芝(Trametes versicolor,前稱Coriolus versicolor或Polyporus versicolor),又稱彩雲革蓋菌或瓦菌,是多孔菌科植物雲芝的子實體或菌絲體。雲芝源自中國的原始森林,中國大陸的東南西北都有分佈,寄生於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闊葉樹和朽木上。 雲芝常見於溫帶亞洲、北美和歐洲,包括英國,所有地區均有記錄 。   雲芝在西方世界最常被稱作為Turkey Tail火雞尾,其獨特的形態特徵是菌蓋上側的同心彩色區域和下側帶有孢子的多孔,外貌像極了火雞的尾巴。   雲芝是一種大型珍貴的藥用真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醣體、多醣肽及所有葡聚醣、三萜類、木質素、多種胺基酸及微量元素。多醣肽中還另有五類單糖,包括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及木糖。   雲芝作為中藥的一部分,其藥用價值至少可以追溯到 2000 年前,。中醫學認為雲芝,味甘平淡,性微寒,歸肝、脾、肺經。傳統用法為健脾利濕、止咳平喘及刺激免疫。民間常用雲芝於包括健康促進作用,增加體力和長壽及抗癌的治療,值得一堤的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兩種雲芝多醣體的商業產品,分別是 PSP 和 PSK,可作為癌症的輔助治療。與其他食用真菌一樣,雲芝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是多醣肽 (PSP),它是從菌絲體和發酵液中分離出來的PSP 的主要來源是中國PSP和日本PSK的商業產品,分別是從“COV-1”和“CM-101”的菌株中生產。這兩種產品都已被批准作為藥物,主要作為癌症治療的輔助劑。甚至於20幾年前台灣健保就開始給付胃癌術後可以使用藥物krestin(PSK,克速鎮),日本的健保也給付物krestin(PSK,雲芝多醣體)用於胃

認識輔助抗癌老將 雲芝多醣體的前世今生 閱讀全文 »